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读书随感     
许明 《西部法苑》2003,(1):59-60
不管是普通人,还是做官的人,或者是有文化的人.对待读书的态度历来是非常功利的。古时候的人读书是为了做官.“学而优则仕”,其实质是为了自己和家人生活得更好。因为只有做了官,特别是做了大官,才能吃国家的俸禄,不仅可以解决自己的衣、食、住、行的问题,而且还可以有比较体面的社会地位.众人所敬仰。正所谓:“书中自有干种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实践证明,一些普通人刻苦读书的真正力量,  相似文献   

3.
读书消暑     
盛夏三伏,暑热难耐的夜晚,怎么呆着都心浮气噪的时候,不如躲进卧室,点一盏灯,读书消暑。  相似文献   

4.
谈读书     
正现实生活中,爱读书与不爱读书,有很大差别。爱读书之人,往往语言丰富、思维缜密;不爱读书之人,常常想法简单、语言贫乏。这是因为好书蕴藏着思想的精华。凡是能沉下心来读书的人,总能激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思想活力,得到夜来一笑寒灯下,始是金丹换骨时的智慧启发,滋养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浩然之气。当下,面对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特别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名  相似文献   

5.
读书有感     
说起读书,我以为:或为职业所读,或为兴趣而读;或为一时所读,或为终身而读……无论何种读法,均有苦乐。虽难以言表,但却令人忘怀。  相似文献   

6.
读书养病     
人一生中患些小病小痛是正常的.老舍先生说得好:生活是种律动,须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滋味就含在这变而不猛的曲折里。微微暗些,然后再明起来,则暗得有趣,而明乃更明;切忌明过了头忽然烧断,就好像搭线灯泡似的。  相似文献   

7.
读书偶得     
王沂孙的咏物词多用事用典,某些典事生辟少见,如前人曾谓他的《水龙吟》咏海棠中的“燕宫绝笔”“绝笔”一词无法落实。我在笺注《花外集》时,接触到一些材料,或许能落实“绝笔”所指之事。谨录于此,不揣浅陋,就教于前人和时贤。  相似文献   

8.
读书偶感     
闲来翻书,读到清人纪昀(晓岚)所著《阅微草堂笔记》中一则故事,说的是清康熙年间,在江南漕运官员中发生了一起贪污犯罪案件,官吏伏法者多人。数年后有一伏法者的魂灵向其朋友说,为这件事在阴间把某官员告了。其朋友惊奇地问:这人是守规矩的官,而且他总督两江漕运是在你们案发前十几年,为什么要告他呢?伏法者说:案件形成非止一日,刚开始时,如果及时处理,只需罢黜一个官员,流放两个属吏,就可以防患于未“萌”,可是某官员为了博得忠厚的名声,养疽不治,以致造祸后人,使我们才成为罪人的,追本溯源,不怪以前的官员又怪谁呢…  相似文献   

9.
斯大林读书     
易术 《政府法制》2010,(22):18-18
斯大林一生读书无数,涉及的领域包括历史、政治、军事、哲学、文学、教育学、生物等。相对而言,他更偏重文科。在文学领域,现在能在俄罗斯国家图书馆里找到留有斯大林手迹的1937年版普希金的长篇小说《叶甫根尼·奥涅金》。  相似文献   

10.
关于读书     
陈世慧 《江淮法治》2014,(24):54-55
正我们不要小看了每一本书。即便它是一汪不大的湖泊,也可以任你泛舟其上,阅尽人生的风景。小时候为了读书,我常常把大人们过年时给的一毛两毛的压岁钱,用来换取街头书摊上一本一本的连环画,那时候,一书难求,绝不是虚夸。我是个地道的农家孩子,祖上也不是什么书香门第,虽然没有被书香熏陶过,但我天生的爱看书。不论何时何地,只要碰上书,我就会射出一束贪婪的目光。那情景,就像渴水已久的人,一下子看到一壶茶,怎么也不肯  相似文献   

11.
读书在品     
读一本书,就像吃一道菜,饮一盅茶,要知其味关键在品。品书,在细细咀嚼和品味中,才能理解书中的深意,感受到书中悲欢的情境;“蜻蜒点水”则如饮白开水,淡而无味;“囫囵吞枣”更如走马观花,难入佳境。品书,才能理解那些看似平淡的文字中早已蕴藏的深厚的底蕴——那是一种生活磨砺中留下的清香记忆;品书,才会出现思想共鸣,才会有因一首诗或一段话使你深有感触、受到启迪的现象,于精妙处,忍不住击节叫好,于幡然醒悟中,内心受到极大的震撼;品书,才会使精神获得交流,思维得到饱满,于品味中陶冶、净化乃至提升自己的心灵世界。品书,会营造出一种全…  相似文献   

12.
朱文鸿 《中国监察》2011,(10):63-63
读书是一种心灵的活动,能够使人摆脱愚昧和狭隘,提升思想的高度和深度,历练宽广的眼界和博大的胸襟。宋代黄庭坚曾说:"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他的意思是说,读书可以使人变得优雅和聪慧。  相似文献   

13.
读书与看戏     
梁长生 《政府法制》2012,(26):16-16
读书与看戏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一则历史轶闻却将二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据清代笔记《浪迹续谈》记载,福建闽县人龚海峰任平凉地方官时,4个儿子随他在任所的书斋读书。有一日,龚海峰召戏班子来官署娱乐,正在读书的4位公子听见乐声起,无不想放下书本奔向戏场。  相似文献   

14.
读书的快乐     
古人云,“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读书是快乐的源泉。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把读书作为自己工作与生活中的重要一环,无论何时何地,我从没有忘记读书。出差在外,我总会在行李中放上一两本书籍,既可解除舟车劳顿之苦,又可把平时无暇阅读的书读一读;工作之余,我也总会拿起书本,既让紧张的神经得到松弛,也给自己充一下电。尽管在年龄增长、职务变迁中感受到生活的诸多变化,但我对读书的嗜好却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15.
读书是福     
工作之余,能自在尽兴地读书,是做人的一种福分。古人云:有功夫读书谓之福,有力量济人谓之福,有学问著述谓之福,无是非到耳谓之福,有多闻直谏之友谓之福。五福之中,读书列首,可见古人对读书的推崇。读书确是益智又开心的事。茶余饭后或夜深人静之时,独处一偶,悠悠的思绪伴着淡淡的书香,全身心地投入一行行文字之中,既读别人的思想,别人的喜怒哀乐,也读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和思考。沉浸于书的世界之中,心情是那样的安  相似文献   

16.
读书的恩泽     
回顾自己的法官生涯,可谓一直与读书相伴。无论是专业知识的积累,还是法治观念的提升,乃至人生态度的升华,当然得益于外界多方面的帮助,可是感受最为清晰的,还是读书的恩泽。  相似文献   

17.
读书十致     
正读书,向来为世人所推祟。今年,福建省检察机关部署开展两提升三过硬建设,何泽中检察长亲自做倡导养成学习自觉,做学习型检察官学习讲座,在全省检察干警中营造了读书、学习、提升的浓厚氛围。时逢城厢区人民检察院致远读书社成立之际,再读何检文章,深感读书之乐,深体读书之益,静室沉  相似文献   

18.
婚姻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部门法,是我国社会主义婚姻家庭制度在法律上的集中表现。人民法院适用婚姻法正确地处理好婚姻家庭纠纷,对于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我国社会的安定团结,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怎样才能学好婚姻法呢?这里提出两点意见,供学员同志参考。第一,要刻苦读书,认真钻研婚姻法学理  相似文献   

19.
同事的孩子上高三,高考前最后阶段的冲刺。她总是怜惜孩子每天只睡5小时太辛苦了。  相似文献   

20.
读书的甜蜜     
有这样一件事,与读书有关,也使我难忘。 是十年前的事了。那时,我从事反贪工作。一天,我在办公室询问一名证人。我的办公桌上,除了案卷,还有一本我常年订阅的《人民文学》。这本《人民文学》,一下吸引了证人的目光,他大为惊讶地说,啊,你们检察官也读《人民文学》呀!我当时质疑他的话。他便说,在社会上人们的印象中,检察官就是只懂法律的人。他的“只懂法律”让我很感慨:我们被人看成是文化单一,读书短浅,缺文少雅的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