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人运动史学者国际会议第30届林茨会议述要常欣欣工人运动史学者国际会议(ITH)第30届林茨会议前不久在奥地利林茨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近30个国家的近百名代表。中国与会的7名代表分别来自中共中央党校、北京广播学院和山东大学。ITH名誉委员苏珊娜·米勒...  相似文献   

2.
1992年9月15日—19日,第28届国际工人运动史学者国际会议在奥地利林茨举行。参加这次会议的学者来自50多个国家共148名。中国有2名学者出席会议。本届会议的主题是:工人运动与妇女。现将会议讨论的主要内容综述如下: 一、关于阶级、性别与民族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1990年9月11—14日在奥地利林茨举行了工人运动史学家国际会议第26届年会,来自30个国家的145名学者参加了会议。现将这次会议涉及到的主要问题作简要综述。 一、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的工人运动 与会代表在谈到战后统一的国际性工会组织——世界工联成立时都认为,这是一个可  相似文献   

4.
工人运动史学者国际会议(德语简称ITH)第27届年会前不久在奥地利林茨召开。54个国家的200多名学者参加了会议。中共中央党校科社部国际工运史教研室范玉传、朱良才同志出席了会议。 会议主持人、ITH主席赫·康拉德首先介绍了提交会议的论文内容,其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①马列主义是否过时了;②中、东欧剧变的性质;③中、东欧剧变的原  相似文献   

5.
《“工人运动史学者国际会议”1992年12月3日给会员单位的通函》中登载了题为《工人运动与民族的特殊利益》的会议综述文章。现摘译如下,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外事往来     
国际外交学院院长会议两主席福斯特斯密特先生(维也纳外交学院院长)和克罗先生(美乔治敦大学外交学院院长)于1985年初首次向我国发出邀请,请我院派代表参加9月16—20日在维也纳举行的第十三届国际外交学院院长会议。我院梅平副院长和主管对外交流的潘绍中副处长本着“了解情况、结识朋友、探索交流渠道、适当宣传自己”的精神前往参加了会议。国际外交学院院长会议是1972年由维也纳外交学院和乔治敦大学外交学院发起并于1973年6月在维也纳召开了第一届会议。之后,每两年在奥地利举行一次大会,另一年在其他与会国家举行。第十三届会议是与会国最多的一次。25个国家的4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苏联等9个国家是首次派代表出席。我院代表受到周到的接待并列在主宾席的位置。此  相似文献   

7.
林育南是党的工人运动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他先后领导了粤汉铁路工人罢工、"二七"大罢工等工人运动。结合斗争活动,他分析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历史地位、工人运动的策略、工人运动与中国革命的关系,对中国工人阶级的革命运动进行了深刻的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8.
邓中夏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领导人之一,杰出的工人运动领袖,他组织和领导了长辛店工人运动、京汉铁路工人运动、上海日本纱厂工人罢工和省港大罢工等,长期担任中华全国总工会主要领导,有丰富的从事工人运动的经验。在工人运动中,邓中夏要求工人阶级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并对工人阶级如何建立和巩固统一战线提出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9.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党领导下的工人运动风起云涌。当时,河南爆发了许多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工人运动,其中以陇海铁路大罢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以及焦作煤矿工人大罢工最具代表性,推动了当时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在党史学习深入开展的当下,对这段工人运动史的探究很有积极意义,彰显党领导下的工人运动的磅礴伟力,汇集建功新时代、共筑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10.
由中共中央党校“现代资本主义研究”课题组和国际工人运动史教研室共同主办的关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阶级构成问题理论研讨会于11月2日召开。来自中央党校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情报研究所、全国总工会国际联络部等单位的专家和研究者近30人参加了会议。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同志应邀参加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二战后,西方社会各个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本文集中阐述其中工人运动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首先明确了工人运动所涉及的基本概念,然后从工会组织结构、改良主义、白领工人、与其他社会运动相结合等几个方面总结出二战后西方工人运动的四个特点,最后提出形成这些特点的四点原因。  相似文献   

12.
80年前的 1 92 2年 7月 1 6— 2 3日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案》 ,决定由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及民族资产阶级“结成民主的联合战线” ,共同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为中国共产党的工作中心从工人运动 (“一大”)转向国民革命 (“三大”)奠定了坚实的阶级力量基础。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并运用“联合战线” ,在党的统战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特别是《决议案》统一了全党在统一战线方面的策略思想 ,为尔后推动第一次国内革命时期统一战线的建立 ,实现第一次国…  相似文献   

13.
建党初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工人运动兴起并不断发展,说明中国工人运动 离不开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14.
黄爱、庞人铨是早期湖南工人运动的著名领袖。他们积极投身工人运动,通过对工人的发动和组织,成立了以黄、庞为首的湖南劳工会。随后展开了与资本家、军阀政府的斗争,开展了第一纱厂公办运动、五一游艺会、支持各业罢工、扮演新剧等一系列活动,为推动湖南工人运动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是中国革命的领导人,同时也是中国工人运动的领袖。在中国革命初期的工人运动中,他不仅表现出高瞻远瞩,审时度势的领导才能,而且为中国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造就了一批才能卓越的领导人才。  相似文献   

16.
大革命时期的《中国青年》是领导青年运动的共青团中央机关刊物。它紧跟革命形势,回顾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成败,宣传介绍了大革命中不同时段各地工人运动的发展状况,总结了其中的成功经验,展望了未来目标,在与中国工人阶级一同成长壮大中推动着工人运动进一步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7.
赵映林 《工会论坛》2001,7(6):62-64
晚年孙中山的工运思想突出表现为 :工人运动要保障工农群众的政治权利与经济利益 ;支持工人运动以谋工农的解放 ;只有唤起民众中国革命才能胜利 ;建立工人阶级的国际团结。在孙中山工运思想、扶助农工政策指导下 ,工人运动打破了“二七”惨案后的沉寂 ,迅速复兴 ,高涨 ,推动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工运高潮的到来。孙中山的工运思想在中国工运史上的地位不应被抹煞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党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之前,国际社会党妇女代表会议于1955年7月9日至10日在伦敦召开。这是战后恢复各国社会党妇女运动之间的合作之后的第五次会议。来自下列国家的50名代表、友好代表和观察员出席了会议。它们是:奥地利、比利时、加拿大、丹麦、芬兰、法国、德国、英国、印度、以色列、意大利、荷兰、波兰、瑞典、瑞士和乌克兰。希腊、印度尼西亚、卢森堡、尼日利亚、立陶宛和南斯拉夫流亡中的社会党妇女给会议发来了贺电。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论工人阶级与工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国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的科学总结,是推动我国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健康发展的强大的思想武器。贯穿全书  相似文献   

20.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运动问题,多年来,一直是国际国内理论界的一个热门话题。由苏联波诺马廖夫主编、即将由工人出版社出版的《国际工人运动—历史和理论问题》一书的第六卷,比较系统地阐述了1945—197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