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中央和中央领导同志提出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大课题之后,很快引起了广泛地重视,报刊上发表了许多理论探讨的文章,现将若干理论观点综述如下: 一、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已经成熟的时机 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有的文章从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关系方面做了阐述,指出;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处在新旧两种体制并存、互相交叉、逐步向改革深  相似文献   

2.
狄琼琼  崔剑齐 《学理论》2013,(20):75-76
《资本论》是马克思的主要著作之一,对我国现代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有正确的理论做指导,需要根据中国国情有选择地借鉴先进理论,只有这样才能让经典的理论符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提高我国的国民经济、增强综合国力。资本论为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客观存在的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在我党文献中和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确认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商品属性,阐明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对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是一个重大贡献。我们认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论,既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支柱,也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理论基础。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决定我国对外开放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4.
构建面向现代化的政府权力——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理论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对近几年来我国学术界关于行政体制改革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梳理。文章论述了行政体制改革在中国改革总体战略中处于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结合部,认为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仍在于提高效率。行政民主是调整政府与社会关系的目标取向,不能与行政体制改革本身的目标相混同;改革要兼顾机构改革与政治职能两个方面,使二者协同发展;目前改革的难点在于经济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并未形成良性互动,行政体制本身的改革并不配套和适度,改革在操作层面上有很多阻力。对此,文章提出了进行综合配套改革的对策,并认为行政体制改革应与政治体制改革协同进行  相似文献   

5.
最近,中国展望出版社出版了童大林同志的新著——《第三个七十年》。这是一本研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科学技术、人才教育、社会发展的论文集。作者在文章中科学地把从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到迄今划为两个七十年代,即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到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一个七十年;从十月革命胜利到现在,为科学社会主义第二个七十年。作者认为,自八十年代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宏伟蓝图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后,世界社会主义跨入了第三个七十年代。作者在文中着重论述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上的重大的发展和贡献,这就是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理论,它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将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在一个富有生命力的理论基础之上。随  相似文献   

6.
改革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经济领域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涉及到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一系列重要理论。为了很好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地探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认识上的巨大飞跃、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它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有了突破性的巨大发展。邓小平同志在这项艰苦卓绝的理论建树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功绩卓著。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这就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个理论,是贯穿《决定》全文的一条主线,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计划体制改革的基本理论依据,为我们正确理解十二届三中全会文件精神提供了一把钥匙。长期以来,在人们的思想上形成了这样一种传统的观念,认为计划经济只是和社会主义公有制相联系的,而同商品经济则是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这种观念之所以成为传统的观念,并且在长时期内广为流行,是有其历史的和理论的根源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大报告以新的高度、新的视野对我国不断深化的经济体制改革进行了总结,使人们对改革实践有了新的认识,使改革理论有了新的发展,为改革深化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思想解放与经济体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关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判断是:经济体制改革取得历史性成果,深化改革的思想理论观念环境不断改善,改革进入不进则退、任务艰巨、重点突破的新阶段,深层次体制问题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必须抓住重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1.
黄国平的“关于城市社区建设的思考”一文从哲学的角度对城市社区的建设和发展作了理论探究。文章指出,城市社区建设是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城市社区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新形式,城市社区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我们党肩负的重要历史任务,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和现实经验的基本总结。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已经进行了五年多成功的探索。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着我们国家进入了一个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新阶段,奠定了指导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阐明了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规定了改革的方向、性质、任务和基本政策,是指导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这个决定,以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为指导,  相似文献   

14.
为了适应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迫切需要,政治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是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那么,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呢?弄清这个问题,对于正确认识政治体制改革和搞好政治体制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并阐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我们认为,这是我党对社会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和多年来的理论探索的高度总结,是对马列主义的重大发展,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改革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必然呼唤着政治体制的改革及思想文化领域的变革。目前,全国各地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研讨会、座谈会纷纷举行,理论工作者献计献策,对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内涵、突破口、改革的目标、重点和途径等,进行理论探讨和科学论证。我们把其中部分观点摘选汇集,与大家互通信息,交流情况,热诚欢迎同志们、特别是中青年理论工作者,参加到这一讨论中来。本刊拟以一定版面登载这方面的文章、发言稿,望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17.
最近,不少地方召开了“政治体制改革理论讨论会”,一些讨论政治体制改革的文章也相继问世,现择其要点综述如下:一、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质和目标这是政治体制改革理论讨论中有较大分歧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我爱读厉以宁教授写的书。他的著述,无论是有关西方经济学、经济史的,还是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都富有新意,沁人心脾。特别是近几年发表的探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些论著,更是思路开阔,笔触生动,令人耳目一新。《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一九八七年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就是其中的一种。 这部著作提出了不少发人深思的新论点,其中包括: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认:我国现在的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这个观点,标志着我党对于商品经济理论的认识取得了重大进展,为我们深入研究商品经济问题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最近几个月,我国理论界就政治体制改革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提出了许多值得深入探讨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归纳起来,比较集中地讨论了三个问题。一、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迫切性问题一部分人认为,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就难以深入,甚至会半途而废。政治体制改革是其他改革最重要的条件和保证,不能把政治体制改革仅仅理解为为经济体制改革服务的。也有人认为,政治体制改革不是当前很迫切的任务,不能说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就无法进行。他们认为,目前进行全面系统的政治体制改革的条件还不成熟,使政治体制改革获得成功的三个条件,即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多样化和学术上的自由化,还不完全具备;主张当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