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吴玲 《传承》2013,(7):92-93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经历了萌芽、稚嫩、成熟、深化逐步趋于完善的过程。这个过程也伴随着马克思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界定经历了“自我意识一自由自觉的劳动一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一阶级利益的承担者”几个历程。  相似文献   

2.
张友良 《传承》2008,(12):22-23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观是其世界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同其唯物史观的形成和发展有机联系在一起的,经历了从人的本质是"自我意识","全部精神存在的类的本质"的唯心主义认识,到"人的本质是一种社会特质"",人的本质是劳动",最终到从劳动实践角度考察人的本质,形成了"人的本质是劳动"",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人的自然本质和社会本质的辩证统一"这一有机联系的科学的唯物史观的人的本质观。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观是其世界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同其唯物史观的形成和发展有机联系在一起的,经历了从人的本质是"自我意识","全部精神存在的类的本质"的唯心主义认识,到"人的本质是一种社会特质","人的本质是劳动",最终到从劳动实践角度考察人的本质,形成了"人的本质是劳动","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人的自然本质和社会本质的辩证统一"这一有机联系的科学的唯物史观的人的本质观.  相似文献   

4.
人的本质问题,是西方哲学史上一个永恒探讨的话题。马克思在批判和继承西方人本主义思想的基础上,立足于现实的人,从社会实践出发,系统地探讨了人的本质内涵,形成了科学的人本观。马克思科学人本观的形成,经历了早期的"自我意识"人本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的"类本质"人本观、《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时期的"社会关系总和"人本观和《德意志意识形态》时期"人的需要"人本观的长期逻辑演变。从文本学的角度系统梳理马克思科学人本观的逻辑进程,对于我们当今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实现人的本质的真正复归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周丹 《大连干部学刊》2021,37(12):33-37
共同体的进化有其内在规律与逻辑理路.通过解读马克思经典著作文本,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进行多维解析,可探知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发展经历了早期探索、逐渐形成、发展完善等过程,并深刻理解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生成发展的内在逻辑.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经历了由自然共同体—虚幻共同体—真实共同体的进化过程,指明了共同体的进化规律、进化动力和进化目标,进而实现了对"虚幻共同体"的扬弃与超越.  相似文献   

6.
西方现代学者马歇尔·伯曼把人类后现代性的"终结"图景武断地归功于马克思的肇始.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纯粹的谬论.马克思作为一位伟大的革命的理想主义的思想者,他的一系列经典文本对近代资本主义的异化劳动和人的异化现象的深刻批判,的确开创了现代性批判的先声:同时,马克思提出的实践生成论思想--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人类理想的价值选择的结果,而且需要一个共产主义运动的客观过程--始终充满了深刻的人学意蕴和辩证智慧:而且,马克思还解决了"历史之谜的解答"问题.即通过"共产主义运动"而实现对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从而实现人"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即实现"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从而也预示了人类-人性未来发展的新方向,即人向自然-感性的"复归"、人向个性-自由的"复归"、人向艺术-审美的"复归".  相似文献   

7.
徐茂华 《人民论坛》2012,(20):206-207
文章梳理了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科学内涵,即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现实中的个人"的本质、实现人的本质的基本方式是人的全面发展等,提出了科学把握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五个属性,即具体性、社会性、历史性、规定性、实践性,并分析了其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人本思想的生成经历了一个扬弃与发展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折射出他在不同时期对人本之人与人本之本、对存在论意义上之人本与价值论意义上之人本在认识和侧重上的异同。他从主张意识的人和人的精神自由转向关注受世俗社会束缚的人和人的解放。此后,他从异化之维确立了人的理想化本质,最后又转向实践之维并确立了人的社会本质。以人的社会本质为中心,并基于唯物史观,马克思形成了独到的人本思想。马克思人本思想的人本之人主要指无产阶级和全人类;人本之本则指人的基本生活需要、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体到社会发展实践中,他的人本思想又表现为社会的发展依靠人、为了人。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在历史观上的变革,是在时空两种维度上展开的。"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是马克思在空间维度对历史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得出的重要思想。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是在对以往世界历史思想所作的批判性超越的过程中提出的,它以共产主义为内在本质,以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指归,而贯穿其中的是以公共性为理论旨趣的价值理想和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0.
张荣 《桂海论丛》2006,22(3):58-60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有关“人的本质”的论述,曾被当作一个定义来解读。其实,马克思旨在为揭示人的本质之谜提供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合理途径,向世人昭示他关于“人的本质”理论视角转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郜险峰 《传承》2008,(18):24-25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部理论的基础,是人类对人的本质的认识的一次大飞跃,也是解决人的发展等问题的出发点。必须搞清楚人的本质的基本含义,本文从"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的现实性"来阐述马克思主义人性观问题。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关于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的思想包含三个维度:人是自然存在物、类存在物、社会存在物。马克思主张通过从对宗教的批判上升到对现实世界的批判,条件成熟时进行彻底的无产阶级革命,实现人的本质复归。马克思关于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的思想在当代对人的本质复归的途径、过程以及如何看待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本质复归的关系具有现实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劳动过程理论在分析工作场所的劳动分工、劳资关系、工人意识等方面有独到之处,对我国当前劳动关系建设有指导意义。马克思劳动过程理论本身在经历了发展的偏差之后,进入"回归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新阶段。本文在这样的背景下,结合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相关思想,阐述了马克思劳动过程理论正在显现的三个发展动向,即研究内容向劳动组织民主化转变;研究范围向社会制度结构拓展;研究目标向劳动解放的实践逼近。本文同时结合这些发展动向,为我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一、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和终极目标首先,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思想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在批判扬弃德国思想界关于人的本质学说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关于人的科学思想。其内容包括人的自然本质、类本质、社会本质和个性特征四个层面。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部理论的基础,是人类对人的本质的认识的一次大飞跃,也是解决人的发展等问题的出发点.必须搞清楚人的本质的基本含义,本文从"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的现实性"来阐述马克思主义人性观问题.  相似文献   

16.
沈斌 《人民论坛》2011,(12):178-179
马克思承认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人的本质的异化,但他认为人的本质的异化并不像费尔巴哈所说的那样,仅仅局限于宗教领域。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经济领域中,到处都存在着异化现象。"劳动异化"理论在马克思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实践观点"思维方式的雏形。  相似文献   

17.
张杰 《前沿》2007,42(9):12-15
马克思有两种性质不同的人的本质的概念:一是人的应然本质,即"自由的自觉的活动",二是人的实然本质,即"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两个概念不是彼此孤立没有联系的,而是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只有从其内在逻辑上全面考察人的本质,才能正确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现实的人"概念贯穿唯物史观的创立过程,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马克思以"现实的人"区分"政治的人",批判黑格尔法哲学的理性国家观;第二阶段,马克思以"现实的人"反对"绝对精神"和"自我意识",批判黑格尔和鲍威尔的思辨哲学;第三阶段,马克思对人的理解从"现实的人"走向"现实的个人",并把"现实的人"的概念内涵最终确立为"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下从事实践活动的个人"。"现实的人"概念内涵的最终确立是马克思哲学革命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9.
王刚 《长江论坛》2015,(3):21-25
马克思以工具主义和阶级分析法揭破了国家本质的阶级性。马克思关于国家本质的阶级性观点在当代遭遇危机,敲响了完整辨认马克思国家本质观的警钟。执着于在"国家"内部求索而忽视马克思文本之中"公共权力"和"氏族组织"的概念语义及其与国家范畴的同异关系,是一直以来造成从单一的阶级性视角片面解读马克思的国家本质观的根源之一。缘于对公共权力的合理定位,马克思在重点披露国家本质的阶级性之时,也附带指认了国家本质的社会性。国家本质的阶级性和国家本质的社会性拼成了国家本质的完整意涵。国家本质的二重性彰示了国家本质的内在矛盾性,坚持二重性的国家本质观应当防止以马克思之名肢解马克思本质观。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马克思接受黑格尔的学说是经过了一个复杂的过程的,从美学思想的发展来看,主要经历了从启蒙主义到浪漫主义再到黑格尔的转变过程,崇尚理性精神的现实需要,使马克思逐渐抛弃了自己过去推崇的理想原则,靠向了黑格尔。在《博士论文》、《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反映了马克思早期美学思想的文稿中,可以明显看出这一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