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4月14日,"新时代社会救助兜底保障研讨会"在中国农业大学举行。来自民政部相关部门领导和有关高校专家学者共30多人出席会议,16位专家学者围绕新时代社会救助的发展问题展开探讨。与会者一致认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决定了社会救助水平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升,包括扩大社会救助的覆盖面及扩充社会救助的具体内容。应当面向2020年后研究完善我国的社会救助制度,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促使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到来,中国贫困形势正在发生新的变化,社会救助体系面临转型升级的新挑战。新时代社会救助,必须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突出责任政府意识,走中国特色的社会救助发展之路。社会救助是我国民生保障体系的基础,也是促进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治理机制。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救助制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变迁,取得了巨大成就。新时代,社会救助正面临诸多挑战,需要进一步优化完善,为中国未来发展筑牢保障民生、稳定社会的基石。  相似文献   

3.
《群众》2020,(19)
正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是保障民生的兜底性、基础性制度安排,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意见》,为改革完善民生兜底保障工作指明了方向,确定了任务,明确了路径。贯彻落实中央部署要求,要适应新时代民生保障新形势,按照保基本、兜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总体思路,在救助制度、救助标准、救助内容、救助机制等方面深化改革,构建与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发挥社会救助在贫困治理中的兜底保障作用,更好地彰显民政部门的时代使命和历史担当。  相似文献   

4.
张翼 《长白学刊》2014,(3):113-118
从我国社会救助的历史发展来看,传统社会救助制度与目前社会救助制度存在诸多不同。我国目前的社会救助制度虽然实现了综合救助与专项救助相结合、长期救助与短期临时救助相结合,但是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构建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探索构建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的努力方向,包括实施积极的救助,树立救助过程中的公民权利观念,科学确定救助对象和水平,提高救助的专业性,动员社会力量有效参与等。  相似文献   

5.
梁土坤 《学习与实践》2022,(12):102-114
实现共同富裕的时代任务对当前社会救助制度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从“可行能力-群体需要”框架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上存在能力相对不足者、能力发展迟缓者和能力易受损害者等可行能力弱势群体。因而,社会救助制度需要有效回应可行能力弱势群体需要,发挥托底安全阀、能力加速器、风险消防栓等作用。但是,现行社会救助制度存在救助标准的低水平性、救助内容的匮乏性、救助结构的偏移性、救助方式的事后性、救助主体的单一性等问题,难以有效回应可行能力弱势群体的可持续能力提升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所以,需要制定适时性救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确立清单式救助服务体系、厘定能力建设型救助结构、建立智能型主动发现机制、建设高效的社会力量参与机制以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从而促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杭州市瞄准新时代"重要窗口"建设,以"社会救助共同体"改革推进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本调研报告阐释了社会救助共同体的内涵、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介绍了杭州市的制度创新与经验做法,提出了杭州市社会救助共同体建设的实现路径,进一步回答了社会救助工作中"救助谁、谁去救、怎么救"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在我国农村脱贫攻坚进入决胜阶段、社会救助立法进入关键时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给社会救助带来重大挑战的背景下,党中央审时度势,为推动新时代社会救助事业高质量发展出台的指导性文件,意义重大而深远。各级民政部门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8.
我国近几年的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率较高,事故中的受害者往往很难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这就需要尽快完善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制度。针对我国现行制度的运行现状及不足,通过对现行法律的解读,对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制度提出一些完善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浙江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脱贫攻坚、民生保障和社会救助改革等一系列部署,积极推进新时代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在巩固拓展兜底保障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中彰显民政担当。着眼分层分类,健全社会救助制度体系。2019年,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推进新时代大救助体系建设部署,全面推进"1+8+X"大救助体系建设。目前,以信息系统为支撑,初步建立了由政府各救助部门和社会力量参与的大救助格局,构建了由5个层次4大类型组成的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救助对象上分为特困、低保、低保边缘、支出型贫困救助、  相似文献   

10.
正新华社北京8月25日电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意见》主要内容如下。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是保障基本民生、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兜底性、基础性制度安排,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为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发展社会救助体系,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切实兜住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现就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1.
<正>我国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已经历20余年,社会救助制度体系逐步健全,但是也存在制度功能不足和一些结构性问题。新时代需要根据贫困形势的变化,理清社会救助的地位与使命,找准改革的方向和思路,推动社会救助制度跨入新时代。  相似文献   

12.
《北京观察》2009,(7):29-30
社会救助制度不断完善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完善,目前我市已基本建立起以城乡低保制度为基础,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制度相配套,临时救助、灾害救助和社会互助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湖北省民政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有关社会救助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特别是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加快推进社会救助制度城乡统筹发展,加强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展政策有效衔接,着力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在民生兜底保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贯彻落实《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意见》视频会暨全国社会救助部际联席会议全体会议8月27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社会救助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社会救助是扶危济困、救急救难的兜底性制度安排,是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重要内容,关系困难群众衣食冷暖,体现着一个社会的爱心和温度。各地区、各相关部门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  相似文献   

15.
社会救助对象数量的庞大与需求观念转变加大了社会救助工作难度,新时代促进社会救助进一步发展应摒弃传统的社会救助理念,完善社会救助的相关法律,为救助工作展开提供法律支持,丰富社会救助的工作内容,满足救助对象的精神需求,开展农村救助力量的引流工作。  相似文献   

16.
社会救助是保障基本民生、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制度安排,在助力打贏脱贫攻坚战及相对贫困治理中发挥着兜底性基础作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注重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成效机制。这对健全完善新时代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工作提出了新挑战和新要求。  相似文献   

17.
周兰兰 《理论月刊》2015,(2):141-145
我国的社会救助制度经过了六十多年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取得的成绩举世瞩目。然而,社会救助制度本身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体现在法律制度不健全、救助方式不合理、救助服务不专业及救助缺乏统筹管理等方面。未来我国将着力推进社会救助的四个转型,即从政策型救助走向法治型救助、从管理型救助走向服务型救助、从生存型救助走向兼顾发展型救助、从政府救助走向多元化社会救助,这四个转型不仅代表了顶层制度设计思路,更表明了我国社会救助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社会救助制度是政府为保障贫困群体基本生活权益提供的一项公共政策。本文在充分肯定社会救助制度建立与完善成就的同时,针对由于制度自身不完善、本来用于调节社会公平的公共政策却造成新的不公平问题,提出了通过建立阶梯式救助制度模式来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构想,对建立阶梯式救助制度需要坚持的基本原则和制度的基本框架进行了较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19.
关于我国专项救助制度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专项救助制度是社会救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为了解决困难群体在医疗、教育、住房等方面的特殊困难,满足其专门需要的制度安排。目前我国已经开始了专项救助制度建设的探索,本文通过对我国专项救助制度建设现状的概述,进而对制度建设状况从价值取向和建制理念、制度设计、制度实施三方面进行评价,发现制度存在建制理念不够清晰、制度设计不够公平以及实施不够有效等问题,本文针对此提出了完善我国专项救助制度建设的政策思路。  相似文献   

20.
基地专页     
《中国民政》2006,(6):58-58
大同市加强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山西省《大同市政府关于建立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意见》出台,突出强调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全市需要建立和完善的12项社会救助制度:进一步完善城市居民低保制度;积极开展农村特困群众生活救助工作,探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扎实做好自然灾害救助工作;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保供养制度:进一步完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进一步完善社会互助制度;加快建立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加快实施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积极实施城乡教育救助;积极实施再就业援助;积极实施法律援助;积极实施廉租住房等方面的救助。市政府还成立了救助体系工作领导组,统一组织、协调城乡社会救助工作。(大同市民政局孙亚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