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我们的信访工作中,一直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一些案件的解决本来可以通过基层调解、通过正常的法律渠道来进行,然而,当事者都不辞辛苦地选择了上访,选择了找“某某领导人”或“某某领导机关”讨要说法,希望领导机关或某领导人干预他们的事情,从而促进问题的解决。这种重领导人的“批示”、  相似文献   

2.
据新华社记者对江苏、河北部分群众越级信访事件调查表明,相当数量农民受到不法侵害时,不是通过正常法律途径解决,而是走上了上访之路,有些完全可以在基层司法部门解决的问题,竟越级上访到省里甚至中央。一些农民信“访”不信“法”,这样的选择让人叹息,也发人深省。农民受到不法侵害时,不通过正常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而是采取上访的方式来讨“说法”,并不能完全归结为农民缺乏法律知识、法律意识淡薄。过高的诉讼风险和诉讼成本,是农民在司法程序前止步的主要原因。而上访除了交通费用外,不需要支付其他费用,如果碰到一位说话管用、作…  相似文献   

3.
应该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块柔软的地方,犯罪的人也不例外。我是一名反贪干警,工作的对象主要就是行贿人和受贿人,也许当大家想到罪犯的时候都会觉得他们是多么可恶可憎,其实罪犯也是人,只不过是犯了法。前不久,我们办理了一起行受贿案件,其中有个犯罪嫌疑人刚被带到办案工  相似文献   

4.
有消息说:某镇干部打伤了农民,没有得到处理,于是这位农民依法上访,上访材料在一个月之后逐渐下转。县里要求镇长查办,镇长交给村主任做工作,村主任又叫组长落实,组长将批满文字的材料退给了农民。于是,农民不再上访,决定去打那名镇干部。这事听起来荒唐,令人啼笑皆非,而这却在陕西省的一个镇真实地发生了。  相似文献   

5.
为了让违法犯罪分子无法串供、翻供、逃匿和毁证,国家设立了专门关押未决犯的特殊场所——看守所;为了逃避法律的惩处,在押犯及其亲属们,千方百计地寻找和制造机会,以求内外串通、翻供和毁证;为了给在押犯以人道主义的待遇,法律允许家属为其转送日常生活用品,这样就为其内外串通提供了夹带“私货”的途径。 本文仅从山东省东明县监所检察干警“缉私”事迹中,采撷几朵“花絮”奉献给读者。  相似文献   

6.
2008年以来,路桥区信访工作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信访工作的压力也不断增大,初信初访作为信访工作的初始阶段,是社会矛盾纠纷的"萌芽破土",也是群众反映问题提出诉求的"第一步"。能否认真对待、快速处置初信初访,是解决信访问题的关键,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三国演义》里有个"曹操烧信"的典故。官渡之战后,曹军从袁绍军营里清理出一批书信,都是曹操手下的一些人暗地里写给袁绍的,……曹操力排众  相似文献   

8.
陈永坤 《政府法制》2012,(35):45-45
若论最短的信,当推我国文学大师郭沫若的一封“无字信”。 郭老学识渊博,并擅长书法,全国各地都留有他的笔迹。1963年。山东省郓城县城关卫生院改建时,院领导决定这个院名要请名人来写..想来想去就想到了郭沫若。于是,就以郓城县城关卫生院的名义给郭沫若去了一封信,请他题写院名。不久,便接到郭老回信。拆开一看,信封内却空空如也,并没有郭老的题字。这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9.
儒家思想将仁、义、礼、智、信视为人的天性,孔子、孟子、荀子等都重视对“信”的思想的阐释。概括言之,信就是保证自己承诺的真实性,具体有守信之信、等级之信、人伦之信、宽仁政之信、交易之信等。就本质上讲,儒家思想的“信”是为仁义服务的,依附于伦理思想,是历史经验与现实社会相融合的结晶,反映在法律上就是不嗜杀人、同罪异罚非刑也、宽猛相济、无诉思想、反对不教而诛和父子相隐、君臣相隐等。但是,儒学者在阐释“信”的思想时突出了精神信念对人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含有唯心的成分。  相似文献   

10.
一份今年上半年城镇居民工资单,引来社会上有关工资被增长的热议。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近日接受凤凰卫视主持人吴小莉采访时坦承,被增长之讥让自己觉得脸红。他还表示,目前统计工作确实存在不足,需要往前推进。  相似文献   

11.
信访制度是我国特有的行政救济和纠纷解决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如何将信访工作纳入规范化、程序化和法制化轨道,关系到公平、正义、民主、和谐社会的建设,关系到法治中国的建设,也关系到依法治国方略的实现。本文将对突破现存信访制度的困境,对已经建立的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2.
《政府法制》2014,(18):11-11
《重庆晨报》2014年5月8日刊发黄春景文章:近日,笔者通过多种渠道拿到了一封由复旦大学177名同学联合签名的“请求信”,177名学子表示,希望国家、社会、法院综合考量,慎重量刑,能给林森浩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多位律师及专家则表示,“请求信”对二审量刑的影响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13.
沈伟 《法学》1996,(12)
“中银信”事件的法律思考●沈伟1996年10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收回原中银信托投资公司(以下简称“中银信”)的《经营金融业务许可证》,并批准广东发展银行(以下简称“广发”)收购“中银信”,承担其债权和债务。①“中银信”是一家金融性公司。自1...  相似文献   

14.
张友直 《行政与法》2010,(10):28-31
信访制度是我国公民政治参与和民意表达诉求的重要渠道,也是实现和维护公民权利的具体形式。本文分析了当前公民涉法涉诉类信访存在的信"访"不信"法"问题的主要弊端,剖析了其深层次原因,结合我国法律、政治等实际提出了综合解决方案,以期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16.
时下许多人"信访不信法",其实质是法律权威缺失,司法裁判不具有终局性;其要害在于人治的司法大于法治的司法。所谓"司法无信,焉能信之",前一个信为诚实而不欺;后一个信为可靠而不疑。当司法者不能排除干扰"一断于法"时,人们只能敬而远之。此乃司法之不幸,更是国家之不幸。推动法治中国建设,此不正常现象必须得到纠正。  相似文献   

17.
则行 《法人》2004,(8):46-48
中国的立法之路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在上下求索的过程中有这样一批人,用智慧与实践书写着这样一句话:"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他们的共同特征是学术良心、社会责任感、理性中立的批评和孜孜不倦的制度设计。他们的共同名字是"学者型立法者"。  相似文献   

18.
引子四川信言律师事务所的名称“信言”二字取自《道德经》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引申为“诚实的,值得信赖的言辞”。取其诚实不欺,值得信赖之意。事务所所训———“言必信,行必果”源于《论语·子路》,是“言而有信”的升华,在强调“言而有信”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行”的要求:通过和发现掌握事实,准确地适用法律,勤勉尽责地为客户服务,达到最大限度地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结果。使青春飞扬的信言人1999年成立的四川信言律师事务所,在蓬勃发展的律师队伍中应该说是一名“新兵”。不过“新兵”有“新兵”的追…  相似文献   

19.
2014年,可谓"立法大年"。在这个年度,《环境保护法》《安全生产法》《行政诉讼法》等一批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法律完成大修且都经过了"向全社会征求意见"这一程序。修改后的法律中体现了"在限制政府权力的同时赋权于民"这种取向:被称为"史上最严环保法"的新《环境保护法》通过确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等规定赋权于民,修改时涉及70多个条款的《安全生产法》把保护人的生命安全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事关政府钱袋子的《预算法》除涉密信息外将财政资金使用情况公开的规定赋予公众充分的知情权,《行政诉讼法》的修改则在多处体现了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信息。因为《行政诉讼法》事关"依法治国"之大事,我们请行政法专家王才亮就该法修改写下本文。  相似文献   

20.
杨志勇 《政府法制》2013,(17):60-60
2012年,山西省太谷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下称联社)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以来,面对联社历史包袱沉重,发展基础薄弱,市场竞争激烈的现状,在深入调研分析之后,以建立科学高效的绩效考核机制入手,从严管理强服务,从远治社促转型,有效促进了各项业务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形象的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