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脆弱     
某地方政府在全国率先出台了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水筷的决定,当时赢得了一片喝彩之声。但仅仅半年时间,这个禁令就变成了一纸空文,一次性木筷在当地依然大行其道。 人们并不怀疑当地政府的良好初衷,但也不因此豁免对当地政府信用的质疑。既然这个决定在现实面前吃了败仗,所谓“率先”,大抵就  相似文献   

2.
中国革命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它从根本上扫除了中国历史前进的制度障碍。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近现代革命的必然逻辑,它既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也是中国历史的必然。历史虚无主义的"革命制造"论、"革命破坏"论及其"误入歧路"论是从唯心史观出发得出的错误谬论,背离了近代中国的历史真实。历史虚无主义否定革命,实质是否定作为革命必然逻辑的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国发展寻找没有历史依据的另类道路。  相似文献   

3.
"质疑改革开放"思潮是国内现存诸多错误社会思潮的一种,其往往以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之名而行歪曲、否定改革开放之实。为了达到污名化、妖魔化改革开放的目的,近年来,"质疑改革开放"思潮肆意散布"红利消失论""历史割裂论""方向偏离论""政改滞后论"和"方法过时论"等谬论,尽显误读、毁谤中国改革开放事业之怪相和丑态。究其实质而言,这些对改革开放的质疑具有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属性的理论外现。当前,紧紧依靠改革的成功回击这些质疑,进而戳穿罩在"质疑改革开放"思潮身上的意识形态面纱,对于进一步统一改革开放理论认知、增进改革开放思想共识、开创改革开放实践新局,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当下的"主权民主论"认为俄罗斯的专制资本主义已经成为实现社会现代化的一种新的制度选择。基于民意支持而成型的"主权民主论"虽为俄罗斯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却也带有明显的过渡性质。  相似文献   

5.
孙新彭 《理论导刊》2008,42(3):28-31
斯大林以列宁名义提出的"一国胜利论",对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作了一种错误的注解."一国胜利论"实际上是列宁领导俄国党和人民通过不断调整理论、进而不断调整战略与策略而取得的结果.应当实事求是地看待这个问题,防止神化领袖的倾向.  相似文献   

6.
张晓刚 《学理论》2011,(25):15-16
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的著名论断即"猫论"。这一理论并不是急功近利式的实用主义,而是包含了极为深刻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意义,它是新世纪新阶段进一步发展中国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亲民唯实思想的一种深化和生动体现。"猫论"用最朴素、最平民化的语言道出了深邃的哲理,充分体现了邓小平作为理论家和思想家而独有的语言风格和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7.
杨珺 《理论探索》2012,(1):37-40
马克思的"自然生产力"论包括自然条件形成的生产力和人自身自然所具有的生产力两个层面,这两个层面通过劳动而融通成一个有机整体。马克思"自然生产力"论包括自然生产力的主体体认性、自然生产力的公共利益性、自然生产力的"应然"自在性等伦理内涵。践行马克思"自然生产力"论应遵循自然自在尺度、动态平衡尺度、整体与个体有机统一尺度、属人的德性尺度。马克思"自然生产力"论蕴含的环境伦理建构条件包括制度、文化、技术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严复“自由为体,民主为用”命题之困境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复提出的"自由为体,民主为用"内含三个困境:终极目标上的全盘西化论、批判逻辑上的文明不可借鉴论和实现路径上的教育救国论。该命题不仅与"统新故而视其通,苞中外而计其全"相矛盾,而且没能真正切中"中体西用"的要害,其原因在于严复的体用观有着其内在的缺陷。  相似文献   

9.
围绕"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卫生健康事业、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卫生健康事业"这一重大课题,习近平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卫生健康的重要论述。习近平关于卫生健康重要论述具有历史、价值和实践三重逻辑:在历史逻辑上,这一重要论述是对党领导人民发展卫生健康事业的时代传承;在价值逻辑上,这一重要论述是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在卫生健康领域的具体展现;在实践逻辑上,这一重要论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夯基指引。把握这三重逻辑对于领悟习近平关于卫生健康重要论述所蕴含的深层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日本式社会主义"是日共提出的未来社会目标模式,其理论构成主要由政治上的"工人阶级的政权"论、经济上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论、意识形态上的"无国家哲学"论、国际政策上的"独立自主"论所构成.这一目标理论模式有一个从拿来--调整--僵化--再调整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廉洁文化观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全局,为确保全面从严治党、净化政治生态取得新的成效而提出的有关廉洁文化建设的一系列重大思想、理论和观点,其科学内涵可概括为"战略意义论"、"重点任务论"、"发展动力论"、"建设主体论"、"制度保障论"。习近平廉洁文化观深刻诠释和系统回应了新形势下廉洁文化建设一系列重大理论、现实及实践问题,充分体现了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批判性与实践性的统一、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先进性与广泛性的统一等理论品质。深入研究并贯彻落实习近平廉洁文化观及其理论品质,对于当前加强廉洁文化建设、推进反腐倡廉理论建构及制度创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于宗教规律和宗教工作规律的理论揭示和经验总结。从宗教规律层面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创新集中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在宗教本质问题上,由"政治论"提升为"历史论";二是在宗教根源问题上,由"线性论"发展为"系统论";三是在宗教价值问题上,由"一点论"改变为"两点论";四是在宗教历史问题上,由"时间论"调整为"形态论";五是在宗教关系问题上,由"适应论"扩充为"和谐论"。这些理论贡献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生动运用和卓越创造,开启了宗教规律认识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3.
卡弗的《马克思与恩格斯:学术思想关系》一书在中国的出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西方马恩差异论的典范文本。在该书中,卡弗表达的马恩差异论首先是一种阐释方法论意义上的差异论,其后才是一种"属的差异论"。他的阐释学的差异论是一种既有合理性又有局限性的科学研究方法,由于卡弗没有考虑到分析方法的局限性,故作为其分析结论的"属的差异论"存在巨大缺陷,这反映了他在理解马恩思想过程上的肤浅、狭隘和独断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思想构境论是张一兵教授在<回到列宁>一书中采用的解读方法.因此,理解这一方法本身就成为理解此书的关键.在张一兵教授看来,思想构境论是其"构境存在论"在文本解读方法论上的"映射",而"构境存在论"则是一种关于人的存在方式之总体看法的"存在论".那么两者关系究竟如何来把握?一方面,可以从"实践场"到"理论框架",追溯此书作者关于构境存在论的最初语境;另一方面,应进一步追寻从构境存在论到思想构境论的理论跃迁所带来的质性差别.  相似文献   

15.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提出来的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一种构想。这一构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科学运用,而邓小平在统一与自治的关系、统一的方式上等问题的观点又是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规律在中国的具体化的典范。  相似文献   

16.
难民危机是实现良好全球治理必须解决的一个棘手难题,围绕其争论的焦点在于国家对作为共同体外部成员的难民是否负有援助义务。道德分工论对这一问题作出了肯定回答。这一解释模式认为,国家体系是出于"使所有人得到保护"这一道德目的而建立的,因而每个国家都负有对世界上所有人的一般性义务,国家体系也就应当对难民的成员资格进行再分配。内在价值和分配正义构成了成员资格再分配的重要标准,前者决定了国家体系应当将难民安置进能接纳其价值导向的国家,后者则意味着无论在技术合理性还是道德合理性层面,对难民成员资格的承认不能破坏接纳国"从一种合理的角度来看符合分配正义"的前提。但是,仅仅考虑保护难民的因事责任并不足以杜绝难民的产生,只有从因果责任出发建立对破坏良序社会者的问责机制,才能真正解决难民危机。  相似文献   

17.
宗教与社会和谐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宗教与当代中国社会相适应、宗教与其他社会要素相协调统一的观点和主张。宗教与当代中国社会关系包括两方面:一是宗教作为社会子系统与社会主义社会整体的关系,二是宗教作为社会要素之一与其他社会要素的关系。宗教与社会关系和谐论包括两部分:一是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简称"适应论",二是宗教与其他社会要素关系相和谐,简称"和谐论"。其中,"适应论"是"和谐论"的基础和前提,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鲜明而集中地反映了历史唯物论的思想精华,创造性地运用和内在地体现了科学的生产力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人民主体论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19.
"意识形态趋同论"是西方的一种隐蔽的"改良主义"思潮。这一理论的错误之处在于它采用"趋同"的手法,抓住现代科技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革中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相互借鉴、学习对方长处的现象,抹杀两种制度之间的本质区别和根本对立。意识形态趋同论的真实意图是实现资本主义制度的全球化。因此,反对意识形态趋同论、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一元化是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孟子》的诠释立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界一般采用"道性善"和"称尧舜"二语来概括孟子的思想核心,而本文认为孟子的思想核心由"性善论"、"仁道论"和"王政论"三大块共同构成.三者统合而成的整体之"一",便是孟子据以评价古代传统的诠释立场.文章分别讨论了此一立场与崇古主义历史观、传统之再诠释、诠释主体等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