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开端1981年1月的一天,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中心一间地下办公室里,一位研究员对大伙说:"那个实习医师有个奇怪的病人。"这句话引起了33岁免疫学助理教授迈克尔·戈特利布的注意。病人的名字  相似文献   

2.
在浙江杭州,一家创办只有6 年的综合医院的改革引起 了人们的关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在医疗制度的全面改革中,促进了医务人员医德医风和医术的提高,使有限的卫生资源得到了充分有效的利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病人。据统计,这家医院的病人平均住院日已由1995年开院初的15天下降至去年的9.5天,比全国“百佳医院”的达标标准减少6.5天;在不断增长的医院业务收入中,药品收入所占比重下降到37.4%,比全国“百佳医院”的达标  相似文献   

3.
峨眉山麓。一九八三年八月四日下午七时五十三分。夏日的傍晚,天阴气清。座落在城郊的峨眉县人民医院门诊部大楼值班室里,突然响起一串急促的电话铃声。医院秘书周志彬迅速拿起话筒,话筒里传来县公安局李先跃副局长的声音:“今天上午十一点多钟,从九老洞救出三个由昆明来旅游的大学生,他们在洞中饿了十二天了,身体非常虚弱,请你们组织人员准备抢救!”“十二天?!”周秘书放下话筒,一下惊呆了。他知道,在山洞中饿了十二天的人,若抢救不及时,会是怎样的结果。时间就是生命!医院迅速作好了接收病人的一  相似文献   

4.
卢镜 《党政论坛》2011,(4):30-30
祖国传统医学有所谓“阿是穴”疗法,即找准痛处下手治疗,不仅效果显著,而且临床应用也十分广泛。相传这是药王孙思邈的发现。一天,一个患腿痛的病人找药王就医。几天过去,病情都没有丝毫好转。于是改用针灸,但扎了几个穴位也没能奏效。  相似文献   

5.
徐步云  韦梦想  胡嘉芸 《瞭望》2021,(18):30-31
早上七点到医院,与前一天的夜班护士交接,接着同访特殊病人,计划当日手术数量,随后准备手术的各类器具……这是手术室巡同护士丁龙强一天的工作日常. 从2009年算起,丁龙强已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妇产医院工作了11年多,接生了上千个新生儿.作为一名男护士,他体验过被产妇拒绝的失落,遭受过产妇家属的冷眼,也经历过产妇羊水栓塞、产后...  相似文献   

6.
祖国传统医学有所谓"阿是穴"疗法,即找准痛处下手治疗,不仅效果显著,而且临床应用也十分广泛。相传这是药王孙思邈的发现。一天,一个患腿痛的病人找药王就医。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开展纠正医药购销中不正之风工作的第六年,经过多年的治理整顿,风气得到了一定的好转。然而,在一些地方,医疗机构收受药品回扣的现象仍很严重。如有报道说,四川某人民医院,一位住院34天,每天只是简单地换一下药的普通病人,医院要13575.66元。病人“任医宰割”,叩问医生医德!当一个医生在给患者的病情“定  相似文献   

8.
按照北京的惯例,雨雪天去医院看病的人总要少些。可是,三月份的一个雨天,在北京口腔医院,等待挂号的队伍从宽敞的挂号室一直延伸到大街。院长朱宣智告诉记者:自门诊开放以来,门庭若市,平均一天接待一千六、七百人,每个医生一天要看二、三十个病人,比口腔疾病防治先进的国家多三、四倍,常常忙得下不了班。虽然我们经过改革,调动了医护人员的积极性,提高了工作效率,“挂号  相似文献   

9.
唐丹妮 《党政论坛》2011,(20):49-49
1981年1月的一天,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中心一间地下办公室里,一位研究员对大伙说:“那个实习医师有个奇怪的病人。”这句话引起了33岁免疫学助理教授迈克尔·戈特利布的注意。病人的名字也是迈克尔,是个31岁的高大帅气的男模,为了公开同性恋身份搬到洛杉矶,因不明原因的高烧和体重减轻住院。检查发现他的免疫系统非常糟糕,就像是一个刚经历了一轮残酷化疗的癌症患者。而问题是,他并没有患癌症,也没在化疗,甚至在此之前一直很健康。  相似文献   

10.
三年多前,曾经在美国轰动一时、被誉为“世界医学界的盛事”的永久性人造心脏试验,经历了一个不寻常的过程。从一九八二年十二月开始,到一九八六年八月,四个美国病人和一个瑞典病人“勇敢地接受了试验”,现在都已先后去世。他们中存活最长的是六百二十天,最短的只有十天。他们在依靠“机械心脏”生活期间,开始时情况都很好,但接着都无一例外地受到多种严重的并发症,如中风、瘫痪、记忆丧失等的折磨,加上一百多公斤重的体外设备的“牵  相似文献   

11.
河南伊川县民间中医刘合心十多年来治好了许多人的癌症。 我认识刘大夫是由人民出版社社长曾彦修介绍的。曾彦修同志有一次到我家来,带来了一本一九八一年他为刘大夫整理的病案。里面收集的是这位大夫治好的癌症病人及其他疑难杂症患者的十几个病例,都是根据医院诊断和复查的原始记录整理的。 北京民办的燕山肿瘤医院院长倪弄畔给我看了一份一九八四年二月伊川县科学技术委员会和县卫生局对刘大夫两兄弟治癌作的一次调查报告。调查报告中说,他们调查了二十七例各种肿瘤病人。这二十七例都有县以上医院拍片、拉网确诊为癌症的资料。年龄最大的七十二岁,最小的三十二岁,其中食道癌十八人,胃癌四人,肠癌三人,肺癌一人,舌癌一人。 这些病人,绝大多数是中晚期病人。其中有术后复发的,也有没动手术的。治愈时间最长的半年,最短的仅五十二天。 曾彦修同志给我讲了一段故事。他在一九七九年得了膨胀  相似文献   

12.
朱远祥  李修文 《民主》2020,(3):53-55
澎湃新闻:从"封城"至今,您的个人生活和内心发生了什么变化?到今天为止,您出门了吗?李修文:我和所有在家隔离的武汉人都没有区别,这些天来百感交集,各种复杂的情绪都感受到了。作为一个写作者,我不仅关注自己的内心,也尽力体会别人的内心。朋友们邻居们,那些认识和不认识的人,一个病人和一个非病人,他们的内心是不一样的,更不要说已经死去的人。我想,这也恰恰是作家这个职业的职责所在——感同身受、深思、理解,然后记住。  相似文献   

13.
丁慧婧 《慈善》2020,(2):23-24
对于交通四通八达、紧靠城区、拥有8万人口且从武汉返乡人员多的淮安区石塘镇来说,从一月底前的全市疫情"重灾区"到实现疫情有效控制,有5名确诊病人治愈出院,疑似病例日渐减少、连续5天没有确诊病例,实属来之不易。老百姓从党员干部二十多天没日没夜战斗的身影中,感受到了党组织把责任担在肩上的豪迈,也看到了党员让党旗在高高飘扬的担当。  相似文献   

14.
被迫崇高     
高平 《党政论坛》2008,(24):11-11
有一支小分队是专门寻找、挖掘、宣传先进典型的。一天,被他们找到无私奉献的好典型,他们进了山旮旯里的麻风村,发现长年工作在那里的医护人员,一没名(连自己做什么工作都不敢声张);二没利(传染病津贴极低);三没社交(远离都市繁华几乎与世隔绝、连治愈的病人都不愿再与他们来往);四有危险(亲生孩子都远寄祖父母家不敢带在身边)……不必再列举下去,只需说一组数字:这里几十年先后分配来大中专毕业生八百余人,留下来的仅几十个。但他们热爱这个工作,病人说起他们,都含着泪。  相似文献   

15.
《侨园》2017,(Z1)
正与著名天文物理学家霍金一样,浙江汉子汪建华也是一位手不能动、口不能言、全身瘫痪的"渐冻人"。连呼吸都要靠仪器维持的他,只有眼睛可以转动。医生说,这种病人至多能活5年。但在爱妻的泣血守护下,他已经把生命延续了7年,并通过妻子的"特殊翻译",出版了一本用眼球"写"成的自传励志书——妻子挽留丈夫"冰冻"的生命2006年7月的一天,49岁的汪建华下班回家,在掏出钥匙开门时,他  相似文献   

16.
一位哲人曾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里有。”胜利油田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宋和凤就是这样一个人。从医26年来,她始终恪守着“做一个人民的好医生”的信念,心中时时刻刻装着病人,待病人似亲人,让充满阳光的心灵给病人带来温暖、带来希望。凡是接触过她的病人和病人亲属,无不对她那高尚的医德医风和精湛的医术交口称赞……“时刻想着病人,对病人负责是医生的天职。”宋和凤大学毕业后,加入了石油工人的行列,在胜利油田中心医院一干就是26年。开始在内科,后来到了神经内科,接触的大多是心脑血管的危重病人。26年来,经她诊治的病人数也数不清,许多危重病人正是靠着她那“对病人极端负责”  相似文献   

17.
刘琳 《瞭望》2020,(7):31-33
当一众白衣天使奋战在抗疫一线时,抗疫基建也紧锣密鼓启动了步伐。2月8日,武汉雷神山医院开始收治第一批新冠肺炎重症病人。为解决众多患者一床难求之危,武汉雷神山医院、火神山医院仅耗时十天建成并投入使用,带给前期难以人院病人生的希望,也让全世界再度看到中国基建的力量。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疫情之后,基建作用将进一步凸显,投资增速将比2019年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江西中医学院主任医师洪广祥;自1983年担任院领导以来,坚持每周一次的专科门诊和一次业务查房。为满足众多慕名求医病人的需求,7年来,他没有休息过一个寒暑假,奉献了400多个休息日,诊治了2400多个疑难重症病人,大部分患者都已恢复了健康。一些被治愈的患者说,洪医师不仅医术高明,而且理解病人,同情病人。找到了洪广祥,治愈有希望!  相似文献   

19.
4月15日,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正式关闭,结束了它们在抗疫中的使命。火神山、雷神山两所医院是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要战场。雷神山医院运行67天,共收治2011名新冠肺炎病人,1900多名康复。火神山医院运行73个日夜,累计2900多名患者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20.
这是发表在《省委书记的一天》专栏里的一篇文章,记述了陕西省委书记白纪年一天的活动。去年十二月的一天,他访问了陕北吴旗县农村,与当地干部社员商计如何发展农、林、牧业生产,改善经营,搞活山区经济,使吴旗县走上小康之路的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