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邵占维 《今日浙江》2009,(14):17-18
产业集群是温州区域经济发展最大的特色优势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集聚现象开始,经过20多年的发展,温州形成了鞋革、服装、工业电气、汽摩配、泵阀、印刷、眼镜、打火机等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区域块状经济,它们建立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具有“小商品大市场”、“小资本大集聚”、“小企业大协作”的效应特征。  相似文献   

2.
<正> 所谓“一村一品”经济结构,即一个村选择一、二种能够发挥本地优势并具特色的产品为主攻项目,进而形成一个以村为区域,以各个家庭为细胞,以专业产品为轴心的颇具规模的经济群体,从而形成小区域的经济优势。“一村一品”的经济结构适合山区的经济地理特点,并且适应山区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水乎,具有广泛的群众性。目前,长阳县“一村一品”经济已出现可喜的发展势头,涌现了加工粮油、柑桔、茶叶、烟叶、蔬菜、畜禽、药材、采矿等一批各具特色的“一品村”,有的已逐渐向区域规模化的方向发展。“一村一品”的“品”植根于当地资源之中,在发展了“一品”经济的地方,大都  相似文献   

3.
发展农村经济的一支生力军刘满园初冬季节,笔者在荆楚大地采访,欣喜地发现近几年来,湖北省各级妇联组织在农村妇女“双学双比”竞赛活动中,突出抓了培养专业大户并依靠这批致富带头人,传技术、教手艺,带动一大批妇女,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规模生产,使湖北农村...  相似文献   

4.
共青团的“温州模式”□张庆改革开放后的温州,这个拥有660万人口的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曾以其独特的经济运作方式和经济格局引起过社会各界的关注。如今,温州人又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先行者的姿态用“农村城镇化”、“集镇工业化”、“经济商品化”、“集镇城市化”、“企业股份化”等新举措丰富着“小商品、大市场”的内涵。1.经济结构以及劳动力资源流向的变化使团的组织结构和工作布局遇到了挑战。目前,温州全市有30多万城镇、农村青年涌向乡镇或私营企业谋职,成为这些企业的主体力量,占工人,总数的70%强,在股份合作企业中甚至达到90%以上。由于种种原因,这部分青年所集中的地方也往往是团工作开展最薄弱的地方,“有团员无组织”的现象大范围地存在着。劳力资源流动的另一个后果就是农村青年劳动力的大量流失。据有关人员对温州市山区30个村的调查表明,青年的流失量均在85%以上。团工作找不到对象,失去了存在的基础。2.经济运行机制及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给团工作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温州目前企业自生产到销售始终在市场的调节下进行,这些企业多奉行“自筹资金,自愿结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求发展”“六自”方针,使政府  相似文献   

5.
《中国妇运》2001,(9):31-32
松山区是一个农业大区,近年来,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妇女成为种植业、养殖业的主力军,对发展农村经济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了解农村妇女的所思所盼,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不仅关系到妇女自身的进步与发展,也关系到一个地区的进步与发展。鉴于此,我们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活动中,开展了“访千家农户、问百名女工”调研活动。区、乡、村三级妇干先后深入1000户农民家庭,发放1200份调查问卷,了解妇女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 成就与希望 一、农村妇女是农村改革和建设的主力军,参与市场多元化实践的愿望…  相似文献   

6.
李雁红 《前进》2012,(1):18-21
“一村一品”最早由日本大分县知事平松守颜先生提出,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一村一品的理念已经为许多国家和地区认识和接受,并成功地付诸实践。美国洛杉矶制定了“一村一品”节,印度尼西亚推出了“东爪哇一村一品”标记的咖啡。我国许多省份的情况也是如此:陕西省提出把“一村一品”作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温州治安的“第二次创业”本刊记者岑生挺,朱思恩十几年来的温州经济从群雄纷争的家庭作坊发展到今天股份合作企业鼎立,经历了一场脱胎换骨的革命。这场革命使温州赶走了贫穷迎来了富庶,但同时也付出了代价。经济无序引发治安无序温州的瑞安县(现已改市)坑源乡历来就...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温州人率先进行市场取向改革,大力发展多种经济成份,已初步形成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股份合作经济为骨干,个体私营经济占有较大份额的经济格局。其成功的经济发展经验在全国传诵一时,被人们称为“温州模式”。国有企业:活得起来吗?从计划经济进入市场经济,许多国有企业的领导都在感叹:办企业真难。在温州,这个中国最早进入市场经济的地区,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背负沉重的传统检桔,把已经资不抵债的国有企业搞好、搞大则更难。而以生产玻璃钢制品为主的浙江东方集团公司这家大型国有企业做到了这点。…  相似文献   

9.
熊千梅 《当代广西》2010,(14):50-50
编者按:日本大分县是“一村一品”的发源地。“一村一品”,就是要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打造精品农业和规模产业,发展农村经济。2008年,我区开始实施“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工程,培育农主导产业,增强农业竞争力。短短两年,涌现出“罗汉果之乡”、“毛竹加工乡”、“石材村”、“长寿旅游村”等一批特色村镇。走进这些特色村镇,我们看到了一个地方的象征、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还看到了一个地方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0.
《精神文明导刊》2010,(1):36-37
学校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主阵地、主渠道。近年来,江苏省泰兴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努力探索学校德育工作新路径,逐步形成了“一校一品”的工作格局。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1.
藏富于民的“老百姓经济”在我国经济改革大潮中,敢为天下先的温州人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经济奇迹。“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温州人:哪里没有市场,哪里就出现温州人”。20年改革开放,温州人走出了一条富有区域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2.
温州以改革著称,以改革铸就辉煌.以改革名扬全国。温州35年来改革探索的伟大结晶就是“温州模式”。站在新一轮改革的历史起点上.我们需要回望过去、开辟未来。如何评价“温州模式”,是否坚持“温州模式”,是当前温州全面深化改革回避不了、绕不过去、必须回答的重大方向性问题.也是事关温州长远发展的战略性问题.还是事关温州未来在全省全国的发展地位和继续发挥重大作用的政治性问题。  相似文献   

13.
人称“湖北温州”的黄陂县位于长江中游北岸,系武汉市近郊县,被省、市政府确定为综合改革试点县。 近10年来,黄陂县从实际出发,借鉴和发展了“温州模式”,把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成功经验运用到农村工商业领域,在大力发展私营工业的同时,还在流通领域开辟专业市场,发展个体商贸业,走出了一条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的新路子。 “湖北温州”黄陂县私营经济的特征 首先,经济形式家庭化。黄陂私营经济是家庭工商业为主这和农村普遍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本势态相吻合。农民王长海1987年创办高家河锣厂,企业领导班子以家庭成员为主,职工外聘,王长海任厂长,妻子任副厂长兼会计,管生产经营,儿子负责车间现场管理。这个“民营厂”,经过4年的艰苦努力,品种规格、生产能力、出口创汇、利润率等多年均居全国同行业之首,铜锣出口1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其次,经营方式专业化。黄陂目前的私营经济,摒弃了古老的“小而全”的小农式的家庭经济,已发展成专业化的家庭经济。横店镇以夏教、红旗、迎群、幸福、独木等村为中心,涌现出850多个家庭工业户,年创利税千余万元。全县有560多个湾村,或利用山水资源发展农业企业,或利用石料等非金属矿产资源进行系列开发,或利用农副产品进行深加工,或利用自身专长搞起家庭手  相似文献   

14.
“温州模式”开始以家庭工业、私营经济在农村商品经济唱主角,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较为普遍地发展成名为股份合作制,实际上是合伙制的企业形式。这处所有制形式有力地推动了当时区域特色经济的形成和小城镇发展。浙江省的经验证明,非公有经济与国有经济是相互促进,而非相互排斥。对非公有经济存在的剥削现象要具体分析,应承认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苍南是浙江的南大门,“温州模式”的主要发祥地,近年来,大力发展家庭工业、专业市场和股份合作经济,走出了一条富有苍南特色的发展路子。2006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53亿元,财政收入12.8亿元,其中非公经济产值占全县经济总量的96.8%,已成为苍南经济的主要支柱。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加强对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人民团体的领导,支持他们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更好地成为党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为妇联组织,特别是首都的妇女组织,一定要在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以“新北京、新奥运”为主题,以“教育、维权、发展”为主线,以“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为工作原则,积极推进北京市“十五”时期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的全面实施。要广泛发动妇女在首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实践中,充分发挥妇女在创造人类文明,推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使“巾帼建功”活动在首都经济产业格局发展中有新的举措;使“双学双比”活动在都市型郊区经济发展中迈出新的步伐;使妇女创业和再就业工作有新的进展;使社区妇女工作要上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7.
《江西政报》2006,(11):1-1
“一村一品”是农村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推进,要求经济发展走专业化、规模化的路子,以提高经验效益和市场竞争力,这是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一村一品”正是适应这一规律逐步发展起来的,并成为加快农业和农村建设与发展的重要举措。去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出席了在陕西杨凌召开的“一村一品”国际研讨会;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积极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推进“一村一品”,实现增值增效;今年五月下旬,全国发展“一村一品”经验交流会在我省召开。这一系列动作,充分说明了发展“一村一品”,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妇运》2012,(11):40-41
一、学习进家提升素质 妇联干部充分发扬贵州“背兜干部”精神,深化“面对面宣传科学发展、手把手传授实用技术、心贴心维护妇女权益”的群众工作机制。与农业科技、法律、卫生工作者一起深入边远贫困村寨和农村家庭,广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面对面地向群众传授实用技术,开展法律宣传和维权服务,做到空间上“零距离”、时间上“及时雨”。在200多场“面手心”活动中有3万多名妇女受益。在农村落实妇女素质提升计划,年培训妇女20万人(次)。  相似文献   

19.
积极参与经济活动的世界妇女张利英根据联合国1970—1990年世界妇女状况的报告,世界妇女的经济参与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几乎世界上所有地区的妇女都比过去更多地参与家庭以外的经济活动。一、妇女劳动力所占比例上升据国际劳工组织统计,1990年世界上约有8...  相似文献   

20.
薛驹 《今日浙江》2008,(19):18-19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浙江省委就开始抓农村改革。那时安微省小岗村“承包到户”的经验,已经开始介绍推广,但是干部中认识很不一致。到1979年9月,中央召开的十一届四中全会上通过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要求普遍推广安徽经验,推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中心内容的农村改革。当时还有不少人不同意承包到户,省委内部也有争论。对此,我也到过绍兴、慈溪等地农村进行了调查,找了一些农村劳动模范、农村基层干部,与他们探讨,谈起包产到户,他们都表示摇头和怀疑,有的干部发牢骚,“辛辛苦苦三十年,一退退到解放前”。但在温州、台州等地,不少地方干部和农民是赞成的。在新昌、仙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