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改革开放初期提出建设小康社会,到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标题首句呈现,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成就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坚定信心。先富、后富、共同富裕的发展理论成为了改革开放的路线图,并在实践中逐步实现,先富实现了总体温饱,后富实现了整体小康,而共享发展之路下的全面小康社会也即将建成。三部分必不可少并相互连接,充分展示了改革开放之路的正确性和渐进性。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要牢牢将不断富裕和坚持共享作为两大发展抓手,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经济发展、制度变迁所产生的居民收入不均为背景,分析了当前社会中所产生的贫富差距产生的原因,指出了就业问题、三农问题和贫富差距问题是当前社会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维护社会安全、社会公正的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历史.回顾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的奋斗历程,这是由无数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用泪水、汗水、血水铸而成的壮丽史诗.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不断地从胜利走向胜利,并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有一大批优秀的理想信念坚定的共产党人;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始终坚持科学的理论指导;始终坚持严明的纪律规矩;始终有一支听党指挥忠诚可靠的人民军队.正因如此,中国共产党才能战胜前行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带领人民继续走向新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4.
民生建设贯穿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关键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民生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体现在扶贫工作、劳动就业、医疗卫生、国民教育等方面。我国民生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离不开经济的稳步增长,离不开人民的大力支持,也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5.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对共同富裕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探索,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提出共同富裕到改革开放时期初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再到新世纪新阶段共同富裕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回顾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的探索历程,不仅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对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山东农村改革经历了30的历程,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重要经验。但下一步改革面临着许多矛盾和困难。要加快推进山东农村的第二步改革,必须在发展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发育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方面取得突破。同时,必须坚持农村改革的市场取向,推进农村生产要素的市场化。政府要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7.
实现中国共产党与全社会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完成新世纪三大历史任务的需要,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目前,党与全社会的关系上还存在着不和谐的因素,包括党自身存在的问题、在党执政过程中产生的社会问题、党群关系问题等。要实现党与全社会的和谐就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狠抓党风廉政建设。  相似文献   

8.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指恢复中华民族古代在世界上长期处于领先的地位,使中华民族重新站在世界各民族前列。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所创造的人类历史上的伟大业绩,揭示了一个真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沿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前进,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总结中国和世界其它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经验教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是必须紧紧抓住本世纪初一二十年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  相似文献   

9.
10.
“国家—政党—社会”是解释现代国家治理与运转的跨学科视角,对理解中国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具有针对性。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家建设与社会建设是同步进行的,党对社会的改造形成了社会治理共同体的互动新格局。在历史经验的角度,党与社会的百年互动折射出二者关系的特殊规律性,党通过社会动员、社会整合与社会赋能等行动策略,为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积累了自主性动力,促进了社会的转型、发育与成长,并反过来强化了党的领导。在未来相当长时间里,维系党与社会互动的核心“变量”应围绕人民本位价值观展开,这是塑造社会治理共同体认同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1.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到21世纪初,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到了深水区,国内外都面临着复杂的矛盾和问题。为了应对这些问题,促进中国社会更好地发展,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反映了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认识的不断成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目标也是过程,中国共产党人从多方面着手,采取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  相似文献   

12.
进入新时期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建设思想不断发展和成熟,确立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思想,推动建设和谐社会。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建设思想给我们的启示是经济建设是前提、改善民生是重点、公平正义是原则、制度机制是保障,全方位、多层次地进行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总结过去 ,立足当前 ,放眼未来 ,内涵着丰富的理论创新 ,体现出强烈的时代精神 ,既是一篇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 ,又是新时期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方针 ,更是迈入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向全民族全世界发出的伟大政治宣言。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重视从思想上建设党,奠定了党的先进性基础;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化了党的先进性作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丰富了党的先进性内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与时俱进求发展的构想,保持了党的先进性本色。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体现了历史的继承性和社会的发展性,延续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历史轨迹,并不断在实践中赢得了先进性。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思想政治宣传工作,并把其作为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的重要手段。在实际工作中,不仅重视党的思想政治宣传队伍和机构的建设,而且非常重视群众宣传组织的建设,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展,为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于我们今天的思想政治宣传工作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总结和梳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文化建设的伟大历程及经验启示,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加强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开始认真思索“建设什么样的社会,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并提出具体的社会建设构想,包括:政治上始终代表、维护和争取工人阶级及劳动人民的政治权利;经济上反对不公正、不合理的剥削制度,维护劳动人民的经济利益;文化上用共产主义思想教育人民,努力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关注社会问题的解决和民生的改善,倡导良好的社会风尚等。这些构想无疑对党后期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导向意义和启示。  相似文献   

18.
将中国共产党开展的作风建设纳入时间视野中考察发现: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作风建设必须结合党的事业,准确把握形势;要时刻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扩大民主参与;必须坚持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充分利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要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建立长效机制,从而保证党的各项事业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揭示了共产主义社会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科学真理,是无产阶级的革命指针.但马克思主义所提供的只是"一般基本原理",并未对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革命规定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与知识分子之间团结协作、共同奋斗,构成历史主旋律.其最深厚的基础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他们与生俱来的民族基因.中国共产党与知识分子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是双方携手前行的必备条件.这种理解和尊重建立在对对方思想思维和行为方式之特征和价值的深刻认识之上.知识分子是一个历史性概念.从执政党的对策和政策角度来看,知识分子问题需要依据时代特点进行讨论,需要有对作为"理念人"的知识分子的认知,需要有对当代知识分子群体结构复杂与多元的充分估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