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浩瀚的古籍中,毛泽东主席特别推崇《资治通鉴》,他读这部古书,不止读过一遍,还专门作了批语,并推荐给各级领导干部一读。我在70年代创览过此书,也觉得这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古籍,是我国优秀的历史遗产之一。《资治通鉴》由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主编。这是一部编年体史书,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03年),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全书294卷,记载了1362年的史实。该书运用资料广泛,除取材于十七史外,还从222种野史、传状、文集、谱录中引取各种资料。主要撰稿者刘分L刘恕、范祖禹都是当时著名的史学家。从动…  相似文献   

2.
适逢全国城乡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之际,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余心言的《论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一书。该书汇集了作者近几年来有关的文章、讲话近40篇。这本书所收文章,或讲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或讲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或讲两个文明建设,或讲民主法制,或讲改革开放,或讲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或谈如何观察当代中国问题,或谈如何有效地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理想道德教育,或谈如何掌握说理的艺术,等等。内容虽然不尽相同,但却贯穿着一条主脉,即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仅此而论,这本书就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是本可读性、可用性都很强的、难得的一本好书。  相似文献   

3.
时下热销的"官场小说"、为百姓津津乐道的"厚黑"潜规则、不时落马的大小官员、经媒体曝光官员贪污腐化的种种现象,使得"官场"带给世人的感受,总是一副光怪陆离的浮世绘:仿佛大大小小的官员个个都老谋深算,似乎当官者莫不人人为自己谋利谋福,好像为官之人皆在"与人斗其乐无穷"。官员,也即我们的公务员群体,在民众中越来越有了一种"脸谱化"的倾向,渐愈迷人之眼。  相似文献   

4.
由黑龙江省领导科学研究所王景耀、张德泉、刘兰芬三位同志主编,于1988年8月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领导科学通论》(以下简称《通论》)和在此以前由他们主编的《领导科学教程》(内部发行),我都认真地拜读了。这两本书都使我产生很有新意、很有教益的感觉。我认为,《通论》是我国近些年来出版的领导科学方面的  相似文献   

5.
一本催人奋进坚定信念的好书———评介《时代风云变幻中的马克思主义》吴雄丞我怀着极大的兴趣和敬意认真地读完了这部近50万字的著作。一是因为这本书的书名《时代风云变幻中的马克思主义》,就是一个令世人关注的热门话题,具有吸引力。二是因为本书的作者许征帆是我...  相似文献   

6.
笔者在图书馆工作 ,有幸拜读了衣俊卿教授的大作《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该书是黑龙江省教委的社科重要课题 ,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的理论价值在于 :已经初步建立起以人的现代化为宗旨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 ,一种独特的文化哲学理论 ,可以说这是填补空白之作。《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一书 ,以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为基本视角和依据 ,从文化哲学的层面具体分析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并比较系统地建立起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分支理论 ,如日常理解理论、日常交往理论、生活世界理论、日常生活批判与文化转型理论。细读力作 ,该书在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7.
阮波 《瞭望》1988,(24)
一位市长曾对我说:赵紫阳同志在1987年3月市长会议上向他们推荐了阿尔文·托夫勒的《适应性公司》一书。此书是这位美国著名未来学家于1972年写给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一份秘密报告。还在1968年,该公司意识到整个通讯事业正面临着  相似文献   

8.
英国、荷兰、丹麦、芬兰与新西兰等五国的公共行政改革的内容可以从六个方面来考察(见表1)。1.私有化从某种意义上看.这是公共管理改革中最基本的内容,因为它完全取消了公共部门的某些活动。问题是,政府拥有的资产在多大程度上被转移到私人手中?在上表中,新西兰私有化程度“高”,表明该国原先的国有资产有较大一部分出售给了私营部。  相似文献   

9.
10.
《知识分子问题文献选编》是由中共中央组织部和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合编的,现已在全国公开发行。这本书是在中央领导同志的关怀下编辑出版的。它比较系统地反映了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知识分子政策,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批判了在知识和知识分子问题上的“左”的错误观点,是进行知识分子问题教育的一本好书。为此,中共中央宣传部和中共中央组织部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党委的组织和宣传部门,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这本书。  相似文献   

11.
5月31日,杨尚昆主席圆满结束了对墨西哥、巴西、乌拉圭、阿根廷和智利为期18天的国事访问。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国家元首第一次访问拉丁美洲,是中拉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这次访问达到了增进了解、加深友谊、促进中拉友好合作关系进一步发展的预期目的,取得了圆满成功,在中拉友好关系史上树立了一个新的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12.
李辉 《瞭望》1996,(10)
茨威格是奥地利犹太人,在很大程度上,他视欧洲为自己的国家。然而,他所亲身经历的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那些岁月,实际上却是令他一日日失去祖国乃至失去欧洲的过程。他有一种体无完肤的沧桑之感。他在流亡的日子里怀着伤感和悲观创作的这本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三联书店1991年版),无疑成了他生命的绝唱。1942年他在远离欧洲大陆的巴西自杀身亡,因为他无法承受时代加在他身上的重负,他无法忍受没有祖国、没有文化温馨的现实。  相似文献   

13.
《党政论坛》2008,(22):38-39
一、英戈·尼尔曼的《中国呼唤你》 作者英戈·尼尔曼在书中让在中国生活的外国人以及久居海外后归国的中国人讲述个人对中国的体会认识,从而构成了一幅中国全景图。恰恰由于书中难免的矛盾之处,从而使它比某些单一的试图解释中国的书显得更能说明问题。书中采访的有:民主德国驻华使馆最后一任武官(现在北京经营一家德式屠宰场及餐馆)、从幼时开始就坚持用筷子吃饭的瑞典演员、一个可疑的美国投机者及其丈夫、  相似文献   

14.
《中国命运大抉择:十一届三中全会亲历》,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惠主编,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林雄作序,为广东省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重中之重”图书,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2008年11月出版。该书通过万里、李德生、于光远等20多位与会者的追忆及首次公开的原始记录和图片,揭开了当年中国命运抉择关头的历史细节、内情缘由和经年密团。全书40万字,珍贵历史图片30余幅。  相似文献   

15.
近读刘修明先生的新著《儒生与国运》,掩卷之余,回味无尽,有些话,不吐不快。“儒生与国运”,说白了也就是讲知识分子与国家前途命运的关系问题,这是一个大题目,也是一个好题目。古人说中兴之兆,推崇人和为贵,而“和”字一节,便与知识分子总体的精神面貌与生存状况相关,他常常是测度世道盛衰清浊的晴雨表。春秋战国时期,贵族政治开始瓦解,封建君主专制政治逐步确立。刘先生认为,顺应社会的进步,这个时期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知识分子就表现出三个非常明显的特点:第一是“探索”;第二是“前进”;第三是“创造”,显示了强大的…  相似文献   

16.
由河北省委党校花永兰教授撰写的《当代世界民族主义与中国》一书(北京华文出版社2006年出版)在描述民族主义产生和演进的基础上,作者用宽广的眼光着重分析了20世纪末世界民族主义浪潮的主要形态、多维成因、基本特点、发展趋势、对中国乃至世界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所产生的重大  相似文献   

17.
汉晋时期,人们喜欢凑数,什么三君、四辅、四友、八达等一大堆,大约就像后来十景病一般。直到今天,出书多称“十大”,也还是这风习的承传。“七贤”亦准乎此,不过是把当时比较接近的七个人凑在一起,加个统称,以便标榜罢了。若以为他们一定有什么共同的旨趣、共同的思想乃至共同的主义,那就不免上当。至于陈寅恪先生以为“竹林”是假托佛教名词,为“竹林精舍”之译语,则恐求之过深,尚未敢深信。  相似文献   

18.
我和秦应华同志素不相识。1995年冬,他到哈尔滨开会,我们有幸结识,我并拜读了他独立完成的专判褒抑之法》。一看书名,我即感到选题新颖、耀眼夺目。再看目录、序言和后记,更使我喜不自胜、爱不释手。当我全身心地沉浸到书中各章内容时,我更是被作者展示给我们的雄浑壮阔、平凡崇高的思想道德境界和朴实无华、信手可用的褒抑方法所吸引。书中,作者以“人’为主线,以“法”为主体,用雕刀之笔,通过弓!用古今中外的典型事例和人物,尤其是当今社会的正反两方面典型,褒了正义,抑了邪恶。这部书告诉人们,特别是领导者在领导实践中怎…  相似文献   

19.
在叩响新世纪大门之际,对未来世界的推测已成为中心话题。开放的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融入国际社会,每一个关心国家和民族前途的中国人,尤其是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对未来世界的关切,也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期。然而,新世纪诞生前的世界总有些混沌,原有的规则和秩序被打破后,新的规则和秩序要在动荡后才会形成。欧亚大陆作为传统的世界政治舞台,在冷战后时代演出着一幕幕寓义深刻的剧目:海湾沙漠风暴、东南亚金融危机、印巴核事件、欧盟的扩大及欧元的诞生、巴尔于半岛的战火……全球动荡正酝酿着一个新的世界格局。新格局究竟如何还…  相似文献   

20.
著名诗人、翻译家、南亚文化研究家、印度梵文专家金克不教授,近年来时常以他轻灵隽永的笔触,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每有骇世惊俗的独到见解。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身居斗室,终日与书报为伍,广采博览,思想极为活跃,谈锋尤健,对青年一代更是关怀备至。你若登门求教,他便不惜放下手头工作,与你竟日长谈,使你如闻天籁,记不胜记(他不让录音),满载而归。对于各方约稿,他也竭力予以满足,而且涉笔成趣,说理透彻,很能吸引青年读者。 他虽已年逾古稀,却童心未泯,追求“新潮”,为人为文,不落俗套,连回忆录也写得与众不同。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