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司马迁传奇     
【祖先】公元前621年,晋襄公去世,大夫士会被派往秦国,接襄公的弟弟公子雍回晋国继承君位。但晋国执政赵盾突然又改变主意,立了襄公之子做国君。于是,在秦军护送下正赶往晋国的公子雍怎么处理就成了难题。最后赵盾干脆出兵攻打秦军,把他们赶回秦国。  相似文献   

2.
扣押人质求货鲁国 晋国成功地举行了平丘会盟,看到霸主地位仍然稳固,十分得意。但晋国国君仍感到有一点美中不足,就是鲁国国君昭公没有参加。于是,羊舌鲋假公济私,寻衅于鲁,擅自逮捕了鲁国上卿季平子。他这样做是想一举两得,既可以泄国君之怨,又可以从中大捞一把。他命令士兵用布幕围起一个牢房,把季平子囚禁起来,让鲁国感觉很丢面子。  相似文献   

3.
渔者辞赏     
春秋时代,晋国君献公确立幼子为接班人。长子重耳只好外逃。重耳在外流浪十九年,后由秦国护送回晋国执政,这就是晋文公。他勤政,迅速增强国力,打败楚国,并在践土这个地方大会诸侯,成为春秋五霸之有一次,晋文公出去打猎,追逐野兽,进入沼泽地,迷失了方向。碰见一个渔者,晋文公说:“我是你的国君。从哪儿能走出沼泽地,你告诉我,我会重赏你。”渔者说:“我想奉献。”晋文公说:“出了沼泽地,我再接受你的奉献。”出了沼泽地,晋文公问:“你想要指教我的是什么呢?我现在倾听你的意见。”渔者说:“鸿鸽这种大鸟住在大海之中,…  相似文献   

4.
李斌 《今日浙江》2014,(12):62-62
正管理《国语》中有一则"叔向贺贫"的故事晋国的韩宣子苦于自己有卿大夫之名而好其实,家中穷得连接待宾客的钱都没有。向听后却向他表示祝贺,因为"骄泰奢侈自贪欲无艺""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己足",必会招致灾祸,而清贫则意味着德广播、遵循法治,值得祝贺。的  相似文献   

5.
《春秋》2021,(2)
正他少负才名,胸怀大志,喜研军国治理之术他有"伯乐"之才,力荐管、鲍,成就千古佳话他忠义当先,身为人臣,不敢苟活,从主殉节春秋时期,管仲、鲍叔牙辅佐齐国国君齐僖公之子公子小白成就霸业,于齐国社稷有大功。"管鲍之交"也被作为成语流传至今,人们常常用它形容交情深厚的朋友。殊不知,辅佐齐僖公儿辈的师傅,在管、鲍之外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召忽,职位与管、鲍并列,品格忠义尤为可嘉。如果不是他无私地举荐,管、鲍很难登上齐国的政治舞台,当然也就不会有后来助公子小白成就"霸业"之举了。  相似文献   

6.
黄帝其人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系有熊国国君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居于轩辕之丘(今河南省新郑市)。但这一说法未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同。关于黄帝,有不少传说。据传他出生几十天就会说话,少年时思维敏捷,青年时敦厚能干。其时,蚩尤暴虐无道,兼并诸侯,涂炭生灵。炎帝无可奈何,只得求助于黄帝。黄帝毅然肩负起安定天下的责任,与蚩尤战于涿鹿,在大将风后、力牧辅佐下,  相似文献   

7.
《春秋》2011,(3):53-53
"毋忘在莒",比喻不忘前事,莫要忘本。究其由来,有一段与莒有关的历史故事。 史载,春秋时期,齐襄公专横暴虐,对外杀了邻国国君鲁桓公,并奸其夫人。在国内屠杀百姓,凌侮大臣,臣怨民愤,众叛亲离。他的弟弟公子纠和小白,恐受连累或暗算,离国出逃,以避祸患。公子纠由管仲、召忽辅佐奔往鲁国;小白则由鲍叔牙辅佐奔往莒国。  相似文献   

8.
《新东方》2004,(8):47-47
用之不疑,就是给人以充分的信任,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让他独立地发挥才干,既委之以事,就要有放手让权的气魄。 战国时期魏国的国君派大臣乐羊率军去攻打中山国,因为中山国的重臣乐舒恰是乐羊的儿子,所以朝廷中私议颇多,认为乐羊虽会打仗,但这次不会全心全意地为国尽忠了。乐羊在抵达中山  相似文献   

9.
经过一年的苦读,28岁的向远航 参加了中国外交部的公务员考试.“终 于等到这天了,我有机会在北京报考公 务员了。”向远航非常兴奋,他毕业于 河南一所大学,现在北京一家私人企业 打工。 “可以说我迈出了梦想的第一 步。” 与向远航一样,在2005年10月, 许多外地人取得了报考中央国家机关公  相似文献   

10.
《人民公安》2012,(7):42-42
一天晚上,在浙江省湖州市打工的湖南人小杜到文苑社区看望老乡,但转了几圈也没找到老乡的租房。于是他来到社区警务室求助,他对社区民警王法金说,只知老乡的小名叫"五子"。王法金耐心询问了"五子"的年龄等6个方面的情况,在电脑上鼠标一点,就查到了"五子"  相似文献   

11.
“我们的官司打赢了”2002年8月1日早上,中原应用技术研究所的职工刚到单位,便接到紧急通知,马上开会。职工们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急忙赶到会场。所长张德恒大步走上主席台,望了一下台下的职工,突然举起右手,大声说:“同志们,我们的官司打赢了。”顿时,台下欢声雷动:“我们赢了。”“我们赢了。”职工们互相拥抱,振臂高呼。在欢呼声中,张德恒一边疾步走下主席台,一边催促司机说:“快,去区政府,我要把这个消息告诉王区长,这次可全靠他了。”他说的王区长就是郑州市中原区党外副区长、市九三学社副主委、市人大代表王水龙。让我们把日历翻回到20…  相似文献   

12.
曾国藩的道德追求及其局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育民 《湖湘论坛》2010,23(2):79-84
曾国藩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民本及公天下的思想传统,其忧乐观体现出一种较高的道德追求和道德境界。他认为"国以民为本",为政治军,要以"爱民"为念。对于国事公事,曾国藩早年便"誓如己事",更升华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公尔忘私,国尔忘家";对身家私利则廉清自矢,没有将作官视为牟取私利的途径。作为统治集团的一员,曾国藩又有着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以及与人民对立的一面。其民本思想具有"驭民"之术的性质,其所忠诚的"公"和"国",也是以君为纲。区别传统伦理道德中的糟粕和精华,是我们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正"要不是助推员的帮扶,我的驻村工作不会这么快上手,也不可能赢得老乡们的信任!"梧州市民政局新派驻到蒙山县长坪乡的第一书记聂天辉感慨地说。作为新任贫困村第一书记,聂天辉对驻村工作一度迷惘,不知如何开展。自从有上一批第一书记叶健媛担当他的助推员之后,叶健媛悉心帮扶小聂了解驻村情况,传授其开展群众工作的"应知应会",并和他一起跑项目、拉资金,小聂的驻村工作很快就打开了局面。  相似文献   

14.
政治者,天下之大事,人心之向背也。向来政治家之间的斗争就是天下之争,人心之争。孙中山说:“天下为公。”一个政治家总是以他为公的程度,以他对社会付出的多少来换取人民的支持度,换取社会的承认度。有人得天下,有人失天下。中国从有纪年的公元前841年算起,不知有多少数得上名的君臣、政客,他们也讲操守,也讲牺牲,以换取人心,换取天下。唐太宗爱玩鸽子,魏征来见,忙捏在手里背在身后,话谈完了,鸽子也死在手  相似文献   

15.
近日 在 北 京 举行 的 2004年中 国 企 业 高 峰 会 上 , 全 国 人 大 副 委 员 长 成 思 危 提 出 ,尽 管 中 国 经 济 增 长 速 度 很 快 ,但 是 我 们 一定 要 注意 提高 投 资的 效率 。 成 思 危 说,近 十年 来 我 国 经济 增 长 速度 很 高 ,在 7.1%至 14%之 间 , 去 年 达 到 9.1%。我 国 经济 并没 有 过热 ,国家 经 济 的 增 长速 度 还 在正 常 的 范 围内 ,但我 们 的 投 资 增长 过 快。 他 说 ,有 四 个 数 字 值 得 注 意 ,一 是 投 资 的 弹 性 系 数 ,我 们 最 高 时 为 1.29,但 去年 只 有 0.38。 二是 转 换 率 ,即 …  相似文献   

16.
冯子振,元初攸州(今湖南攸县)人。王国维《录曲余谈》说:“元初名公,喜作小令、套数,如…冯海粟子振…皆称擅长。”《元史》介绍他:“于天下之书,无所不记。当其为文也,酒酣耳热,命侍书二三人,润笔以俟,子振据案疾书,随纸数多寡,顷刻辄尽。”作为湖南的散曲作家,能在元散曲大家中占有一席之位者,仅子振一人而已。  相似文献   

17.
氛围     
没想到一个小稿子,成为试金石,使我们清楚地看到当前社会的一种氛围,这种氛围见诸人们的心灵。看46集电视剧《太平天国》,写了一个稿子《夏日的戏说》,重新审视那一段历史。区区何人,怎敢口出狂言!于是谦称“戏说“。立论主要是引述马克思对太平天国的评论,还有哲学大师冯友兰的有关论断。稿寄地方党报,一时未用。一位书店老板见此文,说“应给电视报嘛,我给你送去“。果然该报立即用了,且放在一个版子的头条,并上了一版的“要目“。师范学院院刊主编打电话来,说看到这篇文章,表示高兴,有祝贺之意。他是报纸的审读员。我说“日报不用,不知为什么“。  相似文献   

18.
(上接本文第一部分《原文及注、译、按》之120,载本刊2007年第2期)121·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注“成人”,具有完整人格的人。臧武仲,鲁国大夫臧孙纥(hé)。“知”,同“智”。公绰,孟公绰,鲁国大夫。卞庄子,鲁国人。“要”:“约”的假借字,意即穷困。(据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译子路问什么是具有完整人格的人。孔子说:“像臧武仲那样的智慧,孟公绰那样的洁身克己,卞庄子那样的勇…  相似文献   

19.
康熙皇帝玄烨,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代君王,又是对医学颇有造诣的“医生天子”,尤其是他的饮食观,于今给人以启迪。康熙非常强调饮食对健康的作用,反对随意摄取,主张合理饮食。一是节饮食。在康熙的生活中,表现为不追求珍饈厚味,在他的食物谱中不见马牛羊、鸡犬豕之类的厚味,有的是鱼虾果蔬食品。他说:“……养生之道,尤以饮食为要义,朕自御极以来,凡所供馔肴皆寻常品味。”他强调“适可而止”。他说,“所好之物,不可多食”。  相似文献   

20.
战国时期,孟子提出人爵和天爵的观念。他在《孟子·告子上》中说:“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读罢不觉感慨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