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浩培(1906-1997)中国国际法学家。1928年毕业于东吴大学法学院;1936年赴英留学;1939年回国后,历任武汉大学教授兼法律系主任、浙江大学教授兼法学院院长。新中国成立后任国务院法制局外事法规委员会专门委员;1963年起任外交部法律顾问。1993年就任联合国前南斯拉夫问题国际法庭法官;1995年兼任联合国卢旺达问题国际法庭法官。1997年11月6日在海牙任上去世。  相似文献   

2.
李浩培(1906年7月6日—1997年11月6日),当代中国和世界著名法学家。曾就读于东吴法学院,获学士学位。1936年考取公费留学,赴英国伦敦政治经  相似文献   

3.
我的父亲     
  相似文献   

4.
我的父亲     
滕鹏楚 《人民司法》2020,(12):104-106
父亲辞世一年有余,遗物最多的是书和笔记本。在整理过程中,我耳边时时回响着父亲弥留之际那句话:“我的人生都写在那些笔记本里!”我小心翼翼地翻阅着父亲的笔记,从那一行行隽秀的字迹中探寻老人91个春秋的足迹,充满神奇、震撼与收获。  相似文献   

5.
李浩教授     
李浩 ,男 ,195 1年 11月生 ,江苏吴江人 ,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现代司法研究所所长、中国诉讼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九届全国人大代表。 1982年毕业于安徽大学 ,1985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学院 ,1986年为讲师 ,1993年任副教授 ,1996年破格晋升为教授 ,2 0 0 1年秋任博士生导师。李浩教授长期从事民事诉讼法学的教学和研究 ,研究重点是当代中国的民事司法改革、民事证据制度、法院调解制度、民事再审制度。他撰写的《民事举证责任研究》一书是我国大陆第一本系统研究民事举证责任的专著 ,书中提出的…  相似文献   

6.
杨菁菁 《江淮法治》2008,(10):60-60
我的父亲.他把青春丢在那里了,再也找不回来。我倒是愿意去找,可是,我去晚了季节。流水落花春去也……  相似文献   

7.
秦铁 《法治纵横》2011,(10):45-47
总有些叔叔阿姨在底下跟我讲:“你爸爸是好人,很有学问,你长大要学你爸爸,他为人很正直,从来不搞什么阴谋诡计。光明磊落,而且能上能下,服从党的需要,为党做了很多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方孝红 《江淮法治》2012,(20):59-59
父亲母亲都在新中国成立前出生,家人为了纪念新中国诞生的伟大时刻,不约而同地呼自己的子女为"国庆"。说起来真有缘,两个人虽然出生在不同的地域,一个是铜陵小子,一个是繁昌闺女,却有着共同点:同在1949年国庆前出生,与祖国同龄,都属牛,小名都叫"国庆"。可能正因为有着这样的共性吧,他们俩携手走到了一起,工作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建设美好  相似文献   

9.
我的祖国,可爱的中国,你创造了辉煌的历史,你养育了伟大的民族……在单位组织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红色经典大家读活动上,我诵读了这首经典的诗词.读着这首诗词,我由此联想到了另一首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的,没有无数共产党人的英勇奋斗、无私奉献,哪里会有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  相似文献   

10.
李浩培先生的《条约法概论》可以说是我国国际法的教学者和研究者必读的经典国际法著作。笔者虽然多次读过这本书,但是每次阅读都有新的感觉和新的收获。在李浩培先生诞辰百年之际,笔者重读李先生的经典之作《条约法概论》,有一些新的感悟,特与诸位作一番交流、切磋。一、一部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学术巨著《条约法概论》篇幅宏大,结构却是十分清晰和简洁。全书分3编,共22章,83节,在较长节中又分目,共121目,另有序言和3个附录,足见其内容之丰富,著述之艰辛。第一编为绪论,分条约绪论和条约法绪论两章,主要说明条约的概念及其历史发展和条约法的…  相似文献   

11.
陆露 《方圆》2021,(19):66-71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总有一些镜头会定格在记忆中无法磨灭,就像我童年相册里的那一张照片.照片里,三岁的我刚和表弟经历了一番激烈争夺,然后我噘着嘴翻着白眼,傲娇地捍卫着自己的胜利品——头上扣着的一顶检察大盖帽.时隔多年,这张照片依然是我的最爱,因为它记录了我与检察的初次邂逅,一根看不见的纽带也悄悄将我和检察系在了一起……  相似文献   

12.
我父亲名叫王永中,从我记事起,在当地的十里八乡,不论老幼,几十年来,人们一直称他“王干事”。直到1987年我找当地的乡党委负责人请求为71岁的父亲辞去工作,父亲在村会计这个岗位上干了整整25个年头。我爱我的父亲,因为我感激他,我理解他,我敬佩他。父亲一生把集体的事看得比家里事重,把乡亲们的事看得比个人的事重,只要是乡邻们找他办事,正在吃饭时,他会马上放下手中的饭碗,农活再忙,他会马  相似文献   

13.
国际法是法学体系中一个重要的部门法,也是从事外交事务所不可缺少的工具。随着我国开放政策的实行和对外往来的日益增多,国际法这一学科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作用,国际法学的研究工作也呈现出一派新气象。在这当中,不少素负盛名的老一代专家学者起着重要的作用。国务院外交部大使衔法律顾问、本刊的编委李浩培教授,就是一位这样的老学者。八月的一天,我来到北京朝阳区一幢普通的宿舍楼里,访问了这位著名的国际法专家。李浩培先生见我到来,笑着起身相迎。他已是七十八岁高龄,但仍然精神矍烁,步履稳健。据说,他过去一直坚持全天上班办公,直  相似文献   

14.
2009年5月22日,颇为不安的空气飘荡在天津市南开区人民法院的法庭上空。50岁的李津梅坐在原告席上,这个文质彬彬的女子一只手轻放在一个16开大小、薄厚适中、翻得有些发旧的日记本上,神态中透出一丝无可奈何。在很多人眼中,她如同撼树蚍蜉—竟然将天津市一所知名医院(以下化名为A医院)告上了法庭。  相似文献   

15.
陈萍 《江淮法治》2013,(14):22-22
买菜养花带孙子,父亲退休之后的生活循规蹈矩,平淡乏味。渐渐地.父亲两鬓斑白,精气神也大不如前。总想陪父亲出门散散心,但我却总是诸事缠身,抽不出时间。直到有天在阳台上看见了父亲那落满灰尘的渔具袋.心思一动,我脱口喊道:“爸,  相似文献   

16.
我父亲孙作宾卒于2002年8月1日,享年93岁.2002年8月10日陕西日报登载“向孙作宾同志遗体送别在西安举行”的消息,最后说“孙作宾同志生前表示,丧事从简,骨灰撒到自己曾经工作和战斗过的地方,孙老的遗愿表现了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彻底唯物主义的高风亮节.”  相似文献   

17.
父亲有一门做风筝的巧手艺,每逢阳春三月,父亲的风筝生意就忙得不可开交。各式各样、颜色鲜艳的风筝往小商店门口一挂,整个商铺就洋溢着一份欢乐的喜庆。那时候,布料很紧张,风筝一般都是用红纸糊上去的。浆糊稀少的年代,父亲便将米磨成粉,然后用小火煮成米糊,趁热刷在红纸上,然后慢慢地将红纸糊在风筝的支架上。小时候的记忆里,风筝便是春天的眼睛,风筝一放,阳光就格外温暖了。父亲逐渐老了,但编风筝的手艺却越来越精湛,从纸制的风筝过渡到  相似文献   

18.
有箴言说如果为政不廉,受伤的将不仅是你一个人。2004年春,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笔者采访了那个叫文清的女孩。贪官子女是否都过着富足的生活?从文清含泪的述说中,笔者深深了解到的却是另一面景象一个原本幸福的家庭,因父亲的贪污受贿而支离破碎,给亲人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下面是笔者根据文清的口述整理成的文章。  相似文献   

19.
李浩培精通多种外语,对中国古典诗文因酷爱而精通,这是他成为享誉中外的法学大家的“根基”。本文作者系李浩培先生之女,她记述的故事透过其父的“诗情”和人情,可见一个学者的执著。  相似文献   

20.
张振华 《方圆》2021,(19):44-49
哐哐!哐哐!笃实而沉重的敲门声如约响起.门一开,两个身材魁梧的陕北汉子一前一后进入屋子,这是一对父子,父亲白振华,儿子白昊,父子俩都是陕西省榆林市检察院的干警.白振华已经退休了,他退休前的职务是榆林市检察院监所处副处长,白昊现任榆林市检察院第二检察部主任.您先和我爸聊,我到下面打几个电话.简单握手、寒暄,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