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们常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也不知道是我嫁错了郎,还是老公入错了行。七年来,只有我和婆婆还有一天天长大的儿子组成的三口之家,过着柴米油盐的日子。因为老公也是工程人。  相似文献   

2.
止震之殇     
史冠楠 《工会博览》2008,(14):43-43
人们常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也不知道是我嫁错了郎,还是老公入错了行。七年来,只有我和婆婆还有一天天长大的儿子组成的“三口之家”,过着柴米油盐的日子。因为老公也是工程人。  相似文献   

3.
你不可能找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理,我们也不可能遇到两个完全相同的婆婆.了解婆婆是改进婆媳关系的捷径.有人说过,女人如茶,如何把这杯"婆婆茶"品得有滋有味,就看我们下多少功夫了.掌握合适的水源、火候、容器固然重要,但关键还是搞清楚你的婆婆是究竟是哪杯茶.  相似文献   

4.
这么多年来,身边工作人员没看见刘涛沮丧过. 30岁前,刘涛在演阿朱、白素贞,角色惊人相似,坚韧宽厚,夫君大过天;30岁后,刘涛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不仅是当了妈妈,还做了丈夫的保姆、急救师、心理医生、财务支援.在刘涛的概念里,做一名贤妻的底线不是挺老公,哄婆婆,斗小三,而是保住妻子这个职称.“男人没了,便做不成妻子,再贤也顶多是贤女,良母.” 刘涛的能干让不少网友感叹“她的老公一定是拯救过银河系”.  相似文献   

5.
刚结婚那会儿,我和老公连床也没买,把他同事替换下来的两张单人床抬回了出租房。我累得满头大汗,心里晃过一丝悲凉:难道今生要从这两张旧床开始?老公却觉得又赚到了,高兴地规划着怎么把床摆到只有十二个平方的斗室里。  相似文献   

6.
买好车     
婚后,老公带老婆去买车.他们来到汽车销售中心,进去之后,销售小姐立刻满脸笑容的跑过来为他们服务. "您好,先生,请问需要什么车?" "你们这里什么车比较好?"老公一脸财大气粗的样子. 那销售小姐看老公的样子,感觉今天来了个有钱主,于是便向他推荐了一款尼桑,本以为老公会接受,哪知老公一听尼桑,很不高兴地说道:"小日本的东西,我不稀罕,而且档次也不够."  相似文献   

7.
找上司讨债     
兴华 《工会博览》2008,(22):46-46
刚结婚那会儿,我和老公连床也没买,把他同事替换下来的两张单人床抬回了出租房。我累得满头大汗,心里晃过一丝悲凉:难道今生要从这两张旧床开始?老公却觉得又赚到了,高兴地规划着怎么把床摆到只有十二个平方的斗室里。  相似文献   

8.
刘传珍 《工会博览》2005,(22):77-77
老公不爱说话,不像我整天叽叽喳喳;老公乐于思考,不像我没头脑;老公做事细心,不像我一个十足马大哈;老公做菜色香味美,不像我水煮盐调味。结婚二十多年了,老公仍一如既往地按时奏响锅碗瓢盆交响曲,“叮叮当当”精制出各种花色的、南北东西口味的菜肴。早餐,老公总是有惊喜。除了牛奶或豆浆,还有各种我爱吃的点心。午餐,有时是台湾风味的红烧肉,有时是江浙口味的黄焖鱼、白斩鸡,有时  相似文献   

9.
我5岁那年,家里在苞谷还没有成熟时断炊了。而恰恰在这时,我又得了急性肺炎,高烧烧得一连三天人事不醒。家家(外婆)抱着我,和我的父母以及我的两个姨坐在火垅里,唉声叹气,暗自抹泪。婆婆,我饿。我叫我的家家为婆婆。醒来之后,我见我躺在婆婆怀里,所以我的第一句话就是向婆婆讨吃。要知道,那个时候,我可是三天三夜没进过一粒米了。  相似文献   

10.
旧时过年     
旧时每到过年,富户人家是大鱼大肉,二八上下(指两个手指在上,八个手指头在下,包饺子)翻飞;穷人家只能空守灶台,苦熬年夜。 光绪年间,宛平县南有一户人家,只有张老汉老公母俩,辛辛苦苦种了一年地,除了交够了地主的租子,瓦罐里是颗粒无剩,听着富  相似文献   

11.
正凌晨4点,天还没亮,李贺清就已经起床为两个还在熟睡的孩子准备好了简单的早点,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她的老公许志军也像往常一样,穿上工作服,拿了两个冷馒头,带上劳动手套,两人轻手轻脚地出门了。天色刚见些许亮色,路面上只能看到少数几辆车和昏暗的路灯灯光,李贺清已在桥东区胜利路路段上,驾驶着大型垃圾压缩车熟练地到站点收集垃圾。  相似文献   

12.
我们的汽车在一幢漂亮精致的小洋房前停下来,这就是婆婆的家,位于法国离奥尔良市中心10分钟光景的肖邦街。我随丈夫穿过绿草如茵的花园,敲响了鲜花簇拥的房门。一位中等身材、壮实而富态的法国中年妇女走出来,淡黄色的头发,蓝色的眼睛,一身休闲而高雅的装束,这就是我的婆婆。她显得很激动,亲吻了她那高大的儿子后,又与我拥抱亲吻。她惊喜地注视着我——他们家的东方“洋媳妇”,说我比照片还漂亮。我却在品味着“丑媳妇终须见家婆”的心情。 稍稍休息之后,婆婆就开车送我们去超级市场购物。帮我买了居家用的睡  相似文献   

13.
又是开学.我特意准备好一个大档案袋,然后叫上当数学老师的女友,让她和我一起来到教室帮我收学费.每人900元,班里74个人,刚好是66600元.坐在讲台边,学生一个个地来交钱,女友紧张地数着,忙了好半天才收齐了73个同学的.还有一个,谁呢? 这时候,一个女孩匆匆地进来了,我连忙叫住她:"李佳妮,把学费交了.用铅笔写上名字."她"啊"了一声,一脸的不情愿,我以为她嫌麻烦,就说:"就9张钱,一会儿就好了!"她脸红红的,从书包里掏出一个塑料袋,我打开一看,晕!一兜零钱,没有100的,除了两张50的,其余全是10元、5元甚至一元的零钱.女友一看情不自禁地叹口气,很不高兴地数钱.  相似文献   

14.
我和老公是大家羡慕的校园情侣,走出校园我们一同来到中建.四年了,我们的足迹遍布了祖国的大江南北.2014年,在施工的一线我们又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小生命,他开启了我们爱情的又一个征程. 由于工作原因,产后四个多月我就从东北老家带着宝宝辗转来到了交通闭塞的陆丰项目.在我们到项目之前,项目部就贴心给我们准备了夫妻房,还在宿舍安好了网线,方便工作之余与家人视频聊天.于是,每天宝宝就成了“最忙”的一个.今天晚上是奶奶、明天是姥姥、后天是姑姑,大家“轮番上阵”,争着跟宝宝视频.生怕一天不见宝宝就会忘记了大家.宝宝的一点一滴的变化都通过这根20兆的光纤,传送回三千公里之外的东北老家.  相似文献   

15.
前几天家里来了两个客人,是一对父女,与我家老公是那种八杆子也打不着的远亲,严格意义上来说就是说着家乡话的陌生人。  相似文献   

16.
清早打开微信朋友圈,看到第一条信息:我属于点赞党……还配了两张图片,一张上写“过去的一年,你送出了8946个赞”,另一张上是“你收获了2852个赞”. 我的朋友圈里就有这么一个人,她是我的前前同事.在每个共同好友的消息里,都能看到她的“赞”.无论那些朋友的消息是一大早发的,还是凌晨发的,都能在评论栏里,看到她的头像.看多了我就有点儿纳闷:“她们没那么熟啊……”  相似文献   

17.
两种维稳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吾辈 《南风窗》2012,(2):40-41
通过正常的渠道不断释放社会压力,就不会形成矛盾的积压与叠加,一个单纯的经济纠纷或者基层矛盾就不会演化为集体泄愤的非直接利益冲突。2011年年底,发生在广东的两条并非大事件的消息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一条是官方消息:广东降低社会组织登记门槛,社会组织可直接向民政部门申请成立,不再需要挂靠主管单位这个"婆婆"。另外一条是民间消息:广东有地方农民工上街"散步"讨薪,打出"还我血汗钱"、"我要吃饭"等横幅,沿途警车开路护航,疏导交通,维持秩序。这两条看起来没有什么关联的消息,却都获得了网民的普遍好评,一改网络"沾官必骂"、"逢警必反"的定律。  相似文献   

18.
“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总是要等到考试后,才知道功课只做了一点点……”这是罗大佑的《童年》,他老人家生于五十年代,能有如此浪漫的童年,可比我这70后精彩多了.我记得当初我考上重点初中时,我听同学说我所在的小学学校要奖一块电子表.我美滋滋地打电话回家报喜,母亲立刻将这一讯息广泛发送. 后来没奖手表,只是奖了一支钢笔.假期我回家时,却发现整个街坊的人都知道我得“电子表”了,无论我走在哪儿,大叔大婶大爷大妈小侄小妹只要见到我,都要跑来看“电子表”,在80年代,那时候电子表还是稀罕物.搞的我自己都跟“金人”儿似的.但问的人多了,我就烦了.一回家,我就向母亲抱怨.  相似文献   

19.
发财弯弯绕     
YY是我骨灰级的闺密,除了老公,连父母都共享的那种,原本是个笑不露齿的小家碧玉,不知这两天中了什么邪,发了毒誓要当个女强人,还一门心思地非要辞职。约我在麦当劳大谈她的后半生规划,我边喝着免费续杯的咖啡边听相声似的听着她的天方夜谭。YY说要出卖体力赚取她的第一桶金,最终的目标也不算太  相似文献   

20.
当在外地出差的我坐飞机赶回来时,10个月的儿子新新已经被推出抢救室.医生说持续的高烧也许损伤了脑神经,我要有心理准备接受可能的后遗症. 老公两天后才从国外回来.出院后,我们常常测试新新的听力和视觉,没有发现任何异常,我们终于放下忐忑的心.可渐渐地,我发现他开始瞪着无神的眼睛发呆,或者呈现一种令我不安的笑容.当和新新一般大的孩子开始迈着步子,清脆地喊着"爸爸妈妈"的时候,新新依旧呆呆坐在那里,傻傻地笑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