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兴修水利的政策,促进了边区粮食产量的迅速增长,推动了边区农业生产建设的快速发展,为边区经济建设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
李小娜 《传承》2013,(11):26-27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兴修水利的政策,促进了边区粮食产量的迅速增长,推动了边区农业生产建设的快速发展,为边区经济建设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3.
王晋林 《传承》2013,(6):36-37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提高农业生产技术的政策与实施是中国共产党促进边区农业经济建设的成功实践,推动了边区农业生产建设的发展,为边区经济建设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4.
《传承》2015,(8)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在农业生产中,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促进农业生产的法律法规,取得显著的成效。边区农业生产中的法规建设是边区法制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动边区经济建设发展和巩固边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中国共产党在解决民生问题和法制建设中的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5.
王晋林 《传承》2013,(4):28-29,57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从农业生产建设的实际出发,制定和实施了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互助合作政策,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劳动率,促进了边区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实施农业生产中的互助合作政策,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进行集体生产劳动,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改善广大农民的生活状况,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陕甘宁边区农业生产的互助合作,对促进边区农业发展和边区经济建设起了重要作用,是中国共产党进行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7.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为解决农业生产劳动力的不足,制定和实施了以安置移民、难民为中心的合理调剂农业生产劳动力的政策和措施,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不仅成为边区经济建设的重要政策之一,也成为中国共产党解决边区民生问题的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8.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农贷政策法规是我国新民主主义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边区实施农业建设的发展战略中,党的农贷政策与边区农贷法规互相补充,相得益彰,在边区农业生产建设及发展中共同发挥了重要作用。党成功地运用法治手段组织农业贷款发放,保障农业贷款秩序,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经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晋林 《传承》2013,(7):38-39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奖励开垦荒地的政策,使边区的农田面积和粮食产量迅速增加,成为边区政府在农业建设上的成功实践,促进了边区经济建设以及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王晋林 《传承》2013,(6):28-29,57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从农业生产建设的实际出发,制定和实施了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互助合作政策,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劳动率,促进了边区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1.
王晋林 《传承》2014,(8):14-15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工商业经济建设中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促进边区食盐开采生产和运销的政策及措施。这些政策措施推动了食盐生产和运销的迅速发展,为打破国民党顽固派对边区的经济封锁及促进边区经济建设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王晋林 《传承》2014,(1):28-29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为革除社会恶习,促进农业生产建设,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改造"二流子"参加农业生产劳动的政策,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这不仅是边区社会改造取得的丰硕成果,也是农业生产建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3.
王晋林 《传承》2013,(7):34-35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制定和实施的土地政策,是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抗日民主统一战线政策的具体实践,调动了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边区农业建设的迅速发展,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4.
王晋林 《传承》2013,(5):34-35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制定和实施的土地政策,是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抗日民主统一战线政策的具体实践,调动了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边区农业建设的迅速发展,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传承》2017,(1)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抗日军民在党中央和边区政府的领导下,开展了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大生户运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克服严重的财政经济困难,促进了边区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坚持持久抗战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6.
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后,边区政府创造性地把发展教育事业摆在了各项工作的突出位置,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教育理念的基础上,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从边区的实际出发,积极推行教育改革,着力将教育事业与抗战实际、边区建设及人民生活紧密结合,逐步摸索形成了一套以"学用一致"思想为指导的振兴教育的方法和策略,不断指导着边区各类教学实践,改变了边区的教育状况,解放了人民的思想,支援了抗战与边区的生产建设,使边区教育事业走出了困境。"学用一致"的思想和实践对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具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党在陕甘宁边区实行了富民政策。提倡“吴满有方向”,放开农民致富的手脚;减轻农民负担,为农民致富创造条件;把农民组织起来,支持农村生产;兴办兴修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使边区农民走上富裕之路,同时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战争,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  相似文献   

18.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在推进边区各项建设事业中,从边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大力实施发展卫生事业的各项政策措施,使妇幼保健工作得到了迅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9.
王晋林 《传承》2013,(12):26-27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在推进边区各项建设事业中,从边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大力实施发展卫生事业的各项政策措施,使妇幼保健工作得到了迅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20.
《传承》2017,(1)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开展的减租减息是边区政府贯彻党在抗战时期土地政策的具体实践,改善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为争取抗战胜利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