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申建平 《北方法学》2013,(3):115-121
作为西方思想文化摇篮的古希腊是西方法治思想的发源地,亦是私法文化的萌生地。古希腊比较健全的私有制和奠基于其上的比较发达的商业贸易经济,为私法的产生、存在和发展提供了一个较为坚实的社会经济条件。古希腊的城邦民主制度为私法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法治环境。私有制度、财产观念、商业精神和民主制度促进了希腊私法文化的萌芽。希腊人把法律作为建立一种理性、正义的秩序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把法律看成安全、自由、权利的保障。希腊城邦的法治精神也因此而奠定。这种法治思想体现了人性的要求,是私法精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被称为百经之首的《周易》,是中国思想文化的源头。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美感的民族,审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居非常重要的地位。《周易》虽然本身不是一部美学著作,但是为美学的发生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奠定了极具民族特色的中华美学思想格局。《周易》天人合一的和谐美学论,阴阳交合的生命美学论,立象尽意的意象美学论,都是中华美学精神的主干和精髓所在。当下弘扬和发展中华美学精神需要回到源头,通过寻找和阐释传统美学的根基来复兴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3.
古希腊时期是政治学作为独立学科的形成和发展时期,而作为其中的代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研究政治学理论及其以后发展具有历程碑的人物.本文指出作为古希腊政治思想史上的两位巨人,探究二者政治思想逻辑的差异,对于古希腊政治思想的比较及其在思想史上的分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孔、庄的音乐美学思想蕴含着不同的审美旨趣。孔子的“乐”,是尚有原始歌舞的痕迹并被赋予新的文化阐释的“人籁’。庄子的“乐”,是宇宙自然自我创造的“天籁”或“天乐”。以审美为本源,复以审美为归宿,是庄子音乐美学与孔子视音乐为教化途径迥然异趣之所在。理性精神与浪漫情怀,是孔、庄音乐美学思想的又一区别。  相似文献   

5.
《庄子》蕴含着丰富的道家思想,书中"三言"文体就是庄子阐发其道家思想的体现。庄子不仅通过"三言"创作实现对"无玄"思想的精妙诠释,而且在接受美学层面,庄子同样发挥了"无"与"玄"在读者"三言"认知中的作用,进而从"创作到接受"中形成一个周和圆满的"无玄"思想释义体系。这种体系所呈现出来的思维特点,使得庄子"三言"创作带有强烈的道家哲学思辨色彩,并最终使庄子完成了在文学表现和言说维度中与老子无玄思想的对接。  相似文献   

6.
中国美学中之自然美作为“天人合一”哲学观在美学中的特殊产物 ,具有十分丰富、独特的内蕴 ;且由于自然美影响着中国美学独特的审美主体、独特的审美视角以及一系列美学范畴的形成 ,因而在中国美学中有着特殊地位  相似文献   

7.
先秦儒家以群体本位为其文化特征,重视群体利益而忽视个人利益和价值。而个人本位则是同时期的古希腊价值观念的思想基础,体现了其价值的根本特征。近代以来随着中西交流的增加,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念体系在相互比较、借鉴、交流中逐渐出现了融合的趋势。本文试以群体本位和个人本位为出发点,来探寻先秦与古希腊法律文化的不同,分析比较出两者的优缺点,及在当代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西塞罗是西方古代自然法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继承并发扬了古希腊哲学思想。在罗马,西塞罗是把斯多葛学派的自然法思想同罗马法结合在一起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将源自柏拉图的关于"正义"的伦理原则和斯多葛学派的自然法思想结合起来,并对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实践和政治精神进行理论抽象和总结,形成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宪政思想。本文将对西塞罗的宪政思想作个初步梳理,以期抛砖引玉,形成对西塞罗宪政思想比较完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历史上形成的中国与西方两大绘画理法,分别渊源于各自的哲学与美学体系,它们之间具有鲜明的差异性。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决定了中国绘画崇尚“优美”,注重表达国家的主观精神和理想,艺术创作中遵循“以诗为法”、“以书为骨”的原则,力求在绘画中达到“气韵生动”的艺术效果,西方传统的“天人相胜”的哲学观,决定了西方绘画崇尚“壮美”,偏重描绘客观对象的外在形态,采用科学方法,塑造绘像的立体感,力求达到真实地再现客观世界的艺术效果。通过相互比较研究,有助于艺术家和鉴赏运用不同的艺术观念和方法,创造和鉴赏不同民族的绘画艺术,获得各不相同的思想启迪和审美享受,也有利于我们立足于本民族艺术之根,借鉴一切有益于我们民族艺术发展的外民族艺术,以创造我们新的艺术。  相似文献   

10.
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东西方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东西方关系●公丕祥夏锦文法制现代化是当代各民族国家正在普遍展开的世界性进程。在这一进程中,早发的西方法制现代化模式是全球法制现代化运动的历史先导,并且形成了对东方社会乃至非西方社会法制现代化进程的冲击和扩张。这种冲击虽然有助于东西方...  相似文献   

11.
"朱光潜热"已成为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增长点,但与之不相称的是,对于朱光潜"如何走上美学之路"的问题,却始终语焉不详或含糊其辞。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朱光潜的美学思想在曲折复杂的历史境遇中经历过"两期三阶段"的发展,纵览其思想脉络,有一套清澈隽永而又自然畅达的话语方式和价值坚守一直贯穿其中,奠定了朱光潜美学最突出的精神特质和审美底蕴,这就是白马湖散文精神。通过澄清朱光潜思想的美学起点问题,不仅有利于推进和完善朱光潜研究的整体性,同时对于重估白马湖散文流派在中国美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以罗杰·弗莱和克莱夫·贝尔为代表的"布鲁姆斯伯里团体"美学思想与中国艺术关联的分析,探讨英国现代主义运动生成中的中国元素,认为弗莱和贝尔以形式审美作为进入中国艺术的门径,同时从自身艺术变革的需要出发再度阐释了中国艺术,使之成为西方现代主义形式美学观念形成的重要资源。弗莱和贝尔首先从重主观表现的美学思想出发,推崇中国艺术的散点透视与平面构图,进而还借鉴了韵律、留白的观念与技巧,使中国美学词汇成为现代主义的有机组成部分。与此同时,弗莱和贝尔对中国文化的阐释并未真正从中国语境出发,而与英国现代主义的发展相连,这就使得他们表面上非政治性的审美主义背后,又体现出隐含的政治性。  相似文献   

13.
老庄学派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思想派别,斯多葛学派是古希腊罗马时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派。就两者本身而言,都不是典型的法学流派,但对后世的影响都很大,由于两者存在着共同的社会历史背景,其法哲学基础有许多共同之处,其行为准则有很多相似之点,因而,两者法律思想有若干的共同特征。本文试图揭示出老庄学派与斯多葛学派在法律思想上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4.
由于东西方地理环境、历史传统的不同,进入阶级社会的时间不同,法律在起源与发展道路上也有很多差异,而这种差异对于我国当前的法制建设,对依法治国目标的实现,都具有非常重大的借鉴意义。一、中西方法律在起源上的差异世界各国法律在起源上有共性——一般规律,也有...  相似文献   

15.
关于法律的存在性和合理性问题,至古以来在西方世界就是法律哲学讨论的话题。由于古希腊先哲们对这些问题不同的看法和辩护,使其逐步演化形成了自然法学和实证法学基本观念的对立。文章将从古希腊法律史出发,时自然法学和实证法学的起源思想展开梳理,从而作出最后的比较。  相似文献   

16.
船舶优先权项目是海商法船舶优先权制度中的核心内容,在我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海商立法中,关于船舶优先权项目的规定整体上有着很大相似性,但也存在诸多差异,其中清除沉船费用未被列入大陆海商法的优先权项目之中,对于港口规费的位次以及船舶优先权的除外事项的规定也不尽相同.形成这种异同现象的原因,一是两岸有着共同的文化背景、民族特性和传承于一脉的道德观念;二是两岸在政治、经济制度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深入分析探讨两岸船舶优先权项目规定上的特点与优点,有利于两岸相互借鉴,共同发展,最终实现“法律上的接近和统一”.  相似文献   

17.
1.外国法制史研究对象和主要目的是什么?外国法制史主要研究世界东西方各国历史上不同类型法律耐度的产生、本质和表现形式,即研究一定的统治阶级是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把本阶级的意志提升为法律的;历史上不同类型法律制度的实施以及司法机关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即研究统治阶级是怎样贯彻执行其法律的;历史上不同类型法律制度,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对经济的发展、政治制度的演变所起的进步或反动作用;历史上不同类型法律制度,在同其他社会现象特别是国家现象的  相似文献   

18.
叶从容 《政法学刊》2011,28(3):119-122
中国当代文坛塑造了众多公安人员形象,流露出比较明显的同一美学特征。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具有同一美学形态的文学创作受到质疑,警察形象塑造呈现多元化态势;同时在大众审美品位的左右下同一美学色彩又得以强化,表现出类型化、通俗化的倾向。警察形象的成功塑造有待于对同一美学作扬弃,克服消费时代文学文本常有的浅表化和雷同化倾向,以求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9.
武建敏 《法学杂志》2012,33(3):124-129
春秋战国和古希腊都属于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轴心时代,均为思想的源头,它们对各自的文化思想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尽管先秦儒学和古希腊三位哲人的思想存在诸多的差异,但他们思想的相通性也是非常明显的。他们在实践理性、辩证思维以及对实践智慧的追求和关怀等方面具有深刻的相通性,这些契合性构成了对儒学与古希腊思想相通性进行法哲学阐释的理论落足点。这些因素也是中华法系复兴的重要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有一个形成和发展过程,改革开放以前,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以全面主义、社会本位和权威主义为特点的教育模式,这种模式既有优点也存在局限,但"文化大革命"期间将这种模式的局限性推向极端。改革开放以后,在拨乱反正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举起了科学化旗帜,形成以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为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这种模式有长足的优势,但在推行过程中也出现了具体化、局部化、部门化的问题。党的十八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既吸收改革开放以前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积极成果,又对改革开放以后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发展中的问题纠偏,形成了整体化、融入式和多样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这种模式顺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变迁,要根据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