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1999年12月31日,俄罗斯总 统叶利钦宣布辞职,在此之 前的12月9日至10日,叶利钦由莫斯科飞到北京,与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举行第二次不打领带、不铺红地毯、家庭式的非正式会晤,这成了他任内的最后一次出访。在宣布叶利钦总统访问中国时,还宣布他推迟了原定在12月下旬同法国总统希拉克和德国总理施罗德在巴黎的会晤。这说明叶利钦总统高度重视他与江泽民主席的这次会晤。意义非同寻常的元首会晤 此次世纪末的访问是在特殊背景下进行的。 1999年里,国际上接连发生了一系列自冷战结束以来的重大事件。 以美国为首的北…  相似文献   

2.
全球要闻     
《瞭望》1998,(8)
全球要闻2月9日———15日)俄总统叶利钦访问意大利2月9日到11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对意大利进行了访问。两国签署了“意俄两国行动计划”和5个经济协定,以进一步加强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叶利钦此次访意,是其今年对欧洲的首次访问,是...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主席11月22日至25日访问了俄罗斯,同叶利钦总统举行了首次非正式会晤,这也是中俄第6次最高级会晤。会晤后发表的两个联合声明和新闻公报充分表明,这次访问取得了积极和重大成果。访问期间,江泽民主席和叶利钦总统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中进行了无拘无束的交谈...  相似文献   

4.
全球要闻     
《瞭望》1998,(37)
克林顿访问俄罗斯美国总统克林顿9月1日至2日对俄罗斯进行了为期2天的正式访问。访问期间,他和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签署了有关国际关系、军事领域相互信任以及经贸合作等问题的一系列双边文件。在签字仪式后举行的联合记者招待会上,两位总统都指出,这次访问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5.
美国总统克林顿9月1日至2日对俄罗斯进行了两天访问,与俄总统叶利钦举行了自去年3月以来的首次正式会晤。正如所料,访问没有取得重大实质性成果。作为访问的结果,双方签署了若干关于军控和双边关系的文件。但西方舆论指出,这些文件多半涉及具体问题,谈不上有什么...  相似文献   

6.
12月29日早上,叶利钦向总统办公室主任沃洛申谈到了自己的辞职决定,他建议让尤马佶夫参与制定一个方案。开始起草一份新的总统新年讲话。12月31日上午9时30分,叶利钦将总统拥有的那本宪法(这是总统权力的象征)交给了普京,并将核手提也移交给了他。中午,叶利钦在离开自己的办公室时将绘有龙的心爱的笔送给了普京。走上台阶,前总统环顾了一下周围,语重心长地说“照看好俄罗斯。”随后在安全局负责人的陪伴下离开了克里姆林宫。他的辞职立即生效。在他的讲话发表几分钟后,他就向普京移交了总统的管理权力。俄罗斯电视台播…  相似文献   

7.
莫斯科专电 9月9日晚,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启程访问日本前三天,总统首次访日的准备工作已基  相似文献   

8.
全球要闻     
《瞭望》1999,(22)
叶利钦任命斯捷帕申为俄总理俄罗斯总统叶利钦5月19日签署命令,任命斯捷帕申为联邦政府总理,并责成他在一周内提出政府成员人选。在这之前,俄国杜马(议会下院)以压倒多数票通过了斯捷帕申的总理提名。斯捷帕申今年4月27日被任命为政府第一副总理的。5月12日...  相似文献   

9.
平壤专电 俄罗斯总统叶利钦11月18日至20日对韩国进行了正式访问,从而揭开了俄罗斯亚洲外交的序幕。 叶利钦利用访问汉城的机会宣布俄罗斯是一个亚洲国家,重视远东地区事务。他建议建立亚洲安全机构,以监督本地区的裁军和防止武装冲突。他宣布俄  相似文献   

10.
美俄摩擦升温谭东白苏联解体,两大集团剧烈军事对抗的"冷战"格局随之结束,国际局势总的趋向缓和。但是,世界上没有出现人们所期望的天下太平,特别是在去年12月5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在欧安会首脑会议上与美国总统克林顿激烈交锋,强烈批评北约东扩政策将使欧洲陷...  相似文献   

11.
正值夏季休假的俄罗斯,其政坛又惊雷滚滚。叶利钦总统于吕月9日宣布解除担任总理不到3个月的斯捷帕申的职务,任命联邦安全局长和安全会议秘书普京取而代之,同时指定普京竞选总统,成为自己的接班人。在去年3月以来的18个月内,叶利钦总统4次更换政府总理,这在世界大国近代史上绝无仅有。表面看来,这是不严肃的轻率之举。实际则不然,这是叶利钦总统根据俄罗斯的具体局势,经过精心准备而采取的重要战略部署,以扭转目前不利于叶利钦总统的下届议会选举和总统选举形势,确保叶利钦政权的连续性,以便在叶利钦不再担任总统后俄罗斯能继续…  相似文献   

12.
《瞭望》1998,(35)
基里延科4月24日被叶利钦总统正式任命为俄罗斯政府总理,于8月23日又被叶利钦总统解除总理职务,被称之为“新政府”的基里延科内阁随之解散。在基里延科任期内,俄于5月下旬和8月中旬发生两次严重的金融危机,成为其被解职的主要原因。回顾这两次金融危机的主要...  相似文献   

13.
自去年8月基里延科政府下台,时隔9个月,俄罗斯再次爆发政府危机。5月12日,叶利钦总统以一纸命令,宣布解除普里马科夫的政府总理职务,任命第一副总理兼内务部长斯捷帕申为政府代总理,并向国家杜马(议会下院)提名其为总理候选人。叶利钦的这一行动使得本来就难...  相似文献   

14.
中俄关系成果丰硕●俱孟军冷战结束后,在大国关系中,中俄关系的发展最为顺利和迅速。11月9日至11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叶利钦总统第三次访华,也是中俄两国首脑第五次正式会晤。双方签署了第五个联合声明,并且正式宣布,中俄东段国界勘界...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总统普京定于7月18日 -19日首次访华,这对中俄关 系的发展具有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将会为21世纪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开辟新的前景。 叶利钦时期奠定了中俄关系的坚实基础,构筑了中俄关系大厦的基本框架。 ──两国关系稳定发展,步步走高。1992年1月底,李鹏总理与叶利钦总统在联合国首次会晤,确定两国在1989年和1991年两个联合公报的基础上继续发展中俄友好关系。叶利钦1992年底首次访华,双方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相互关系基础的联合宣言》,两国确立了和平共处、睦邻友好、互利…  相似文献   

16.
《瞭望》2003,(22)
1996年4月26日,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吉尔吉斯斯坦总统阿卡耶夫和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莫诺夫在上海举行首次会晤,签署了《关于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1997年4月24日,五国元首在莫斯科签署了《关于在边境地区相互裁减军事力量的协定》。此后,五国元首每年轮流在各国会晤,五国元首会晤机制由此诞生。由于五国首次会晤在上海举行,这一会晤机制被称为“上海五国”。  相似文献   

17.
自从发明了钟表以来,守时就逐渐成了文明生活的要求,无论公事、私事都得有时间的安排。当代国际活动的日程要周到细致,事先的协商很费时间和精力,而执行得是否规范又是另一番功夫。1996年4月26日,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和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吉尔吉斯斯坦总统阿卡耶夫、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莫诺夫在上海共同签署了五国《关于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  相似文献   

18.
莫斯科专电 俄罗斯联邦第五次人民代表大会第二阶段会议10月28日至11月2日在莫斯科举行。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在会上作了经济改革方案的报告。 叶利钦总统提出的这一方案,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稳定经济;二是非国有化。他建议采取强硬的货  相似文献   

19.
国务院总理李鹏于4月18日至30日先后对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和蒙古进行正式访问。这是今年中国政府在发展周边外交方面的一项重大举动,必将为促进中国同这些国家的相互了解、睦邻友好与互利合作作出新的贡献,并对维护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过去几年中,这五个国家的领导人都访问过我国。李鹏总理此次是应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土库曼斯坦总统尼亚佐夫、吉尔吉斯斯坦总统阿卡耶夫、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和蒙古国政府总理彭·扎斯莱的邀请前往访问的。 努力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关系始终是中国外交的一个重点。李鹏总理这次访问的五个国家或与我国接壤,或为近邻,这再一次反映了中国对周边外交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国际要闻     
《瞭望》1996,(24)
俄同车臣反政府武装达成停火协议 由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和车臣非法武装领导人扬达尔比耶夫分别率领的代表团5月27日在莫斯科达成停火协议。根据协议,自6月1日起,在车臣实现全面停火和停止一切军事行动,自协议签署之日起两周内释放所有被扣战俘和人质。停火协议签署后,叶利钦28日对车臣进行了闪电式访问,并于当天返回莫斯科。但在停火协议执行的第一天,俄联邦部队在车臣遭到非法武装12次袭击。 车臣危机爆发于1991年,当时任该共和国“总统”的杜达耶夫同俄联邦闹分裂,俄当局为维护联邦统一,于1994年底出兵车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