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理论》2017,(10)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剧和社会的快速转型,我国农村地区开始了大范围的学校布局调整。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受教育的权利,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来合理配置农村教育资源。面对实施操作中引发的诸多问题,各项政策也在不断完善与改进,力图实现教育公平与效率并重的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2.
为什么说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扬 《求知》2008,(3):33-34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促进教育公平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的一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任务,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坚定不移追求的目标。我们要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统筹城乡、区域教育,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统筹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质量,认真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  相似文献   

3.
季伟 《民主》2008,(10):15-17
近几年来.中国共产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教育公平的问题,2006年温家宝总理在重庆视察时说:“体现社会公平最主要的就是教育的公平。”2007年胡锦涛主席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指出:“要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而“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这一论断更是写进了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报告。  相似文献   

4.
论教育政策与性别平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政策是政党和国家对教育目标和意图的陈述,是指导教育实践的行动纲领.在现代社会中,任何一项教育政策在执行中都有可能产生性别指向.因此,要保障男女平等地享有教育资源,如何制定公平、公正的教育政策是关键.  相似文献   

5.
关注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的一个重大课题。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进程中,我党提出并坚持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但随着社会公平问题的日益突出,重新定位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收入分配政策方面适时地由“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向“效率与公平并重”过渡的时机已经成熟。关注社会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7,(9)
教育领域的教育公平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文章通过梳理相关研究,对教育公平的概念进行界定,分析教育不公平现状及其成因,探求教育公平的实现途径如下:一是矫正教育政策制定的指导思想;二是明确教育公平与教育资源配置的关系;三是认清教育公平的政府责任。最后笔者借助布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探讨教育公平所带来的代际传递,希望我们能够反思我们的教育改革,规避有关风险。  相似文献   

7.
教育公平是当今和谐社会的时代诉求,而政府主体在教育政策所起的作用是影响教育公平的主要因素。文章从两个方面分析了当前我国教育政策定位失误,从政府公共职责缺失,教育法制存在的问题,政策性教育不公平三个角度剖析了当前政府决策机制对教育不公造成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促进教育公平的教育政策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8.
对农村教育倾斜也是一种公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全县级教育管理机制,强化省级统筹,推进县域内的教育公平,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副主任胡平平解释她的这条政策建议时强调,我国基础教育公平从这里切入是一个现实的选择。她说,强化县级管理,首先意味着县级政府要在财政预算中将教育经费单列专  相似文献   

9.
刘晓 《团结》2005,(2):14-17
教育政策是在一定时期内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制定的关于教育事务的行为准则从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来看,从教育的本质和承担的社会责任来看,公平应是教育、教育政策的基本属性之一。但目前教育政策的公平性强调得不够扭转教育不公平的力度明显不足。根据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目标,可以说,现在已经到了选择“以公平为教育政策的目标”的时候了。现实分析目前我国教育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问题即教育资源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阶层之间分布得不均匀,个人获得教育的机会存在严重的不均等。1.教育…  相似文献   

10.
张杰  胡海波 《理论探讨》2012,(2):102-105
城乡收入差距太大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在波动中不断扩大,呈现出二元特性,成为社会不公平的根源之一.城乡收入差距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政府的制度与政策供给出现“公平”与“效率”的失衡、市场化的“理性”与“非理性”因素和城乡产业特性的差异.调节城乡收入差距,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大“三农”投入、完善保障体系、推进城镇化进程,进而实现分配公平、政策公平、制度公平和机会公平.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4,(33)
随着我国高考教育改革的进行,我国的高考更加趋于公平公正合理,与之相配套的相关教育政策也随之出台。高考加分政策本是促进我国素质教育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与工具,尤其在提高我国公民整体道德水平和高尚品德、促进教育公平公正合理、弘扬社会正气、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意义重大。但现实中由于高考加分政策的利益诱惑,不少考生和考生家长为了自己的私利做出了许多违背道德的行为,有失教育公平公正,进而引发许多政策悖论问题。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5,(15)
由于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制约,义务教育领域的政策体现出城乡不同,突出表现在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方面。文章从公共教育政策的视角,对城市和农村义务教育的基本情况做了比较,认为城乡义务教育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并且持续拉大的趋势是当前实现教育公平所面临的严峻现实,而政府作为公共教育政策的执行主体,应该从公平的角度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同时要对乡村薄弱地区予以补偿和照顾,保障全体社会成员享受教育公平。最后尝试性地认为以公平导向和法律导向的公共教育政策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纪杰 《理论导刊》2014,(3):96-98
教育公平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本文从教育公平视角出发,就目前我国部属高校政策在资源配置、招生制度、就业形势及其对素质教育的影响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转变价值取向,实现公平与效率并重;改革招生制度,实现均等教育权利;建立中介组织,监督教育公平;增强地方高校实力,逐步缩小与部属高校差距"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4.
60年代,东南亚国家纷纷独立并且自己掌握了本国教育政策的制订和实施。政府普遍地在分配资源时给教育以优先地位,反映了政府普及教育的强烈意愿,因为他们相信:自主的教育有助于促进国家统一,有助于建立社会公平,有助于尊重基本人权。就是在这种强大的政治意愿和社会对教育的强烈需求的双重推动下,60~70年代,以马来西亚、泰国为代表的东南亚国家初等教育入学率出现了惊人的提高。既然普及教育的目的是为了社会公平和国家统一,也是基本人权和国家发展的需要,随着入学率的  相似文献   

15.
教育公平是动态的、相对的公平。追求教育公平是当代我国教育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和发展,教育不公平问题突显。本文在追溯改革开放后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教育政策沿革的基础上,探索实现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教育公平是检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尺。积极促进教育公平发展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客观需要,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解决我国教育实际问题的有效举措。当下,我国社会国民收入和社会利益分配不均衡,城乡有别的公共物品供给制度,教育政策制定的认知缺陷,教育法规体系不完善等诸多因素导致区域教育、城乡教育、身份教育和教育结构等的发展不公平。为此,政府要进一步致力于创造公平的社会环境,改革现行教育制度及政策,以积极促进教育公平发展。  相似文献   

17.
徐海燕 《学理论》2008,(16):89-92
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不同利益群体对教育权利、教育机会和有限教育资源分配争夺加剧,各方利益的相互博弈,使得教育不公平问题表现日益突出,其中教育制度、教育政策的短缺与不适应成为一个主要原因。教育公平在我国现阶段的主要问题是教育的均衡发展和满足弱势群体的教育需求,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对公平的制度保障体系,对影响教育公平的制度因素进行探析,寻求改进的路径,以促进教育公平更充分地实现。  相似文献   

18.
简敏 《理论探讨》2006,(4):143-145
虽然教育产业市场化主张受到广泛社会质疑,然而,中国部分地方在基础教育制度改革中尝试的教育凭单制不啻是一项较为有效的教育政策创新工具。它可以发挥协调政府与市场、融和公平与效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增进学生选择与教育质量等政策功能。教育凭单政策并不能推卸政府在发展教育中的责任,只是将政府的一部分责任委托给了其他社会主体;教育凭单也并非灵丹妙药,其缺陷和不足提醒我们重视中国本土适用教育凭单政策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9.
公民素质与公民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民省 《理论探索》2007,2(1):128-130
公民教育是中国近代以来仁人志士建设现代化国家的伟大追寻。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要求社会成员根除传统的血缘伦理、等级身份和特权思想,树立公平与效率、竞争与合作、权利与义务等新观念。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公民素质的提高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特殊意义和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杨飞虎 《理论探讨》2007,(6):170-172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是落实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但由于制度设计的偏差,国家助学贷款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的挑战。主要是由于政府责任的缺失才导致国家助学贷款的尴尬局面,建议政府应担起国家助学贷款的责任,推动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从市场化模式到政策化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