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经,女人们的幸福依托于家庭,女人们最重要人生价值就是生儿育女。 后来。女人们纷纷走出家庭,忙于在社会上寻找自我的幸福,在事业上实现自己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警坛奇女王恩英张长海在王恩英的记忆里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电影《战争让女人们走开》,按照影片中的故事情节,女人只能是躲在男人保护伞下边的弱者。也就是这样的荒唐逻辑,使她困惑了多年,直到她在河南省睢县公安局白庙派出所所长位置上一展女人的风采后,她才感悟到...  相似文献   

3.
2004年关于女人的8大主题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美大赛选美就是女人们走出家门在舞台上展现自我美丽与聪慧,当然,选美中的赢家,就可以气壮如牛地向世人炫耀:我的美艳是被公正过的。 与皱纹抗争到底虽说皱纹的产生是人类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可这玩意儿,始终是女人们深恶痛决的一大心病。它是泄露年龄的罪魁祸首,是让青春消逝的刽子手。因此,与皱纹抗争到底是2004年女性的口号之一。  相似文献   

4.
张茂 《今日海南》2014,(7):42-43
正晨光中,东边尚未吐白,在海南岛西北部的儋州白马井码头,女人们早已开始了一天的生计。她们头戴或尖或圆顶的竹编斗笠,脚踩各色水靴,肩挑箩筐,集聚在码头,拉下捂着半边脸的头巾,一边聊着家常,一边翘首等待男人们满仓归来……这是一个由女人唱主角的码头。在这里,男人是"跑龙套",而被称为"渔婆"或"渔娘"的女人们则成为"台柱"。她们是这个古朴渔港最忙碌的一族,从凌晨时分到艳阳高照,她们干着最粗重的活:渔货分类、搬运、过秤、打包、交易,张弛有度地经营着自  相似文献   

5.
正女人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社会、家人,却无怨无悔,任劳任怨。但她们的青春又是最短暂的,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都说,女人是半边天,或许上天赋予女性生命的同时,就赋予了她们神奇般的力量。曾经,女人们的幸福依托于家庭,女人们最重要人生价值就是生儿育女。为了家庭,她们甘愿退居,是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代名词。后来,女人们纷纷走出家庭,忙于在社会上寻找自我  相似文献   

6.
有多少爱可以重来?在这个情感泛滥的年代,曾经的纯真似乎更显珍贵。女人们在爱情道路上的不同选择、不同归宿,似乎并没有影响到她们追逐爱情的热情。是的,无论在哪个年代,也无论主人公的贫富贵贱,让人或感动落泪,或黯然神伤、心驰神往的,始终是爱情。  相似文献   

7.
<正> 应当说女性影视片是时代的产物。不可遏阻的改革浪潮冲击着一切传统观念,其中自然涉及到妇女问题。女性的平等地位在更广的范围中得以实现,女性的自我价值也在更高的程度上得以肯定,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造成的社会均衡已被打破。这一切构成影视艺术创作的热点之一,也是影视艺术成就之所在,尤其以这两年为最,产生了一些可以称之为女性影视片的作品。如电影《独身女人》、《女人·TAXI·女人》、《留守女士》……电视剧《女人们》、《看不懂啦,女人们》、《女人不是月亮》、《离婚前后》……因为只是一种漫谈,这些作品足够展开思索引起议论,我便不作更广泛的罗列和更系统的概述了。 A.若表象地功利地评判的话,女性影视片总是比较好看的,它可以吸引更多的观众,这也便适应了影视艺术商品化的需要。若深  相似文献   

8.
东亚反性侵电影是一种电影类型,以韩国电影《熔炉》为典范,形成了倾向于受害者的伦理立场、善恶分明的人物、悲剧性结局、煽情风格等成规,将现实主义美学与类型叙事结合在一起。《嘉年华》沿用又创新了反性侵电影的叙事成规。东亚反性侵电影结合本土现实议题、挑战或部分沿用传统性别观念,将反性侵议题与民主化等问题相结合,使电影成为文化公共性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女人爱逛街     
逛街购物实在是女人无以替代的一大生活乐趣。早在男子狩猎,女子采集的远古时代,女人们就已经开始训练自己的“看家”本领了。女人热衷逛街购物完全是天性使然。时至今日,女人逛街成为都市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透过这片迷人的风景,可以看到:女人们已经成为拉动内需,促进市场繁荣和经济发展不可小视的力量。  相似文献   

10.
无论是以母亲为主题的电影,还是电影中有母亲的角色,那些关于母亲的往事都会通过或沉重压抑、或温柔恬淡、或曲折另类的情节和基渊表现出来。比如西班牙的"电影国宝"佩德罗·阿尔莫多瓦,他的电影色彩绚丽、情节热闹离奇,影片所表达的母亲故事可能另类而又荒诞,但所表达的感情却是真挚而又柔软的,更是感动的。  相似文献   

11.
徐红 《观察与思考》2008,(15):53-53
从本质上说,一个电影奖项的繁荣程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电影产业水平的标志。我国观众对国内电影奖项的不够积极的态度是我国电影产业目前仍相对落后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一部属于女人的电影,主角是女人;一部打动女人心的电影,主角是爱情。这个九月,在微凉的秋意中寻求感动,寻找领悟,浪漫前行中,不能忘却的是那些让女人或流泪、或挣扎、或怀想的情感——  相似文献   

13.
女性的身体问题,已成了这个物质繁荣的时代里一个目不暇接的现象。无论是婚后的女人不拒绝一夜性,婚外有固定的情人,还是女人们寻找在多个性伴侣之中的乐趣,越来越多的女性在探讨着身体享乐功能无限大的可能性。而敏感的问题在于:当女性在享受身体快乐的时候,心灵与身体那种刺目的割裂,是不能以身体享乐的理由和“都市时尚”的名义来加以粉饰的。当女人们寻找身体与心灵上真正的和谐之时,也许需要警惕的正是身体享乐主义。 就此问题,本刊特别走访了一些女性,记录了她们曾经的故事与彷徨的内心,并邀著名女性文学研究专家、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荒林教授做了点评。期盼能与广大女性读者分享体会,探寻真实的快乐。  相似文献   

14.
<正>细雨滴在古街的石板路上,时有时无,不紧不慢。花花绿绿的雨伞下,操着不同方言的女人们,细语哝哝。她们可能是亲密闺蜜,或三五好友,也可能是与家人同行,不约而同地摆着各种POSE留影。从苏州自驾到乌镇需要一个小时,今天终于如愿成行。虽是周末,又逢女人节,游客并不是很多,偶尔看到一些前呼后拥的大团队。古镇不见浓厚的商业气息,除了海棠糕、烧饼店、萝卜丝饼等小吃摊前需要排队,其它店铺倒  相似文献   

15.
吴孟樵 《台声》2011,(12):69-69
小说、电影、音乐……的创作者,经常以作品试图记忆或解密人生的苦乐、挫折与生死问题。  相似文献   

16.
似乎成了惯例,在人们眼里,中国女人以含蓄为美。于是千百年来,中国女人们在爱上含蓄,在情上储蓄,在性上当然就更含蓄了。甚至在我们与那个吸引我们的男人花前月下的时候,在我们与那个相爱的男人谈婚论嫁的时候,一切命题成立的基础也只是爱,而性只是一面躲在其后的虚虚晃动的小旗,它只在情浓爱蜜的时候,才为我们开启一个豁然敞亮的自然王国。 好在,一切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我们的窗外正上演着“性” 时代的多幕剧,电视、录影带、电影、图书、网络、杂志、广告、电台的午夜悄悄话、身边周围越来越大声的话题讨论都在张扬着对人类本体最深刻的关注。于是女人们明白——追求性爱的完美如同追求有意义的生命,它是每个人不可转让的权利,爱与性从来也不能剥离!  相似文献   

17.
北京年度的时装盛会落下帷幕,中国国际时装周和CHIC香港时尚汇展的缤纷T台却给 女人们带来了最新最实用的春夏潮流——  相似文献   

18.
《协商论坛》2012,(3):63-63
2月18日,中美双方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达成协议。据美国媒体报道,中国将在原本每年引进20部美国电影的基础上,增加14部IMAX或3D电影;而美国电影在中国的票房分账比例会由13%提高到25%。  相似文献   

19.
尚道 《台声》2007,(12):83-88
电影作为人类传播史上一个最重要的媒介,结合了戏剧、音乐、美术、文学、雕塑等不同形式的艺术表现,呈现出其他艺术所无法企及的感动效果,人们随着剧情的编排和人物的演出,或喜、或怒、或哀、或乐,感受着感官的刺激和心灵的洗礼。1895年年12月28日,出身自法国里昂照相材料制作商家庭的卢米埃兄弟,在巴黎格兰咖啡店印度沙龙中公开售票放映10部影片,这些影片是用他们所发展出来的电影机cinematographe拍摄与放映的。这一天也标志着电影正式诞生的日子。 1904年慈禧太后70寿辰之际,英国驻北京公使进献了放映机一架、影片数套来庆贺,第一套电影专业器材和专业素材从此进入中国。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老板任庆泰拍摄第一部黑白无声电影《定军山》,从此吹响了中国电影的号角,开始了长达百年、缤纷艳丽的光影之旅。暮然回首,当电影在1895年诞生之时,正是日本向华发动甲午战争,并迫使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从1895至1945年的50年间,台湾遂落入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全方位的日本殖民化统治中,作为文化产品之一的台湾电影自然也不能幸免。然而回顾台湾电影发展的历史,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低落还是辉煌,台湾电影总是以一种凝重的符号,记录着人们心底潜藏的梦想和对生活的感悟。  相似文献   

20.
衣如情人     
在穿衣上,女人是自私的,在这一点上,像对男人的态度,好的衣服就想占为已有,那种独自拥有的快乐让女人们美不胜收,如收藏了一个好男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