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死刑温柔     
死刑温柔张宇人和其它动物的区别,大概就是生下来以后就明白会走向死亡,并永远对生和死进行个性的探索和理解。一思考生和死,就产生了智慧。但是,虽然人知道自己会走向死亡,却不知道死亡到来的准确时间,这就使生命在迈向死亡的过程中生动和灿烂。这样就使生命产生了...  相似文献   

2.
据一份资料统计,自杀已成为我国青少年死亡的第一原因,且低龄化严重。在对超过2500名中小学生进行的一项最新调查表明:有5.8%的人有过自杀计划,而自杀未遂者则达到了1.71%,而他们的父母却一无所知。上述数据看似偶然,却有其必然。长期以来,人们对生命教育的缺失,学生对死缺乏最基本的了解和思考,发生了一桩桩血案。这一桩桩血案促使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去思考这样的问题:如何引导学生走出生命的误区?如何教育他们珍爱生命,善待生命?培养学生积极的乐观进取的生命价值观?如何使之成为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因此,教师应把生命教育渗透到教…  相似文献   

3.
人是生命存在的一种形式。对人的个体来说,从“摇篮到墓地”,不仅意味着生命的开始、继续,而且也意味着生命的结束。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把死亡看作生命的重要因素,他认为:“生命总是和它的必然结果,即始终作为种子存在于生命中的死亡之联系起来考虑的。辩证的生命观无非就是这样。”“生就意味着死。”这是对人的生命现象作出的科学的解释。然而,纵观人类的文明史,人们在达到这样的科学认识之前,却走了一条漫长的、曲折的和复杂的道路。比如灵魂、灵魂不死、死亡——复活再  相似文献   

4.
贺方婴 《思想战线》2013,39(1):58-63
作为古希腊诗教传统的重要源头,荷马史诗极大地影响了古希腊人对生命和人性的理解,荷马在史诗《奥德赛》中,借奥德修斯的冥府之旅教育古希腊人应如何看待死亡,如何理解生命的有限性。对此,柏拉图在《斐多》中提出了有别于荷马的见解,他以苏格拉底临终之作的大地神话悄然取代了荷马的冥府之行,向我们描述了幽冥世界的另一种幽暗。柏拉图和苏格拉底告知我们:死后的去向与生前所受的智慧修习及美德有关,就此而言,古风诗人与政治哲人虽然都讲述了灵魂的归宿,描述了冥府的情状与地貌,向我们这些必死的凡人预告了未知但命定的路,但他们却把我们引向不同的冥府,为我们的生命终点蒙上不同的幽暗。  相似文献   

5.
尊重和关爱广义生命的言论及呼吁不乏其数,背后却暗含了大众自觉意识中对此观念的缺乏。第81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入殓师》则是通过对一个大提琴演奏家误入入殓师行列,从反感到尊重该职业的心路历程的讲述,带受众以大提琴家的陌生视角审视死亡和入殓,从而客观地为受众展开关注和思考生命的新思路:不论是现世生命、彼岸生命,还是由此岸生命到彼岸生命的路径——死亡,它们都是生命的不同展现形式,都需获得尊重。  相似文献   

6.
死亡意识与艺术活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死亡意识是人类产生的最后标志。一切人生观、价值观皆源于死亡意识,行为的意义和价值均须置于死亡的天平上加以衡量,人生因有了对死亡的理解和态度而呈现出高下。死亡意识中对永恒与绝对的追问,直指生命与世界的真义与本原。对生存意义的终极追问,使得生命的真实性得以呈现。创造活动基源于人类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的最初表现和核心即死亡意识。创造是对死亡的反抗,是超越死亡的努力。艺术从生存的本真境况出发,将隐藏的生命本质昭示出来,将人的超验的价值内涵昭示出来,让我们在寻求永久依托的过程中,竭力接近生命的永恒。  相似文献   

7.
<正>2010年7月,英国经济学家信息部推出首例"死亡质量报告",对40个主要经济体关于死亡前看护质量做出评估并进行排名。排名最高的是英国,其次是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爱尔兰,而中国则排名倒数第四。长期以来,我们不断强调优生,却不谈优死。事实上,生命的两极都需关怀,且终极更需人文关怀。临终关怀医学和临终关怀医院,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诞生于英国。目前全世界已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约8000个临终关怀机构。1988  相似文献   

8.
任丑 《思想战线》2011,37(3):55-59
近年来,安乐死立法成为生命伦理学领域内争论激烈的国际性道德话题,也因此成为滑坡论证质疑其道德可能性的对象。安乐死立法的滑坡论证主要有3种基本类型:1.逻辑滑坡论证是在多种可能性中选择一种可能性,然后把这种可能性当做现实性,因此很难得出可信结论;2.实证滑坡论证具有最大可信度,但实证的路径以明确的经验数据表明,立法安乐死和非自愿安乐死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3.价值滑坡论证的要害在于以生命权否定死亡权。其实,生命包含生存和死亡两个基本要素,尊重生命权要求同时尊重生存权和死亡权。尽管滑坡论证并不足以构成否定安乐死立法的有力论据,我们却不能否认滑坡论证对安乐死立法的质疑所具有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车振宁 《人民公安》2007,(23):10-10
饱受舆论指责的肖志军恐怕是近期中国处境最艰难的"丈夫"之一。当看到新闻媒体打出"丈夫拒绝签字,妻子难产死亡"的标题时,大众的第一反应很难不是愤怒。本来完全可以挽救的生命最终却在医院里、在医生无奈的注视下离我们而去。这就好像医生手里明明有一碗水,却只能眼睁睁看着病人渴死。虽然这是一个特例,但这起悲剧发生之后人们不禁要问:谁该为孕妇李丽云的死负责?  相似文献   

10.
不知不觉间,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许多的细节都已经渐渐淡忘了,而那些带着岁 月痕迹的旋律,却深深地刻进了我们的生命中,成为那个时代我们共同的青春印记。   所有的苦难,所有的牺牲,所有的喜悦,都在歌声里飘过。  相似文献   

11.
费丽嘉 《创造》2013,(1):110-111
在时间的长河中,我们总是会去思考如何把握这相对短暂的生命.或许我们都曾为此而探索、努力,却又不免时常困惑:如果我们选择活得像一粒小小的尘埃,那么生命的价值又在哪里? 当我们的躯体被高楼大厦所遮盖,当我们的声音湮没在繁华的街道里,当我们的灵魂受到权势的诱惑,当我们的思想遭受金钱的控制之时,生命的价值也已经消失,只余下卑微的躯壳.这时的我们,只能对自己说:"这个世界,我们曾来过,却始终不曾存在."  相似文献   

12.
甄惠 《前沿》2005,(12):146-148
苏格拉底在自己的生命与法律发生冲突时,坦然选择了死亡,以自己的生命维护了法律的权威。个人与国家之间具有一种类似于契约的关系,因此个人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我们要遵守善法,对于恶法,我们可以对其进行改进,但首先必须遵守它,只有这样才能使法律的权威得以树立,才能使国家得以安定。  相似文献   

13.
癌症不是残疾,却直接危及生命。“看看”这场举世无双的演出,“看看”他们直面死亡时的从容态度,广大的读者朋友们,珍惜现在所有,珍惜生活吧。  相似文献   

14.
心灵之约     
姓名:王夫刚出生年月:1977年2月25日爱好:交友、音乐、摄影、武术人生感悟:失败是成功之母。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新阳北路1688号汇科小队邮编:361022姓名:黄韬出生年月:1988年8月10日爱好:休闲运动人生感悟:姣好的容貌并不代表一切,心灵美才是最重要的。地址:北京市语言文化大学家属区综合治理办公室邮编:100083有些人近在咫尺,我们却把他遗忘在天涯;有些人远在天边,我们却能感觉他近在眼前。有些人只在我们生命里停留过一次,却永远活在我们的记忆深处;有些人相识一生,却从未走进过我们的心里。思念那些走过我们生命里的人,珍惜我们现在…  相似文献   

15.
大自然不是一件商品,她不是一个可以不计任何后果,任您榨取却不尝试着去了解的东西;相反的,在共同的生命网络中,我们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我们的生命由她而来,珍惜大自然就是珍惜我们自己,当我们真正感恩,并关怀大自然时,我们的生命才有意义。  相似文献   

16.
陈抗行 《小康》2005,(6):3-3
“生命小康”意味着什么?窃以为,首先意味着生命的质量,意味着生命权利的平等。古人对生命寄予的理想是:“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生产力低下的条件下,生命质量的标准尽管不高,而对生命权利的平等诉求却一以贯之。人来到这世上只能是一次,且生命的流程是单向的,过去了的不复再来。生老病死,逝者如斯。生命不仅表现为华贵,也表现为琐碎,不仅存在于富裕,也存在于贫穷。珍惜生命,就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去珍惜他人的生命;尊重生命的权利,就像尊重自己的生命权…  相似文献   

17.
正轴心文明时代,人类关心生存的最基本问题——生命与死亡、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今天我们的力量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强大,但却正在失去意义的世界。今天,当我们观照互联网发展时,习惯于把它放在千年尺度上。而如果用千年作为尺度,一定要追溯轴心文明的历史,考察它的本质意义。一、轴心文明谈到文明,人们经常会想到金字塔,埃及有句谚语:"人类敬畏时间,时间敬畏金字塔。"金字塔已然成为文明和历史的象征。但可惜的是,埃及文明已经死亡。  相似文献   

18.
过失致人死亡罪是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的一种,指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其主观方面是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疏忽大意的过失措行为人主观上对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严重危害结果。过于自信的过失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可能造威被害人死亡的结果已经预见但却轻信能够避免这种结果的发生,以致发生了严重的危害后果。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利。人自从脱离母体,能够独立呼吸,有了独立的生命,就具有生命的权利,任何人不得非法剥夺。本罪的…  相似文献   

19.
正"生命的长度是一定的,不如追求生命的宽度,重视生命的宽度,能拓展生命的长度。"5月13日民政部部长李立国看望许帅时,许帅如此说。确实,我们无法将有限的生命无限延展,却可以通过不懈的努力拓展生命的宽度。年仅37岁却罹患绝症的许帅,用自己对父母长辈的孝顺、对朋友同事的友爱、对民  相似文献   

20.
恶性肿瘤、传染病、先天性疾病、营养性疾病等曾经是导致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可是现在,意外伤害却成了剥夺儿童生命的罪魁祸首!连白血病、肺炎、心脏病这些病魔都甘拜下风。新华社近日引述有关抽样调查结果指出,我国因意外伤害造成的儿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