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从能否获得保障的视角来看,法定权利被分化成两种形态:"法益性权利"和"现实权利"。法益性权利主要是指受法律制度本身的缺陷、法律保护程序的欠缺以及公共政策和社会整体观念对权利的排斥等因素影响,权利主体难以或者不能获得国家强制力保护的一种法定权利。在法益性权利概念语境下,权利义务关系出现了变异,本来处于法律强势地位的权利主体成为"法律弱势群体"。法益性权利的概念目标,在于从权利保障的视角来认识理解权利,关注权利和义务的协调配置问题,增强权利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我们的时代是权利的时代。用权利范式去思考农民工问题是当代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城乡的不平等对立导致农民被限定在土地上,农民的平等权利实际上受到了侵害。当农民进入城市以后,农民工的权利集体失语已成常态。但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已经出现了权利意识觉醒,农民工的权利抗争意识与日俱增。政府意识到了保护农民工权利的重大责任,而且也努力用法律推进,保护制度正义。农民工作为一个新的权利阶层在崛起。  相似文献   

3.
从宪法学视角看,"弱势群体"系"制度保护不足的宪法权利主体",其宪法权利体系由"自由权"、"社会权"等实体性宪法权利与"请求保护权"等程序性宪法权利组成。弱势群体享有宪法上一般权利主体和特殊权利主体之双重地位,由此而可能发生的"权利竞合"与"权利冲突"现象,须借鉴域外宪法学原理,而透过法律条款作妥适之处理。弱势群体之宪法权利可经由立法路径转化为法律法规上之具体权利,亦可通过"合宪性解释"方式经由"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两种路径而予以实现。  相似文献   

4.
权利的保护与限制并非悖论."有权利必有限制"作为一条基本的法理原则引导和规制着权利人私人权利和社会公众利益的协调.在知识产权领域,集"专有性"与"公共性"于一身的知识产品涉及私权和共享权益的平衡.面对知识产权的扩张趋势,我们既应当充分赋予权利人合法合理的权利保护,也应当设计出有关的权利限制制度来保证知识产品流通渠道的畅通,让社会公众快速便捷地获取各种知识和信息.本文试以知识产权体系之一的著作权为切入点,介绍有关著作权的保护与限制制度,并从中延伸探讨的视野,尝试在立法层面上如何构筑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律限制体系.  相似文献   

5.
利益先于权利而存在,是权利的建构基础和本质内容。利益具有主客观统一性,除法律赋予权利之力外,权利的构成要素均来自利益。权利中的自由意思实际上是利益主观性的反映;利益的主观性能够更准确地说明权利的主观内容。权利客体与利益的客观性相联系;利益的客观性能够更灵活地描述权利指向的对象。权利的本质是法律对利益的限定。根据法律对利益保护的确定性程度,权利可以分为有名权利、框架权利和无名权利。所谓"权利之外受法律保护的利益"实际上是无名权利或生成中的权利。  相似文献   

6.
我国对农民土地权利的保障一直没有停止,但是实践的窘态和理性的求证使人们认识到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的权利保护功能的严重不足.从权利保障重于权利宣告的思路出发,考虑中国土地权利立法的历史沿革,借鉴国外先进的土地立法模式,从我国基本土地权利的现状出发去分析问题,逐步建立和发展农村土地用益物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良性运行制约机制,大力培育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在征收征用农民土地房屋时应给予农民公平的补偿,正确解决农民的就业安置和基本生活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7.
知识产权权利冲突是现实生活中经常发生的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学术界和实务界通常主张"撤销在后权利".然而,撤销在后权利这种方式存在着种种缺陷.从法经济学和民法善意取得原则出发,解决知识产权权利冲突应区分"善意"与"恶意".对于"善意"之情形,实行强制许可,以达到效益最大化;对于"恶意"之情形,则应撤销在后权利,以保护正当权利.  相似文献   

8.
农民宪法权利的完美实现必须以国家义务的合法有效履行为前提和核心。从横向上看,与农民宪法权利的多重权能面向相对应,国家对其依次负有尊重、保护和给付的宪法义务;从纵向上看,以上任何国家义务的履行都必须以平等保护为其核心议题。实现农民宪法权利的平等保护,国家不仅要树立“以人为本”、“公平至上”的宪法理念,同时还必须在此基础上设计出具体的平等保护路径。  相似文献   

9.
社区矫正对象权利具有特殊性,与普通公民相比,其权利主体与权利内容呈现特殊性;与监狱内监禁的罪犯相比,其权利行使与权利状态也呈现特殊性。社区矫正对象作为公民依法享有普通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作为犯了罪的公民其部分权利依法受到限制,作为"弱势群体"其部分权利需要强调保护。  相似文献   

10.
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由于农民所处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较低,维权意识较弱,农民权利经常受到来自其他利益主体的侵害,侵害农民权利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因此,保护并完善农民土地流转中的合法权利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健康权是基本人权,医疗保障权是人权的基本组成部分。改善医疗待遇,就是保护人权。医疗保障是社会保障的一个重要方面,国民医疗保障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由于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等因素的存在,中国农民的医疗卫生状况令人担忧,其医疗保障权利的实现存在诸多障碍。本文以西部农民为视角,对农民医疗保障权利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农民权利保障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权利保障不足的根源主要是三个方面: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政策的偏差和法律保护力度不够、农民的状况和国情使然。全方位保障农民的基本权利,一要废除户籍歧视,保障迁徙自由的权利;二要拓展以土地权为核心的农民财产权的保障;三要积极推进以保障村民自治权利为核心的村民自治制度的完善;四要逐步完善农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建立和完善农民正确表达民意的机制;五要废除教育歧视,实现受教育权利平等;六要促使农民有平等就业机会和社会保障,落实农民劳动权和社会保障权。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已经是影响中国建设和发展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也成了当代中国亟待解决的问题。权利问题是农民问题的根本问题,是农民问题研究的逻辑起点,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要的路径。并且,对于当代中国来说,在理论上确立农民权利的至上的地位,使得农民实现从“义务到权利”、从身份到契约的转变,这是农民问题解决的根本理论范式。  相似文献   

14.
土地是农民最重要的财产、基本的生产资料和重要的生存保障,保护土地权利就是保护农民最根本的利益。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的规模不断扩大,被征地农民数量急剧增长。海南存在同样的问题,2000年以来海南省耕地平均每年减少4527公顷。土地征收会导致农民土地及土地上的各种权利的消灭,成为目前影响农民土地权益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40多年来,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权利滥用就一直受人关注。法律赋予了知识产权权利人广泛的权利,诸如音乐著作权协会等的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作为管理著作权的机构,更是具有了垄断的地位。虽然在许多的案例中,最终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仍是胜诉方,然而这些案例却让我们深思:如何管理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如何使得其权利滥用得到规制,如何保护作品使用者的权利,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社会弱势群体的存在是任何社会都不可避免的,因而如何对待社会弱势群体也就成了任何社会都不能回避的重大课题。保护与救济社会弱势群体是实现社会公正和法律实质正义的基本要求,因而如何通过立法、司法来加强对弱势群体权利的保护,业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由绝对法调整劳动关系的现代社会中,劳动者的劳动权利的核心权利,是参加工会的权力、集体谈判权力、产业行动权力和民主管理权。该核心权利所受一国法律保护的力度大与小,直接制约劳动者其他权利的行使。因此,劳动者的核心权利,特别需要作为"最后屏障"的刑法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18.
农民交易权利缺失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发展经济学角度看,农民在市场上的交易权利问题带有根本性。农民交易权利的缺失,不仅导致了当前农民增收难,也造成了要素市场体系的扭曲,不仅不利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也无助于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9.
占有性质解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占有制度产生以来,对其法律性质的争论一直延续至今,该问题涉及法律对于占有加以保护的根据.我国学界目前通说认为占有是事实而非权利,但此说只能解释法律保护占有之方式的合理性,却难以诠释法律保护占有的内在依据.事实上,"事实说"中受到法律保护之"事实"的特征与"权利说"中所解释的"权利"指向的是同一目的--占有的保护.故而从该角度对占有性质解读,应更具涵摄力与合理性.占有出于法律形式理性需要应规定为法律事实,而在性质上应定位为法益.  相似文献   

20.
对我国劳动者权利进行保护是宪法的内在要求.劳动权不仅涉及公民的基本生存权利,同时也关系到人的全面发展.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社会经济陷入缓慢发展,疫情给社会本身和大多数劳动者造成了破坏性的影响.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保障劳动者权利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