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深圳市福田区莲花街道狮岭社区的"心愿驿站"模式,是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一种有益探索,为其他地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可供复制和推广的经验和样本。"心愿驿站"体现了把社会治理的重心落实到城乡、社区,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的要求。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社会治  相似文献   

2.
正社区是我们社会治理工作最基础的单元,最末梢的神经,社区的治理工作做好了,人民群众认可了满意了,基层治理的工作就到家了。近年来,深圳市龙华区在社区基层治理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他们在社区治理主体、治理资源整合、社区治理活力、社区服务能力等方面做了富有成效的工作,形成了包括观湖街道上围艺术村等在内的诸多宝贵的社  相似文献   

3.
袁方成 《中国民政》2022,(10):34-35
<正>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统筹推进乡镇(街道)和城乡社区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进入新时代后,城乡社区治理的中国道路和实践探索,不断推动实现基层社区治理制度化、治理能力现代化、治理结构合理化,为找寻和印证国家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走向和前景,提供了独特的答案和证明。  相似文献   

4.
莫君晶  房宁娟  高瑛 《群众》2020,(3):59-60
社区作为城市的细胞,是社会治理最敏感的神经末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边界不断扩张,这些“细胞”迅速膨胀。大量人口的涌入,使城乡基层社会治理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社区日益成为各种利益关系的交汇点、社会矛盾的集聚点,原有的社区管理模式已经明显滞后。如何加快基层社区治理模式改革创新步伐,进一步减轻基层负担、释放基层活力,成为了各地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常州不断致力于创新社区治理模式的探索,持续推进社区减负增效。位于天宁区的青龙街道,在城市化的浪潮中,从昔日的城乡结合区域华丽变身,成为辖区面积为25平方公里、拥有5.5万户籍人口的魅力新城,群众对社区治理的需求也日趋多样化和差异化。街道从自身实际出发,率先在横塘社区试点“大社区、全服务”社区治理模式,走出了一条社区减负增效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中国全面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必然伴随着新问题、新矛盾和新要求,这既是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高的挑战,也是机遇。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探索现代化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具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道率先在基层治理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以期为新时代现代化社区治理体系提供现实素材。  相似文献   

6.
正本案例跟踪了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东关街道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区治理的特色实践,概括记录了激发社区社会组织、谱写基层协同治理新篇章的全过程,为破解社区治理难题、加强治理体系建设提供了一个地方样本。一、东关街道社区社会组织发展概况东关街道办事处位于奎文区核心区域,街道下辖苇湾、奎文门、中和园等9个社区,共有小区123个,其中社区管理小区58个、单位自管小区33个、物业管理小区  相似文献   

7.
刘凡 《江苏政协》2015,(4):23-24
<正>去年以来,南京市秦淮区政协以"共建幸福秦淮"为主题,选择了洪武路、瑞金路、红花三个街道率先开展基层协商民主试点工作,广泛发动社区群众和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对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进行民主协商,积极探索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新思  相似文献   

8.
正本案例跟踪了杭州市西湖区西溪街道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的改革实践,深度描绘了社区社会组织协同治理的新图景,为同类型老旧社区治理创新提供一定的参考。一、西溪街道社区社会组织发展概况西溪街道地处西湖区核心区域,是十分典型的老城区老街道,面积仅3.02平方公里,下辖12个社区,常住人口约12万人,其中老旧小区90个,占总小区比例的80%。近年来,街道坚持需求与问题导向,大力培育社区社会组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深圳市莲花街道狮岭社区党委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的要求,大力探索"心愿驿站"党建创新项目,在社区居民、区域单位和社会组织之间架起"共建共赢共享"连心桥,为构建新的社区基层治理格局提供支撑。"心愿驿站"在实践中主要体现出四个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社区治理需要基层党组织、基层政府、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社会力量四个主体参与。如何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多元主体参与的社会治理体制,成为基层社会治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成都市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时在社区动员、社会组织自身建设、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因此,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促进多元主体参与城市社区治理:塑造社区认同感,激发居民主体性生成;加强社会组织自身建设,拓展社会资源参与社区治理渠道;加快推进社区工作者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正2020年以来,湖北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党建和基层社会治理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党建引领、做强街道、夯实社区、建强三支队伍、完善双报到"总体思路,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着力构建党建引领的共建共治共享基层社会治理格局和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为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党的二十大提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基层治理目标。人口基数大、社会流动性强的超大城市如何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实现基层减负增效,成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共同议题。从实践来看,超大城市的基层减负增效并非不可实现。松岗街道—社区职责异构的基层治理改革实践可以成为分析党组织在超大城市基层减负增效中作用机制的样本。超大城市人口流动量大、经济社会多元,基层组织权责倒挂、社会自主性缺失和强烈的问责担忧成为掣肘基层减负增效的困点,打破体制机制桎梏、补齐社会短板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基层党组织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集中体现为:发挥领导优势重塑街道—社区工作关系,以“管治二分”厘清职责边界、提升联动协调效率;发挥政治优势以党员积分服务弥合城市管理与社会治理缝隙,缓解基层组织的问责担忧;发挥组织优势以基层党建社会化建构社会自主性,理顺党组织与行政系统、社会力量之间的优势互补关系,使基层组织摆脱职责同构和社会“失灵”的困局。最终,党在组织上的嵌入引领与实质性有效治理的统一将得以实现,进而形成多元主体协同的现代化基层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正式使用"社会治理"的概念,要求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坚持系统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2015年12月,人民论坛专题调研组与中共中央党校、民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行政学院、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的权威专家走访了深圳福田区的社区街道,对福田区的基层社会治理与社区治理标准  相似文献   

14.
赵文韬 《群众》2023,(1):45-46
<正>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高市域社会治理能力”,强调“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秦淮区是南京市中心城区,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有着“江南锦绣之邦,金陵风雅之薮”的美称。近年来,秦淮区坚持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探索出街道“两赋两强”、社区“双做双增”等一系列基层治理成功经验。进入新时代,迈上新征程,秦淮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强化高质量党建引领作用,持续探索特大城市中心城区基层治理现代化新路径。  相似文献   

15.
范佳富 《中国民政》2022,(10):11-15
<正>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统筹推进乡镇(街道)和城乡社区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维护国家政权安全的高度,扎实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构建党组织领导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基层治理格局,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十年来,城乡社区治理有哪些新变化新突破?城乡社区工作者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十四五”时期,民政部门将如何进一步提升社区服务能力?本刊记者专访了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司司长陈越良。  相似文献   

16.
<正>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重大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我国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目标、机制、方式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推进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继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乡镇、街道治理和城乡社区治理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意义尤其重大。  相似文献   

17.
《江苏政协》2023,(1):28-29
<正>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对于城区而言,统筹推进街道和社区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如何发挥政协独特优势、有效服务基层治理,南京市鼓楼区政协经过实践和研究,探索出“政协牵头主动协商基层事”和“支持政协委员参与基层协商事”两条路径,并专门出台文件、严格落实。  相似文献   

18.
基层治理机制的建立与组织建设的完善是城乡统筹建设的制度保障与组织保障。通过对成都市新都区三河街道基层治理状况的个案研究,推理出城乡社区基层治理建设路径的构建逻辑,即构建健全和发达的基层公民社会,是为了实现公益的完整诉求,形成国家与社会良好合作的状态。  相似文献   

19.
社会治理细分到城市社会基层就是社区治理,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城市新建社区规划全面,配套功能完善,而城市老旧社区形成时间较长,绝大部分基础设施老化严重、治理主体缺失,暴露出管理无序、物业管理服务功能不完善、安全问题较突出、环境绿化较差等现象,成为社区治理的难点所在。同时这些老旧社区的基层党建工作薄弱,各项管理体制滞后,严重制约社区建设和治理。2017年以来,武汉市开始实施"红色引擎工程",在加强现阶段基层党建、促进城市老旧社区治理现代化方面,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探索出一种新颖的科学的现代基层社会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20.
正党的十九大首次正式提出了"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的命题[1]。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更明确强调"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源下沉到基层,更好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2]。治理重心下移推动了社区治理模式的创新,这种以治理重心下移为核心的社区治理创新模式,是通过治理主体下移、治理资源下移和治理规则下移,最终达到社区服务下移的绩效目标[3]。而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街道人大工委)作为区或县或县级市人大常委会的派出机构,是基层政权建设的一部分,其"在设置时被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