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是市政公用事业公私合作的重要形式,也是市政公用事业供给机制的重大改革。实施特许经营后,企业开始在市政公用事业领域发挥作用,打破了市政公用事业的行政垄断,提升了市政公用事业的运作效率。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与政府职能转变、城市化、公共利益维护等密切相关,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国在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领域经验不足,参与主体合作治理意识淡薄,政府制度供给不足,企业未能有效平衡公共利益和企业利润,社会公众参与不足,公共利益在改革中受到侵蚀。回归市政公用事业的公共性,要在公共利益这一价值支点上,推进市政公用事业的公私合作治理。增加市政公用事业制度供给,保障合作主体的利益,促进合作主体的互动,成为推进我国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2.
作为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的实施者和推动者,政府行为关系到改革的成功与否.目前,政府在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过程中面临着三大困境:一是效率与公平的价值冲突;二是政府与"代理企业"的博弈;三是权力寻租的诱惑.通过坚持效率和公平并重的价值取向、建立城市公用事业新型的公私合作关系、强化自律和监督评价机制等,可以针对性地化解这些困境.  相似文献   

3.
政府是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的实施者和推动者,对改革负有重大责任。目前,政府在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过程中面临着效率与公平的价值冲突、政府与"代理企业"的博弈及权力寻租的诱惑等三大困境。必须通过坚持效率和公平并重的价值取向、建立政府与代理企业的新型公私合作关系、强化自律和监督评价机制等措施化解这些困境。  相似文献   

4.
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是政府对市政基础设施的契约式管理,是政府与社会资本进行合作的重要路径。实践证明,公用事业所依赖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运营,很可能会产生严重环境影响,尤其是垃圾焚烧、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容易产生"邻避效应"并导致项目失败。完善的公众参与机制是化解"邻避效应",矫正公众弱势地位,实现善治的重要保障。健全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的公众参与,应强化公众的知情权、安全权、受尊重权与结社权等权利。在实施层面,应把对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及其公众参与环节提前至授予特许经营权之前,对特许经营企业课以相应的信息公开责任,同时,加大对相关知识的科普,提升公众参与能力以及完善相应的民意反馈与监测机制等,以对政府特许经营活动施以全面的监督与约束。  相似文献   

5.
公用事业民营化下的市场价格失灵需要政府的定价监管,但政府定价也会产生政府失灵,需要探寻民营化进程中公用事业定价的制度基础。公用事业定价需要按照“多元”治理的新理念,实现政府、企业、公民参与的多元定价机制;将效率与公平的均衡作为政府定价的根本目标,并将竞争优先、合理公正、共同决策、公开透明作为定价的原则。根据民营化进程中公用事业定价的目标和原则,可以进行相应的制度设计,如招投标制度、公民参与制度、信息公开制度、价格听证制度等。  相似文献   

6.
姜力 《理论月刊》2003,(12):81-83
文章从我国国情、经营性市政公用事业的特点和经营目标等方面入手,分析并提出了经营性市政公用事业实行国有控股和国企直接经营的模式,进而提出规范国有产权治理结构,以经营性市政公用事业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及其投资的市政公用事业生产经营企业为主的国有产权委托代理主体,同时完善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及其投资的生产经营企业的治理结构和企业治理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7.
市政公用事业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及其长期存在的改革困境.决定了这一领域的改革是我国整个改革进程中的热点和难点。现阶段.我国的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在取得较大的成就的同时。随之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不容忽视。在充分分析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产生的问题的基础上.在治理理论的视角下我们提出了市政公用事业多中心治理的运行模式。通过权力多向互动的多中心利益整合机制、多元主体参与机制、网络化均衡管理服务机制等机制的构建,形成我国市政公用事业的运行新模式.这对于当前我国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的推进具有一定的理论探索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城市生态环境这一公共物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而单纯依赖于政府的传统环境治理模式存在缺陷,难以满足城市公众生活和生产的需要。本文借鉴利益相关者的概念,提出城市生态环境共同治理的思路。共同治理的主体包括政府、环保NGO、企业、公众等,其中公众参与是共同治理模式有效运行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建设世界城市,北京既有优势又有不足,在迈向世界城市的过程中,应继续拓展区域治理空间,有效提升北京国际经济、金融、服务业中心的世界城市地位;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政府服务数量与质量,强化政府内部和外部的治理效能;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塑造鲜明城市品牌,增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大力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绿色环保和谐宜居的世界城市;推动公众参与和合作治理,推进公众参与社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施阳 《青年论坛》2011,(4):114-116
市政公用事业对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现代城市的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技术上和观念上的原因,人们普遍认为市政公用事业必然由政府来建立和经营,而这易于形成垄断。随着时间的推移,政府经营市政公用事业的弊端也愈来愈显现。因此,市政公用事业的反垄断规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强化政府监管推进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变我国公用事业领域政府垄断经营的模式,提高公用事业产品供给的效率和质量,近年来我国公用事业进行了民营化改革。但在公用事业民营化过程中存在两大风险:一是公用事业由政府垄断经营变成企业垄断经营的风险;二是政府设租机会增加的风险。为了有效地化解这些风险,可以在企业取得公用事业经营权之前和之后两个阶段,采取强化政府监管责任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2.
公用事业公私合作下,政府把公用事业的投资或运营业务转给了企业,公共利益的实现方式发生了改变。如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损害了公共利益,应允许相关公众、机构与社团提起公益诉讼,追究行为主体的责任。在责任担当方面,如公共利益损害是由政府方引起的,应由政府与企业承担连带责任;如仅由企业方导致,则由企业承担直接赔偿责任,政府承担补充赔偿责任。污水处理行业相对复杂,特定情况下直接排污者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蔡小慎  卢鹏展 《前沿》2007,(10):202-204
随着公共物品提供的多元化、公共治理范围的不断扩大以及社会整体利益的分化使得城市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成为一种必要,城市内部的公民、第三部门、公共组织、企业以及城市外部的上级政府、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等都应该成为城市治理的参与者。然而,在多元化的过程中也面临着公众参与不足、缺乏制度基础、各方利益难以协调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权力的分配、公众的参与、制度与文化建设以及各方利益协调等方面入手提出城市治理主体多元化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4.
合同规制:我国城市公用事业市场化中规制改革新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城市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采取了以公私合作伙伴关系为主的改革方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暴露出暗箱操作、合同不严谨、政府承诺缺失等诸多问题,这一方面是由于操作过程中政府对市场化认识不足的问题;一方面是由于在市场化过程中,原有规制体制被打破,而相应的规制体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在借鉴国外公共管理改革实践和规制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城市公用事业市场化方式的特点和所暴露出的问题,本文提出在我国城市公用事业规制改革中尝试实施合同规制,并就相关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公用事业价格的调整直接牵涉到千家万户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我国的公用事业企业属于垄断企业,政府对于垄断企业产品的调价应该要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16.
英国公用事业改制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城市公用事业,从19世纪的私营开始,经过19世纪中下叶的市营,再到20世纪40年代的国有化进程,逐渐把英国的公用事业与纯粹追求利润的一般工业区分开来,照顾到其公益性目标。80年代的私有化浪潮则再度把城市公用事业出售给了私人。在这个看似圆圈形的发展进程中,涉及公用事业的两次转型。这几次转型中的公正性主要是通过三个原则来保证的:一是依据法律来实行公用事业的转型;二是设立有效的监督机制;三是照顾私人的利益,防止侵犯私有财产的权益。由此基本上做到了既保护了公众的利益,保障了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的原则,又大体保护了国有资产,防止其贬值或无端流失。当然,其中的不足之处也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7.
高吟 《求索》2010,(8):59-61
本文通过对2005-2008年间在深沪两地上市的48家公用事业行业上市公司与852家非公用事业行业上市公司进行分析,发现公用事业行业公司的资本结构与其他公司相比有显著差异。这种现象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公用事业行业自身的特殊性以及由于其特殊性而备受政府严格管制等因素决定的。研究发现,公用事业行业的企业债务比率比较低;盈利能力、规模、资产有形性等关键因素对公用事业行业的公司资本结构有显著影响;企业盈利能力、企业规模、资产有形性、股权结构等对公用事业行业的企业的作用都有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8.
大数据因其海量性、多样性、快速性、价值性等特点,在为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为其带来新的挑战。一方面,大数据有助于提升地方政府市场监管能力、社会管理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另一方面,又因领导干部大数据意识淡薄、信息安全问题突出、信息孤岛现象严重等问题,影响了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通过应用大数据来提升地方政府治理能力,一是要转变观念,培养领导干部的大数据思维;二是要打破封锁,推进数据资源共享开放;三是要以公众为心中,打造政府2.0。  相似文献   

19.
城市治理现代化是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与组成部分.现代城市治理法治化直接助力城市治理现代化.城市治理法治化有助于应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有助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有助于全面建设法治政府.城市治理法治化应将公平正义、良法善治、平等竞争作为价值目标.提升城市治理法治化水平应同时着眼于立法、执法、司法、法治思维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公安研究》2011,(7):95-95
吴建平在《学海》2011年第1期撰文认为,改革初期,国家对城市的治理主要是单位制模式,中国工会服从并服务于这种治理模式,以企业工会为主要运作载体,参与企业治理;改革中后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一种新型的治理模式,即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出现,相应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