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吉林市属于经济欠发达城市,而船营区又是吉林市的老城区,就业问题日益严重。据统计:目前全区总人口48万。城市人口35万,其中劳动力25万,占城市人口总数的71.4%,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约5万,占城市劳动力总数的20%;农村人口13万,其中劳动力约5万,占农业人口总数的38.5%,剩余劳动力约2万,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0%。城乡登记失业率远远高于国家规定的失业比率,而且失业人员正在逐年增加。如果取中位失业率增长,那么“十五”期间城乡失业人数  相似文献   

2.
目前,西方各国普遍存在着失业问题。尽管今年以来有些国家经济衰退开始停止,但是失业程度仍然十分严重。据统计,24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领取失业救济金的人数已达到创记录的3500万,失业率高达8.5%,其中有一半以上的国家失业率已达10%甚至更高。西欧地区各国的情况最为严重。过去10年里欧洲的失业率平均始终在10%,近年更呈上升趋势。今年1月,欧洲联盟的平均失业率已达10.9%,比去年同期又增加0.9个百分点,比去年  相似文献   

3.
70年代以来,日本劳动力市场出现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新问题。研究这些问题,对于了解日本劳动力市场的新动向,认识和预见我国劳动就业方面已经存在或行将出现的问题,无疑是很有意义的。日本劳动力市场面临的新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就业增长放慢,失业增加 70年化以来,日本的失业率迅速提高,1975年为1.9%,1976年突破2%,1984年达2.7%,比1970年提高近1.5倍。  相似文献   

4.
劳动力市场缺陷为国家调控劳动力市场提供了内在依据。随着经济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分配不公、就业歧视等劳动力市场缺陷在我国表现得愈益严重,加强我国劳动力市场调控势在必行。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的劳动力市场调控体系已基本建立起来,但仍然存在着诸多突出问题。为此,必须采取加强劳动力市场供求调控、健全工资调控体系、完善失业调控体系、实行更加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等对策,切实加强我国的劳动力市场调控。  相似文献   

5.
十六大报告指出:“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出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以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失业率居高不下、城乡壁垒仍然高墙耸立、垄断的高等教育供给和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劳动力市场需求矛盾重重,要把握在短短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把  相似文献   

6.
我国“九五”期间将出现1978年以来的第三个失业高峰,至“九五”末期失业率可能达到21.4%,超过80年代以来两个失业高峰的水平。 第一,据国家劳动部课题组预测,“九五”期间全国新成长的劳动力为7200万。其中城镇新成长的劳动力预计在5400万左右,同期仅能安排3800万人就业,尚有1600万人失业。到“九五”末期,城镇失业率将高达7.4%。  相似文献   

7.
一、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 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失业率大多在10%左右,我国1998年全国城镇失业率为3.1%。这个数字虽然明显低于西方国家,但我国失业率的统计与西方国家相比在统计方法上和统计口径上都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8.
现代农业用生产要素的比重来衡量,就是资本、技术与农业市场体系的高度集合。 通过资本与技术投入和农业市场体系的完善,提高农业社会劳动生产率,同时大量转移农业劳动力。 世界现代农业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劳动力占其劳动力总数的比重都低于20%,美国1950年达到这个标准;法国、西德、英国等西欧国家1965年达到这个标准;日本1975年进入了现代农业国  相似文献   

9.
国外就业能力框架和模型研究发展综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霆  唐代盛 《求实》2006,(Z3):214-215
当前就业研究表明,我国自然失业率水平为5%左右(曾湘泉,于泳,2005),即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是我国劳动力市场上突出的问题,而这与求职者的知识和技能结构有极大的关系。因此,从劳动力市场供给角度来研究劳动者就业能力的提升,对于解决当前就业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国外有关就业能力的研究已经得到持续关注,其概念伴随不同时期的就业政策和就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并且已经在很多政府和机构的社会经  相似文献   

10.
与高增长相伴的不是低失业、高就业,相反却是失业的增加1962年,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提出:"经济增长速度快,对劳动力的需求量相对较大,就业岗位增加,就业水平高,失业率低;经济增长速度慢,对劳动力的需求量相对较少,就业水平低,失业率高。"这就是著名的"奥肯定律"。几十年来,它被日本等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所验证。  相似文献   

11.
关于我国就业问题的若干看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过去20多年中国经济发展所创造的就业岗位占世界新增岗位的1/4,对世界发展特别是解决全球就业问题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但是,我国就业形势仍十分严峻,而且愈来愈严重,已进入高失业阶段.20世纪90年代外出农民工已经成为转移农民的主要渠道.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愈来愈难,要充分估计其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企望用3-5年的时间基本解决这一问题是不太现实的目标.政府既无必要也不可能对所有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提供就业保障,劳动力市场总是存在着失业人员,特别是国有企业职工的劳动力市场.国家只能提供保障人人就业机会平等、不受任何歧视、帮助具有劳动能力者提高就业竞争力,对所有人实行"国民待遇".作者认为,今后创造就业的主要方向是非正规就业或灵活就业,并提出三个重要建议:第一,应召开全国就业工作会议,全面讨论中国的创造就业目标,包括城乡就业目标,正规与非正规就业、固定与灵活就业、暂时与临时就业;第二,应定期公布调查失业率和就业信息,及时发布全国与地方各类劳动力市场信息;第三,促进灵活性、统一性、公平性劳动力市场,实行"平等国民待遇"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建立有利于促进就业的失业保险政策.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城市经济目前已开始进入传统产业衰落的后工业化阶段,劳动力市场上供大于求的局面可能会持续相当长一个时期,换句话说,保持5%以上的失业率在今后的产业结构调整期很可能会成为一种常态,因此,要从长远的考虑来对待这个问题。此外,影响就业的那些主要的经济参数,如  相似文献   

13.
劳动力资源是社会再生产的必要条件,其变化特点和被利用状况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着直接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来,山西劳动力资源比重持续增长,就业增长率显著下降,失业率明显上升。预计2000年~2010年,劳动力供给和就业还将面临就业容量有限、经济结构不合理、就业渠道狭窄、城镇化建设滞后等严峻挑战。2020年后,全省劳动力供需矛盾将有所缓解。  相似文献   

14.
一是许多地方政府把外来劳动力看作是城镇职工的竞争对手,从而制定了一系列排斥和歧视外来人口就业的政策。而事实上外来劳动力与城镇劳动者的就业领域在很大程度上并不重合,所以这种政策倾向不仅不利于劳动力市场发育,也无助于减轻城市的失业率。还会因为农民收入下降而对市场需求产生不利影响,反过来增加城市失业。  相似文献   

15.
就业是民生之本.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最近发布的2009年《经济蓝皮书》评估,我国正处于全国性就业高峰期,大学毕业生、农民工、城镇待岗人员、留学回国人员等多股劳动大军几乎同时涌入劳动力市场.带来了新一轮严峻的就业压力。其实,新中国成立初期。就业也是全国各大城市所面临的第一难题。根据统计。截至1950年9月底全国城镇失业人员达到472.2万人.失业率高达23.6%。①以北京为例.根据1949年北京市公安局的统计,当时全市人口约2,004,807人。其中失业、无业人口有40—50万,约占20%。  相似文献   

16.
杨宜勇撰文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目标,当然应该包括总纲性的目标,比如,一个国家的总的GDP要达到多少,人均GDP要达到多少。但我觉得还要增加一些结构性的指标,比如未来20年我们国家的基尼系数应该是一个呈现逐步缩小的趋势,到2020年基尼系数应该控制在0.4以内。失业率也应该有一个说法,失业率到2020年应该是控制在5%左右。从结构意义上来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努力缩  相似文献   

17.
<正> 一、改革发动的历史背景 二战之后,资本主义世界经过几年的恢复时期,从50年代初开始进入高速发展的年代,在将近1/4个世纪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年均将近5%,通胀率和失业率都较低。相比之下,中国经济发展缓慢,仍然无法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邓小平  相似文献   

18.
《党课》2011,(24):16-16
由于西班牙失业率连续攀升已高达20%,并成为欧洲重债国之一,因此被列入“欧洲四猪”之一。不少人认为,西班牙人是咎由自取,失业率居高不下全因其太懒。  相似文献   

19.
增长型失业的成因及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经济增长理论的一般原理,经济的持续增长能够带动就业的不断扩大,从而减少失业,降低失业率。可是,我国改革开放20年来,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失业率却不断提高。可以说,增长型失业是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经济领域中的显著特点之一。一、国有经济中隐蔽性失业公开化的障碍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力吸纳能力下降,而且在减员增效中还不断地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们按照十六大提出的“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的要求,把服务群众、稳定社会、保障发展作为己任,取得明显成效,荣获省、市“再就业工作”、“社会保障”、“医保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我们把就业、再就业工作看成是稳定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切实抓在手上。初步建立了劳动力市场体系。一是把劳动力市场延伸到社区、街道等就业服务组织,形成了职业培训、职业指导、政策咨询、职业介绍、劳动保障业务代理为主要内容的“一条龙”服务体系。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形成城乡一体、渠道多元的促进再就业新格局。二是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