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是中国民主法制建设的里程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之所以能够如期形成,关键在于坚持党的领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依托,这是其形成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2.
马可 《传承》2014,(2):48-49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一直是相互变异、选择、融合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方向引领,中国传统文化则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文化土壤。但中国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同时存在着正效应和负效应。分析、认识这些负效应是实现中国传统文化良性发展的需要,也是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理论博大精深,丰富多彩,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是指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辉旗帜。关于中国社会发展的思想是邓小平理论体系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的主要目标是发展",是邓小平中国社会发展思想的集中概括,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科学结论。一、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实际,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邓小平强调,中国的发展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必须以马列主义为思想原则,这一点不能动摇。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没有出路。中国发展问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突出的任务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也就没有中国的发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决不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二者一脉相承、与时俱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呈现为不同时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彼此间的一脉相承,又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实践中的不断创新和发展。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康庄大道、写出科学社会主义"新版本"、为世界人民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大意义的最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5.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指导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理论和实践指南,也是中国共产党开创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内容。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理论升华,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实践向度。人口规模巨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境遇,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指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要求,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遵循。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对资本主义虚幻现代化的本质超越,主要从人口规模、价值指向、实现方式、发展理念、文明意义等方面的全方位超越,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全人类提供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贡献的中国力量,必将造福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  相似文献   

6.
付群刚 《世纪行》2006,(2):43-43
第八届中国艺术节将于2007年9月在我省的武汉、宜昌、黄石、襄樊、荆门隆重举行。这不仅是湖北的一件大事,也是全国的一件大事。中国艺术节是国家艺术节。邓小平同志亲自为中国艺术节题写了节名,江泽民同志出席第二届中国艺术节开幕式,并为第三、第四届中国艺术节题词,胡锦涛同志为第七届中国艺术节发了贺信,历届艺术节名誉主席、主席均由党和国家领导人担任。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党团结带领人民经过长期探索,开创、坚持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找到了一条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整体概念,从思想的整体性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由之路,有助于在新时代新征程的奋斗实践中,更加坚定、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坚持中国道路是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为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由之路提供了实践遵循。党的二十大初步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为新时代新征程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由之路指明了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8.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和奋斗目标。法治为中国梦夯实正义的基石,能更好地保障人民享受法治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法治为中国梦提供权力监管的屏障,营造反腐倡廉的良好社会风尚;法治为中国梦提供规范力、推动力,并通过法制文化的建设来培养全民的法治思维、法治精神,为中国梦营造理性、有序、安全的社会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9.
不能将国学狭隘化。最高的层面还是国魂,即中华民族的主要精神的方面,那是中国入之所以为中国人、中国文化之所以为中国文化的根本特质处。  相似文献   

10.
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应以当代中国基本国情为总依据,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为直接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内容应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内容相一致,是"五位一体"而不应是"四位一体"。应把"美丽中国"建设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并列起来,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之中,使其由"四位一体"发展为"五位一体",即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相似文献   

11.
刁仁昌 《群众》2023,(8):37-38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为健康中国建设擘画宏伟蓝图、制定行动纲领。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加快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现健康中国目标,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也是医保部门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面对新形势、新使命,医保部门要树立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工作格局,推动医保在“健康中国”战略中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当代广西》2006,(23):63-63
在北京召开的中国首届智库论坛上,长期为中国决策层提供政策和咨询、却一直披着神秘面纱的十大中国著名“智库”终于浮出水面。这也是中国智库首次公开集体亮相。这十大著名智库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中国军事科学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国际战略学会、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  相似文献   

13.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决定的,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的内在统一性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找到的正确道路,是得到历史和实践检验、时代和人民认同的科学发展道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推进中国梦伟大理想的实现,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保障,并把中国梦融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14.
中民 《中国民政》2011,(11):57-57
2011年10月28日,中国青年农民工融入社区项目成果发布会在天津市举行,此项目是“保护和促进中国弱势流动人口的权利”项目的子项目。“保护和促进中国弱势流动人口的权利”项目,是中国、联合国和西班牙为实现千年发展目标而实施的多边合作项目,中国为受助国,西班牙为出资国,联合国为协调机构。项目涉及联合国9个机构和28个中国政府及民间机构,因为项目涉及到的部门、机构、  相似文献   

15.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继承马克思主义人本观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中国的发展实际,为解决新时代发展难题而提出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人本观在中国的发展与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来源、时代要求、思想精髓、价值旨归、关键突破口、制度保障等内容构成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科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深刻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科学内涵及其紧密关系,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全国各族各界人民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聚焦点、着力点、落脚点,凝聚力量,共同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  相似文献   

17.
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在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新时期,群众路线不仅是党的生命线,也是实现中国梦的生命线。群众路线在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历史作用,它为中国梦的实现汇聚无穷力量、奠定社会基础、提供方法途径、凝结精神共识,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亚欧博览会是中国与亚洲和欧洲国家间开展首脑外交的平台,是中国新疆与亚欧国家开展经贸投资、文化、科技、金融、人文等领域合作的重要渠道,是集中展示新疆新形象的窗口。中国—亚欧博览会的前身是举办过十九届的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对外经济贸易洽谈会。2011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后,明确了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两大历史任务。为进一步促进中国与亚欧各国间多层次、多领域交流合作,推动中国西部大开发和新疆经济跨越式发展,中国政府决定将乌鲁木齐对外经济贸易洽谈会正式升格为中国—亚欧博览会,由原来  相似文献   

19.
法律是自由而不是枷锁,是拯救而不是奴役。自由是法律的永恒价值,这个价值却长久地在中国的法律中失落,使中国的法律难以完成现代化的转型,使中国法治社会的建设举步维艰。因此,深入探索法律与自由的关系,以自由为圭臬改造中国的法律,进而影响中国的司法实践,重塑中国的法律文化,就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是周永坤《论自由的法律》一书的价值所在。该书以人的自由为核心,通过一系列的反思和追问,探讨了法学、法律、司法、法治、法律文化与自由的关系,是一种力图以自由为圭臬,重建中国法律、法学和法律文化的学术尝试。  相似文献   

20.
宋凯 《中国保安》2013,(6):30-32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同志为13亿国人再绘中国梦,提出了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必须依靠人民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国家、民族的梦,也是个人的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