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贵州省公众食品安全整体认知状况分析(一)对食品安全标准整体的认知贵州省公众对于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标准的认知整体偏低。不少公众认为,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要向欧盟及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标准看齐。公众普遍认为食品安全形势严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食品标准低于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二)对食品安全事件责任的认知贵州省公众普遍认为出现食品安全事件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的,一是政府监管不力,层层监管机构形同虚设;二是食品生产者唯利是图。(三)普遍认为贵州省食品监管应该采用欧盟式的追溯管理一旦食品出现安全问题可以从零售端追溯到原产地,  相似文献   

2.
黎霆 《理论导报》2011,(5):6+11
食品安全是当前公众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今年年初以来,全国多个地区又出现了多起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说明食品安全的形势依然严峻。进一步来看,食品安全事件的频繁出现,除了监管体系依然不够完善、少数不法厂商见利忘义等原因外,很可能还由于食品行业中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尚未得到解决,从而使食品安全监管的难度加大。  相似文献   

3.
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直接影响到食品的安全。文章介绍了我国及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监管的现状,从食品安全监管体制、食品安全法规及标准体系、社会力量参与食品安全监管三个维度进行梳理和分析,提出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经验对我国的启示,以期提高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水平。  相似文献   

4.
食品安全靠市场机制无法得以根本解决,必须依靠国家食品安全监管权力才能得到保障。每一起食品安全事件的背后都存在监管滞后或监管不力的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其实是市场失灵和监管失灵的共同结果。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有必要从构建独立监管机构、公共治理模式和行政问责机制等方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5.
为适应和引领食品安全新常态,我们引入政策网络理论来分析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政策效能。根据政策网络理论,食品安全监管政策网络由政策社群、府际网络、专业网络、生产者网络和议题网络五部分组成,其结构边界封闭、行动者互动弱以及参与度不高是造成食品安全监管政策效能低下的主要原因。因此,采取提高网络结构边界的开放度、强化网络行动者的互动关系和提高网络行动者的参与度等策略,是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政策效能的良策。  相似文献   

6.
成都市食品安全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综合监管力度不够,分段监管矛盾突出,地方立法亟待加强,食品标准程度不高,社会监督机制较弱等。为此,应建立全市统一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建立食品安全立法与执法的互动促进机制,形成食品安全检测资源的整合机制,健全食品安全监管的保障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并构建食品安全监管的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政府规制力的欠缺,是一个主要原因。本文从政府这一治理主体入手,从法规设置和监管机构两方面,考察食品安全问题中政府规制力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提高政府在食品安全问题上的规制力,提出一些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成都市食品安全工作已取得明显成效,表现为监管体系基本建立,监测水平逐步提升,部门联动成效明显,监管机制不断创新;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综合监管力度不够,分段监管矛盾突出,地方立法亟待加强,食品标准程度不高,社会监督机制较弱等。为此,应建立全市统一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建立食品安全立法与执法的互动促进机制,形成食品安全检测资源的整合机制,健全食品安全监管的保障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并构建食品安全监管的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9.
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经济的稳定发展,还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生命财产安全。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向好,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食品安全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监管机制不健全、行业协会作用发挥不充分、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意识薄弱等。为此,全社会成员要共同参与、广泛监督,各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互相协作,通过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充分发挥食品行业协会作用、提升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意识等途径不断加大对食品安全工作的监管力度,以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宋强  耿弘 《求实》2012,(8):44-47
通过对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沿革的解读与反思发现,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中多头分散的管制模式及社会性参与不足是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症结所在。要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必须从变革当前的监管体制入手,构建全社会广泛参与的集中统一的大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同时,要建立食品安全监管新体制的架构,并对新体制运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11.
农村食品安全现状及其防范网络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亚芳 《湘潮》2013,(5):47-48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备受人们的高度关注。相比较城市食品安全体系的日益完善,我国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存在诸多隐患。当前农村食品安全现状令人担忧,笔者从农村食品安全现状出发,阐述了我国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构建我国农村食品安全防范网络,来有效解决当前我国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完善目标管理机制,从而,有效地保证县城乡广大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把让人民群众吃的放心、吃的安全的食品安全任务目标真正落到了实处。  相似文献   

12.
郑风田 《前线》2011,(2):44-44
春节临近,食品安全问题再次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话题。国家一直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北京市也一直在着力建立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确保首都"菜篮子"的安全稳定供应,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整体食品安全仍然面临着很多新的问题与挑战。我们食品安全的现状如何?北京市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情况怎样?如何发挥企业和市民的作用?本刊特别策划了一组文章,综合反映专家、政府主管部门负责人、企业代表以及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的看法和建议,希望能对上述问题有所解答。  相似文献   

13.
蔡小娥 《学习月刊》2014,(18):24-25
近年来,我国公共食品安全事件屡屡曝光,使得食品安全及其监管这一话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笔者通过总结国外食品安全监管法律制度的成熟经验和做法,结合我国国情,分析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中的漏洞,提出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法律制度的思路和建议,以期对我国正在进行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有所裨益。一、监管模式现状: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的漏洞(一)食品安全分段监管模式易产生监管盲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主要是“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这种体制的弊端:一是浪费监管资源,容易出现监管肓区。食药、农业、卫生、质检、商务、工商、环保等部门都能管,但不同部门仅负责食品链的不同环节,容易出现“人人都管事,事事无人管”的监管盲区。二是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导致监管效率低下,难以形成合力。三是监管主体主要是政府,计会共治的格局并未真正形成。  相似文献   

14.
王伟 《求实》2012,(11)
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在于食品利益相关者的道德出现了问题.从业者道德缺失、监管者道德失范、消费者道德冷漠、媒体道德功能式微是当代中国食品安全伦理失序的实然生态;市场化及拜金主义的冲击,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对食品安全悖德行为的过度宽容,监控体系不完善造成的监管乏力是导致食品安全伦理失序的深层原因;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道德考评机制、奖惩机制、监督机制、诚信机制、宣教机制是推动当代中国食品安全伦理秩序生成的应然路径.  相似文献   

15.
胡颖廉  李宇 《新视野》2012,(1):71-73,105
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状况总体稳定,但同时风险聚集.基于社会监管理论,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成因可归结为:产业素质和消费结构等深层次制度环境,“反向制度变迁”历史路径带来的监管空白,目标多元、职权分散等体制机制障碍,干预、激励和自律政策失灵,以及消费者风险认知偏差.为提高我国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一要创新政府和消费者的食品安全理念;二要完善综合协调、全程监管、区域联防和应急处置机制;三要健全手段,做到治理关口前移,监管重心下移和监督主体外移.  相似文献   

16.
政府承担食品安全监管责任是维护公民生命健康权、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需要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近几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屡屡被媒体曝光,反映出食品安全中政府监管责任的缺失,主要表现为规范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责任缺失,实施监管执法的责任缺失,推进信息公开的责任缺失,进行诚信宣传教育的责任缺失。因此,强化我国食品安全中政府监管责任,必须健全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强化食品安全执法责任,构建透明公开的食品安全信息体系,不断推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7.
突破食品安全管理行政问责制困境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安全是关乎人民安居乐业、社会长治久安的大事.世界各国政府大多把食品安全视为公共安全,并加大力度进行监管.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繁发生,食品安全管理行政问责法律体系、运行机制及文化氛围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健全和完善食品安全管理行政问责法律体系,明确食品安全管理行政问责运行机制,努力营造良好的问责文化社会氛围,确保食品安全,构建和谐社会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8.
食品安全是一种公共产品,它的提供需要政府和第三方等公共经济主体的介入。现行分段监管体制中的衔接不当、政府提供的信息不完善、政府监管的手段过于依赖直接管制等造成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由此需要在深化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建立消费者获取安全信息的渠道、倡导生产者和经营者自我管制以及第三方管制等方面完善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9.
<正>新的食品安全法将于10月1日起正式施行,最严监管如何避免花架子?相关负责人表示:实现最严监管,首先是源头严防。食品安全的监管从源头抓起,这是好事。但与企业的恶行相比,执法部门的失职渎职,导致食品安全体系形同虚设,这样的危害更值得重视。一出事就把责任推给"狡猾"的企业,一出事就把原因归结为缺乏监管标准,一出事就把原因归结为缺乏执法依据,监管部门这种卸责"三板斧"戏码必须叫  相似文献   

20.
《先锋队》2013,(10):7
新闻背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成立,结束了我国食品安全"九龙治水"的尴尬局面。然而,也有舆论质疑:由于地方经济发展利益以及腐败等多重原因,一些地方政府在食品监管上动力不足。监管权集中的同时,责任难以体现。舆论热议:这个方案实现了我们的愿望,就是把国家食安办、工商、食品药品监管、质检等部门的相关职能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