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代西方宪政的变革是基于对传统宪政理论中单纯的控权思路和严格的"有限政府"实践逻辑的弊端的反思,宪政变革受多重因素的推动,并且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展开。宪政发展主要表现在权利观的转型和权利内容的丰富化、权力制约模式多元化和寻求"有限"与"有为"的平衡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宪政以宪法为基础,它的本质是限制国家权力,并以民主为前提条件;其最高价值目标是尊重和保障人权;实现的根本途径是法治。宪政与法治、民主和人权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而这一切实现的最可靠支撑是社会主义观念文化。加强宪政制度建设不仅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为此,要求我们每个党员领导干部和普通公民都应自觉地树立宪法意识,培育社会主义宪政文化;学习宪法、尊重宪法,以宪法为最高行为准则,这是我国宪政建设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3.
杨仁忠 《理论探讨》2006,46(3):30-33
“公共领域”是一个理念性、实体性和价值性相统一的概念,其最根本最具特色的功能是它的宪政民主价值,即理念层面上的公共领域为现代宪政民主输送着源源不断的思想资源,实存层面上的公共领域则构筑了现代宪政民主赖以存在的深厚社会根基,而价值性层面的公共领域则为现代宪政民主提供着有力的价值支持。公共领域的培育、完善和发展是完善民主、力行法治和保障人权的社会前提。因此,可以说公共领域理论既是宪政民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宪政民主实践建设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它对于当代中国的宪政民主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政府具有天然的扩张性,但市场与社会的发展又要求政府必须是“有限”的,所以人们不得不用宪政模式来管束市场下的政府,以此来维护自由的市场空间。而当前机构改革正是要使政府在组织上适应市场的需要,实现无限政府转变。因此,机构改革和设置必须要遵循宪政原则,以此来约束机构扩张,实现政府的市场化转变。本文通过对宪政原则和其前提实现条件的分析、阐明了未来宪政对政府机构设置的要求和影响。  相似文献   

5.
作为全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和社会主义法制的实践者,列宁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过宪政的概念,也没有对宪政问题进行过系统的理论阐述,但他关于民主与法治的诸多论述中已经明显地包涵了丰富的宪政思想,在实践上亦为社会主义宪政建设作过巨大努力。宪法至上是列宁宪政思想的前提;民主政治是列宁宪政思想的主要内容;法治是列宁宪政思想的核心原则;保障人权是列宁宪政思想的最终目的。认真梳理和研究列宁的宪政思想及实践,对我国现阶段的宪政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罗维 《理论导刊》2007,(7):38-41
公民如何保持对政府权力的控制,一直以来是民主政治理论研究的一个焦点。在我国,限制政府权力任重而道远,我们不仅要重视宪政的制度建设,同时更需聚焦于深层的公民文化建设。公民文化既是对宪政体制局限性某种程度上的消解,更是对政府权力实现有效制约的软机制。当务之急是以“有限政府”视角,从文化涵化和文化濡化两个维度建构公民文化。  相似文献   

7.
分权制衡是近现代民主法治国家的宪政原则。分权制衡思想萌芽于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在近代社会之后,其思想体系才得以确立。作为一种政治理论,分权制衡思想确有其局限性,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它具有普遍意义。鉴于集权制政府的消极作用和影响,分权政府已成为现代政府构建的目标模式。分权政府包括非政府组织同政府的分权;政府内部的分权;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分权。  相似文献   

8.
将民主、法治、人权等要素置于宪政概念之下的复合宪政观,是当代中国法学界阐释宪政涵义的通说。它折中融合了毛泽东式的民主宪政观和西方式的自由宪政观,是宪法学者面对社会转型期的本土课题,在有限的学术空间内传播西方立宪主义原理的一种智识努力,代表着当代法学界对宪政概念的一种中国式理解。但是各个要素内涵的不确定性及其相互间存在的张力,使得复合宪政观无法消解围绕宪政涵义所发生的争议。摆脱宪政概念中的实体性要素的困扰,达成"依据宪法运行的政治"这一形式性的宪政概念共识,是可行的替代性方案。  相似文献   

9.
转变政府职能和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不断推动政府管理的创新。从法治的视角充分理解政府管理创新的宪政理念基础,完善政府管理理念,是推进政府管理创新的一个重要支点。有限政府理念、法治政府理念、服务政府理念和责任政府理念是政府管理创新的宪政理念基础。  相似文献   

10.
于2004年7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作为一部规范政府行为的重要法律,蕴含着“法治至上”的法学理念,本文结合行政许可法的具体规定,分析该法所涉及的法学理念,以期强化对行政许可法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完善我国宪法已成为共识 ,宪法修正案方式和决议修宪方式完善宪法有其局限性 ,针对我国宪法需完善内容比较多的现实 ,我国宜采用制定新宪法的方式完善宪法  相似文献   

12.
论弱势群体权利的宪法司法保护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弱势群体的权利纳入宪法司法保护轨道 ,对弱势群体进行倾斜性保护 ,宪法司法保护具有自己的特点。我国应当借鉴法治发达国家的经验 ,对弱势群体进行宪法司法保护。开展这项工作具有一些有利的条件 ,应当抓住这个机会采取相应的措施 ,包括修宪、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法官培训 ,处理好一系列关系等  相似文献   

13.
14.
当代的新闻传媒已经真正地进入了大众传媒时代,以传者为中心的新闻传播也真正进入了传者与受众互动的新时代.传者和受众作为传播活动中两个独立的主体,围绕着新闻传播活动构筑了与国家相对的社会信息平台和公共舆论空间,对国家政治和政府行政形成一种政治权力控制机制和意见表达机制.以新闻传媒与政府的基本关系为基础,在宪政视野下探讨新闻传媒对政府行政监督关系的基本法理,分析新闻传媒监督政府行政的核心内容和难点,有利于从通过新闻立法将新闻传媒对政府行政的监督关系法制化、法治化的角度廓清理路.  相似文献   

15.
论民主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主的价值是民主存在的内在依据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它由民主的个人价值、社会价值和国家价值有机构成.在这三者中,民主的个人价值是核心和根本,是民主的国家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存在根据;民主的国家价值和社会价值是民主个人价值得以实现的要求和保障.  相似文献   

16.
17.
18.
国洪宇 《学理论》2010,(4):108-109
宪法解释是指在宪法的实施过程中,由一定的主体对宪法的内容、含义及其界限所作的一种说明。宪法解释理论主要涉及宪法解释的概念、体制和原则,笔者在对上述概念梳理的基础之上,进而深化和完善宪法解释理论,以期为我国的法治建设提供些许思考。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20,(4)
经过长达200多年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十分重要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两个传统哲学流派进行了批判和继承,一是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二是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经过长期的实践检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不断丰富,内涵价值不断提升,实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有机统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显得尤为重要,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仅是占领意识形态主阵地的重要法宝,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