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诚龙 《各界》2014,(9):3-3
朱元璋当上帝王后,参加过不少理论征文、诗歌大赛等,获奖无数,夺冠太多,也未免无趣:这是臣下们让着我的吗?老朱是雄猜之主,他有回还真想试出自己的斤两来。洪武八年八月七日,老朱宴请文武百官,说,今日秋高气爽,君臣都有好兴致,一起来作作诗如何?群臣自然都说好。老朱轻笑道:李白斗酒诗百篇,今日我们都来先斗酒,后作诗。  相似文献   

2.
王朴祭     
沈淦 《侨园》2012,(6):47
王朴是陕西同州(治所在今陕西大荔)人,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中了进士.他初任吏科给事中,因为直言进谏触怒了明太祖朱元璋,被削去官职.不久,朱元璋又起用他为御史.但由于他生性耿直,照样经常与朱元璋争辩是非,一点也不肯让步.终于有一天,朱元璋大发雷霆,喝令武士将他绑出去斩首.到了斩首之地后,朱元璋又将他召回来,问道:"你改不改?"王朴答道:"陛下不因为臣不肖,提拔臣为御史,怎么又如此污辱臣呢?假如臣没有罪,陛下怎么能杀臣?如果臣有罪,又何必再活下去?臣今天只求快点死啊!"朱元璋勃然大怒,喝令将他拉出去,赶快行刑.  相似文献   

3.
一 反腐倡廉是一个古老而崭新的话题.说古老,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几乎历朝历代都拿它说过事.说崭新,它是当今中国最热点的新闻之一,老百姓最关注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 聊到反腐问题,就让人想起那位传奇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历史证明,他是反腐狂人,态度最凶猛,手法最凌厉,动作最彪悍.他与腐败分子不共戴天.一般来说,最痛恨腐败的是两种人:社会最底层的草根,中央最高层的领导人.朱元璋兼有这两种身份.  相似文献   

4.
九江市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是江西省的北大门和唯一外贸港口城市。全市辖一市、两区、九县和庐山风景名胜管理局,总面积1.88万平方公里,人口450万,其中城区面积42平方公里,市区人口50万。九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九江作为行政区划始于秦朝,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划分36郡,就有九江郡。九江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周瑜在此驻守,训练水兵。元末,陈友谅称帝,在此建都,与朱元璋  相似文献   

5.
天健 《各界》2009,(10)
有明一代任丞相的只有四人,李善长、徐达、汪广洋、胡惟庸,有三人被杀.据说徐达也未能善终,洪武十八年他患上了极为凶险的背疽,按中医的说法,忌吃蒸鹅.朱元璋偏偏派人送一只蒸鹅给他吃.徐达心知肚明,皇上不希望他继续活下去,只好当着来人的面,流着眼泪吃下蒸鹅,没过几天就死了.  相似文献   

6.
洪武二十五年(1392)七月,岢岚州学正吴从权,山阴县教谕张恒给,到京城述职。学正,是州官学的长官;教谕,是县官学的长官。他们来向皇帝陈述地方教育情况。朱元璋没有听他们的例行陈述,却先询问民间疾苦。这两人回答说:“不知道。”还认为“这不是学正和教谕职责范围内的事。”朱元璋道:“从前北宋胡瑗任苏、湖官学教授,他不  相似文献   

7.
打开吴晗撰写的《朱元璋传》,就会看到附在扉页上的两张画像。虽然画的都是朱元璋,但看起来却似乎是两个人。这说起来还有一段故事哩!  相似文献   

8.
朱元璋之死     
张宏杰 《各界》2013,(10):55-58
一朱元璋是个工作狂,很少娱乐和休息.经过二十多年的"剪伐斫削、藻绘粉饰",大明天下这座大厦的外表终于接近了朱元璋的蓝图:天下太平,四方安定,民生恢复,基业稳固.最主要敌人蒙古已经被压制在了一隅,天下有实力挑战皇权的豪强势族已被消灭,经济迅速恢复,社会日渐稳定.洪武二十六年,户部呈上最新统计数字,全国的耕地面积达到八百五十万余顷,比史籍所载的北宋耕地的最高数字(宋真宗天禧五年,五百二十四万余顷)增加了三百二十六万顷.  相似文献   

9.
易中天 《各界》2008,(12):2
宋江这辈子,傻事做了不少.但最蠢的事,除了放高俅,就是打方腊.   认真说来,宋江和方腊,似乎是难免有一场恶战的.因为他们两个,都不是那种满足于占山为王打家劫舍的"毛贼",而是颇想有一番作为的"大寇".这样的大寇,出路无非三条:招安(如宋江),被剿(如方腊),或是居然成了气候,改朝换代自己当皇帝(如朱元璋).……  相似文献   

10.
帝国人事异动 大明洪武六年(1373年)正月,做了三年中书省参知政事的胡惟庸惊讶地发现——帝国人事出现了异动.皇帝朱元璋以“广洋无所建白,久之”为由将右丞相汪广洋贬为广东行省参政,丞相一职暂时空缺.甚至春天已然过去,夏天也如火如荼地到来之时,朱元璋仍不明下红头文件,指定新的人选来主持中书省的工作.作为参知政事的胡惟庸一边干着中书省的实际工作,一边感慨帝国权力场的情境变得微妙起来.  相似文献   

11.
朱元璋反腐     
明代皇帝朱元璋严惩贪官污吏的故事广为流传,他做得尽管有些矫枉过正,但的确收到了明显成效,起到了整肃的效果.在宣扬廉洁方面,他亦有出色的表现. 朱元璋登基后不久,就下令设专人每天五更时在樵楼上吹起号角,并高唱:“为君难,为臣又难,难也难;创业难,守成更难,难也难;保家难,保身又难,难也难!”为了防止功臣们居功自傲,朱元璋特令工部制造了一种申诫公侯铁榜,对他们可能发生的各种不法行为逐项规定了处罚标准.洪武1 8年前后,朱元璋将自己编写的四本诰书印发给各位官员,让他们认真学习,引以为戒.洪武25年,他又亲自编写了《醒贪简要录》,亲自在奉天门向百官宣读,并颁布中外.每次诛杀贪污受贿的案犯时,朱元璋都要下令刑部将其罪行印发至各级衙门,广为张贴,还下令官员都要到刑场观斩,以受教育.  相似文献   

12.
非意 《侨园》2013,(3):48
有人说过,坐上龙椅的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仍然是一个"小农",因为他的历史视界非常狭隘,其治国理想就是建立一个以自耕农为主体的小农社会。"小农"出身的朱元璋也常常谈到要藏富于民,不过。他所谓的"富"是指满足人们物质生活最低层次的需求,而一旦越过这个层次,则富人就成了他的王朝稳定的威胁,是他不能容忍和必须打击的对象。朱元璋对富人的压制,主要有两个办法,一是强制性移民;二是罗织罪名。明王朝刚建立时,就强迫大批苏州富民迁徙至朱元璋的老家凤阳。他用法律打击大户更是不遗余力。富豪们稍不小心,就会招致横祸。常常是一个得罪,全家遭殃,而一旦罪名成立,则其财物田产都将充公。洪武朝发生了许多大案,其中有许多豪强世家受到牵连。史籍上说:在朱元璋的打击下,三吴地区"豪民巨  相似文献   

13.
据《明史》记载,有一次朱元 璋考问一批准备重用的官 吏:“天下何人最快乐?”大臣们回答各异,唯独一位叫万钢的人回答“畏法度者最快乐”,受到朱元璋的夸赞。畏法度者为何能乐?乐在遵纪守法。法律对社会生活的调整,是通过人们行为的规范作用来实现的。一个人没有违法的  相似文献   

14.
林林 《侨园》2014,(5):45-45
在中国历史上,有关试剑石的传说非常多。由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很不发达,人们对试剑石的解释可谓千奇百怪,神乎其神。比如,安徽黄山上,有一处朱元璋"剑下石开"的地方。相传当年朱元璋在一次战斗中被元兵击败,他孤身冲出重围,来到一块巨石旁,悲愤不已,挥宝剑发誓:"不推翻元朝誓不为人。"说完,手起剑落,将巨石劈为两半。石上"试剑石"三字,为后人所书。  相似文献   

15.
王军 《瞭望》1995,(39)
1994年出版的《北京地图集》,有两页图掀动了京城人们心中久仰的情潮.这就是刊载其中的《北京古城门)——有关明清北京城城门的位置图和23幅撼人心魄的古城门水彩画.在北京市人民政府专门为这本地图集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年愈八旬的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北京大学教授侯仁之面对众多来宾,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北京的城墙被拆除了,多少人为之痛惜!今天《北京地图集》专辟古城门一章,又多令人欣慰!这能够让我们更加深切地怀念我们雄伟壮丽的老北京城,让更多的人重新认识北京城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时下,新闻界又出现一个热点,就是挖掘那些隐埋于群众之中数十年的老功臣.寻找文艺作品塑造的英雄人物的原型.愚以为,找老英雄,该;“炒老英雄”,不可!显然,这些被挖掘、被寻找的老英雄,多是革命战争的功臣,都有许多让人油然起敬的故事,堪称活着的董存瑞、杨根思、黄继光.甚至比虚构的李向阳、阿庆嫂、严伟才也毫不逊色.找到他们.让他们走到镜头前,出现在报刊上,站在从未经历过战争硝烟的青少年面前,既是过去的历史的要求,也是火热的现实的需要.因为,我  相似文献   

17.
邓卫中 《团结》2006,(1):59-60
在民革四川省委成立50周年的大喜日子里,我同党员一样,欣喜若狂,心潮澎湃,心中的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来表达:民革——我的亲人我的家!我对民革,有着与一俱来的亲情,因为我的父亲曾在孙中山先生身边担任过警卫营长,1917年11月13日被孙中山先生任命为“海陆军大元帅府四川军事特派员”(详见《孙中山全集》第4卷290页和第11卷575页以及黄季陆等人的回忆录,在台湾和大陆均有出版)。四川解放后,父亲经但懋辛、李筱亭两位民革老领导介绍加入了民革,是当时宜宾地区唯一的一名由民革省委直属的民革党员。所以,我的少年时代就在家里读到了民革中央和省…  相似文献   

18.
<正>李先念:坚持有计划、按比例地协调发展"八老"中,只有邓、陈、李三人进入过常委行列,所以此三人也被尊称为"三老"。在十三大召开前夕的1986年10月30日上午,均已进入耄耋之年的他们为尽快实现新老交替,在陈云  相似文献   

19.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死,传位于朱允炆,是为惠帝。次年改元为建文元年,故称建文帝。当时诸王势力较强,对皇权造成极大的威胁。建文帝采纳了大臣黄子澄、齐泰等人的削藩建议。削藩初时进行得比较  相似文献   

20.
毕东 《侨园》2013,(7):74-74
<正>众所周知,明太祖朱元璋是穷苦人出身,从小吃过很多苦,饱受贪官污吏的剥削。而且他的父母和长兄也都死于残暴的剥削和瘟疫,所以他从小就立下誓言,长大后一定要杀尽天下的贪官污吏。他当了皇帝后并没有失信。洪武二年,他果然在全国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贪污"运动,矛头直接指向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贪官,有力打击了贪官污吏的嚣张气焰。首先,朱元璋对贪污六十两银子以上的官员格杀勿论。当他发现御史宇文桂身藏十余封拉关系拍马屁私托求进的信件后,立即派人对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府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从上到下贪污腐败现象极其严重,他龙颜大怒,立即诏令天下:"奉天承运,为惜民命,凡官吏贪赃满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