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淑贤  王庆祥 《各界》2010,(11):85-87
溥仪特赦后只活了8年,就被肾癌夺去了生命,从时间看比50多年的前半生短了许多倍,而从生命的意义看,却胜过前半生不知多少倍。在我们共同生活的5年半里,我们有甜蜜的恋爱,幸福的婚姻和在病痛中互相照顾的温暖而体贴的生活。  相似文献   

2.
孟向荣 《民主》2006,(11):39-41
末代皇帝溥仪所著《我的前半生》,问世四十余年以来,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影响。作为群众出版社第一大书,已累计发行一百八十六万七千余册,是名副其实的畅销书兼长销书。但,受读者青睐的这本书,文学性稍弱,史实也欠丰富——因为,比较而言,还有一本文学性更强、史实更丰富的《我的前半生》。说起这件事,就要浏览一下《我的前半生》的版本沿革。最早的《我的前半生》,充满了对自我罪恶的声讨、谴责、嘲讽,而缺乏生动的真情实录。溥仪先生以及帮助他写书的溥杰、伪满大臣等,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参考的《清宫演义》等笔记小说,大多不可靠,就连溥仪本身…  相似文献   

3.
陆徵祥曾因受袁世凯的派遣,代表中国政府与日本签署了“二十一条”而被千夫所指。他选择后半生在异国他乡过着清苦的、长达22年的隐修生活以忏悔。这是一场马拉松式的自我救赎,陆徵祥带着微笑到达终点。  相似文献   

4.
“我入宫的第三天,慈禧去世,过了半个多月,即旧历十一月初九,举行了“登极大典”。这个大典被我哭得大煞风景。”这是末代皇帝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一书中对当年登极大典的追溯。而今,已经事隔七十多年,这个被哭得大煞风景的登极大典即将艺术地再现于电视屏幕之上。 今年三月初的一天,北京故宫的庭院里,有一群人徐行于养心殿、长春宫各处,且走且停,指指点点。  相似文献   

5.
群学君 《各界》2022,(2):37-40
他半生潦倒,连秀才都不曾考取,终其一生备受歧视,却因为研究声学,成为第一个在国际顶级科技期刊《自然》(Nature)发表论文的中国学者.不仅如此,中国第一台蒸汽机、第一艘轮船、第一艘军舰、第一所教授科技知识的学校、第一场科学讲座、第一本科技期刊、第一份元素周期表的诞生,也都与他息息相关. 他就是徐寿,既是中国传统工匠的...  相似文献   

6.
他是大唐第一位太子,也是被历史扭曲了多年的真太子.大唐创业之初,他立下了赫赫战功,却被几个混蛋史官一笔勾销.他礼贤下士,温文尔雅,常能提出治国良策,却被几个无耻的御用文人忽略不计.他一直得父皇赏识,被朝野上下爱戴,却因居安而不思危,终被他的弟弟所残杀.  相似文献   

7.
陈漱渝 《民主》2013,(1):42-46
我没有想到后半生会以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为职业;也没有想到我接触的第一部新文学读物,竟会是冰心本人颇为偏爱的《关于女人》,而且这本书成为了一本埋藏在我记忆最底层的书。时间应该是建国初期。我姨妈随姨父调动到唐山开滦煤矿工作,留下了几箱书籍和相册;当时又正值我家由长沙市内迁往郊区。在搬迁过程中,我无意间在姨妈留存的物件中发现了  相似文献   

8.
李宗煌烈士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川康分会的负责人,民革川康五魂之一。一、半生戎伍,慷慨助人李宗煌,字仲华,四川省屏山县中都乡人。其父李植卿曾参加四川保路同志会,民国初年,历任汉军军官和犍为、资中、广汉等县知  相似文献   

9.
武军垒 《侨园》2013,(1):40-41
在河南省周口市,束子成屡次出名.2002年,中共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对13起涉农负担恶性案件进行通报,时任沈丘县县长的束子成被党内警告.几个月后,因防治"非典"工作领导不力,束子成被免去县委书记职务.时隔不到一年,束子成被任命为周口市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2011年7月5日,束子成终因涉嫌受贿被捕.经查,1998年到2009年期间,束子成利用职务之便,439次非法收受贿赂,金额达148万元.2012年5月27日,束子成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  相似文献   

10.
张作霖一生遭遇过多次暗杀,其中有3次鲜为人知.历史记载,影影绰绰,模模糊糊,几乎被人遗忘.有"杀人魔王"之称的徐树铮.是这3次暗杀张作霖的主谋.那么,徐树铮为什么要暗杀张作霖?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实施的暗杀?暗杀又为什么没有得逞?几年后,徐树铮又是怎样被别人枪杀的?现在,我们就来解开这个沉埋已久、并逐渐被人遗忘了的历史谜案.  相似文献   

11.
朱大操 《侨园》2009,(5):32-33
抓了几个,杀了几个,罢官了几个,撤职了几个,轰动全国和世界的"三鹿"事件,在世人的关注下以企业破产被拍卖画上了一个句号.但在记者看来,这决不是一个圆满的句号.   随着时间的流逝,也许"三鹿"将慢慢地淡出人们的脑海.但是,"三鹿"给人们留下的思考却远远没有结束.……  相似文献   

12.
郭思思 《民主》2013,(4):58-58
现在咱们已经无法回头,去捡拾一路的茶香不用火焰了,阿呀咱们从阿西里西出发,一路挥洒罐罐茶香炉山茶和乌撒烤茶……只要相守半生的词语不从诗歌中逃亡,阿呀咱们抱紧茶罐里的一滴水,永世不放……  相似文献   

13.
孙燕 《民主》2010,(2):52-52
记得末代皇帝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一书中说,他不当皇帝后,连房门怎么开关都不会,因为以前他什么都是别人伺候。当代出现了许多"小皇帝",就是独生子女,他们许多事可以依赖家长,  相似文献   

14.
痛苦的决定 时光荏苒,距离扬帆被带走已经有10年了,除了开头几个月有过几封信,之后再没能得到他的任何消息.在这10年中,家里经受了许多打击,孩子们也逐渐长大.为了孩子们的前途,我作出了一个决定:和扬帆离婚.  相似文献   

15.
我的爱人赵燕玲出身于一个大户人家.她的祖父和外祖父都是开织造厂生产绸缎的.改革后还有人问他家要过去织出的样本.她父母结婚可说是门当户对.但是下面的几个子孙不肖,抽大烟败落了.也幸亏败落,否则1949年之后说不定会变成地主资本家,被斗被杀.  相似文献   

16.
一位曾经令我敬仰的老上级,那日忽被一辆呼啸而至的警车抓走了。见之,惊诧。 惊诧之后,我陷入了深深的遐想。 警车为啥要把他抓走?据说是因为丧志败节钻钱眼儿而不能自拔「犯事」了。据我所知,这位「老上级」的大半生都是满辉煌的,为啥晚年却忽然「掉链子」了呢?想必这「忽然」的背后不无「必然」。 有些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和艰苦岁月中不失为「英雄模范」的老同志,之所以革命「后劲」不足,以至在新的历史转折关头产生  相似文献   

17.
孙大光 《侨园》2014,(10):52-54
初秋的一天,室外已经很凉爽了,又恰逢下了一场小雨,令人感觉很惬意。在鞍山市的一个高档小区门口,记者被尚世海接到了家里。刚见到69岁的尚世海,记者就感觉他身上透出一股浓浓的书卷气,事实也的确如此,这是一位有着非同寻常历史背景的饱学之士。他当过将近20年的《鞍山日报》社总编辑,后来从鞍山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的位置上退休。大半生与文字和教学打交道,使他出口成章,满腹经纶。尤其他的特殊身世,给他又"罩"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相似文献   

18.
从“啬”论张謇的为政之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謇晚年自号"啬庵",体现了张謇对"啬"的理解和推崇,也体现了他大半生对"啬"的追求和坚守。"啬"有其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是张謇对自己治政、做人、经商之道的最好诠释。在张謇的为政之道中,"啬"主要表现为简政、廉政、勤政。  相似文献   

19.
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被淡忘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后,现在又被重新提起.邓小平同志讲,过去几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最近又明确讲艰苦奋斗要讲六十年、七十年,提醒我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是丢不得的.艰苦奋斗精神,就是民族自强精神,就是革命的毅力、勇气和胆略,就是一股坚韧不拔的追求远大理想的劲头.一个人事业上要有成就,需要这股劲头,一个民族要振兴,  相似文献   

20.
《瞭望》1995,(22)
“暮色已经近了,加紧赶些路程”双木采访整理沈青,我国著名的节能环保专家,首是中国环保工业协会消烟除尘委员会的组创者和国家环保局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咨询委员会、中国能源研究会环境委员会主要负责人。后半生以保护我们头顶上那片蓝天为己任,长年走南闯北倾心推广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