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但是,由于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我们长期忽视价值规律的作用,对价值规律的研究不够,因而雄于对今天面临的复杂经济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本文仅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这一价值理论的基本问题作一探讨.一、部门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导致的结果商品的价值量田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的间的差额关系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在此体现了价值规律对商品生产者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激励作用.这是价值规律的积极意义.但是,在我们的价值理论中,通常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解释是这样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所必需的劳动的间,是“生产同一种商品”所耗费的  相似文献   

2.
郭青松 《法制与社会》2014,(10):186-187
二十一世纪顾客在购买商品时越来越注重商品的品牌,顾客根据自己心目中对该商品的品牌认知度和对企业的高度认同与忠诚度来选择商品,良好的企业品牌文化与价值体系的建立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也是一个企业宝贵的财富,更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立足市场的前提条件,这种品牌是企业在成长的摸爬滚打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可以说是一个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克敌制胜的法宝。所以说现阶段我国的各中小企业是非常有必要进行品牌文化建设的。  相似文献   

3.
周文 《刑警与科技》2007,(8B):141-143
大型的商场超市人员流动比较频繁,商家为了方便顾客购买,通常都采用开放式柜台,顾客可以自由的选购商品。这种方式无疑会给顾客带来极大的方便,并且售货员与顾客之间更容易沟通,但是,这也给犯罪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特别是对于珠宝这类商品,商品本身的价值量大,在安全性方面必须引起商店管理部门和人员的足够重视。在有珠宝柜台的大型商店中,  相似文献   

4.
对知名商品特有包装、装潢的法律保护应以其具有"特有性"为前提条件。在认定商品包装、装潢"特有性"时应考量非通用性及显著的区别性两个必备因素,并吸收作品"独创性"理论对包装、装潢的"特有性"进行准确认定。  相似文献   

5.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应当以具有"知名性"为前提条件进行认定和保护。所谓"知名性"体现在中国境内和相关公众中,是通过法官对个案的综合考虑得以认定的。若仿冒者对知名商品的相同或相似使用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则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将承担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范式价值概念的核心是抽象人类劳动。价值生产具有一般性,它并不必然和商品生产相联系,使产品成为商品,价值表现为价格的是分工和所有权。产品价值本身也并不决定价格,决定价格的是特定的生产方式及其生产关系决定的商品价格反映的价值量——生产价格。生产价格是决定价格的一般概念,它具有不同的具体形态。  相似文献   

7.
徐寿松 《法制与经济》2008,(2):101-102,105
马克思范式价值概念的核心是抽象人类劳动。价值生产具有一般性,它并不必然和商品生产相联系,使产品成为商品,价值表现为价格的是分工和所有权。产品价值本身也并不决定价格,决定价格的是特定的生产方式及其生产关系决定的商品价格反映的价值量——生产价格。生产价格是决定价格的一般概念,它具有不同的具体形态。  相似文献   

8.
赵达 《政府法制》2009,(1):42-43
“中小学教材是特殊商品、公益产品,关系到能否让我们的孩子们读好书。教材开发和推广过程中,政府不虚该缺位,也不应该越位。”在参加一场针对中小学教材“租型”问题的研讨会时,中国法学会常务副会长刘飚这样阐述道。她认为,政府应该依法行政,用法律手段保护公平竞争,避免恶性竞争,用法律手段平衡各种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9.
显著性是指商标所具有的标示企业商品或服务出处并使之区别于其他企业之商品或服务的属性。作为商标保护的“灵魂”和商标法正常运行的“枢纽”,商标显著性一直以来都受到理论和实务界的特别关注。本文试对传统理论进行简要梳理,并作初步评析。一、显著性的法律性质具备显著性是企业取得商标权的前提条件,对于采  相似文献   

10.
李玉红 《河北法学》2015,33(3):144-150
“发行权一次用尽原则”的前提条件和具体适用在司法实践中存在不少问题,立法及司法政策对于版权商品平行进口的态度亦不明朗,对此美国司法判例提供了良好借鉴.建议在我国《著作权法》修改中增加“发行权一次用尽原则”,并明确发行权国际用尽的立场,真正发挥其防止著作权人权利的不当扩张、确保作品原件或合法复制件在市场上自由流转的制度价值.  相似文献   

11.
我国相关法律中并没有“商业外观”的概念,它源于美国的判例,但与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5条第2款规定的“包装、装潢”却与“商业外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此种“包装、装潢”只有使用在“知名商品”之上方可得到我国法律的保护,即使相关司法解释对“知名性”的认定标准作出了详细描述,但是“知名性”要求仍然在日益增多的商业外观案件审判过程中凸显出认定的困难并且引发了一系列在认定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建议借鉴商标保护的前提条件,将“显著性”引入“包装、装潢”的保护当中,从而取代商品“知名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论虚假广告罪的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虚假广告罪与非罪的界限 所谓虚假广告罪,是指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构成的前提条件有二,一是虚假广告的存在,二是虚假广告情节严重。是否符合这两个条件,是区分本罪与非罪的基点。  相似文献   

13.
李湘军 《法制与社会》2011,(10):192-193
江苏、北京、武汉等地"教材门"事件,引发了人们对教材领域的腐败与商业贿赂问题的关注。由于高校教材出版和销售制度的不完善,高校官员权力的失控,校园内部监督制约机制的缺失以及社会监督力量的不重视等各方面的原因,导致了教材腐败问题的反复发生。虽然教育部门针对这一问题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效果并不理想。本文主要分析了教材管理中商业贿赂的产生,道德教育在高校教材管理中的重要性以及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专利是一种无形资产,是工业产权的主要组成部分,不仅本身有其价值,同时也有着与之紧密相连的相关价值与效应。在我国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中,工业产权允许作为投资,在我国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规范意见中,工业产权允许折价入股或作价出资。如何合理合法、真实公正地评估、确定工业产权的价值量,是一个公认的难题。目前,我国对无形资产的价格评估制度正在形成过程中,笔者试图对如何进行专利技术商品的有价评估作几点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平行进口是欧洲法院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 ,欧洲共同体各成员国国内知识产权立法上的差异导致商品自由流动出现障碍 ,知识产权人利用国内立法通过协议或采取统一行为限制知识产权产品进入特定的市场 ,保护自己的利益 ,减少商业风险 ,避免竞争 ,实际上分割了市场 ,导致了包含在商品中的权利用尽。商品必须处于自由流通的状态 ,任何阻碍商品自由流动 ,影响成员国贸易的行为都是违反欧洲共同体条约第 81条的反竞争行为  相似文献   

16.
海牙上诉法院在ParfumsChristianDior,SAv.Etos ,BV案中对来自共同体市场外的商标商品的平行进口问题进行了解释。在本案的判决中 ,荷兰法庭适用了《欧洲商标指令》(theEuropeanTradeMarksDirective)第 7条 ,《统一布鲁克斯商标法》(theUniformBeneluxMarksAct)第 13条A款 ,《欧洲共同体条约》有关商品自由流动条款以及欧洲法院现存的判例法。荷兰法庭最关心的是各成员国商标法的充分协调问题。这在商品首次销售后商标权人权利用尽方面显得特别敏感。这是平行进口案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7.
综合性医院集医疗、科研、教学于一体,科室、病区分散,人员众多,各项资产的价值量大,种类繁多,资产的管理成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综合性医院实物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何加强医院实物资产的规范化管理,以提高医院资产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回答佛教为什么能被中国化这个问题的关键 ,在于揭示印度佛教和中国传统思想 (主要是儒道两家 )中各有哪些特质 ,使二者可以有机交融。佛教与中国传统思想在四个方面的根本性契合 ,是佛教能够被中国化的前提条件 ;而佛教与中国传统思想相异的五个方面的互补作用 ,是佛教能够被中国化的另一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试论正当防卫的前提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刑法学界关于正当防卫的著述,可谓汗牛充栋。但关于正当防卫之前提条件的专题研究,尚不多见。笔者拟对这一问题作些探讨,以期抛砖引玉,完善正当防卫的理论与实践。一、正当防卫的前提条件的含义前提对事物的成立有先决意义.前提不存在,后继问题便无从谈起,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我国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正当防卫行为,不负刑事责任。”这里的“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就是本文所称的正当防卫的前提条件。其含义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商品经营者为消费者提供商品或服务时,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消费者亦有权知悉其所购买、使用的商品或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在侵犯消费者权益纠纷案件中,消费者主张商品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存在品质问题,并提供了相应证据的,商品经营者如主张该商品不存在品质问题,应对其主张承担举证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