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孔红缨 《共产党人》2006,(19):41-42
2000年1月,党中央、国务院面向新世纪,高瞻远瞩,总揽全局,做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2001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出台了《关于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6年多来,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对西部地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显著加强,科技教育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但是,由于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存在着优惠税种较少、优惠方式单一、操作性较差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西部大开发的进程。因此,完善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促进西部大开发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关于建设西部重要增长极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把重庆加快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的重要指示,分析建设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的战略意义,并从构筑优势产业集群和共建成渝经济区两方面阐述了建设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20多年的历史证明,东部的崛起离不开政府的税收优惠政策.同样,西部的大开发也离不开税收优惠政策.本文从东部地区税收优惠政策的反思入手,分析了东部实施税收优惠政策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不足.提出在西部大开发中,西部地区应根据本地特色和国内、国外环境的变化,进行税收优惠政策的选择与创新.具体包括一是制定统一的内、外资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二是采用直接税收优惠方式为主;三是实施更优惠的地域性低税率优惠;四是强化税收优惠的产业和科技导向功能.  相似文献   

4.
文力 《理论学刊》2001,(1):44-45
当前 ,制定西部民族地区的税收优惠政策 ,对于推动西部大开发至关重要。本文将紧密联系西部民族地区的实际 ,谈谈对民族地区实施税收优惠的问题。一、正确认识西部大开发中的税收问题在西部大开发中 ,在关于民族地区税收优惠的问题上存在一些不同的认识。一是有人认为在西部大开发中民族地区的开发不能再走东部的减税让利的老路 ;二是有人认为西部民族地区没有税收优惠空间。对这两个问题如果认识不清 ,将直接影响整个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直接影响到各项优惠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效果。(一 )西部民族地区的开发比东部沿海地区更需要税收优惠…  相似文献   

5.
《实践》2010,(7)
<正>新时期西部地区开发、发展所需要的增长极体系模式,可以概括为"四极、五带、六支柱、多种类型增长极网络体系"。"四极"是指在增长极体系中发挥核心和主导作用的四个大型城市群,即成渝城市群、关中城市群、黄河上游城市群、南贵昆城市群;"五带"指构成增长极体系基本框架的五个主轴经济带,即长江上游经济带、陇海兰新经济带、包兰  相似文献   

6.
税收优惠是一种社会资源,税收优惠政策是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必须完善税收政策,促进西部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为了实现党中央提出的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必须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投资。只有投资,才能从实际意义上起到促进西部经济发展的作用。而税收是吸引投资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东部地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之后的今天,许多税收优惠政策被取消了,而且劳动力成本大幅度提高。如果适时地针对西部地区的开发出台一些税收优惠政策,对于吸引资金将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发展西部地区的经济,缩小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快其生产力的发展。本文拟从税收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角度,提出几点思路。 一、西部开发的税收政策必须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西部开发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因而税收政策应有利于西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科技进步是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要制定鼓励科技进步、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使生产高科技产品的企业公平税负。只有将税收优惠普及到所有高新技术企业,才能推动社会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进程,为  相似文献   

9.
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十年以来,西部经济取得巨大发展,但也存在一些不可持续因素。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但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尤其是在税收政策方面还存在与西部经济发展相冲突的地方,应该进一步完善资源税与增值税的征收数量和范围,适时开征环境保护税,调整现有税收优惠政策,促进西部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汪海 《探索》2002,(2):122-125
开发西部,重在巴蜀。四川盆地自古在中国“三分天下有其一”,至今,其人口和经济规模仍在西部占据“半壁江山”。从多种角度全面衡量,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重点宜放在四川盆地。重庆和宜昌山水相连,共为四川盆地的门户。在兴建三峡工程和设立重庆中央直辖市后,两地作为西部经济增长极的地位已基本凸显。重庆和宜昌各有所长,加强联合,可以优势互补,共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增长极,全面带动四川盆地以至整个西部地区的经济大开发。  相似文献   

11.
陈玲 《当代贵州》2023,(45):35-36
<正>在贵阳贵安融合发展推动下,贵安新区围绕打造西部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加快提升经济功能。建项目、抓生产、强招商,成为当下贵安新区发展的主旋律。行走在贵安新区,一家家制造企业生产车间机器轰鸣,产品下线;一处处数据中心建设陆续进入封顶、试运行;一个个重大项目现场工人挥汗如雨,进度加快,到处呈现一派繁忙景象。  相似文献   

12.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规划的主线,而调整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以及技术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内容.构建南昌市核心增长极,有利于扩大内需的增长空间、优化产业结构和促进技术创新,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构建核心增长极有其外部需求和内在的现实条件,包括区位条件、产业条件、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政府的政策支持等,构建南昌市核心增长极需要努力培育产业增长极、区域增长极和创新增长极.  相似文献   

13.
陈玲 《当代贵州》2024,(11):44-45
<正>初春时节,贵安新区广阔的大地生机勃勃。大项目建设争春赶早,铆足干劲;各家企业抓紧复工复产,注重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自2023年6月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以来,贵安新区围绕打造西部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加快提升经济功能。聚焦产业发展、项目投资、创新驱动,推动贵安新区加快做大经济总量。2023年,贵安新区直管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4.1%,增速位居国家级新区首位,多项经济指标高速增长,实现“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良好开局,成为全省新的强劲增长点。  相似文献   

14.
<正>"坚定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加快打造西部地区最具活力的新兴增长极。"11月4日,省委书记王东明前往天府新区成都、眉山、资阳片区调研,对天府新区建设发展作出重要指示。紧接着,省政府批复同意《四川天府新区总体规划(2010-2030年)(2015年版)》,明确定位四川天府新区是我国西部地区的核心增长极与科技创新高地,同时明确了"双轮驱动"的产业发展模式,强  相似文献   

15.
继续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是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选择.其重点是培育增长极,实施西部中心城市优先发展的非均衡战略.  相似文献   

16.
企业所得税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 ,参与企业分配 ,调整企业间收入的一个重要税种 ,在整个税制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现已形成了一个包括企业所得税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的税制体系 ,企业所得税制度也日趋规范。但由于该税种属于不能向外转嫁的“直接税” ,表现为国家对纳税人收益的强制性征收 ;所以 ,如果其征解要素确定得不合理 ,就极容易造成税负不公 ,引发纳税人与国家的直接矛盾冲突。(一 )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不合理。1 .税收优惠政策导向不明确。一个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要和本国的经济发展战略或经济政策目标联系起来 ,体…  相似文献   

17.
在部分有条件的西部地区发展制造业,对于创建西部经济增长极、有效带动整个西部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制造业规模效应和辐射功能的发挥、资源型产业链的延伸、西部军民两用制造技术潜力的开发、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实现,等等,都需要科技提供支撑.为此,应该加大对西部地区的科技投入、将科技支持重心转移到发展现代制造业需要的关键共性技术上来,建立健全西部地区制造业的技术支撑体系,推动西部制造业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世纪之交,党中央国务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这对加快内蒙古自治区尤其是呼市、包头地区经济、技术、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加快呼包两市及周边的伊盟、巴盟、乌盟的经济发展,特别是把呼市、包头市进一步构筑成内蒙古经济增长极,必将带动全区经济的发展,实现全区经济的共同繁荣。一、构筑呼包经济增长极的理论和现实依据(一)理论依据。传统的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认为: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应该协调发展。强调公平,忽略地区之间由于历史、气候、地理条件等的不同而造成的效率不  相似文献   

19.
攀西经济区依托独特的资源优势和扎实的工业基础,大力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发展,加速调整产业结构.同时,攀西经济区加强生态环境修复建设,着力打造"生态名片".新兴增长极正在攀西地区加速推进.  相似文献   

20.
邱梅香  黄晓 《理论导报》2012,(10):26-27
经济决定税收,税收促进经济发展。为实现打造南昌核心增长极的新目标,每个地税干部都要有机遇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全面落实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要素投入调整、需求结构改善的税收政策,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把地税工作放在服从、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去谋划、推进和落实,彰显省会城市地税部门的担当和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