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郦千明 《各界》2014,(1):31-32
1931年秋,28岁的梁宗岱结束在法国的7年留学生涯回国。不久,他到北京大学任法文系主任兼教授。他的聘书照例由校长蒋梦麟签发,但可以肯定的是,若没有文学院院长胡适点头同意,他就不可能进北大,更不可能一去便坐上系主任的交椅。梁宗岱自己也承认,刚进北大时,“胡适之对我很客气,把法文系交给我”。  相似文献   

2.
《瞭望》1984,(28)
著名经济学家千家驹认为,对经济特区的经济性质,需要从理论上加以科学的阐明。特区是·个新事物,它不但不同于非特区,亦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所谓“出口加工区”或“自由贸易区”。对经济特区性质的正确认  相似文献   

3.
胡志金 《各界》2022,(2):17-20
1946年7月,胡适就任北大校长,他在履历卡"出身"一栏赫然填上"梅溪小学、澄衷中学、中国公学".这三所学校,承载了胡适沪上求学的美好回忆,成为胡适一生的珍藏! 澄衷中学的前身,是由清末著名实业家叶澄衷于1900年捐资创办的国内第一所班级授课制学校——澄衷学堂.1905年春至次年秋,胡适在这里度过了一段最美的青春时光....  相似文献   

4.
史飞翔 《各界》2013,(11):44-44
胡适比冯友兰大四岁,但却是他的老师辈人物。1917年,胡适到北京大学担任教授的时候,冯友兰还是北大三年级的学生。1930年,冯友兰曾将《中国哲学史》的书稿寄给胡适,向他请教,胡适除了提出对老子年代不同的看法外,对全书未做任何褒贬,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连日颇忙,  相似文献   

5.
林建刚 《各界》2022,(3):12-17
何瑞琼 何瑞琼是诗人梁宗岱的原配.与江冬秀类似,她也是一位未曾受过多少教育的女性.年幼时,由双方父母包办婚姻.梁宗岱留学欧洲时,何瑞琼在家苦苦等待他学成归来.梁宗岱留学归来后,在徐志摩的力荐下,胡适邀请他担任了北大文学院教授.  相似文献   

6.
章玉政 《各界》2014,(5):20-23
胡适先生曾担任过两所大学的校长,一所是众所周知的北京大学,另一所则是早已湮没无闻的中国公学。对于胡适本人来说,北大校长的辉光固然令他骄傲,但他执掌中国公学两年的过往却同样是一份荣耀、一份牵挂。值此中国大学纷纷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之际,胡适当日的治校理念或可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瞭望》1984,(27)
著名经济学家千家驹、陶大镛、吴大琨等十七位经济学家在考察深圳特区之后认为,允许外资银行代表处升格为分行,利多弊少。深圳特区自一九八二年一月起,到一九八三年底,曾先后引进了十一家外资银行和金融机构。其中除南洋商业银行设有分行、民安保险公司设立了分公司外,其余均仅设立了代表处。按照有关条例规定,代表处只能进行联络、咨询、洽谈和非营利性服务等活动。千家驹等认为,今日西方经济是高度金融资本统治的社会,跨国银行、跨国公司势力雄厚,渗透  相似文献   

8.
“中央研究院”(下称“中研院”)迁到台湾后,胡适有时由美访台,多数时候是为到历史语言研究所(下称“史语所”)读书借书.一次他从美国写信给史语所所长李济,拜托找一小块位于傅斯年图书馆附近的地,他想买下盖几间小房潜心读书,但绝不要所里补贴.以胡适的地位和影响,李济感到此事不得擅作主张,遂报告“中研院”总办事处.院长朱家骅感觉亦复如此,即呈报台湾最高当局.以蒋的性格未必会喜欢胡适,但以其“愿天下英雄尽入我彀中”的宏图,早就有心笼络这位士林领袖,遂下令拨一块地盖一幢小房赠与胡适,经费由蒋自己的稿费中列支.李济未料到事情会弄到这个地步,但也只得听之任之.“瓜田不纳靴,李下不整冠”,以胡适的清望,这件事最先的考虑似欠周详.  相似文献   

9.
1962年2月24日,在“中央研究院”第五届院士的欢迎酒会上,胡适因心脏病突发辞世.这位载入20世纪史册的知识分子,终敌不过岁月的销蚀,尘归尘,土归土.对于死,梁启超曾有一句名言:“战士死于沙场,学者死于讲坛.”从这个意义来讲,作为学者的胡适死于学术工作中,可谓得其所哉! 对胡适的死亡,海峡两岸的反应迥然不同.大陆几乎全部沉默,毕竟,在此之前,胡适已经成为人人喊打的“丧家之犬”.与之相反,台湾、香港、西方媒体的反应则非常强烈.  相似文献   

10.
1949年1月风云变幻之际,擅长研究魏晋宗教哲学的知名学者汤用彤在胡适力荐下,出任北大校务委员会主任,相当于“留守校长”一职。1951年转任副校长,职权有限,并没有分管学校教学工作,多少管一些陌生的基建等边缘事务,但总体境遇似乎比马寅初校长还要好些。北大校长办公室副主任文重1953年初春告诉来访的上级统战部门人士:“相对来说,汤副校长在职权问题上还是解决得比较好的。”  相似文献   

11.
方孝孺(1357-1402年),浙江宁海人,明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朱允蚊即位,他任翰林侍讲、诗讲学士.建文帝时他是重要谋臣,明史说“凡国家大事,(建文帝)常命孝孺就坐前批答.” 几百年来,后人对方孝孺的评价是极高的.明代著名戏剧家汤显祖称其“天地正气”,黄宗羲说他是“有明诸儒之首”,胡适说他是“为殉道之了不起的人物”,郭沫若则说他“骨鲠千秋”.鲁迅在纪念“左联”五烈士的散文《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中,将柔石与方孝孺相提并论为“台州式的硬气”.时值今日,南京和宁海政府,还在颂扬方孝孺的壮举,南京为他重新修坟立纪念碑.  相似文献   

12.
谢泳 《各界》2014,(7):27-31
《读书》1999年第3期有陈红民先生一文:《智者千虑》.主要意思是说当年蒋介石请胡适入政府,作为一个独立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虽然胡适最终没有“被湿了羽毛”,但“胡适怦然心动,有欲迎还拒之态,虽然属人之常情,但也可见在一定条件下,修炼了三十年的‘独立地位’是可以放弃的,‘诤友’也能成‘战友’.”  相似文献   

13.
寒风中披麻袋接受批判 北京大学是“文革”重灾区.“文革”甫一爆发,在北大教书的冯友兰即被揪了出来,他被戴上“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反共老手”的帽子进行批斗. 1966年7月5日,他根据造反派要求,在哲学系作了长篇发言《自我揭发自我批判》,下旬红卫兵前来抄家,在他家门口贴上大字报,宣布他的“罪状”,封存了他的文物和书籍,冻结工资,夫妻俩每人每月发放12元生活费.  相似文献   

14.
唐德刚是胡适的收山弟子,很多地方在介绍唐德刚的时候也说他是胡适的高足,其实唐德刚没有上过胡适的课.但胡适在介绍唐德刚的时候总是说:"德刚是我的学生."唐德刚说:"我没有上过你的课."他就说是"私淑弟子".两人的关系亲密得不得了,有人就说,唐德刚这时候遇到胡适,并给胡适做口述自传,是他的运气好.  相似文献   

15.
张书克 《各界》2014,(8):2-2
1921年,在商务印书馆担任编译所所长的高梦旦多次向胡适提出,希望胡适从北京大学辞职,到商务印书馆去工作。高梦旦很诚恳,他说:“我们那边缺少一个眼睛,我们盼望你来做我们的眼睛。”胡适当然知道商务印书馆的重要性,在他看来,得着一个商务印书馆,比得着任何学校都更重要:商务印书馆的编译所也的确是一个很要紧的教育机构,是一种很大的教育势力。但胡适还是婉言谢绝了高梦旦的好意。胡适的想法是:自己还年轻(当时胡适30岁),还有自己的事情要做,至少还应当再做10年、20年自己的事业;至于编译所的事业,则是“完全为人”的事;他不应当放弃自己的事情,去办那完全为人的事情。  相似文献   

16.
胡适的清廉     
李传玺 《党政论坛》2010,(10):51-51
“清廉”这个词应该是专指仕途之人的。胡适一生大部分时间在写文章教书办杂志,似乎与这个词不沾边,但他毕竟出任过国民政府驻美大使,后来也担任过所谓“中研院”院长,在国民党那样一个贪腐的环境中,胡适能否保持清廉,不致堕落成他一直批评的对象,  相似文献   

17.
房向东 《各界》2010,(4):32-32
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应该能折射出为人父母者的价值取向。在这一点上,胡适和鲁迅是有着巨大的区别的:胡适希望他的孩子成为社会精英,“做最上等的人”;鲁迅则较有平常心,他在文坛行走多年,见多了正人君子们的种种丑陋嘴脸,看够了上层社会的堕落,  相似文献   

18.
今年4月1日,全国政协六届五次会议民盟组讨论赵紫阳总理在六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民盟中央副主席、著名经济学家千家驹在小组会上介绍了他准备向大会所作的发言。这个发言着重谈了抓精神文明,促经济建设问题(全文见本刊同期第9页)。小组会上气氛活跃,一些委员们各抒己见,把讨论引向深入。下面将这次小组讨论的部分发言摘登如下  相似文献   

19.
朱文楚 《各界》2013,(11):78-80
中国文化名人胡适的父亲胡铁花(1841—1895)为人一生被评“艰苦卓绝”、“求真负责”、“绝不苟且”,乃至“一个怪人”。由于历史和时代原因,人们对他知之甚少。在这里,我们且回顾并缅怀这位有政治见解和爱国胸怀、为抗日殉国的壮士……  相似文献   

20.
力促胡适出使美国 韦莲司出生于富裕的大学教授家庭,在耶鲁大学念过1年美术,又到欧洲游学近1年.她酷爱美术,兼修雕塑和摄影.与胡适相识时,己在纽约现代派画坛初露锋芒,许多艺术史上都有着她的名字. 胡适原来认为妇女教育的目的,在于造就贤妻良母,作为日后家庭教育的预备,仍将妇女囿于家庭的狭小圈子中,而在与韦莲司的交流中,胡适观点“大变”为:“乃在造一种能自由独立之女子”,“可以化民为俗”,振兴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