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兵团党校学报》2010,(3):80-80
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贯彻实施四项干部监督制度视频会议上指出,全力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要继续以最坚决的态度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加大对违规违纪用人行为的查处力度,重点开展买官卖官问题专项整治,让卖官者身败名裂,让买官者“赔了夫人又折兵”。  相似文献   

2.
《当代党员》2008,(5):14-14
前不久,我市按照十七大精神,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关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实施意见》,得到了中组部的充分肯定。李源潮同志先后两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在全国推广。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陈存根在全市组织工作会议上作报告时,对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再次进行了全面部署——  相似文献   

3.
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当务之急是必须着力解决在选人用人现实中存在的种种突出问题,从而把正确的用人导向落到实处,使选人用人公信度有明显的提高。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须采取以下对策:深化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以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提高公信度;防止和反对用人不公,以公心用人提高公信度;纠正用人导向偏差,以正确的用人标准提高公信度;防止违背“游戏规则”,以科学的用人程序提升选人用人公信度;善于防止和化解媒体在选人用人方面造成的负面影响,以媒体的积极作用提升公信度;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以领导干部的有效作为提高公信度。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2008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强调,要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为目标,在干部选拔任用的机制、制度、方法上取得新突破。2008年1月,重庆出台了《关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实施意见》。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已成为党的组织工作的一个新的重点。为此,本刊推出这篇集锦式的经验报道——  相似文献   

5.
动向 Tendency     
《廉政瞭望》2012,(1):10-10
中组部:全国选人用人公信度连续3年提高 中组部新闻发言人近日发布了2011年全国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结果。调查数据显示,选人用人公信度为76.10分,比2010年提高3.73分;组织工作满意度为78.53分,比2010年提高3.17分。这是民意调查工作开展以来,满意度各项指标连续第3次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6.
戴云龙 《新长征》2008,(10):55-56
党的十七大报告就关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问题首次提出:“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提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对如何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应该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杜梅萍 《前线》2012,(6):45-47
密云县委结合实际构建“导向、规则、政策”相衔接和“选人、用人、管人”相统一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形成了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在中组部开展的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中,2011年密云县选人用人公信度在全市区县排名第二,组织工作满意度在全市区县排名第一。广大党员干部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效率提高,思发展、谋发展、抓发展的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8.
邱奎忠 《奋斗》2008,(3):7-8
党的十七大指出:“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首次写入党代会报告,这既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也为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做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按照十七大要求。结合我市选拔任用党政正职的工作实践,对如何坚持群众公认原则,努力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作了一些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9.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近年来,博爱县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不断创新干部选拔任用方法,取得了较好效果,提高了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和满意率。  相似文献   

10.
选人用人工作,事关党的事业和执政地位。长期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选人用人工作,十七届四中全会又强调“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省委书记刘奇葆指出:“要紧紧围绕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全力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让党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  相似文献   

11.
杨贺新 《奋斗》2009,(2):44-45
公信度就是社会公众对某种特定事物或者现象的信任程度,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就是在选人用人中提高社会公众的信任程度。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命题,这是党和国家对做好干部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2.
范宏 《奋斗》2008,(11):44-45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近年来,双鸭山市委始终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积极扩大民主,不断完善制度,创新方式方法,努力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为全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和跨越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3.
为及时有效防范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坚决治理违规违纪用人行为,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天津市委组织部创新干部选拔任  相似文献   

14.
林利育 《党建》2009,(6):41-41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这对于坚持新时期干部选拔任用的根本标准,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好人用好人,坚持正确用人导向,防止干部“带病上岗”,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作为基层党委,在干部选任工作中如何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防止干部“带病上岗”呢?笔者认为,必须要做到“三个坚持”。  相似文献   

15.
杨国钰 《新长征》2010,(8):54-54
近日,中组部印发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四项干部监督制度,这是党中央在总结以往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新的形势,健全干部选拔任用监督机制,进一步匡正选人用人风气、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重要举措。要推动这四项监督制度贯彻落实并取得实效,重点要抓住“四个环节”。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多方举措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推进选人用人科学化、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但目前在干部选任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选人用人公信度。导致选人用人公信度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当然也要多方举措,最根本的是要努力推进选人用人科学化。  相似文献   

17.
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是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目的。一师阿拉尔市以“公推直选”基层连队党支部书记为载体,积极发展党内民主,保障党员的基本权利,不仅提高了选人用人的公信度,而且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8.
张梅 《当代党员》2008,(8):51-52
为政之要,在于用人。党的十七大强调要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市委也专门下发了关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文件,这对于建立健全广纳群贤、公平公正、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要全面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着力破解影响选人用人公信度的四大难点。  相似文献   

19.
"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明确要求。多年来,四川航空集团公司坚持正确用人导向,不断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规范工作流程,认真把好选人用人关,提高了选人用人公信度和群众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杜吉明 《奋斗》2008,(10):49-50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这就要求干部选拔任用成为人民群众信的过的阳光工程,通过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把真心实意想干事、勤奋学习会干事、求真务实干成事和严于律己不出事的干部选拔到重要的领导岗位上来,努力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和人民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