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高晓燕 《工友》2013,(6):43-43
日前,身在中建三局一公司基础设施分公司东西湖环湖路改造项目的李乾不再为拥挤杂乱的项目住宿环境烦恼了,因为他所在的项目17名管理人员搬进了崭新的、各类生活用具齐备的公寓式宿舍,实现了多年来“拎包入住”的梦想。  相似文献   

2.
陈军 《农村青年》2014,(3):39-41
一个人,喜欢诗歌,便背起行囊过起了他的梦想生活。他想象诗歌是什么,就按照想象生活了。虽然步履艰难、生活清贫,但在他身上泥土没有抖落之前,他已深深地扎根于大地。  相似文献   

3.
男人和女人在汉诺瓦街乘电车时相遇。她无意中插了他的队,他不服气,又插到她前面,她斜了他一眼,好没风度!再赌气插到他前面。电车来了,她刚要跨上去,他却从后面捷足先登了,还回过头来得意地冲她坏笑。她不坐车了,回身装做脚被“崴”了的样子,这使刚登上电车的他蓦然心生歉意。电车在缓缓起动,他一步跳下来,上前关心地询问她的伤势。没想到她一下子全“好”了,轻盈地走动,不再理她。  相似文献   

4.
被活着湮没     
易水寒 《工友》2012,(9):57-57
一位成功的朋友去世了,朋友们都来参加他的追悼会。昔日前呼后拥、香车宝马的他躺在骨灰盒里,万贯家财不再属于他,豪华的别墅也不再属于他,现在,他所拥有的只是一个骨灰盒大小的空间。追悼会后照例是个小型的答谢酒会,朋友们几乎是不约而同地叹息,似乎每一个人都看破了红尘。那么聪明的一个人,那么会算计的一个人,每一个人与他斗来斗去地都败下阵来,可是他斗来斗去也斗不过命。撒手人寰以后,一切都是空。有人举杯:“趁现在好好活着吧,活着就是幸福。”也有人诘问:“你看他媳妇那副泪水涟涟的样子!什么名呀利呀,权呀势呀,轰轰烈烈了一世,最后还不是一个人孤零零地走了?以前,踩着那么多人的肩膀向上爬,得罪了那么多人,值么?”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名"80后"新生代农民工,杨兴手持高等教育文凭、懂得运用电脑和互联网,和父辈相比,他不再从事建筑工等传统体力劳动,而是在销售领域打拼。然而,父辈们曾经遭遇过的欠薪,还是同样在他的身上发生。去年年底,杨兴(化名)刚刚打赢  相似文献   

6.
《时代风采》2011,(18):16-16
从今年9月起,在玉溪市红塔区读普通高中的学生不再缴纳学费和住宿费,贫困学生还能获得生活补助。至此,我省高中免费教育率先在红塔区实现。  相似文献   

7.
漫画与幽默     
《工友》2003,(7)
拒绝重婚一位漂亮的寡妇决心不再找丈夫。朋友问他:“为什么不再找丈夫呢?”那位寡妇回答:“我需要的已经都足够了。我有一只猫,一只狗和一只八哥。”“但这些动物怎么能代替一个男人呢?”“完全能够代替!我的狗整天咆哮,八哥每天骂人,而猫整夜不归家。”  相似文献   

8.
霍雨佳 《工友》2011,(10):60-60
我的一位姓刘的老同事患风湿性心脏病和哮喘病十多年了,但在夏季里,老刘的生活、工作与常人没什么区别。只是每当秋去冬来,他突然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好在他是一位老天气预报员,本地的天气变化都在他的掌握之中,他也因天制宜,在天气变化前采取防病措施。虽然病情也有些波动,但一直相安无事,生活质量也没受到太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一湄 《工友》2012,(8):50-51
这个年轻人,二十五岁,读着大学,某一天,他突然觉得生活毫无意义。他掉了线。他说,“年岁的增长向来牵连着一种特殊的不安”。因为搞不懂生活和时间的意义,他退了学。好像一下子掉进了裂缝里,他一定要想清楚这个问题,生活才可以继续。这可是个重大问题,是人生中的重大事件。  相似文献   

10.
顾海华,江苏省海门市农民工。当“老板”是顾海华从小就有的梦想。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从泥瓦匠做起,没日没夜没命地干。有一天。他认识了一个人,圆梦的路,似乎不再遥远。然而,直到发现被骗,他才意识到,圆梦的路充满险恶。讲起这几年的经历,顾海华泪流满面。他现存的唯一愿望,就是讨回属于自己和其他农民工的血汗钱……  相似文献   

11.
易安 《工友》2011,(6):18-19
主人公:小林 小林刚进公司的时候发现自己比同事们都要年轻,他们在一起讨论的家长里短,自己既不感兴趣也不懂。开会的时候,要么他没办法插话,要么想说的话被人抢了。渐渐地,小林自己也不再与同事主动交流了。  相似文献   

12.
《工友》2011,(1):1-1
民以食为天。故天下苍生,最大的压力莫过于生活压力。去年底,位于非洲大陆最北端的突尼斯,一名26岁失业大学毕业生,生活所迫在街上摆摊卖菜,警察对他进行盘查,只因他拿不出营业执照,警察就对他“严格执法”,没收了蔬菜——他仅有的“流动资本”!他感到活不下去,于是愤而自焚。  相似文献   

13.
后来     
“后来,我总算学会了如何去爱,可惜你,早已远去,消失在人海,后来,终于在眼泪中明白,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再。”相识于一次戏剧性的邂逅。那时,我是政法学院大三学生,他是交大法学专业研究生。邂逅在小说中常是故事的开始且多有圆满的结局,但在生活中,无法每次都演绎成故事。他喜欢我“率真、明朗”的喜气洋洋。在我看来,他优秀得足以让我仰视。“栀子花,白花瓣,落在我蓝色百褶裙上,爱你,你轻声说,我低下头,闻见一阵芬芳。”  相似文献   

14.
两个老乡用两张互换的照片,铸就了我们的今世情缘。从此,我们的心不再分离。没有花前月下,没有海誓山盟,只有洞庭湖两岸的鸿雁传书。在那特殊的年代,一年间,我们只有过短暂的三次见面。彼此的信任,让在军营工作的他和我于1974年国庆节前走到同一个屋  相似文献   

15.
杨秀建 《工友》2014,(3):49
正办公室主任刘向近来突然又有了新的趣向,他不再每天雷打不动地陪赵经理去河边散步,而是一个人悄悄坐在河边柳树下习练钓功。刘向心性好动耐不住寂寞,每次下杆只要5分钟之内没鱼咬钩,10分钟之内没有鱼上钩,他就会频繁地变换地方,不断地换饵、下钓、收杆,总是一无所获。刘向突然爱好钓鱼,大家都觉得难以置信,什么时候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刘向不管别人质疑,一门心思用在钓鱼上,只要一有时间他就拿着钓杆往河边跑,有模有样地一  相似文献   

16.
丁洪章 《工友》2013,(9):59-59
生于三峡,长于三峡的卢斌,对家乡山水的热爱简直达到了如痴如迷的程度,无论严寒酷暑,风霜雨雪,他总是身背画板,或步行、或单骑、或驾车,在故乡的山水间写生画意,自得其乐。因此他也获得了"山野独行侠"的雅号,或褒或贬,他摇头一笑,不置可否。或许与他的遗传基因和儿时的生活环境有关。生于1963年的他,小时候跟随被打成右派的父亲在乡下生活,父亲原是教师,写得一手好字,也能画出叫人耳目一新的山水画。为了遮风,父亲把一幅幅山水画贴在透风的墙上,  相似文献   

17.
《工友》2014,(10)
正一名从事外贸生意的黑龙江商人,近日指责当地警方在他向相关部门递交材料后将他拘留,他认为自己遭到了报复。这名商人称在当地的一次招商中被骗,损失巨额财产,他因此实名举报了此事,认为其中可能存在"保护伞"。黑龙江庆安县警方表示,该商人王喜春被处以行政拘留十日,是因为他向县市领导发威胁、恐吓短信,干扰了他人的正常生活。  相似文献   

18.
奢侈品     
15年前,当他还是个25岁小伙子的时候,他渴望一只瑞士机械表。这是他心目中最美丽辉煌的奢侈品。两年后,他得到了。因为他工作得勤奋而有创造性。为了与这只手表匹配,他产生了新的渴望:一套名牌西服。半年后,他顺理成章地又得到了。为了恋爱,一辆进口摩托成了他追求的奢侈品。一万多元呢!他掏出全部积蓄,又东借西凑五千元,终于实现了梦想。女友漂亮可爱,她的要求就是“圣旨”。意大利皮衣、法国香水、日本电器等等,一件件奢侈品在遥远的柜台内向他发出威胁。他拼命地工作、赚外快,终于用两年半时间还清债务,并基本满足了女友的要求。结婚后,一套上好的房子又成了他追求的奢侈品。按当时的市场行情,那套房子至少得花十万,仅靠工资是不行的,他不得不狠心辞职,下海闯荡。老天爷赞赏他的勇气和能力,三年后,房子不再是什么“奢侈品”,取而代之以一辆私家轿车。为了这辆轿车,他和太太在人海中没日没夜地奔波、操劳。当然,事业也蒸蒸日上,战果赫赫。三年后,轿车到手了。  相似文献   

19.
姚芳  秦宏强 《工友》2012,(12):26-26
47岁的罗小青是松滋市万家乡新铺子村村民,因家庭负担重,他只身一人到外打工。两年前,他终于找到一份离家不远、又适合自己的工作,在荆州市长湖花木大世界有限公司进行道路浇灌。贫困的生活刚刚有了转机,可是厄运偏偏在这时又向他伸出了魔掌。  相似文献   

20.
骨瘦如柴     
有人说夫妻长年生活在—起会渐渐趋同,说一样的话患一样的病甚至面貌都会相象。这对夫妻都80多岁了,共同生活60多年,却仍是,一个白胖丰腴,一个骨瘦如柴。别看他们的婚姻是起始于旧社会,是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却都曾属新潮青年,都是有过心上人的呢。而且,新婚之夜他们相互坦诚以待,他将他的初恋告诉了她,她也将她的初恋告诉了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