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处理医疗纠纷不能忽视医疗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几年来,医疗投诉不断增多,新闻媒体对医疗纠纷报道也越来越多。人民法院受理的医疗纠纷案件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一些患者经司法程序得到了巨额赔偿,相应的医疗单位和有关责任人受到了舆论的谴责,受到了法律的追究。不可否认,舆论的关注和监督,法律的约束,对于医...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法制不断完善和健全,医疗赔偿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遇到医疗纠纷时,当事人可以向医学会申请医疗事故鉴定,选择医疗事故赔偿;也可以选择医疗损害赔偿,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法院委托作医疗纠纷的法医学鉴定(医疗过错责任鉴定),适用民法通则处理.本文报道一起医院将患者结核病误诊为肝硬化导致不良医疗后果,适用民法通则赔偿的案例,笔者从法医学角度对该案例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有关医疗纠纷法医学鉴定及医疗纠纷中的损害赔偿等法律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也引起了医学、法学及法医学专家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在医疗纠纷中 ,病人及家属常以医务人员误诊误治为理由 ,对医疗单位或医务人员提起诉讼 ,并要求赔偿。从法律的角度来看 ,如果误诊误治是由于医疗单位或医务人员过失行为直接所致 ,并且由此造成相应的严重后果 ,则医疗单位和医务人员才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因此 ,医疗纠纷法医学鉴定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明确医疗单位或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过程中是否存在误诊和误治 ,以及这些误诊和误治是否由于医务人…  相似文献   

4.
关于精神病院承担法律责任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几年来,随着医疗纠纷成为投诉和舆论的热点,精神病院成为民事诉讼的被告也有较大的增长。其处理结果差异较大,精神病院被判作出巨额赔偿,究其原因是各地对运用法律认识不一致。本文根据司法实践,对精神病院如何承担法律责任的有关问题提出自己的认识。一、精神病院不是住院患者的监护人近年来报道的不少案例均以精神病院作为住院病人的监护人,发生精神病患者出走或自伤、互伤的情况下,则以监护不力而承担赔偿责任,甚至在没有证据证明医院有过错的情况下也难逃赔偿责任。这种认识是不符合我国法律的规定的,精神病院不应当是住院病…  相似文献   

5.
医疗事故不可避免,但作为一种特殊的民事损害,对之进行积极的预防和妥善的处理,是保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有利于社会安定和医学发展的需要。近几年来,医疗事故的诉讼案件日益增多,法院判决医疗机构承担的"赔偿费",也由九十年代初的几千元增长到几万、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元。同时报纸、电视、电台对医疗纠纷的报道也日益增多,逐渐成为社会热点新闻之一。医疗纠纷的处理问题,不仅困扰着医院、医务人员,也困扰着卫生行政部门。一方面,有的身受医疗伤害的病家投诉无门,有的人蛮不讲理,漫骂、殴打医务人员,干扰、冲击医疗秩序;一方面,有的医疗机构不能正常开展工作,有的医疗机构不堪承担日益高涨的赔偿费.现行医疗事故处理的法律体系,已远远不能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6.
医疗损害案件的精神赔偿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随着医疗纠纷的不断增加,医疗损害赔偿案件也呈直线上升趋势。在医疗损害赔偿中,越来越多的患者提出了精神损害赔偿的要求,数额也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现行的卫生法律法规对医疗损害赔偿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医患双方往往就是否应当对精神损害进行赔偿、赔偿多少等问题产生争执,导致医疗纠纷久拖不决。医疗损害的精神赔偿问题应当引起理论界的关注,本文试图对此问题进行一些分析,以就教于同仁。 1、问题的提出对医疗损害案件如何处理,目前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相去甚远。《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第18条明确规定:对确定为医疗事故的,适用"一次性补偿"原则:最高法院1989年63号复函明确为当事人可以向法院要求医疗单位"赔偿"其经济损失;而最高法院在1992民他字第13号《关于李新荣诉天津第二医学院附属医院医疗事故赔偿一案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复涵》更进一步明确指出,医疗纠纷案件应当依照《民法通则》中规定的侵害他人身体而应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来处理;《民法通则》第119条规定;侵害公  相似文献   

7.
由于公民法律意识和服务意识的提高,医疗新技术的开展和应用,部分医护人员职业道德的下降,一些新闻媒体的片面报导,以及法院对医疗纠纷案高额赔偿的判决和判决的随意性等因素,近年来,医疗投诉和法院受理的医疗纠纷案逐年上升,且患方要求赔偿的标的额也越来越大,医患双方赔偿矛盾日趋激化.  相似文献   

8.
医患利益保护下的医疗纠纷赔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由于公民法律意识和服务意识的提高 ,医疗新技术的开展和应用 ,部分医护人员职业道德的下降 ,一些新闻媒体的片面报导 ,以及法院对医疗纠纷案高额赔偿的判决和判决的随意性等因素 ,近年来 ,医疗投诉和法院受理的医疗纠纷案逐年上升 ,且患方要求赔偿的标的额也越来越大 ,医患双方赔偿矛盾日趋激化。一、医疗赔偿中医患双方利益的矛盾冲突医疗赔偿中的矛盾冲突就是医患双方利益的冲突。1 987年国务院制定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 (下称《办法》) ,在一段时间内对医疗纠纷的处理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然而 ,随着社会的发展 ,物价的上涨 ,人民生活…  相似文献   

9.
王平荣 《证据科学》2002,9(3):133-135
随着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02年9月1日起施行,1987年6月29 日国务院发布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将同时废止.医患关系问题,将在一段时期内上升为社会热点问题的顶峰.由于医疗纠纷容易引起社会同情,加之当事人的渲染,个别媒介带有倾向性的报道和炒作,有的公安人员认为"纠纷在先,闹之有因"不能按<治安管理处理条例>严肃处理.有的患者、家属聚众冲击、打砸医院,围攻、侮辱、威胁、殴打医务人员和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一些地方医院的医疗秩序和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和干扰.医疗纠纷已成为当前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医患关系问题已成为我国当前不能不研究和不能不解决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0.
刘光维 《证据科学》2001,8(1):31-32
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原有医疗制度的福利性质正在淡化.随着各种非官办医疗机构的出现 ,患者选择就医的自由度增加了,就医者的价值经济、法制观念也发生了变化.近几年来的病人投诉增多,投诉的范围比较广泛,辱骂和殴打医务人员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在过去解决医疗纠纷主要在医院中,是医务处的工作范畴,所依据法规是<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和卫生部门的一些规章.随着医疗纠纷新热点、新难点的出现,医务处解决医疗纠纷已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而人民法院在处理这类案件时又表现出对医学知识的欠缺,给医疗纠纷的第三方仲裁带来困难,因此这就需要一个专门独立的机构来解决医疗纠纷,这个机构的执法人员既懂医又懂法,满足医疗机构和患者(或家属)受法律保护的权益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