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高度关注解放军海空军和二炮部队现代化建设的同时,海外媒体和研究机构也将目光投向不断现代化、信息化的解放军陆军。2006年底,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刊发了两篇关于解放军陆军机械化步兵师和摩托化步兵师现代化建设进展的报道。报道认为解放军陆军正在从机械化走向信息化,攻击能力得到增强。本刊特综述相关报道,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本刊并非证实海外媒体的报道内容,亦非赞同其观点。  相似文献   

2.
随着近期西方媒体热炒"中国弹道导弹打航母",解放军二炮部队的现代化建设再次引起广泛关注。今年7月,美国著名右翼学者理查德·菲舍尔在"国际评估与战略中心"发表题为《中国新型导弹瞄准亚洲以外》的分析文章,他认为中国刚列装的新型弹道导弹除可摧毁航母战斗群外,还将对台湾空军的地下掩蔽设施构成致命威胁。本刊综述相关报道,并非赞同其观点,亦非证实其内容,仅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解放军二炮部队可连续对台发动五波“饱和攻击” 据台湾岛内“中央社”7月2日报道,台湾“国防部”当天散发的简报指出,基于祖国大陆近年致力于军事现代化,尤其以二炮部队的各种导弹对台“威胁”最大,台军方将以主要精力用于筹建爱国者PAC-3型反导弹系统等作为回应。根据台军方的简报摘要,目前解放军三军总兵力约230余万人,除各型作战飞机、舰艇及地面部队外,还包括100余枚战略导弹及600余枚常规导弹。  相似文献   

4.
美国保守派所宣言的中国威胁论的一个重要论点是中国正在全力建设一支具备“全球作战”能力的进攻型军事力量。而大型战略运输机作为远程力量投送平台对于进攻型军事力量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因此,美国一直非常关注中国在大型运输机方面的进展。本文编译自美国著名保守派学者理查德·菲舍尔所著《新型运输机:解放军的新一代武力投送平台》一文。本刊刊登此文并非同意其观点,亦非证实文中内容,仅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编译自美国国防大学国家战略研究学院中国军事研究中心2003年8月出版的《变革进程中的中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作者詹姆斯·C·穆尔维隆。本文认为,“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前,世界各国的陆军似乎都成为现代化进程中的“大输家”,空中作战力量清晰精确的作战方式,以及各种武装冲突中对大规模地面作战需求的减少,都使得以牺牲陆军为代价换取空军和海军力量发展。类似的呼声也曾影响了陆军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的传统优势地位,但解放军陆军仍在为争取认同感和获得作战任务而努力,就目前而言,从人力、资源、作战原则和声望等因素衡量,陆军仍是解放军中占绝对优势的军种。对于文中提及的部分观点和数据,本刊并不同意,仅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台湾问题一直是美国关注的焦点。美国许多研究机构和学者都认为,中国在国家统一进程中将在台湾海峡使用武力。本文作者马克·A·斯托克斯就持这种观点。斯托克斯在2004年前长期担任美国负责国际安全事务的助理国防部长办公室所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台湾和蒙古事务小组负责人,主要负责研究、协调和管理与上述国家(地区)的国防政策。1982-1995年间,斯托克斯还曾任美国空军驻华助理武官。他曾撰写了与中国军事现代化建设及航天和导弹发展项目相关的多篇文章及一本专著(《中国战略力量的现代化》,1999年出版)。本文编译自斯托克斯2005年11月在美国海军分析中心出版的文章。他认为,在未来可能爆发的台海冲突中,中国将采用以最低代价换取最大政治利益的压制战略,解放军将实施联合空天压制作战。本刊刊载此文并非同意其观点,亦非证实其内容,仅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当外来军事力量对中国统一问题进行干涉时,美国著名的兰德公司认为,解放军会采取一种“反介入战略”来应对第三方威胁。作为一种由美国专业人士为解放军“设计”的作战理论,其参考价值毋庸置疑。本文即综合了兰德公司相关报告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和分析,供有兴趣的读者和专业工作者鉴读。  相似文献   

8.
本文编译自美国詹姆斯敦基金会主办的《中国简报》今年6月3日发表的文章。本文密切注视中国正在大力推动的“有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240万解放军将继续裁减近50万的兵力,有针对性地大量研制采购“非对称作战”武器,强化信息战能力,力争使解放军实现“大跃进发展”的目标。作者威利·兰系CNN亚太办公室资深中国问题专家。本刊发表此文并非表示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报道,仅是为读者提供一些国外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9.
解放军二炮演习百发百中据香港《东方日报》报道,今年7月1日是解放军二炮部队(战略导弹部队)成立40周年纪念日,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近日专程赴二炮部队视察,而中央电视台亦首度曝光二炮两场代号分别为“暴风-09”和“惊雷-08”的大型实战军演场面,其中披露演习部队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国威胁论在美国有甚嚣尘上之势,解放军正常的装备更新换代以及技术发展都被美国保守派人士作为宣扬中国威胁世界安全的论据。本文作者理查德·费舍尔是美国著名的保守派学者,他依据国外媒体的报道以及大量未经证实的消息评估了进口武器和技术引进对解放军现代化建设的影响,并得出结论:外国技术对解放军现代化建设起到了杠杆作用。本刊刊发此文并非同意其观点,亦非证实其内容,仅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本文在编辑过程中有删节,标题为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11.
本文节译自由著名中国问题专家毛文杰(James Mulvenon)、冯德威(David Finkelstein)主编的《中国的战法革命:解放军作战艺术的新趋势》。作者首先通过研究二炮的基本任务、战役任务类型及《战役学》中所描述的实施战役任务需具备的能力,探讨其作战原则(战法),并通过考察二炮作战原则的历史发展得出结论它正由一支单纯使用核导弹的作战力量逐步转变为由核及常规导弹组成的混合作战力量。其次,本文详细分析了二炮组织结构,探讨了这种因素对现代化改革的支持和限制作用。最后,探讨了二炮人事、教育和训练政策及相关改革项目。需要注意的是,本文作者将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的规模不断扩展作为其基本论点,文中充满了中国威胁论的论调,本刊刊载此文并非同意其观点,亦非证实其内容,还望读者在阅读时有所鉴别。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从军事装备现代化的角度,阐述了作者对近年来中国强化军队建设的一家之言,认为中国军事装备体系现代化离不开前苏联国家的大力支持,同时内部不断提升的自主研制能力也为解放军在21世纪最初10年内取得对台湾海峡地区的军事控制权起到关键作用,而这一切措施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就是预防和威慑美国对台海局势采取军事干预手段。本刊特组织编译此文,并不表示支持其观点或证实其材料,仅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美国根据“21世纪海上力量”的设想提出了“建立海上基地”的作战新构想,引起了世人的高度关注。根据该构想:美军可以在距海岸线12海里以外海域的任何地点建立海上基地,可以对临近地区所发生的危机、自然灾害作出灵活的反应。虽然这一构想还存在着许多技术难题,但这一具有创新意义的作战构想将吹响美国21世纪军事变革的号角。这一极具想象力的作战新理念对我军建设一支现代化海上力量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描绘“台海战争”的图景,发布各种版本的“台海战争预言”是美国各研究机构和一批所谓“中国问题专家”最喜欢做的事情之一。近年来,无论是作为智囊机构的兰德公司,还是美国其他一些政策研究机构、学术研究机构,总是每隔一段时间就推出一个“台海战争预言”。这些“中国问题专家”们站在美国的立场上,从美国的角度出发,或是以美军的作战理念为蓝本,极尽臆测、编造、诋毁之能事。今年9月,美国詹姆斯基金会又推出了新版本的“台海战争预言”。尤基博士在这篇名为《解放军海军对台作战的想定》的文章中煞有介事地声称,解放军海军将对台湾实施非接触式作战。本刊报道此文绝非同意其观点,亦非证实其内容。对于文中弥漫的“中国威胁论”的论调,希望读者在阅读时加以鉴别。  相似文献   

15.
航母一直是美国前沿存在战略的核心,也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军军事行动的先锋。然而,本文作者劳伦斯·斯皮内塔却认为,与陆基空中力量相比,航母的作战效率不高,行动成本却极其高昂。而且航母的本身极为脆弱,易受攻击。作者提出了足以颠覆美国前沿存在战略的论点——陆基空中力量才是未来美军远征作战的核心。本文编译自华盛顿外交关系委员会国际事务研究员劳伦斯·斯皮内塔于2006年6月发表的报告《马六甲困局——以陆基空中力量反击中国岛链战略》。本刊发表此文并非同意其观点,亦非证实其内容,仅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本文在编辑时有删改,标题和节标题为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16.
对中国军事现代化意图的解读向来存在着极端的看法。但也有相当数量的中国问题专家能够透过美国国内“妖魔化中国”的媒体报道,公正地指出: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本身不能对其它国家构成威胁,一个国家的军事政策与政治意图才有可能对其它国家造成威胁。他们认为,美国许多对于中国的军事现代化问题的讨论,常带有浓承的意识形态色彩或不便言说的政治目的,许多具有煽动性的扭曲事实的新闻报道都缺乏最基本的政治常识。这些对中美关系都有害无益。  相似文献   

17.
媒体     
《南风窗》2014,(10)
<正>01中国发展弹道导弹美《国家利益》5~6月号中国正日益成为一股需要认真对付的力量,不仅在经济上,军事上同样如此。中国的人民解放军二炮部队也在日益成为一股令人生畏的力量。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该部队新增了常规打击任务,并增强了核能力。二炮如今拥有更为先进的、在敌方打击后能继续存在的核导弹部队,其导弹射程能远及美国和覆盖本地区。考虑到人民解放军空军和人民解放军海军的尚未成熟或者有限的远程常规打击能力,人民解放军二炮部队的远程常规导弹打击能力尤为关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情报中心称,"中  相似文献   

18.
美国全国亚洲问题研究所出版的《亚洲政策》7月号上集刊登的一组关于中国军事力量评估的文章指出,虽然解放军制订国家军事战略的行动是务实和慎重的,但美国方面依然对中国军力发展的动机表示疑惑,并对中国军力将来发展到何种规模表示担忧。美国方面认为,中国政府的远期目标是早日确立其国家的大国地位,而中国的军事现代化建设也是围绕着这一目标进行的。  相似文献   

19.
2005年,美国开始调整其在西太平洋的基地群,攻击核潜艇、B-2隐形轰炸机、F/ A-22A隐形战斗机纷纷进驻关岛。美军的动向引起了亚太地区国家的密切关注。本文编译自美国海军作战学院纽波特报告第26 号《重新部署作战力量——21世纪的美军海外部署》。作者安德鲁·艾里克森,现任美国海军作战学院战略研究系研究员,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政治系博士学位候选人。曾在莱勒·戈德斯坦主编的《中国核力量的现代化》报告中撰写了《中国反制美国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一文。贾斯汀·米科雷,美国海军上尉,毕业于美国海军学院,并在普林斯顿大学伍德罗·威尔逊公共与国际事务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目前服役于美国海军“圣胡安”号攻击核潜艇(SSN-751)。本文详细分析了美国在东亚地区的利益,新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与该地区不稳定形势的潜在根源;解释了加强关岛港口设施建设,并将其转型为一个能全面支持美军在东亚地区实施作战行动的中心基地的原因。本文在编辑时有删节,标题为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译自美国《空中和太空力量评论》季刊2005年秋季号,作者小劳伦期·马丁是美国空军上校。作者认为,美国应采用《孙子兵法》中提出的战略,即运用综合国力的所有组成要素,确保其作战力量能持续进入台湾地区的基地。本刊刊发此文,并不代表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只是为了使读者了解美国部分军事理论家对于美国介入台湾问题在军事上的战略思考。请广大读者在阅读时有所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