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杨坤 《法制博览》2014,(1):94-95
本文将家庭伦理实体的特殊性、我国《婚姻法》规定的婚后财产共同所有制的立法精神与婚姻法在私法与社会中的特殊地位三者相结合,分析了现行《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七条第一款的不科学性与不合理性,为法律干预家庭的限度做出指引。  相似文献   

2.
《婚姻法》第4条规定,夫妻双方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3条却否定了其可诉性。从国外立法例来看,从婚姻家庭关系的伦理性来看,从我国的婚姻家庭关系的现状来看,夫妻双方当事人依据婚姻法第四条的规定签订的"忠诚协议",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王梦莹 《法制博览》2013,(6):146-147
父母出资为子女购房成为高房价时代的普遍现象,该不动产的归属也成为离婚案件的争议焦点。《婚姻法》、《婚姻法解释二》和《婚姻法解释三》为父母出资购买不动产的归属判断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法条在适用和衔接上仍有一些不明之处。因此,从父母出资购买不动产之归属的婚姻法适用入手,探讨了父母赠与意思之判断、出资客体以及部分出资等几个适用中的问题,对条文简要解读。  相似文献   

4.
关于我国在隔代探望权上的立法,2021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沿袭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已废止,以下简称原《婚姻法》)的探望权规定,仍未明确规定祖父母对孙子女的隔代探望权((1))。隔代探望权的立法缺失,并不能阻止现实生活中隔代探望权的行使与诉讼活动中隔代探望权的司法裁判。本文拟循着我国隔代探望权的立法轨迹,去梳理隔代探望权的立法现状与立法尝试,并根据我国隔代探望权的司法裁判状况,探讨我国隔代探望权行使的原则、条件与方式,提出区别不同情形对隔代探望权予以适当限制,以期对未来的隔代探望权司法裁判与立法完善提供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5.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稳定对于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对于婚姻本质的认识直接决定了婚姻法立法走向以及社会稳定的根本问题。本文通过回顾新中国三次婚姻法的指导思想,在考察世界各国婚姻法立法规定后,试图对"婚姻法立法时应该凭借什么、依据什么"这一问题提出答案。  相似文献   

6.
在市民社会中,财产关系逐步超越身份关系更加受到人们的关注。传统亲属法的固有性能逐步消亡,基于此,现在《婚姻法》的立法重心向财产法方向倾斜。基于此情况,《婚姻法解释(三)》在2011年8月份开始正式施行。此举从征求草案开始就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究其原因,主要集中在《婚姻法解释(三)》涉及的夫妻房产权益分配问题,尤其是第七条的规定,即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的情况,此不动产的归属问题。本文对第七条这广受关注的一条进行分析,以求更好的解决目前对此条的争议。  相似文献   

7.
吴哲 《法制博览》2013,(10):61-62
《婚姻法解释(三)》的出台,改变了之前立法关于夫妻房产归属的认定规则,对婚后父母出资为子女所购房产及婚前一方贷款所购房产的权属认定提出了新的处理方法,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婚姻法解释(三)》对前述两种情况下夫妻房产权属认定的处理方法是否得当,应当结合婚姻法的价值取向、中国的传统婚嫁观念以及婚姻关系特殊的身份性来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随着民间金融的发展,民间借贷纠纷越来越多的诉诸法院,也给司法裁判带来了许多挑战,其中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是越来越突出的难点问题。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是夫妻共同债务的本质特征,也是认定夫妻共同债务的基础。《婚姻法》第四十一条对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采"共同生活标准",更符合婚姻本质;而《婚姻法》解释二第24条则采"身份标准",更利于保护债权人利益。二者在成立标准和效果方面的不一致尤其是简单适用《婚姻法》解释二第24条在司法实务中易造成两难。在司法实践中,有许多法院严格按照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24条的规定来认定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在具体适用时仍然存在一些困境或者不公平的地方。一是夫妻中非举债方未分享到举债带来的利益,却被要求承担共同清偿责任。二是虚假诉讼增多。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都需要对司法实践中造成夫妻共同债务认定困境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并在立法过程中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9.
王梦莹 《法制博览》2015,(3):113+112
可撤销婚姻制度是我国在2001年修正的《婚姻法》中新增加的制度。该项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我国立法在处理违法婚姻上的空白,使得我国处理违法婚姻有了统一的标准,促进了我国婚姻关系良性发展,保证了我国婚姻家庭的质量。然而,我国《婚姻法》对可撤销婚姻制度的规定过于简单,其仍存在法定事由范围过窄、请求权主体单一等缺陷,为此,笔者将重点研究可撤销婚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以求完善我国可撤销婚姻制度。  相似文献   

10.
为了更好地学习、贯彻、落实新《婚姻法》,区工会与区妇联、区司法局联合举办新《婚姻法》知识讲座,邀请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教授夏吟兰教授为大家讲课。夏教授就新《婚姻法》中的有关问题和新增款项进行了一一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