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随着国内社会和国际领域对环境重视程度的不断增强,在应运法治中国建设进程中,环境领域的法治体系亟须建立.环境诉讼中的证据保障——环境损害评估司法鉴定制度构建仍处于发展初期,依然存在法律规范不完善、专业司法鉴定机构量少质低定价高以及管理部门职责交叉等问题.为此,通过对比分析美国、意大利和日本建设经验以及司法鉴定学的学科知识...  相似文献   

2.
生态环境损害的评估结论或鉴定意见是环境行政处罚决定的重要依据,也是开展环境污染刑事犯罪审判、民事侵权责任诉讼、损害赔偿磋商与诉讼的重要依据.通过阐述我国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与司法鉴定的不同起源、发展历程与交叉以及现状情况,重点关注司法鉴定与评估机构的建设情况,鉴定评估技术规范与标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以及对生态环境损害赔...  相似文献   

3.
环境问题是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一项重要议题,不仅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众多,而且环境污染产生的后果也很严重、复杂.环境损害司法鉴定作为解决生态环境诉讼的一项重要手段,对于解决诉讼中的专业技术问题具有关键作用.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客体范围较狭窄,对于环境污染最终可能影响的对象——人身健康等事项,没有加以规定,这与环境污染可能产生的...  相似文献   

4.
虚拟治理成本法作为一种常用的环境价值评估方法,对于环境污染责任追究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系统梳理虚拟治理成本法相关定义、适用范围以及评估流程,并对2014-2020年期间(以裁判日期计)国内典型相关案例从时间分布、地域分布、污染物类别及环境受体、鉴定机构情况等方面进行研究,梳理该方法的实践应用情况,总结我国虚拟治理成...  相似文献   

5.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公众身体健康、生存条件的基础性问题.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环境问题的突出,有关部门对环境污染行为也加大了相应的惩处力度.囿于环境问题牵涉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动植物等众多专业领域,一般人员往往难以通过自身知识对这些专业性问题进行判定.故借助于专业机构的专业人士的判定也就成为必要,其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在环境污染案件的审理中发挥决定性作用.随着司法部商请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同意,将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纳入司法鉴定统一管理范畴,我国环境损害司法鉴定进入长效发展时期.然而,由于我国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发展较晚,实践中还存在环境损害司法鉴定主体性缺失、鉴定业务范围无法满足诉讼需求、专家证人和专家陪审员制度待完善、鉴定费用过高等问题,亟需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6.
司法鉴定制度是维护司法权威、提升司法公信力的重要基础。然而我国当前司法鉴定立法现状和管理体制面临制度不够完善、政策不够配套、发展不够平衡等问题,不利于司法鉴定作用的充分发挥,给司法公信力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尚未制定专门的《司法鉴定法》。《司法鉴定法》是健全统一司法鉴定管理体制的制度保障。因此,司法鉴定统一立法势在必行。为提升司法鉴定制度公信力,应加快推动司法鉴定法治化进程,促进《司法鉴定法》尽早出台,健全规范统一的司法鉴定管理体制,完善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制度,加强其他相关配套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7.
医疗损害司法鉴定是医疗损害责任制度的重要司法组成部分,其本质是一项医疗技术评价工作。具备一定医疗专业知识是从事医疗损害司法鉴定的前提。目前,医疗损害鉴定机构的水平参差不齐,同时,法医基于医疗专业知识的局限性,很难对医疗损害司法鉴定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评判。建议对医疗损害司法鉴定建立特别许可制度,只有司法鉴定机构及其鉴定人符合一定的医疗专业知识要求,才能许可从事医疗损害司法鉴定。  相似文献   

8.
绿色犯罪学是近30年来西方犯罪学中以生态环境污染、非法走私动植物等为议题进行研究的新领域。借助CiteSpace及SATI等文献计量分析软件,对2006—2021年WebofScience收录的153篇绿色犯罪学文献的关键词、作者发文、机构发文、期刊载文、高被引文献等模块进行多维度可视化分析发现:绿色犯罪学研究主要集中于生态环境污染与犯罪研究、动物虐待与盗猎研究、生态环境立法研究、绿色犯罪学及理论分支研究四个领域;作者与机构发文均各自形成一定合作网络;高载文量期刊与高被引文献均集中分布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总体上,研究人员以跨国合作的高产作者为主、研究方法侧重于定性研究、研究内容多样且不断扩张。未来研究中,研究手段将更加多元、跨学科研究将成为常态、绿色犯罪学将实现中国本土化重构。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我国目前医疗损害司法鉴定"二元化"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指出两种鉴定制度设计的利弊,尤其认为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中过度关注"违法性",未关注注意义务。据此,从合法性、公正性和科学性方面初步探讨构建医疗损害司法鉴定"一元化"鉴定模式的必要性,进而提出建立"一元化"的鉴定主体、鉴定方法和鉴定制度的可能性,有助于确保医疗损害司法鉴定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相似文献   

10.
2021年12月28日,司法部印发了《司法鉴定机构诚信等级评估办法(试行)》。该文件是我国在司法鉴定机构诚信考评管理方面上所作出的重要举措,司法鉴定机构的诚信考评与管理有了新的重要标准与依据。在《司法鉴定机构诚信等级评估办法(试行)》出台一周年之际,反思全国司法鉴定机构诚信等级评估的现状,分析司法鉴定机构诚信等级评估的制约因素,针对性提出解决司法鉴定机构诚信等级评估困惑的出路,主要在于加大司法鉴定人才队伍培养、强化司法鉴定机构内部管理、综合性审查鉴定意见,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鉴定服务的需求等。  相似文献   

11.
<正>医疗纠纷一直是国内外争议较大且处理棘手的一个社会问题。近年来,随着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全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相应提高。虽然医患双方都是以治疗患者疾病、减轻患者痛苦为出发点,但由于种种原因造成医疗结果与预期效果出现一定偏差时,就可能导致医疗纠纷发生[1]。随着我国法制化进程的加快和公民依法维权意识的提高,因医疗纠纷经过协商、调解后仍难以达成一致意见而最终选择诉讼途径的案件逐年增多。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医疗损害纠纷的鉴定有医疗事故鉴定和医疗损害司法鉴定两种方式,由于两种鉴定直接影响对医学事实和法律事实的认定,其鉴定结论决定着整个案件的责任认定和赔偿计算。因此,实践中当事人对两种鉴定的选择往往不一致:作为患者一方,为追求更多的经济赔偿和出于对医疗事故鉴定公正性的不信任,往往选择比较中立的医疗损害司法鉴定;而医方则更倾向于选择医疗事故鉴定,原因在于医疗事故鉴定的标准严苛,很多医疗过错行为不构成医疗事故,即使构成医疗事故需要承担一定的行政责任,但赔偿金额也相对较小。尊重和规制当事人对医疗事故鉴定和医疗损害司法鉴定的选择权,是合理解决医疗纠纷,实现司法公正和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产前畸形筛查医疗损害责任司法鉴定案件的一般规律及其医疗损害责任司法鉴定的特点,为法医学鉴定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对20例产前畸形筛查医疗损害责任司法鉴定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前畸形筛查医疗损害责任司法鉴定案例逐年增多;发生纠纷的医疗机构以市(区)级为多见,发生纠纷的案件中以手足畸形和先心病多见;医疗损害责任司法鉴定的主要原因为医疗技术缺陷与医疗管理缺陷。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涉及司法鉴定的投诉、上访和闹鉴定现象频现,司法鉴定的执业环境处于失衡状态,导致鉴定活动的正常开展受到冲击。受此影响,鉴定活动已趋于过度保守状态甚至出现选择性受理情形,使鉴定的功能和作用明显减弱。从司法鉴定涉及的各种主体之权利、义务和利益关系进行梳理分析,学界理应从行业整体发展角度为司法鉴定执业环境的改善建言。  相似文献   

15.
司法鉴定体系长期实践过程中暴露出的体制性、程序性和实操性问题,已成为制约司法鉴定公信力进一步提升的瓶颈和痼疾.海事司法鉴定作为司法鉴定体系的重要分支,在司法鉴定公信力问题剖析方面具有较高的样本参考价值.基于区块链去中心化、不易篡改和公开透明等理念和技术优势,建议在鉴定管理完善、鉴定程序优化、鉴定规范梳理、证据转换存储、...  相似文献   

16.
《医学会医疗损害鉴定规则》系在保留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体系基础上,主要面对各类医患纠纷调解工作开展的技术服务,其鉴定工作仍受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思维影响,具有一定的行政色彩。《医疗损害司法鉴定指南》重点体现为人民法院民事诉讼案件审判以及诉前调解工作服务,其程序和证据审查受到诉讼程序规则的严格要求,具有第三方中立机构为公共法律服务的特点。无论医学会还是司法鉴定机构,均在现行《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背景下开展医疗损害技术鉴定,两者均对规范医疗损害鉴定活动具有相应的积极作用,也为我国今后建立统一的鉴定体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为了解中华医学会和司法部颁布的医疗损害鉴定规则的不同特点,提高对医疗损害司法鉴定工作规范性的认识,本文从概念和法律地位,鉴定委托,鉴定受理,鉴定程序,鉴定会,医疗过错评价理论,医疗损害后果和因果关系7个方面对《医学会医疗损害鉴定规则》和《医疗损害司法鉴定指南》进行比较,并重点分析被评价主体、证据审查职能、咨询专家角色、过错评价技术标准体系等内容。  相似文献   

17.
司法鉴定行业在社会化后,出现了管理较为混乱、公信力有所下降的趋势。现代社会,司法环境和社会环境影响着法治的方方面面,也从很多角度影响着司法鉴定行业。本文以文书鉴定为出发点,分析司法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旨在寻找提高鉴定行业公信力的措施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应用文献计量工具对人工智能在法医学领域应用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绘制知识图谱,明确该研究领域的合作网络、研究热点、重要研究成果,并对研究趋势进行预测。方法 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WoSCC)为数据来源,以AI与forensic medicine为核心主题词,构建检索式,获得2 287篇文献数据。应用Vosviewer、Citespace和Bibliometrix合作网络、关键词共现、聚类、突现、中介中心性和主题战略坐标图进行分析,并绘制相应图谱。结果 在该研究领域中,作者之间合作仍待加强,机构和国家已经形成主要合作网络;研究热点和重要研究成果集中在算法应用领域;“identification”等主题词相关研究可能成为今后的研究趋势。结论本研究的结果将有助于学者们更好地了解人工智能在法医学领域应用的合作网络、研究热点、重要研究成果,以及未来可能的研究趋势,可为相关研究提供客观的文献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9.
陈如超 《证据科学》2016,(4):411-421
司法鉴定的委托与受理决定着司法鉴定的程序公正与司法鉴定意见的可靠性.因此,在2007年《司法鉴定程序通则》运行近十年之后,司法部对其进行了修订,出台了新的《司法鉴定程序通则》,其目的之一就是合理规范司法鉴定的委托与受理.从话语规范层面而言,新《通则》在立法上有所进步.然而,司法鉴定实践中的真正问题,如委托人特别是法院在鉴定材料合法性、真实性方面的责任,司法鉴定机构受理案件时的困境与违规操作,以及当事人在鉴定委托与受理过程中的不正当干预,都会因为新《通则》自身的局限而难以改变.司法鉴定的委托与受理不仅涉及司法鉴定机构及其鉴定人,而且牵涉到委托人、当事人以及司法行政机关自身.因此,司法鉴定程序(包括司法鉴定委托受理)的法律规制,也许就应打破部门边界,实行国家层面的立法,才能明确合理地规范各主体的权力或权利及其责任.  相似文献   

20.
法医临床司法鉴定领域中,标准规定笼统、术语弹性较大以及技术规范差异等因素,使得鉴定人在一定程度上享有对某些特定问题的自主判断权。自主判断权的应用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需通过必要的措施予以约束与制衡。否则,很难保证司法鉴定的科学、客观、公正,同时也会损害作为证据的司法鉴定意见的证明效力,妨碍司法公正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