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作为律师职业伦理中的重要规则,利益冲突及其规制在我国刑事领域受到了不应有的忽视。规制利益冲突体现了律师消极的忠诚义务,是司法程序理性运行的要求,也有助于维护律师的职业形象。根据利益冲突的严重程度,可将利益冲突划分为直接的利益冲突和间接的利益冲突。基于对利益冲突的严重性、实体真实的发现、当事人获得律师帮助的权利、律师自由执业的机会等因素的考虑,律师存在强制性规避和任意性规避两种方式。违反利益冲突规则既会使律师个人承担责任,也会带来程序性的法律后果。目前,律师利益冲突的规制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在利益冲突的类型划分、律师规避、法律后果以及司法审查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
梁甜甜 《河北法学》2020,38(4):151-161
利益的广泛存在导致利益冲突的不可避免,所以利益冲突体现在社会中的方方面面,污染风险型公共设施选址中就涉及到相关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这种利益冲突是基于某种范围内主体数量差别而引发的,主要表现为在市区范围内的公益与个益冲突,并呈现出一些特殊的表现形态。通过对污染风险型公共设施选址中利益冲突中的权衡因素进行分析,指出在法律中化解这种利益冲突的正确的主体权责配置模式,并创设主体之间进行良性互动的机制。  相似文献   

3.
经济法在平衡利益冲突和化解社会冲突的同时,就意味着对公正、秩序、效率等价值的追求。在现代社会,经济法无论是在观念实体还是制度建构中,都是有其所赖以为基础并在实践中加以贯彻的一套价值准则作为法律制度的内在价值加以固化的。在我国现阶段,经济法价值目标可以表述为:效益优先,兼顾公平。在利益语境下,经济法所追求的价值目标的实质是以社会整体效益的最优为根本价值目标,在此基础上实现个体利益的最大化、普遍化、持续化。  相似文献   

4.
We explore the perception of self-interest based on the social position of the person making a persuasive argument, and whether the argument challenges peoples representation of the social world. More self-interest is perceived when it is made on behalf of a small rather than a large group (Experiment 1), comes from a low status rather than a high status group (Experiment 2), and when it benefits an outgroup more than an ingroup (Experiment 3). We show that attempting to change the political status quo, no matter whose interests it may serve, leads to perceptions of self-interest (Experiment 4). We discuss these findings in terms of beliefs, social ideologies, and attitudes, and argue that perceptions of self-interest are often a marker of the defense of the status quo from perceived threats.  相似文献   

5.
中外防止公务员利益冲突制度之比较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反腐败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很有必要借鉴、学习国外防止利益冲突在立法方面的成功经验。本文从公务员利益冲突涉及的回避制度、兼职取酬制度、财产申报制度、禁止收受贿赂制度、岗位轮换制度、离职后的行为限制等主要方面进行了中外防止公务员利益冲突的制度比较。本文认为,借鉴发达国家在防止公务员利益冲突上的法律法规,可以弥补我国在防止公务员利益冲突方面的不足,从而使我国防止公务员利益冲突制度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6.
Corporate crime and organisational deviance raise complex legal issues. An initial problem lies simply in identifying when such wrongdoing has occurred. Here, whistleblowers can perform a valuable service. However, publicized cases suggest that they often pay dearly for their candour, encountering unfair sanctions at work. In Britain, the Public Interest Disclosure Act 1998 seeks to protect good-faith whistleblowers from employer reprisals. In the wake of this legislation, the authors examine whistleblowing from a socio-legal perspective, asking what motivates whistleblowers, how do institutions respond to them, can legislation adequately protect them, and what effects will PIDA have on whistleblowing, employment practices, the culture of the workplace and, ultimately, society.  相似文献   

7.
论冲突规范的任意性适用——以民事诉讼程序为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冲突规范的任意性适用,是指在涉外民商事案件的审理中,只有在至少一方当事人提出请求时,法院才会适用冲突规范及其可能指向的外国法。以民事诉讼程序为观察视角,当事人对诉讼资料的控制权和法律适用的参与权,成为冲突规范任意性适用的重要法律依据。在个人可以自由处分权利的法律关系领域,当事人有权在适用冲突规范及其指向的外国法可能带来的实体利益与遭受的程序不利益之间进行衡量,自行作出是否适用冲突规范的决定。  相似文献   

8.
梅傲 《现代法学》2012,34(4):143-150
"人本相同"是国际社会公认的普世价值,但事实上的"人本不同"造成了各国民商事法律规定的冲突。"人本"语境下的冲突法应尊重人的价值,维护人的权利,重视人的发展,以促进全球范围内民商事活动的顺利进行、物质资源的合理配置、人类社会的和谐共存。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以"人本"思想为价值导向,多采双边冲突规则,坚持内外法律平行,注重冲突法的实质正义,平等保护内外国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构建和谐国际民商事秩序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9.
隐私权与公共利益的冲突及其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隐私权的核心是独处,公共利益强调的是社会的整体利益,两者的冲突不可避免。公共利益应当依一定的程序由立法机关加以界定或者授权行政机关判定。隐私权与公共利益的冲突问题其实就是个体的权利与多数人权利或者权力之间的冲突问题。一方面,要维护公共利益;另一方面,要防止借维护公共利益为名,损害公民的隐私权。  相似文献   

10.
保险利益在保险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其不仅与保险合同的效力攸关,更是度量保险标的、保险价值、复保险、超额保险等的准绳;不仅关系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更会波及社会之公序良俗。保险利益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拟分别从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两个角度探析保险利益的几大基本问题,以明其要义。  相似文献   

11.
论权利冲突--以利益冲突为线索的考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权利冲突问题近几年来成为我国学界的一个热点问题。在借鉴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利益及其冲突为分析线索从宏观上对权利冲突问题予以解析并提出生产、文化(观念)和制度的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12.
经济可保利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海宝 《现代法学》2005,27(3):145-150
在一些国家,其保险法律中的可保利益已经或将要从法律上可保利益转向经济可保利益。可保利益新概念带来了某些新问题,尤其是经济可保利益范围的认定问题。经济可保利益外延的判定应当综合运用保险补偿规则和披露规则。可保利益新概念还对保险业提出了挑战,保险业应有合理措施予以应对。无论如何,新的问题或困难不应阻碍可保利益新概念的确立。  相似文献   

13.
杨晋玲 《现代法学》2002,24(1):49-54
由于婚姻法学界对婚姻家庭制度的深层问题重视不够 ,民法学者在探讨民法典的相关问题时 ,对作为其组成部分的婚姻家庭编或简单带过或不予注意 ,这势必影响该编的规范设计。而婚姻立法的价值取向问题决定着该编的风貌 ,需要加以关注 ,同时 ,我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应以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均衡为其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4.
王珂瑾 《法学论坛》2012,27(3):92-97
诉的利益是诉讼法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是指当事人在其利益受到不利影响时,寻求司法救济的必要性。诉的利益理论不仅应在防止原告滥用诉权、避免被告无端应诉和避免司法资源浪费方面发挥消极作用;更应当在权利生成方面发挥其积极作用。诉的利益的认定标准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利益衡量问题。诉的利益的范围直接影响法院的主管范围、原告资格以及诉讼类型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5.
钱建华 《河北法学》2006,24(1):98-101
行政诉讼中的法律冲突有合法与非法之分.合法冲突是法律允许存在的冲突,只需按照冲突的一般解决规则选择适用法律即可.非法冲突即法律不允许并存的冲突,只能是承认一方有效,另一方无效.非法冲突表现多样,危害法律权威和行政、司法公正,其产生有立法观念、立法体制、立法技术等法律方面原因,为提高诉讼效率,尽量减少法律冲突带来的危害,我国需要确立一些可操作的选择适用规则.  相似文献   

16.
于飞 《现代法学》2005,27(3):160-167
在海峡两岸的冲突法立法中,反致制度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与特点。我国台湾地区立法一直对反致持肯定的态度,规定接受当事人本国法的广义的反致,立法较为全面。但在涉及有关合同、国籍的消极冲突、区际冲突等问题的法律适用时是否采用反致尚存疑问,其反致制度不论在内容上还是立法技术上都有需要完善之处。祖国大陆现行立法对反致制度没有明确的规定,从《示范法》及《民法(草案)》的有关内容来看,主流观点不是一概地拒绝反致,表现出例外接受反致的立法倾向。反致有利于实现冲突法的价值取向,有利于解决海峡两岸特殊的区际法律冲突,祖国大陆应借鉴他人的立法经验,明确接受并建立自己科学、合理的反致制度。  相似文献   

17.
法益:法律的中心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益是法律的基本范畴。可以以法益的主体、被保护的程度、存在的形态、内容等为标准进行分类。法益总量的最大化是法律目标量的规定性,法益结构的最优化是法律目标质的规定性,二者是法律的双螺旋价值追求。权力、权利是法益配置的基础性手段。  相似文献   

18.
刑事公益诉讼是不同于刑事公诉、自诉的一种独立的诉讼形式,在诉讼目的、提起主体、提起方式等方面都有其独特之处.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在制度层面能够更新刑事诉讼民主理念、充实刑事诉讼法社会本位理念,在制度层面能够创生新的刑事诉讼起诉方式、创设监督国家公诉机关的新途径.从受案范围、提起公益诉讼的主体、方式、条件、管辖与审理程序、举证责任分配以及激约机制等方面探讨了我国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建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金明 《政法论丛》2007,47(4):22-28
从法理学的角度审视法律冲突在国际私法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可以看出,国际私法尽管是与法律冲突相伴而生,但它的任务却并不是要解决法律冲突,而且事实上也解决不了法律冲突。法律冲突的解决只能依赖于各国“应然法律”的趋同,而国际私法的任务则是通过确定涉外关系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去建立并维护一个合理的、正当的国际民商事交往秩序。  相似文献   

20.
利益可以分为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国家利益与社会利益可以统称为公共利益。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存在冲突的现实性。行政法律制度的一个重要功能就在于协调国家、社会、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于一个良性的法律和社会秩序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