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去年下半年,从泰国开始,以货币贬值、股市下挫为标志,东南亚诸国先后爆发了金融危机,区域内各主要国家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普遍陷入了物价上涨、经济发展停滞的困境,危机至今仍没有止息的迹象。台当局视此为推行“务实外交”的“天赐良机”,全然不顾岛内自身经济同样受到很大冲击、立足未稳的处境,于今年初重提“南向政策”,以金钱许诺为先导,派出“副总统”连战、“行政院长”萧万长、“经建会主委”江丙坤等高级官员,到东南亚各国频繁活动,急欲打入向东南亚国家提供经济援助的行列,在东南亚玩弄“金援外交”花招。台当局搞…  相似文献   

2.
金融绍罗什     
东南亚金融风暴现已趋于平息。作为最大的受害者,东南亚国家都在寻找这场危机的“元凶”。他们找到的一个共同的、明显的“罪魁祸首”,便是被称为“货币狙击手”、“金融强盗”的美国人———乔治·绍罗什。(又译乔治·索罗斯———编者)传奇经历1930年,乔治·绍...  相似文献   

3.
1997年5月,西方“金融炒家”挥动“量子基金”,首先出击泰国,引发震惊全球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以下简称“危机”)。中国自墨西哥金融危机和巴林事件后,虽早有防范,但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框架里也难免受影响。云南地处东南亚前沿,更是深受其害,因此众说纷纭。不...  相似文献   

4.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河南省周口市委统战部充分发挥统战系统人才荟萃、智力密集、信息丰富的特点和优势,积极帮助非公经济人士增强发展信心,引导他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危机和困境中寻求新商机、谋求新出路,共迎挑战,共克时艰,已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5.
东南亚金融危机犹如一场金融浩劫,风暴掠过,“奇迹”不再,“悲剧”宛然。对于这场危机的起因,已有不少人士从不同角度进行归结。一般的看法是,巨额国际游资对东南亚各国货币的冲击是触发危机的外因;处于危机中的国家在自身发展战略、经济政策、产业结构、政治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则是发生危机的内在因素。香港中旅集团投资策划部总经理郎威先生则认为,日美两个经济强国发展的不平衡是本次危机的一个主要原因。换言之,这绝非几个岛国孤立刮起的金融“龙卷风”,而是太平洋经济的“厄尔尼诺”现象。  相似文献   

6.
从东亚经济危机看当代资本主义房宁“一石激起千层浪”。1997年7月2日爆发于泰国的金融动荡,迅速席卷了东南亚、东北亚,引发了一系列金融、经济危机,进而波及北美、欧洲、从危机发生至今已匆匆一年,而这场危机目前仍在发展,未见穷期。东亚经济危机为我们观察当...  相似文献   

7.
“奥运商机”在筹办北京奥运会的七年中.是个热门话题:乐观预测居多,谨防泡沫、认为短期商机有限的意见也有。如今北京举办了一届安全、顺利、精彩的奥运会已是定论.回过头来再说“商机”.别有一番情趣。概览“落地商机”可分五类:  相似文献   

8.
翟崑 《今日广西》2007,(4):20-22
当—位艺术家观察地图上的东南亚时,他隐约地发现,这一地区的海陆岛礁的分布形状竟然很像汉字的“遇”字。在笔者看来,中国与东南亚的关系是真的可以用“遇”字来概括。中国和东南亚在地理上是天然的相遇,在历史上曾有过共同的遭遇和知遇。如今,在这个全球化的新时代,中国和东南亚再度相遇。且看这一“时代之遇”的三部曲。  相似文献   

9.
21世纪企业所生存的环境中充满了危机和不确定性。在危机来临时,中国多数企业领导普遍具有危机识别能力和危机处理能力薄弱的“通病”。  相似文献   

10.
面对自然与精神的技术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生态危机来自社会生态危机,正是有了“文明”,自然生态危机才有实现的可能。我们在寻求救治生态危机时恰恰用“文明”作为救治“手段”,表明人们的思维陷入非此即彼的二值逻辑中。人文精神靠技术理性辨证地发展;技术理性在人文精神中物化、异化,目的、手段及其功利主其要素。自然技术化、社会技术化、人性技术化正是地球人类全面生态危机的根源与表现。  相似文献   

11.
刘建国 《台声》2001,(10):25-26
青岛的“海尔”、“青啤”在祖国大陆是响当当的名牌,家喻户晓,在世界上也享有美誉。可是,在台湾了解认识它们的却还不是很多。“海尔”、“青啤”的产品至今还未登陆台湾岛,不能不说是个遗憾。不久前,台湾年代新闻台拍摄题为“中国一百强”的电视系列片,第一站便选择了青岛,确定拍摄“海尔”和“青啤”。“功课”做得细 7月16日,我们去流亭机场接摄制组的蒋雅淇小姐和王伟鉴先生。当交换过名片之后,蒋小姐就对我说:“刘先生,我知道你。”我有些不解,因为在这之前与台方联系工作的是另一位人士,与蒋小姐从未见过面、也未通过话…  相似文献   

12.
方修仁 《今日上海》2009,(12):56-57
作为国际危机管理协会亚洲区副总裁,并担任着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秘书处下属地方政府减灾联盟的顾问,白涛有着非常强烈的紧迫感。“如何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种危机,一定程度上考验着政府在危机发生时的协调处置能力,检验着社会在危机来临时的紧急动员机制,测验着人们在危机形成时的心理承受程度。”白涛的这段话,道出了危机管理中几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13.
从1997年7月开始的东南亚金融危机,首先从泰国开始,迅速席卷越南、老挝、缅甸、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韩国等东南亚国家,经济实力较为雄厚的日本也受到了危机的影响,中国香港和大陆也未免受到危机的冲击,危机的影响甚至遍及全球。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唯恐引起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不得不亲自出面干预危机。危机的影响至今还在继续,此次危机涉及国家之多、影响之大、持续时间之长是人们所意料不到的。危机引起亚洲国家特别是东南亚国家股市暴跌、货币贬值、许多银行倒闭、企业破产、进出口和旅游业萎缩、外商投资…  相似文献   

14.
1997年春季开始,泰国、东南亚的金融危机,使在东南亚投资的台商倒抽凉气,也让以东南亚为出口市场的台湾公司战战兢兢,毕竟东南亚市场占了台湾出口比重的12.6叽,这Ioo多亿美元的出口货值要消化、转出口绝非易事。到了9月,台湾终于对东南亚金融风暴有了感觉。过去响应当局号召,分散祖国大陆投资去东南亚“南向投资”的台商,在当地货币贬值的影响下吃尽苦头,通过各种渠道大吐苦水,大有“悔不当初”的痛苦。台湾当局在内外压力下,也对“南向政策”紧急叫停,要台商暂缓对东南亚的投资。金融风暴终于在10月登临台湾,台湾企业和民众…  相似文献   

15.
商机无论大小,从经济意义上讲一定是能由此产生利润的机会。商机表现为需求的产生与满足的方式上在时间、地点、成本、数量、对象上的不平衡状态。旧的商机消失后,新的商机又会出现。没有商机,就不会有“交易”活动。商机转化为财富,必定满足五个“合适”:合适的产品或服务,合适的客户,合适的价格。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合格的渠道。目前我们能认识的商机大致可归结为14种:  相似文献   

16.
亚洲金融危机与东亚、东南亚的合作亚洲金融危机不但给亚太地区带来了极大的金融动荡.而且也促发了东南亚与日本、韩国的经济危机,“亚洲奇迹”陷入了深谷。虽说金融危机严重地破坏了该地区的发展,并且造成印度尼西亚等国国内政治的动荡。但这场危机从另一个角度看却对本地区的国际关系起到了稳定作用.减少了该地区近期军事对抗和军备竞赛的可能性。各国部陷于处理本国内部金融、甚至于政治问题,调整自己的经济结构.没有力量扩充军备,反而减少了国防开支.另一方面,危机促进该地区国家间的进一步合作,同时使亚太地区大国关系有了新…  相似文献   

17.
两年前的7月1日,香港顺利回归祖国,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首先得以在香港付诸实践,祖国统一大业由此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遗憾的是,爆发于东南亚的金融危机很快就侵扰了回归不久的香港,使得特区经济、民生各业均遭受不同程度的影响。所幸的是,特区政府及时调整政策,借危机带来的压力,所谓“借力使力”,提出一系列固本培源、纾困助民的措施,有效地缓解了危机造成的冲击。本刊上期发表的《近期香港经济新动向》一文已经谈到香港经济显露出的种种“正面信息”,诸如股市上升、楼市稳定、外来投资继续增加、旅游上升等等,总之…  相似文献   

18.
罗洁 《今日广西》2007,(4):14-17
说起东南亚,我们不能不对它表示敬意。 过去的东南亚曾被人称为蛮荒之地。西方人一直以来视东南亚为“远东”的一部分,称这里的大陆和岛屿为“印度与中国之间”和“印度以东的群岛”。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国在此建立“东南亚战区”,东南亚才被看作是一个单独的地区。 之后几十年,该地区是世界上战乱动荡最频繁的地区,而今的东南亚却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有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目前,通常认为东南亚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文莱、菲律宾等10个国家(东帝汶暂不算在内),面积约450万平方公里,人口5亿多,除新加坡外,均属发展中国家。独立后的东帝汶也提出加入东盟。  相似文献   

19.
“在危机中接受考验、在危机中发挥作用”,面对经济危机影响下的企业效益回落、出口形势严峻、资金紧张等许多新问题,奉贤区金汇镇党委迅速作出部署,及时动员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充分发挥先进性作用,团结凝聚职工群众,帮助企业破解生产经营难题,共克时艰。  相似文献   

20.
今年7月2日,泰国爆发了继1994年底墨西哥货币危机以来的一次严重的货币危机。这次货币危机不仅对泰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对东南亚各国和全球的金融市场都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为国际经济界所瞩目。80年代以来,一直作为东南亚地区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样板的泰国为何在1997年年中爆发严重的货币危机?这次危机对东南亚各国、全球金融市场,尤其是对中国产生何种影响?导致这次货币危机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有何教训?它对我国的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有何启示与借鉴?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一、泰国的货币危机及其反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