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种植业结构调整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及农业生产力的快速提升,尤其是商品化、市场化、国际化及科技水平的持续提高,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是一种历史性的必然要求。我国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基本特点与存在问题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及农业生产力的快速提升,尤其是商品化、市场化、国际化及科技水平的持续提高,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是一种历史性的必然要求。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种植业生产结构调整大体经历了4轮:1985  相似文献   

2.
<正>在当前种植和养殖越来越密不可分的情况下,我们谈种植业的结构调整,要跳出种植业,从真正的种养结合来看待种植结构调整。我国传统农业与当前农业的区别在任何一个国家,种植和养殖都是紧密联系、密不可分的。我国古代的传统农业是一个种养循环、结合异常紧密的生态系统。它没有任何所谓废弃物的产生,作物种植生产的粮食主要供人类使用,副产物作物秸秆、粮  相似文献   

3.
关于湖南农业结构调整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傅颂 《长江论坛》2002,(3):51-52,57
农业结构调整是我国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适应我国加入WTO后农业开放的应对措施。近年来,我国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很大成就,主要表现在种植业结构优化,经济作物增加,粮、棉、油等重要农作物实现了区域化集中,粮食和其他农产品质量大为提高,专用化、标准化生产大大改善。另外农业生态保护措施为我国的农业发展和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相似文献   

4.
今年5、6月份,国务院先后召开了全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和全国棉花工作会议。这两个会议都是围绕结构调整这个核心议题展开的。会议要求,为了适应农产品供求形势的变化,必须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减少劣质产品的生产,从而达到农民增收、国家减负之目的。这说明,在目前的形势下,结构调整已成为农业工作中最突出的问题。一、我国农业结构的简要回顾1978年农村改革以前,我国的农业结构变化非常缓慢。当时,虽然我国政府曾提出了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但实际安排基本上是一种片面倚重种植业的结构,其他部门即使有所增…  相似文献   

5.
<正>新供给经济学强调以机制创新为切入点,以结构优化为侧重点,着力从供给端入手推动中国新一轮改革,有效化解"滞涨""中等收入陷阱"等潜在风险,力争形成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新模式。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供给端改革正在成为我国农业经济改革的重要内容。近30多年来,改革开放带来我国农业的巨大变化,粮食、蔬菜、水果、畜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山阴县委、县政府以市场为导向,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个核心,理清发展思路,大抓结构调整,以乳品业、奶牛业、种植业为特色的产业化格局初步形成。依靠乳品加工业的超前拉动,种植业和养殖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民收入逐年增加。1999年,大灾之年又获丰收。粮食产量达到2.027亿斤,比上年增长9.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35元,比上年净增30元;奶牛存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当涂县围绕“优化种植业、提高养殖业、突破加工业、强化服务业”的工作思路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对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当涂县农业结构调整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必须认真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8.
随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 ,农产品的供求格局已从供给总量不足的数量影响转变为供求之间因品种和品质不适应而形成的结构矛盾。作为内陆农业县来讲 ,加速农业结构调整 ,提高农业发展效益 ,已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课题。一、推动农业结构调整要准确把握“四个特点”面对买方市场 ,农业结构调整要摆脱低效无序、步伐缓慢的困挠 ,就必须准确地把握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的特点 ,做出理性决策。一是农业结构调整的广泛性。农业结构调整内涵丰富。从宏观层次讲 ,就有整个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大农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和种植业结构的调整 ,主…  相似文献   

9.
三峡工程对湖北库区种植业生产的效应及其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工程的兴建对我国经济与生态环境将产生巨大的影响。该工程位于湖北省境内,它对湖北的工业、农业等部门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对湖北的林归、兴山、巴东、宜昌四县(以下简称为库区)种植业生产将产生很大影响。湖北库区四县是农业县,其农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60%以上,而种植业又是库区农业发展的基础,是该地区农业收入的主要来源。近年来,库区种植业结构变化呈现以下特点:①种植业生产规模有所扩大,并呈波浪发展趋势;②粮食作物在种植业中所占比重大幅下降,经济作物比重稳步上升;③粮食作物结构中稻谷大豆播种面积比重下降…  相似文献   

10.
王殿民 《前进》2000,(11):38-39
随着买方市场的逐步形成,我国的市场经济已开始步入一个相对成熟的发展阶段。加之中国入世、西部大开发以及全国性的经济结构调整,欠发达的内地经济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通过加大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调整,快速赶上经济发达地区,已成为摆在我们内地各级领导干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要搞好内地农业的结构调整,就必须理顺发展思路,注重处理好以下四方面关系:   一是传统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关系。传统产业是内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多以粮、棉、果、林等种植业为主。结构调整中,不抓传统产业不行,单靠传统产…  相似文献   

11.
政策信息     
《政策》2003,(3)
我国将重点实施六类现代农业高技术工程 我国将重点实施六类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推动先进技术向农业生产转移。 近期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的主要内容有六类: 高效种植业、养殖业优良新品种繁育及良种产业化示范。重点支持对在农产品市场有较大影响的、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能够显著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动植物新品种;对扩大出口创汇、带动农民增收具有明显效果的动植物新品种;西部生态环境建设急需的林、草新品种。  相似文献   

12.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和今后我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关键。当前农民收入的特征:一是农业收入降低,但仍是农民收入的大头;二是非农产业收入支撑着农民收入增长;三是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四是增收依靠市场的作用明显增强。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有国家政策作用的弱化、农产品价格下跌、农业投入下降、农民负担过重等。现阶段增加农民收入的措施:靠结构调整,拓宽增收领域;靠科技创新,提高增收的科技含量;靠深化改革,为增收提供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明确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措施时,提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一次深刻变革,它不仅可以满足市场对产品优质化、多样化的要求,增加农民的收入,还有力地支撑农业持续发展,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如何从法律上保障这一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完善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法律体系,笔者结合国家和我省的立法实践,谈三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正>2016年,我省粮食总产达到743.4亿斤,连续4年超过700亿斤。粮食单产达到493.5公斤/亩,继续保持全国首位。除了增产,种植结构调整也是过去一年中我省农业亮点之一。2016年,全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8698万亩左右,粮食播种面积7658.57万亩。粮食产量喜人、种植结构调顺,还得落到卖粮更加顺畅,才能实现增产增效又增收。在全省人代会中,代表们纷纷为我省农业经营体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宝贵意见。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入世临近,我国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正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对此笔者结合现阶段我国农业结构调整实际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松州》2017,(1)
<正>2016年,赤峰市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落实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农牧民收入新的增长点,实现了"十三五"农牧民增收开局良好的局面。据国家统计局赤峰调查队抽样调查,2016年赤峰市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17元,比上年增加705元,增长8.0%,高于自治区平均增速0.3个百分点。从农牧民收入的四项构成来看,各项收入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由于国家不断加大惠农政策  相似文献   

17.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近年来农业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也是近年来研究的难点和热点,但研究者大都集中在种植业结构调整,农民负担过重等方面,本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针对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宏观性政策调整问题,即对农业基础地位的建设投资问题而引起农业生产成本升高,市场价格无竞争力,影响农业经济发展,农民难以增收.因此对存在的问题,从不同方面提出了对策性研究.  相似文献   

18.
庞道沐 《湖湘论坛》2002,15(1):42-44
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和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首先应该研究和推进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结构调整,这是整个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现就如何推进粮食主产区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问题提出几点看法。一、确立战略思维,强化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新观念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物品。粮食主产区作为商品粮的主要提供者,在肩负着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任务、增加居民收入以及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及农业与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粮食主…  相似文献   

19.
孙旭 《前沿》2012,(7):163-164
设施农业是随着农业产业现代化和种植业结构调整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工厂化农业、环境安全型农业生产、无毒农业转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摆脱传统农产品的季节性束缚,实现农产品的反季节上市,进一步满足多元化、多层次消费需求的有效方法。民族地区发展设施农业是充分利用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的必要准备,是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有效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0.
《当代广西》2004,(3):10-11
2003年我区农民人均纯收入2095元,比上年增加82元,增长4.1%。其中,工资性收入785元,家庭经营纯收入1230元,分别占37.5%和58.7%。在农民家庭经营纯收入中,农业(种植业)收入占56.9%,林业收入占6.5%,牧业收入占21.6%,渔业收入占3.3%,二、三产业收入占11.7%。从以上农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