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0 毫秒
1.
本文所谓“内蒙”系指“察南自治政府”、“晋北自治政府”、“蒙古联盟自治政府”三个伪政权统辖的区域,总面积506,800余平方公里,人口549余万,约占当时华北总面积的一半,总人口的不足7%。它是日本侵华期间鸦片的主要基地。对日本在这一地区的鸦片政策进行剖析,不仅有助于进一步揭露日本贩毒戕害中国人民的罪行,而且便于从更高层次上揭示内蒙鸦片在日本推行鸦片侵华政策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日本武力侵华的战略关系。  相似文献   

2.
日俄战争后,日本取代了俄国在中国东北南满铁路的特权,霸占了旅大地区和“南满铁路”,还攫取了其他许多权益.从此日本便以旅大地区为基地,以南满铁路为大动脉,不断扩大其侵略权益,并推行鸦片侵略政策,进行鸦片贩毒与走私活动,给东北社会带来深重的灾难.  相似文献   

3.
对日本侵略者侵华理论的研究,尤其是对战争指导者侵略思想的揭露和批判,一直是抗日战争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这显然无助于正确把握侵华战争的起因、走向和实质,也影响到对日本战争罪行的清理和清算.鉴此,本文将研究的视点,聚焦于近卫的侵华理论.不仅是因为日本历史上最大一次规模的侵华战争的决策和行动,都是在他任内作出的,而且他的一整套侵华理论,比起日本任何大陆扩张主义者均毫不逊色,甚至可以说是包括军部在内的日本战争指导集团制订各项侵华政策的指导纲领.  相似文献   

4.
孔令波 《世纪桥》2004,(3):30-32
东北抗日义勇军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及八路军挺进热辽地区的部队,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反侵略斗争,对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对战后推进民主革命进程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东北抗日战争歼灭了大量日军,延缓了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的进程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战略意图,就是要先占领东北,尔后侵占全中国。事变之后,日本侵略者狂叫不出几个月便可占领全满洲,占领全中国,日军的侵略暴行,激起东北人民的  相似文献   

5.
康健 《党史博览》2021,(5):27-31
东北地区的地理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其在近代以来一直为日本所觊觎.1905年日本在日俄战争中打败俄国后,即开始在旅大地区实行殖民统治.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更是在我国东北地区扶植傀儡政权,建立伪满洲国,并以东北为基地,进一步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日军侵华期间,在东北的军事工业建设、城市发展、教育文化、农业科技等方面都留下了日本人的痕迹.因此,从二战结束到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在工业、经贸、意识形态等领域始终与日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日本因素成为新中国成立前后东北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中篇2 东北抗联的斗争,消灭和 牵制了大量日军,延缓了日本全面侵华战争进程 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后,积极向热河、察哈尔和关内进行新的侵略扩张。1932年初进攻上海。3月,又精心炮制成立了伪满洲国,把东北变成了日本帝国主义独占的殖民地和发动更大规模侵华战争的后方基地。然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抗联的武装斗争,歼灭和牵制了日军大量兵力,迟滞了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进程。 抗联的军事打击,使日本侵略军损失惨重。日军占领东北后,只能控制一些城市和铁路沿线,无法控制广大农村和山区。抗联则利用农村和山区,依靠广…  相似文献   

7.
在列强侵华史上,日本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是一个有着十分重要地位和特殊作用的殖民侵略机构。从1906年到1945年,它在中国大陆从事侵略活动达40年之久。满铁的历史就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东北的历史。  相似文献   

8.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年底,日军铁蹄即踏入安徽,进行野蛮军事侵略和经济掠夺.1938年,抗战转入相持阶段之后,日军调整战略,变"速战速决"为"以战养战",对安徽沦陷区的经济资源,尤其是对煤、铁矿藏和粮食等战略物资疯狂掠夺,以支撑其长期军事侵略行径.  相似文献   

9.
对日本侵略者侵华理论的研究,尤其是对战争指导者侵略思想的揭露和批判,一直是抗日战争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这显然无助于正确把握侵华战争的起因、走向和实质,也影响到对日本战争罪行的清理和清算。鉴此,本文将研究的视点,聚焦于近卫的侵华理论。不仅是因为日本历史上最大一次规模的侵华战争的决策和行动,都是在他任内作出的,而且他的一整套侵华理论,比起日本任何大陆扩张主义者均毫不逊色,甚至可以说是包括军部在内的日本战争指导集团制订各项侵华政策的指导纲领。长期以来,日本史学界一直持有近卫“和平主义者”的观点,竭力辨…  相似文献   

10.
郭红婴 《新长征》2011,(4):60-61
一、"九一八"事变后吉林抗日救国运动的兴起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侵略我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由于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日军占领沈阳之后,继续扩大对东北各地的侵略,至10月下旬,吉林省大部分地区沦陷。  相似文献   

11.
日军对安徽矿产和粮食资源的掠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年底,日军铁蹄即踏入安徽,进行野蛮军事侵略和经济掠夺.1938年,抗战转入相持阶段之后,日军调整战略,变"速战速决"为"以战养战",对安徽沦陷区的经济资源,尤其是对煤、铁矿藏和粮食等战略物资疯狂掠夺,以支撑其长期军事侵略行径.  相似文献   

12.
《党史纵横》2007,(8):62
抚顺战犯管理所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建的改造日本战犯及其他战犯的机构.1950年7月,战犯管理所收押了从前苏联政府移交给中国的969名日本侵华战犯和国内其他单位移交来的13名日本战犯.这982名战犯虽然只是日本侵华战争中的少数犯罪分子,但是他们所犯的罪恶却无可辩驳地暴露了日本侵华战争的性质.这些灭绝人性的战犯,在侵略中国期间都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骇人罪行.  相似文献   

13.
抗战期间,日本侵略军两次占领福州,不仅给福州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也使日本人民深受其害。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重温日军两次侵占福州地区的历史,揭露一小撮军国主义分子的法西斯暴行,对年青一代进行爱国主义  相似文献   

14.
日军在侵略中国过程中灭绝人性地大量使用化学武器,荼毒中国人民至深.而日军的这些战争犯罪与日本裕仁天皇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裕仁天皇是日本研制化学武器的最高决策者、日军在中国使用化学武器的主使人,因此他不但是发动侵略中国和太平洋战争的最大战犯,也是日军施行化学战、毒气战的最大罪魁.  相似文献   

15.
1931年日本占领东北后,即推行罪恶的鸦片毒化政策。辽西地区的地理条件适于生长鸦片,历史上也有种植鸦片的传统,日人遂以其作为推行鸦片毒化政策之重点。日人在辽西地区推行鸦片毒化政策的过程中,表面上披着禁止种植和吸食鸦片的外衣,实际上实施鸦片毒品垄断专卖。本文通过大量一手史料,对日人藉此获取暴利,以补充前线侵略军费之用,同时摧残辽西人民的身心健康,使其真正成为东亚病夫的罪恶目的,予以披露。  相似文献   

16.
赵东阜 《党史纵横》2001,(12):45-46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侵略军发动了震惊世界的“九一八”事变。事实上,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对中国东北的侵略野心早已是路人皆知,它要挑起事端搞侵略也不是什么秘密了。对于日本帝国主义将要发动的侵略,中共地下党组织看得非常清楚。但日本侵略者对沈阳地区及东北其它大片地区占领得那么快,却是中共满洲省委及其下属党组织所始料未及的。据现仍健在的原中共满洲省委宣传部长刘昆(后因革命工作的需要改名为赵毅敏)回忆:刚听到日军轰击东北军北大营的炮声时,感到十分突然,以为是土匪闹事,但很快就断定是日本侵略者在搞什么军事…  相似文献   

17.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侵华战争,武装占领我国东北三省,扶植满洲国傀儡政府,实行法西斯殖民统治。伪满洲国建立后,日本关东军为了彻底镇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人民抗日斗争,曾在东北各地大规模推行集团部落(东北群众称“归屯并户”)活动。这一野蛮行径是日本侵华战  相似文献   

18.
新四军与日军之间的经济战,是新四军对敌斗争的一项重要内容.日军"以战养战"侵华政策的失败,客观上就宣告了日本侵华战争的必然失败.  相似文献   

19.
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侵略中国,并于1937年7月7日发动了全面武装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在中国共产党倡导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和发展,中国军队在辽阔土地上对侵略者进行了持久的抵抗和打击,夺取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本书作者以日本官方发表的日军侵华著作和侵华日军一些高级官员回忆录中所提供的史  相似文献   

20.
正1937年,日本军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大旗,号召全中国人民、军队和政府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军侵略。无数抗日志士、热血青年、爱国华侨和革命知识分子,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奔赴华北抗日前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