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禁止令是指强令管制犯或者缓刑犯在一定期限内不得实施某种行为的一种法定不作为义务。管制禁止令具有限制人身自由的特性,缓刑禁止令具有与监禁刑关联的属性。禁止令适用的基本原则有"必要性"原则和"实用性"原则,后者包含关联性、可行性和不得重复禁止等三层意思。管制禁止令的法律后果与缓刑禁止令的法律后果不可相提并论。对管制禁止令的违反是对刑罚执行义务的违反和抗拒改造的表现,不属于犯罪行为,故不可能引起刑罚后果;对缓刑禁止令的违反,表明不执行原判监禁刑的法定条件消失,从而引起执行原判刑罚的后果。  相似文献   

2.
《物权法》第15条规定的区分原则在公共管制领域也有适用空间,法发〔2009〕40号第16条已经阐明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这个问题的一般性认识。从具体司法实践来看,最高人民法院在适用《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转让限制条款时,已经主动适用了区分原则。区分原则为转让限制条款提供了目的解释的空间,使对私法自治的干预更加符合比例原则。在司法实践中,面对公共管制领域的转让限制条例,法院应主动运用区分原则,判断该条款的规制对象是仅限于权利变动,还是囊括了权利变动和合同行为。  相似文献   

3.
网络时代的公民都依法享有网络政治参与权。要促进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发展,就需将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行为法治化,以实现对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权利的规范与保障。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法治化的基本原则包括:依法保障公民网络参政权原则、网络言论自由原则、依法参与原则、禁止传播有害信息原则、适度管制原则,这些原则为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法的立法、执法、司法救济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判断准则。  相似文献   

4.
葛峰  金博 《人民论坛》2014,(12):109-111
网络时代的公民都依法享有网络政治参与权。要促进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发展,就需将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行为法治化,以实现对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权利的规范与保障。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法治化的基本原则包括:依法保障公民网络参政权原则、网络言论自由原则、依法参与原则、禁止传播有害信息原则、适度管制原则,这些原则为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法的立法、执法、司法救济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判断准则。  相似文献   

5.
由于粗放型发展方式的弊端,加上计划型征地制度的缺陷和政府内部结构的不尽合理,导致我国的征地管制陷入严重的困境:不仅保护耕地和节约用地的目的难以达到,而且违法违规征地行为仍高位徘徊,并不断出现大幅度反弹。在新常态下进行综合协调改革,是走出征地管制困境的唯一出路:转变发展方式是走出征地管制困境根本之策;按照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原则改革中央与地方关系是关键,改革计划型征地制度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刑法修正案(八)》等关于禁止令的规定较为抽象和原则,故对禁止令的理解存在很多争议。关于禁止令的内容,需通过在实践中摸索以法律解释的方式作出更明确的规定。关于禁止令的性质有监管革新性质、辅助性质、保安处分性质、义务性质的观点之争。关于禁止令的适用原则也有不同观点,总括起来有必要性原则、关联性原则、均衡性原则。被判处管制和缓刑的犯罪分子违反禁止令的法律后果不同,这种不同是否失衡也是有争议的。  相似文献   

7.
政府管制对中国烟草企业行为与市场结构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美娟 《思想战线》2004,30(6):88-91
中国烟草产业是在政府强有力的干预下成长起来的 ,政府管制直接影响到中国烟草企业的经营行为和烟草产业的市场结构。政府对烟草产业的管制是通过社会性管制、市场结构管制、进入管制、质量管制等来体现。这种管制不仅扭曲了烟草企业的经营行为 ,而且最终导致了区域利益保护下的有限市场竞争格局。  相似文献   

8.
职业安全与健康政府管制研究在发达国家已形成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本文在深入分析国外职业安全与健康政府管制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有关研究者的观点进行提炼,并按照职业安全与健康政府管制必要性、管制对象与方法、管制绩效评价三个方面进行综述。国外学者总体上对职业安全与健康政府管制绩效持肯定态度,但也指出管制的负面性,强调:应对政府管制权力加以制约;注重政府管制的方式方法,提高管制效果;加强政府管制绩效评价,树立成本—收益理念。这些可以为我国政府的安全生产管制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章红伟 《求索》2012,(1):86-87
对网络进行依法管制是各国当下的通行做法,但如何做到管制手段、方式与程度的合理适度已经成为互联网管制亟待解决的问题。现行的网络媒介管制政策运转状况如何?中外网络媒介管制发展的趋势怎样?本文综合整理有关网络媒介管制的研究成果,梳理网络媒介管制的政策和具体措施,探讨网络媒介管制中前沿问题,以期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10.
政府行为效率与旅行社行业管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介入旅行社市场的行为失效成为一种客观必然现象。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 ,不能继续用强化政府干预的办法改善管理 ,而只能改变目前的行业管理模式 ,实现从管制模式向服务模式的转变 ,坚持“有限政府”原则 ,提高政府行为效率 ;放弃微观管制 ,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 ;完善市场机制 ,促进旅行社行业的自我管理 ;通过对旅游全行业的宏观协调 ,实现对旅行社的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11.
社会性政府管制主要是指环境、安全和健康管制。环境管制,旨在矫正外部性市场失灵,促进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安全和健康管制,旨在矫正内部性市场失灵,保障消费者和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体现了以人为本和公平正义。社会性政府管制应确定最优管制水平,不能管制不足和管制过度。  相似文献   

12.
管制刑是主刑中最轻的刑种,它是针对犯罪较轻、认罪态度较好并且不需要关押的犯罪分子而专门设计的。由于没有规定违反管制刑的后果或处置措施,管制刑没有足够的约束力和严肃性,从而导致管制刑被虚置的情况发生。管制刑不应被废除而应予以保留。为了使管制刑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应从管制刑的内容、执行程序上进行修改、完善。  相似文献   

13.
袁文艺  程启智 《求索》2011,(8):156-157,184
我国食品安全管制的制度变迁呈现以下规律和走向:管制重心从经济性管制走向社会性管制;管制理念从食品卫生走向食品安全;管制法规从以《食品卫生法》等为代表的部门主导型法规体系走向以《食品安全法》为标志的基本法法规体系;管制机构从分散管制走向综合管制和集中管制,现阶段正处于从分散管制模式向综合管制模式转变的进程中。  相似文献   

14.
党所确立的党管人才原则和人才兴国战略,意义是深远的.但党应该如何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党管人才究竟应该管什么?是不是要像过去党管党政干部那样,现在又要党组织简单地把人才管起来、统起来?甚至是要党委取代职能部门的作用,对人才工作大包大揽?这里的"管"是不是管制?是不是"管、卡、压"?  相似文献   

15.
警察管制有着深厚的法律基础、理论基础和社会基础。现行法律对警察机关警察管制权、警察管制范围、警察管制手段有着明确授权,为其解决了形式上的合法性;意识形态领域内的公民权利限制正当性理论、政府管制理论、公共利益理论、风险社会理论为其提供充分的理论支撑。我国社会转型时期许多治安风险得以产生的根源性因素,以及直接依赖警察管制予以消除的不和谐社会现象的广泛存在,是警察管制赖以存续的现实基础,也是警察管制实质正当性的渊源。因此,警察管制的正当性不容置疑。  相似文献   

16.
网络管制政策与网络治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邹东升  车邱彦 《求索》2007,(7):61-62
对网络进行依法管制是当今各国政府的通行做法,如何做到管制手段、方式与程度的合理适度已成为互联网管制亟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有必要梳理我国现行互联网管制政策和具体措施,实现从网络管制走向网络治理,逐步完善和创新互联网管制模式。  相似文献   

17.
食品安全管制的利益相关方之间存在多重博弈关系。其中,管制机构之间的博弈深刻影响着我国食品安全管制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效率。政府间博弈包含平行的管制机构之间的横向博弈和不同层级管制机构之间的纵向博弈。食品安全管制政府间博弈模型分析的结论是,管制机构之间的横向关系应从分段管制走向综合管制,纵向关系应从分级管制为主走向省级以下垂直管制为主。  相似文献   

18.
政府管制是一种复杂的现象和制度安排,作为一种经济决策,它通常采用法律的形式和程序,而公共政策的特性,又使得每一项管制措施的出台都是政治压力相互调和平衡的结果。一般把政府管制分为经济管制和社会管制。经济性管制指由政府对价格、产品种类、加入或退出的条件或某个行业服务标准的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在法律规定层面对管制和缓刑一概而论,管制和缓刑需遵守的监督管理规定基本相同,对管制的社区矫正和缓刑的社区矫正之执行内容、方式等未予任何区别,实践层面对管制犯和缓刑犯的社区矫正执行也完全相同.管制刑没有执行保障措施,而缓刑犯若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不遵守相关规定的,有严重的后果出现——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由此导致人民法院适用管制刑的积极性低,最终导致管制和缓刑适用错位.因此,应明确管制与缓刑的不同,对管制和缓刑的社区矫正内容进行区别.因管制犯具有较小的人身危险性,而缓刑犯没有人身危险性,故管制的社区矫正应侧重监管、教育,而缓刑的社区矫正则应侧重帮扶.  相似文献   

20.
生产安全与卫生的政府管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市场失灵”是政府管制的必要条件,它是政府之所以干预市场的理论和现实依据。但是,“市场失灵”不是政府管制的充分条件,因为政府管制本身也可能出现失灵,即“政府失灵”。政府管制失灵通常表现在管制的低效性上。目前我国生产安全与卫生的政府管制处于无力状况,政府管制要解决的最大问题是严格落实检查和监察制度,加大监管力度,从落实准入准出制度、完善立法、政府管制进行成本—效益评估等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