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陈永华 《特区法坛》2007,(6):1-1,4,5
“二五改革”期间,中央从我国国情和人类法治文明发展方向出发。立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发展的时代要求,因地制宜地提出在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作为指导和调整社会主义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方针和原则。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树立将带动我国司法理念、伦理、体制等方面的革新,那么,法官作为重要的司法主体,其应具备哪些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要求呢?  相似文献   

2.
在全国政法系统集中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党中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出发,着眼加强政法队伍思想政治建设,面向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学习好、掌握好、贯彻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司法行政部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要全面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丰富内涵和重大作用,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司法行政工作的内在关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依法推进司法行政各项职能。一、深刻认识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大意义,切实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七大"提出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高等院校应当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从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等五个方面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法治领域的基本指导思想。中央部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具有重大历史意义。这对于推进我国法治进程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最高人民检察院在今年4月26日召开了电视电话会议,在全国检察机关动员和部署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贾春旺检察长做了具体要求。然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价值的实现最终还要靠贯彻,尤其是在基层,在司法一线的贯彻。因此,中国检察官杂志社特邀请几位基层检察院的检察长就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基层的贯彻谈谈自己的切身体会,这无疑有助于在检察工作中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相似文献   

5.
穿越法律规则的公平与正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价值追求,其内涵十分丰富且不断变化,在具体的检察执法中,检察机关应坚持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并重的公正观,突出程序正义的优先作用,恪守检察官的客观义务,树立打击与保护并重的司法理念,注重司法人文关怀,坚持宽严相济原则,全力维护和促进公平正义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判断国际国内形势,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着眼于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结合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际,作出的重大决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央概括为五个方面内容。即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从五个方面内容看,它全面地反映了党对社会主义法治的时代要求。它揭示了社会主义法治本质,是对法治功能的高度概括。在检察机关内部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促进检察干警自觉运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去指导自己的司法实践,是当前检察机关一项非常重要的政治任务。本文从在检察机关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检察队伍建设的关系以及检察人员应该树立的微观法治理念三个方面进行了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中国检察官》2006,(11):F0004-F0004
为树立和贯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加强高级检察官的理论研究与交流,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国家检察官学院于11月3日-4日在江苏省无锡市举办了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  相似文献   

8.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价值取向,长期以来,由于指导司法实践的法治理念处于一个探索、演变的过程,使司法实践中存在与公平正义法治理念不相一致的执法误区。本文探讨了当前在司法机关特别是检察机关中存在的十个执法误区及需要树立的新的执法理念。  相似文献   

9.
法治是人类现代文明与发展的重要标志。实行法治,是人类迄今为止最耀眼的政治文明成果。而司法文明是法治进程的必然要求。司法主体司法理念的塑造、确立,源于时代法治进程的需要,并将成为推进司法文明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因为,科学的司法理念是正确理解法治精髓、公正执法的关键。司法主体应适应时代的要求,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与法治精神相一致的司法理念。一、明确法治根本,树立大局观念法治是依靠良好完备的法律来治理国家的形态。从这可见,法治是属上层建筑范畴的,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它产生于经济基础,作用于经济基础,服务于经…  相似文献   

10.
依法治国是治国方略。建设法治社会,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现代社会进步的标志,是当代检察官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刑事法治是在刑事领域中的法治。构建刑事法治,更是作为国家刑事司法者之一的检察官责无旁贷的重要任务。然而,刑事法治并不是空洞和抽象的概念,而是由丰富的实体内容和现代司法理念所构成的。这些现代司法理念正是指导我们当代检察官构筑现代刑事法治实践活动所必需的。一、坚持法的形式合理性,严格罪刑法定,严禁法外施刑法的形式合理性是指手段的合理性和客观的合理性。与之相对的是法的实质合理性,是指目的的…  相似文献   

11.
宽严相济     
被害人与被告人在法庭握手言和、过失犯罪的嫌疑人回家陪老人过年、当事人拎着鸡蛋感谢检察官,一幕幕生动的场景勾画出和谐司法的生动画卷,一个个矛盾在检察官手中巧妙化解,彰显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旺盛生命力,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娴熟的司法技巧一起,形成拦截由涓涓“纷争”细流演变成滔滔“冲突”洪水的堤坝。  相似文献   

12.
周道鸾 《时代法学》2007,5(2):36-45
少用、慎用死刑是董必武同志的重要法治思想,少杀、慎杀是现阶段中国对待死刑的重要刑事政策。死刑核准权的收回拉开了中国死刑制度改革的序幕。应当从立法上逐步减少并保证死刑的正确适用,从司法上严格控制死刑的适用。而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改革和完善中国死刑制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一、全面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和深刻内涵,牢固树立司法公正理念 (一)司法公正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悬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曼魂。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法律监督等法治领域的基本指导思想。其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五个方面相辅相成,完整准确地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基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依据社会主义制度及原则形成的,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重要组成部份就包括司法公正、司法效率、司法独立、司法中立、司法公开程序正义等人类文明演化过程中所推崇的普适性价值同法公正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途径。要全面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和深刻内涵,并坚持把司法公正理念贯彻到司法实践中。  相似文献   

14.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司法机关,担负着惩罚犯罪、维护稳定,化解矛盾、促进发展的重要任务。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要切实增强大局意识,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始终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充分发挥审判职能和法律监督职能,依法严惩严重刑事犯罪,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要巩固和扩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成果,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在司法机关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使全体司法人员准确领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牢固树立严格执法、司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和党的领导的理念,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武装头脑,始终保持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切实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司法实践。要全面加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队伍建设,提高广大法官、检察官的素质,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司法队伍。  相似文献   

15.
公诉人的司法理念是国家公诉人员在自身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上对一系列刑事司法制度的综合性、严谨性、原则性的理性认识。它对于提高公诉人的理论修养,保证公诉权的正当行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公诉人的司法理念主要包括法治理念、程序正义理念、诉讼效率理念以及公诉合理理念。公诉人树立正确的司法理念,符合司法改革的国际化趋势,有利于检察官制度的健康发展,是司法文明和司法进步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16.
进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加强政法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作为从事公诉工作的检察官,笔者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及其对公诉工作的指导意义做了粗浅的阐述,指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必然成为指导公诉工作朝着保障人权、尊重法律、公正执法的方向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导航塔,并结合实践工作,从五个方面概述了在公诉工作中如何体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侯文杰 《法制与社会》2010,(35):265-265,267
律师法的修订扩大了律师的执业权利,其所体现的法治精神与检察机关的使命具有一致性。律师权利的扩大对刑事检察工作提出了挑战。检察人员作为法律职业者,应当以适应新律师法为契机,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锻造优良的人格品质,提高实施法律监督的能力,促进社会主义司法文明。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我党在新时期提出的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核心要求的现代法治理念,对于司法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作为国家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应当时刻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监督工作实践,牢固树立法律至上观念,坚持执法为民,强化监督职权,重点打击和预防职务犯罪,加强队伍建设,使法律监督能力得到全面提高,满足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最近,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以“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是我们党在政法工作上的一个重要战略思考和重大理论创新。在全省法院深入开展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对于进一步端正司法指导思想,推动法院工作健康发展,更好地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服务,具有重要意义。一、认真总结全省法院在司法指导思想方面积累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多年来,全省法院在司法实践中较好地贯彻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要求。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省法院党组就提出了“五个…  相似文献   

20.
公法法治论——公、私法定位的反思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本文以公法与私法的划分标准为突破口 ,通过反思私法优位论之是非 ,提出法治社会应当树立公法优位的观点 ,因为公法与法治的理念与构造完全吻合 ,反映了立法法治和司法法治的需要 ,能够对权力与权利之间以及权力内部的关系加以最合理的定位 ,有助于培育社会主体的法治信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