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宗教与社会和谐包含以下四个基本内容:宗教内部和谐、宗教之间和谐、宗教与社会和谐、政教关系和谐。发挥宗教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要发掘和谐资源,以宗教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推动宗教对话交流,保持和促进各宗教和睦相处;弘扬优良传统,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社会和谐中的积极作用;构建和谐政教关系,保持和促进宗教与社会关系和谐。  相似文献   

2.
宗教关系是否积极健康事关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开展、社会长治久安目标的实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的指导下,构建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坚持政教分离原则,促进政教关系和谐;坚持"四个必须",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推进宗教对话,加深交流合作,促进国内不同宗教之间的和谐;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坚决抵御宗教渗透,保持和促进我国宗教和外国宗教的和谐良好局面;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促进信教与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之间的和谐。  相似文献   

3.
由于各国历史、文化、社会与政治制度不同,宗教与政治的关系呈现出多样性特征,但政教分离日益成为现代国家普遍接受的原则。厘清不同类型政教关系的特点和发展脉络,对构建和谐的政治与宗教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构建和谐社会,目的就是要达到人与人、个人与政府、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一致和共同发展.和谐社会的建立,要求人们必须依照既定的规则运行,形成一种和谐发展、秩序井然的状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和谐的宗教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和谐的政教关系是和谐的宗教关系的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5.
促进宗教关系和谐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密切,它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地位重要,作用重大,是新世纪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我国宗教问题提出的根本要求。要把促进宗教关系和谐作为开创新世纪新阶段宗教工作新境界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为指针,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为动力,以促进宗教关系和谐为目标,全面开创新世纪新阶段宗教工作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6.
促进宗教关系和谐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密切,它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地位重要、作用重大,是新世纪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我国宗教界和宗教工作提出的根本要求。要把促进宗教关系和谐作为开创新世纪新阶段宗教工作新境界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为指针,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为动力,以促进宗教关系和谐为目标,全面开创新世纪新阶段宗教工作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7.
促进宗教关系和谐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密切,它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地位重要,作用重大,是新世纪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我国宗教问题提出的根本要求.要把促进宗教关系和谐作为开创新世纪新阶段宗教工作新境界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为指针,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为动力,以促进宗教关系和谐为目标,全面开创新世纪新阶段宗教工作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8.
法律和宗教部属于社会规范,是社会控制的重要手段。处理好宗教规范和国家法律的关系关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贯彻、关乎国家主权的维护、关乎政教关系的和谐、关乎法治国家的建设、关乎宗教团体的自身建设要正确处理国家法律和宗教教规的关系,需要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必须强化法治意识:二是必须用法治的方式管理宗教事务;三是必须推进宗教教规与法治社会相适应。  相似文献   

9.
清代中央政府对蒙古地区政教关系的法律调整始于关外时期,清军入关后其对漠南蒙古、漠北蒙古、漠西蒙古地区政教关系的宗教立法更加全面。其宗教立法涉及蒙古地区政治与宗教、俗权与教权、宗教组织与国家、宗教组织与地方政府几对较为复杂的社会关系,不仅具有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维护国家统一、政教分立制衡的特点,也体现了中国多民族语境下西部地区政教关系法律调整的历史复杂性特征。这些经验是不能从西方较为单一的基督教与法律的关系中获得的。  相似文献   

10.
宗教活动场所是当代宗教信仰的发生地,是信教群众过宗教生活的场域,也是宗教问题和宗教矛盾的多发地。做好宗教场所治理,影响社会治理大局,是做好宗教工作的重要内容。总结研究我国宗教场所治理重点难点,是坚持和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的需要,是维护我国现有和谐政教关系的需要,也是提升政府社会公共事务服务水平与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当前,宗教场所治理重点应集中在权属保障、教职人员齐整、财务有序、商业开发、佛道场所的仪式仪轨文明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宗教关系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宗教关系和谐与否,不仅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而且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稳定、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好新形势下的宗教工作,充分发挥宗教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对于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党同宗教界的爱国统一战线,顺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两汉三国时期汉中道教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源于汉中及巴蜀地区的五斗米道是中国道教的源头,在张鲁雄踞汉中时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宗教。早期汉中地区的五斗米道同政治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大致经历了政教分离、政教对立、政主教从和政教合一等不同阶段。探寻汉中地区早期道教的演变轨迹,对于中国传统宗教文化的发掘保护至关重要,对于今天弘扬道教优秀文化、促进区域社会和谐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政治与宗教的关系问题长期为我国法学界所忽视。三亚市政府对三亚观音圣像建设的直接参与、扶持和收购行为是利用我国“政教分离”这块法律处女地的权力滥用行为。它不仅违背我国宪法原则,而且也是我国政教分离原则缺乏法律保障的现实表现。因此,研究和探讨宗教信仰自由与政教分离的关系以及相关法制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宗教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属上层建筑范畴,它对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具有重要作用。我国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处理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宗教的关系,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  相似文献   

15.
西方国家通过确立政教分离原则逆转了与教会的关系,开启了政治现代化进程.政教分离的实质是限制教会染指政务.历史表明,基于"神圣-世俗"二元化的政教关系并未完成宗教的去政治化.与此不同,中国的政教关系很早就实现了"以教辅政"的格局.当前,我国宗教关系健康发展的关键在于坚持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在深化改革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和谐的社会需要和谐的宗教,和谐的宗教也离不开和谐的社会。处理好宗教信仰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之间的关系,才能促使宗教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多做贡献。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政教关系,并从政权、政府、政党诸方面把握“政治”的内涵,全面而深刻地思考政教关系,在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中形成中国特色的政教关系,主要内容包括:坚持政教分离的原则,宗教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宗教不能干预行政、司法和教育等国家职能;区分宗教信仰与宗教事务,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巩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与宗教界的统一战线;引导宗教“讲政治”,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总体来说,关键是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中国宗教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相似文献   

18.
宗教关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问题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促进宗教关系和谐,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是中国共产党在宗教问题上最大的理论创新,是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的新境界。如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保持和促进宗教关系和谐,必须准确把握其内涵,才能实现其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9.
宗教因素在苏联解体中的隐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是俄罗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苏联时期反宗教政策与宗教政策的逆转、政教关系、宗教问题与民族问题的复杂交织,使得宗教因素在苏联解体过程中起到了积劳成疾、推波助澜的作用;宗教因素在苏联解体中的作用可能更多是隐性的,但却是不可忽视的、诱因性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构建和谐社会本身包含了宗教自身的和谐,以及宗教与社会各有关方面的和谐。高度重视宗教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宗教,发挥宗教和谐思想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作用,从“和为贵”、“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角度,以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相互尊重为前提,充分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