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这个冬季,office lady选择红、黑、白、灰色系的服装及经典搭配,出席不同的场合,办公室、谈判、商务休闲、聚会……这一色系不仅迎合了冬天的气氛,更加衬托出职业女性的细腻心思和品位,做冬日里的暖阳。  相似文献   

2.
现代女性对流行和时尚的追逐是可以理解的,毕竟爱美是人类、特别是女性朋友的天性。然而,职业女性一定要明白,在办公室里工作,完全不同于在户外游玩或在家里休闲,我们要展示的是工作能力,而不是外表。因此,身处职场的女性要格外注意自己的着装搭配。  相似文献   

3.
现代职业女性的个性不只从言谈举止中流露出来,在穿着上更能给人带来直接而美好的第一印象。职场女性在选购服装时,不仅要符合办公室的环境,还要突出女性与生俱来的甜美气质,更少不了与潮流紧密相连。在三月份这个属于女性的季节里,怎样搭配才能提升自己在职场中的形象呢?  相似文献   

4.
近日,有读者来信说自己得了“办公室恐惧症”,他的症状是怕进办公室,一进办公室就觉得累,开始犯困,惦记着下班的时间。怎样脱离这种心境呢?让心理专家帮我们逐一应对这些危害办公室好心情的杀手吧。  相似文献   

5.
《时事报告》2009,(4):105-105
美国神经生物学家们有个惊人的发现:人的好心情不是后天的,而是先天的。他们通过长达10年时间的研究,得出的结论为:一个人的好心情藏在他大脑的左半球里。  相似文献   

6.
当女人走出厨房,她们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干自己的事情.于是字典里就出现了"职业女性"和"女强人"这两个新词.  相似文献   

7.
都市职业女性政治参与行为分析——基于上海的实证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试图以现代都市社会为背景,以都市职业男性为主要参照体系,研究都市职业女性的政治参与行为.结果发现,都市职业女性有着较低的政治参与行为.但是,在都市职业女性群体中加强社会团体建设,积极开展有组织的、政治性的社会参与活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都市职业女性的政治参与行为的不足.  相似文献   

8.
错误N-4:非理性熬夜 许多女性认为,加班,乃至熬夜是职业生活中难以避免的行为。我熟识的一些职业女性甚至一周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凌晨2点以后入睡。这对身体是十分不利的。经常性的熬夜,其实是办公室不良行为的延续。  相似文献   

9.
问候心情     
心情需要问候。因为,心情是大千世界里风霜雪雨的产儿,心情是精神家族里的重要成员。也因为,有时候心情很不幸,心情很劳累很辛苦。好心情会吹来和煦馨风,好心情能降临绵绵好雨。好心情来了,那是飘飘而至的天使。她遏制邪恶,她消除灾难,她还人世一片安详与宁静。然而,好心情并非永久常伫,有时候它也很坏。一旦坏起来,它会甩出串串惊天动地的雷电,它能制作重重掀翻舟楫的狂澜。坏心情来了,那是一股挟沙裹石的怪气。它寻衅滋事,它平生祸殃,把好端端一方天地,弄得浑噩不堪。即便如此,心情依然需要问候。因为,坏心情往往是由于…  相似文献   

10.
闷在写字楼里的职业女性,不甘心自己滑入亚 健康状态!于是,跑步、瑜伽一阵猛练,不想反而 惹来运动损伤。健身怎会变成了伤身呢?  相似文献   

11.
《就业与保障》2014,(9):56-56
正1.空调房里要添衣如今绝大多数办公地点都装有空调,特别是中央空调的温度一般较低,不会因某人不适而调高,这个时候,如果一整天在这种地方办公,最好不要穿吊带、短裤、超短裙之类的,容易受凉和气血不通。因此,广东省中医院临床营养科营养师黄英说,职业女性最好在办公室备上合适的衣物、披肩、薄外套等,可以根据情况加减为好。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女性群体面临着更多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承载着更多的身心压力,家庭与社会角色的冲突成为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本文借助文化堕距这一视角,着力剖析制度话语对青年职业女性的角色定位、日常话语对青年职业女性的角色期待以及二者之间在不同时期的互动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说明当下青年职业女性角色冲突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13.
社会转型、职业女性与社会支持--护士群体个案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聂春雷  童星 《思想战线》2005,31(2):13-18
研究护士群体有一定的普遍意义.通过护士群体的调研来发现转型期中国职业女性的社会支持有何独特的内生逻辑?在该逻辑特征下,职业女性为了获取所需的社会支持采取了哪些运作策略和路径选择?其演化前景如何?解决职业女性支持的问题方法多样,但最佳方案是建立一个以社区为载体的多元整合的社会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14.
职业女性在企业、组织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职业女性人力资源退化现象普遍发生,这给个人、企业、组织的发展造成很大负面影响。无论是社会、企业还是职业女性都应该高度关注退化现象的危害,采取积极措施抑制和避免退化现象的发生,促进职业女性自身以及企业、社会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农闲时节,茶余饭后,农家小院里鼓乐喧天,吹拉弹唱声、笑声喝彩声连成一片,热闹红火的活动扫去农民们一天的疲惫;清晨时分,暮色黄昏,广场公园里温馨和谐,打太极拳、扭秧歌、悠闲散步的身影随处可见,健康向上的体育锻炼为人们带来好心情。  相似文献   

16.
职业女性诞生之初就遭遇到家庭角色与社会角色冲突的挑战。尽管知识经济时代两性在体力上的差异对职业选择和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小,职业女性的规模与影响力都在持续上升,但由女性双重角色冲突而导致的工作与生活平衡困难并未明显减弱,不仅阻碍职业女性的高层发展道路,甚至束缚了年轻女性的职业选择。本文提出从领导力发展的视角探索职业女性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策略,从个人层面和组织层面两个角度分析了如何借助领导力效应帮助职业女性走出角色冲突困境、建构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机制,同时享受生活的快乐与工作的成就。  相似文献   

17.
职业女性如何充分展现自己特有的魅力?如何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文化生活?如何使自己在家庭、事业、社交诸方面的才能充分显现出来?这是广大职业女性时刻关注的问题。谭贻楚、甘建军同志的新著《展示您的魅力——职业女性成功之道》一书,旁征博引古今中外众多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时期我国女性就业的特殊性,对职业女性就业中的角色冲突与就业困境问题进行分析. 一、1978-1990:变革期女性的角色冲突与就业困境 1976年至1978年,政府着重清理了“文革”的政治遗产,将工作重点重新拉回到经济建设轨道上来.“文革”造成的职业女性角色的失误,也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得以矫正.  相似文献   

19.
社会转型期上海职业女性群体的分化与流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被分割为干部、工人和农民这三个高低有序、相互独立阶层的上海职业女性群体,在社会转型期发生了日益明显的分化与流动.与男性相比,女性在上向流动中处于劣势;与外省市相比,上海妇女更早更广泛地在分化流动中沉浮,在女性内部、出现强势与弱势群体.注重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趋向多样化的个体发展模式,向深层次发展的社会参与,是上海职业女性群体分化流动的三大趋势.  相似文献   

20.
办公室里的故事我们听到得太多,在单位要“少说话多做事”的理论我们也深谙它的真谛。可是“怨男怨女”的身影永远不会绝迹,因为办公室里被“压迫”的人很多,他们需要发泄;办公室里的新人也很多,他们需要交流……似乎,倾泻而出的抱怨也能减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