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同签证结婚     
安吉塔的痛苦是从1998年初开始的,那时她同新婚的丈夫刚到美国。她丈夫是硅谷一家有声望公司的软件工程师。在将近两年时间里,丈夫几乎天天殴打她,即使在她怀孕时也对她拳打脚踢。后来,她的双耳骨膜被打破,报了警。但当丈夫威胁说要离婚,因为她“毁  相似文献   

2.
楚子 《统一论坛》2003,(3):51-52
在旧金山有一位在美国享誉很高的华裔女士,这就是方李邦琴,她的祖籍是湖北汉川。李邦琴11岁时随家人从祖国大陆到台湾,后毕业于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系。1960年9月到美国,并结识了后来成为她的丈夫的方大川先  相似文献   

3.
人物     
扎普夫妇——甜蜜环球旅行 丈夫赫曼·扎普(Herman Zapp)出生在美国的旧金山,从小便跟随祖父到了阿根廷,10岁时他认识了现在的妻子桑德拉,当时她只有8岁。  相似文献   

4.
生命的奇迹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个电话从北边打到南边。“凯西,我父亲病了。”她说的是英语。她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挂这个电话。她是一位中国女子。“你是陆梅?”凯西是位美国女子。凯西的丈夫与陆梅的父亲在旧金山时是同事。放下电话,凯西马上把消息告诉了另一位美国医生。几小时后,那位医生驱车赶来。他送来了一批特殊的  相似文献   

5.
翻开陈梓葵2008年4-8月的工作行程表:旧金山-北京-天津-上海-台中-旧金山-北京。从旧金山往返北京的概率平均为两个星期—次,其中不包括在中国其他地方的行程。刚下飞机也许就是几十个人等待她的一场会议,空中飞人的生活已经使她忘记了时差,从始到终都必须时刻保持着神采奕奕的竞技状态,同事都形容她就像某电池广告里的电动兔子,只要充足电永远都是斗志昂扬、精力充沛的样子。陈梓葵,女,43岁,美国ACSU(美国癌症协会)国际部大中华区总监。  相似文献   

6.
19世纪20年代,以《从军日记》风靡文坛的著名女兵作家谢冰莹,1948年秋偕丈夫贾伊箴应聘赴台湾师范学院(今台湾师范大学)任教,嗣后又迁往美国旧金山定居,从此终老于海外,再也没有返回祖国大陆。熟悉谢冰莹的朋友都知道她是一个性格豪爽、看重感情的人。她人在天涯,心却系于故国,对祖国、对家乡、对亲友,始终怀着浓烈的思念之情还在台湾的时候,她曾写过一篇散文《还乡梦》,表达了自己的怀乡情愫。文中写道:“我永远忘不了在北海溜冰的快乐,也忘不了中山公园开得那么鲜艳的牡丹花,那里还有许多金鱼缸,每只缸里养着全世界各种各类、不同形状、不…  相似文献   

7.
我的一个中学教师朋友姓许,她是性格很直爽的东北女子,做事有些不拘小节,我们都很喜欢她。去年,她随丈夫去了美国洛杉矶定居,丈夫是跨国企业的高级工程师,而她经推介在一所语言学校教中文。  相似文献   

8.
半年前丈夫在欠下巨额赌债之后,仓皇出逃。没有留给她任何承诺,哪怕是一句话。半年来,她含辛茹苦,用自己并不厚实的肩膀撑起丈夫留下的那个残破的家。她没有离开,因为她不相信青梅竹马的丈夫就这样悄无声息地从此在她的生命里消失了。半年后,苦苦盼望的她没有盼来丈夫,却意想不到地盼来了——  相似文献   

9.
2006年11月,受美国旧金山市政府、巴西圣保罗市广东商会邀请,叶秀仁副厅长率省民政厅赴美、巴两国考察团一行七人,对美国和巴西的民间组织特别是行业协会进行考察。考察团经过对两国民间组织组织形式、运作方式等进行深入的了解,形成总结报告并报相关领导,现予以编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1906年美国旧金山大地震1906年4月18日晨5时13分,一次8.3级地震猛烈袭击了旧金山及周围地区。地震的肇因是美国西海岸"圣安德烈斯断层"  相似文献   

11.
芝麻 《八桂侨刊》2009,(2):70-73
杜鑫是个出生在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的漂亮姑娘。2007年5月,24岁的杜鑫和长她一岁的美国丈夫约翰一起来到他的家乡曼哈顿。一年前,杜鑫在中国人民大学取得了硕士学位。她本科学的是英语,她决心凭着流利的英语和经济学方面的知识,在美国打拼一个属于自己的天地。  相似文献   

12.
八面来风     
儿子成了她贩毒的载体李娜(化名)是巩义市某镇人,她曾经有一个幸福的家。婚后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她给丈夫生了4个儿女。然而不幸的是丈夫患了哮喘病,望着丈夫痛苦地喘息,李娜似乎感到一场灾难将要来临。有一天,她听一个朋友说“鸦片”能治丈夫的病,就弄来一点儿试试。从此一发不可收,她和丈夫一同染上了毒瘾。3年时间,他们吸光了苦心经营的近百万元家产。丈夫因吸毒过量而死亡。毒品不仅毁了她的家还吞噬了她的豪宅。为了满足自己的毒瘾,她开始以贩养吸,由于“运气不佳”,多次落到公安局的手里。随着李娜“道行”的加深,她开始…  相似文献   

13.
著名京剧艺术家、荀派传人,北京市戏曲学校校长孙统敏,以她不畏坎坷孜孜追求而获成功的精神广传佳语。她精湛的京剧表演艺术,严谨的治学风格更为人敬慕。1992年她曾去美国讲学、传艺,受到热烈欢迎,产生了很好的影响。为此,1996年12月28日在美国怫州华商总会主持下,为她隆重颁发了“五洲最佳艺人终生成就奖”。受奖后孙校长又在奥兰多、天相市、纽约、旧金山及洛杉肥等几个城市进行了讲学和京剧辅导活动,再次赢得好评。在她1996年12月20日至1997年1月27日访美期间,接受了3家电台、电视台采访并做了专题访谈节目。有10家报刊做了报导…  相似文献   

14.
郑湘玲是英雄的妻子,曾为着她深爱着的丈夫和他的公安事业,她放弃了名校MBA的大好学业和湖南邵阳市最年轻的正科级女干部的灿烂前程,千里迢迢从湖南追随着丈夫来到深圳;后来也是为着她所爱的丈夫和丈夫因公牺牲后未竟的事业,坚强的她毅然端起了丈夫手中的枪,加入到了丈夫生前这个充满危险和挑战的队伍,继续着丈夫未走完的足迹……忘不了七年前那痛彻心肺的日子(如果将镜头回溯到七年前——1997年的那些个独自面对的一个个清晨和黄昏,郑湘玲说她不知道自己是怎样捱过来的。丈夫陈建刚是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深圳市公安局宝安分局民警。丈…  相似文献   

15.
她在一年之中经历了下岗和家庭裂变的双重打击…… 她以不变的真诚和坚强意志走出了生活的低谷…… 工作爱情双“下岗”,心归何处? 1988年的冬天对于敏来说是最不幸的冬天,首先是她结婚才两年的丈夫闹出了婚外恋。 一开始,于敏听到一些风言风语,说丈夫在外边和另外一个女人好上了。她还不信,丈夫虽是银行的干部而她是个工人,但两个人感情很好,并且还有一个可爱的儿子。可是,有一天于敏到丈夫上班的银行附近办事,却意外地看到丈夫亲热地挽着一个女人钻进出租车…… 就在这时,于敏所在的工厂——长春  相似文献   

16.
《台声》2020,(19)
正丈夫是养子,台湾籍的她嫁入夫家后第3年,丈夫的爷爷就搬进家中。作为孙媳妇,尽管爷爷并非亲爷爷,她从无一日怠慢。3年前,爷爷开始卧床不起,吃喝拉撒就全由她照料。这些年,她为了守护爷爷,全家人就她一人没回过台湾,丈夫、儿子在北京工作,她也一次没去探望过,甚至自己的父亲住院,她都没法抽身服侍。  相似文献   

17.
数字     
《人民公安》2009,(24):5-5
19个 美国阿肯色州斯普林代尔市43岁妇女米歇尔·达格尔是美国最多产的“超级妈妈”,在过去21年中,她和结婚24年的丈夫杰姆一口气生下了18个孩子,其中最小的孩子仅有8个月大。近日,米歇尔又通过剖腹产生出第19个孩子。  相似文献   

18.
78岁的老太太孙罗秋对诗有着一份痴迷,写诗已经成为她生命的一部分.她甚至到台湾去看望离别4O多年的丈夫时,也没有忘记带着写诗的本子.她经历了太多的变故与沧桑,她从诗中得到解脱和慰藉.孙罗秋和丈夫都是山东枣庄人,早年她丈夫是小学教员,1949年随着学校校长去了台湾.当时  相似文献   

19.
丈夫的谎言     
六年前她带着残疾前夫改嫁的壮举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六年后一纸诉状却暴露了现任丈夫的秘密:他居然还有个儿子!面对丈夫的谎言,她该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20.
一位普通的女性,一个平常的妻子、母亲。没有闪光的语言,只有辛勤的操劳。是什么举动令人如此敬佩,是什么言行让人感叹不已?! 她叫姜致莲,丈夫尹继常是位22年卧床不起的高位瘫痪病人。 为了丈夫——她牺牲了自己的黄金年华; 为了丈夫——她吃素咽淡,孝敬婆母,用一腔滚烫的爱支撑着这个家,把儿子养育成人参军保国; 为了丈夫——她累出了一身的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