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关于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与法制建设的关系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是1989年的中心任务,围绕这一中心任务,经济法学界就经济法如何为治理整顿服务,展开了广泛、深入的讨论。主要观点有:(1)当前经济生活中的主要矛盾,一是物价上涨幅度过大,超过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二是社会分配不公,脑体倒挂;三是党政机关少数人的腐败现象,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治理整顿首先要加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法制建设,加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腐败现象?从古代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当代的塞缪尔·亨廷顿、阿诺德·J·海登海默,从中国的古代典籍到现代的众多著作,都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的学术领域对腐败现象作了自己的界定和诠释。在认真学习、汲取古今中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认为,从政治学的角度讲,腐败现象主要是指社会公职人员利用手中的权力,采取不正当手段来牟取物质的和非物质的私利。人类社会为什么会产生腐败现象呢?就一般意义来讲,腐败现象之所以存在,至少有如下几个条件:(一)剥削制度、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思想的存在是其存在的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3.
<正> 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它的主题或基本内容就是要发展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将成为我国法制建设的经济基础,而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秩序,又离不开法制建设。本文就在法制轨道上创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问题,谈些粗浅的认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的有机结合体,它有本身所固有的发展规律。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就是要求有适合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自身发展规律性的新制度。我们所谓的“新”,是指它既不同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秩序,同时又有  相似文献   

4.
<正> 法制建设如何才能适应建立商品经济新秩序的要求,是摆在法学界面前的一个既具理论意义,又具应用和对策价值的新课题。本文仅就其中比较突出的几个问题作些探讨。一、要充分认识建立商品经济新秩序,对法制建设的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商品经济在历史上曾经对法律的产生起了催化作用,对法律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而法律则对商品经济的发展起了有力地保  相似文献   

5.
<正> 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会有竞争,也就会产生不正当竞争。反不正当竞争封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发展国民经济和保护消费者利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反不正当竞争的对策和立法中的一些问题作些探讨。一、反不正当竞争是保障和促进计划商品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保护正当竞争,反不正当竞争,这是发展商品经济的必然要求。关于正当竞争和不  相似文献   

6.
采购是国有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腐败现象的高发、易发环节。大量案例证明,不按市场化的要求去理顺国企采购中的利益关系,腐败现象就难以避免。在此笔者仅就以上观点做一些浅显的论述,以期抛砖引玉。非市场行为在国企采购中的表现国企通过采购获得竞争优势,实  相似文献   

7.
<正> 党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肯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并明确指出:“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必将推动我国民事立法和民法科学的发展,使我国民事立法和民法科学进入空前繁荣的境界。这样说的主要根据是: 第一、要发展商品经济就必须确认商品生产者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商品只有通过市场,进行交换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因此,它要求每个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必须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具有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能力的经济实体,  相似文献   

8.
纪检工作人员执纪中职务犯罪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执纪“腐败”现象举要近年来,我国的反腐败斗争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上自中央,下到地方都有不少贪官污吏中箭落马,受到了法律的严厉惩处,百姓闻之无不拍手称快。然而,就在这四面高奏的凯歌声中,我们却愈来愈多地听到了某些不谐之音。这就是:我们越来越多地看到一些执纪部门以违法手段进行反腐败的现象,即以一种执纪腐败来反腐败。概括起来,执纪中的腐败现象主要有两类情形:一类是执纪调查程序中的腐败现象;另一类是执纪处理中的腐败现象。(一)执纪调查程序中的腐败现象1在“联合办案”的方式下“超越法定程序”的执纪腐败在一些地…  相似文献   

9.
腐败现象可以作为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社会学和犯罪学等许多学科的研究内容。十分明显,从犯罪学角度深入研究腐败现象,这是一个颇有意义的新课题。本文就有关腐败的犯罪学研究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法制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腐败现象的暴露无论在范围还是在深度上都有较大增加。对此社会上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是悲观论,认为腐败越反越多,与反腐败的初衷相背离,如此下去,反腐败根本不可能取得成功。二是乐观论,认为腐败现象的暴露增加说明了反腐败的成效。其实,仅凭“腐败现象增加”就得出悲观或乐观的结论,并不合乎逻辑。  相似文献   

11.
尽快地建立起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新秩序,这是当代中国改革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深入研究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法律问题,这是现时代向广大法学工作者提出的重要任务。本文拟对商品经济新秩序的法律特征作一初步的探讨,以期抛砖引玉。商品经济是一个有规则、有秩序的价值体系。没有一定的规则和秩序,商品经济活动就会  相似文献   

12.
当前的反腐败斗争形势究竟如何,这是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在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尉健行在工作报告中对当前的反腐败斗争形势作了阐述:一方面认为反腐败斗争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另一方面认为有些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势头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同时深刻分析了当前一些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这对我们正确判断当前反腐败斗争的形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要正确判断反腐败斗争的形势,就应当注意把握这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要看到当前我国正处在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时…  相似文献   

13.
《法学》1986,(7)
现在人们都在谈论我国法学的现代化问题,法学现代化包括丰富的内容,但我们认为其中心应是确立适合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法律观。要建立适合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法律制度,首先就得有适合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法律观。适合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法律制度,不可能自发地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生长出来,必须加上人、法律工作者、法学家的能动活动。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没有适合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法律理论,就建立不了适合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法律制度,建立了也不能正常地运转,充分发挥其职能。法律是上层建筑,植根于经济,经济问题没搞清楚,法律问题也很难搞清楚。以前,我们对社会主义经济是不是商品经济没搞清,社会主义的法律观应是怎样的一种法律观自然也不能搞清楚。明确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这也为法学研究指明了方向,我国法学研究的中心使命应是确立适合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法律观。  相似文献   

14.
<正> 竞争和商品经济是一对孪生姊妹,有商品经济,必然有竞争。有竞争,必然有不正当竞争;要发展商品经济,必须反对不正当竞争,保护和鼓励合法竞争。这是国际社会发展商品经济的一般经验.我国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大力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临的十分紧迫的任务。近几年来,我国在培养和发展商品  相似文献   

15.
一、民法与市场经济关系的历史考察 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经历了自然经济、简单商品经济到商品经济的高级阶段——市场经济的过程。当然这是就一定社会的主要经济而言,并不意味着在自然经济的条件下没有任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事实上在以自然经济为主体的奴隶社会也存在一定的商品生产和交换。法理学的研究成果已经表明,法律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随着商品经济发展而发展的,而法律则是商品经济的体现和保障。在此基础上,如果我们进一步深入考察民法与商品经济的关系史,就不难发现民法与商品经济的关系较之其他所有法律,都更为直接,更加密切。  相似文献   

16.
加强商品经济的刑事保护,是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实践中提出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刑法学研究课题。本文想就加强商品经济刑事保护的客观依据,刑事保护在保证商品经济正常发展的宏观控制中的重大作用,确立与提高为商品经济服务的刑法意识,从司法和立法上如何加强商品经济的刑事保护等基本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民法作为一定社会关系的调节器,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律表象。概览世界历史的发展脉胳我们就不难发现,社会经济的兴衰变化无一不与民事立法的发达与否息息相关,特别是商品经济的衰退与繁荣,更直接影响到这种主要以商品关系作为其调整对象的民法在一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古罗马商品经济的空前昌盛曾经导致了罗马私法的极度发达;中世纪商品经济的停滞不前则  相似文献   

18.
自从全党全国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以后,在短短的六年里,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就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要发展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有何异同?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为什么要加快经济立法?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试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正>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在《决定》的指引下,我国商品经济迅猛发展,这就使得“时间”这个因素在经济生活中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大作用。因此,建立和完善我国民法的时效制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更为必要。本文拟就建立符合我国国  相似文献   

20.
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根本方针,而我国的物质文明建设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过程中进行的,那么,怎样正确理解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关系,怎样正确理解商品经济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促进作用,就成为一个具有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