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针对一些地方在工作中屡屡出现的“做戏”现象,最近,石家庄市政府向全市政府干部提出一个要求“做事不‘做戏’,做‘实干家’,不做‘表演家’。”并因此取消一批“表演项目”,旨在开创一种新的工作作风。这一招,算是抓到了点子上。这些年,基层十部“做戏”的事确实出了不少。有的是在会台上“做戏”。喊大口号、说大计划、提大措施、讲大蓝图,口若悬河,头头是道。但到年终如果有谁细心逐条核对一下,就会发现,十之八九都是空对空,“落实率’连20%也达不到。也有的是在汇报材料上“做戏”。拣好的说,拣大的说,拣已经做了的说。…  相似文献   

2.
自从中央作出开展“三讲”的决定,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风气较之先前浓厚得多了。比如说,领导班子开会,研究“三讲”怎样讲好;领导在各种类型的学习班上。干部会上、群众大会上“三讲”;一些相当级别的领导干部还写出有关“三讲”的文章在报刊上发表。这一切似乎都在说明一个问题:如今的“三讲’克经很不错了。这在相当程度上是对“三讲”的误解。“讲”,在辞典上有几种不同的解释。可以作“说”解,也可以作“讲求”解。“三讲”的“讲”,释义应是后者而不是前者。这里好有一比:旧时不是有“讲武堂”吗?这“讲武堂”的“讲”…  相似文献   

3.
在全国县级以上党员领导中开展的“三讲”教育,核心是“讲政治”。要“讲政治”就必须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努力弄清楚“讲政治”的根本涵义,以提高认识,指导实践。 一、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是一个根本性的政治问题 什么叫政治?其内涵可以包括好些方面,而且不同的政党往往做出不同的解释。但是在我们共产党人的政治辞典中,最关键、最重要、最根本的是我们党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江泽民同志指出:“什么叫政治?从根本上说,政治问题主要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 首先,用…  相似文献   

4.
一些地方的农民对干部简单粗暴的工作作风有看法,说干部“不像话”;而干部则对农民不服从管理,拖欠税费,指责农民“不听话”。“不像话”与“不听话”,形象地反映了一些农村干群之间的矛盾冲突。革开放20年来,农村的经济迅猛发展,农民生活得到极大改善。农村的变化与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因此,群众对基层干部是拥护的,干部与群众关系总体上是融洽的。但是,在农村一些地方,干部与群众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干群关系冲突的事在农村一些地方时有发生。农民对干部简单粗暴的工作作风有看法,气愤地说干部“不像话”…  相似文献   

5.
必须把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贯穿始终。“三讲”教育能否搞好,关键在领导,领导得不得力,首先取决于思想认识到不到位。随着‘’三讲”教育的逐步展开和深入,各个不同阶段会出现一些不同的新情况,提出一些新问题,必须不断解决影响“三讲”教育深入开展的各种思想障碍。比如,有的干部总是自我感觉良好,认识不到自己的问题;有的存在明显问题,但解决问题的自觉性不高,甚至存在侥幸心理;有的避重就轻、避实就虚,谈别人的或班子的问题多,解剖个人的问题少;还有的顾虑重重,担心真正触及了问题会招致非议,影响关系,影响团结,等等。…  相似文献   

6.
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是今年“两会”的一个热门话题。因为实现这两个转变既是今后15年奋斗的目标之一,又是实现15年发展目标的一个重要指导方针。当人们谈起这“两个转变”时,往往要联系到干部作风的转变。全国政协委员王郁昭说,“干部作风不转变,‘两个转变’难实现”。此话一出,立即在会场内外引起了强烈共鸣。 人们把这二者联系起来,其中原因不难理解: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当前,宏伟蓝图已定,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取决于把群众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并使之得到合理发挥。那么,当前干部工作作风中影响群众积极性充分发挥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各级干部的工作作风怎样才能适应“两个转变”的需要?记者就此展开了专题采访。  相似文献   

7.
时下,在少数干部中,盛行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工作态度和生活信条。殊不知“不求有功”就是平庸,‘狠求无过”就是大过。党和人民挑选一些优秀分子当干部,为的就是要他为人民谋利益、做贡献。如果干部在其位而不谋其政,不作出与其领导职务相称的政绩,那么要这种干部有什么用呢?在其位当其职,这是人民群众对干部最起码的要求,也是每个干部应有的强烈意识。此外,我们的上级主管部门也要采取措施,纠正这种错误想法。一个时期以来,有些组织人事部门对领导干部中的平庸之辈抱着姑息迁就的态度,不批评、不教育,对严重者不是…  相似文献   

8.
这里讲的“官德”,系指干部道德而言。江泽民同志在关于干部问题的一系列谈话中,多次提到加强干部道德建设的问题,他语重心长地要求广大干部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以高尚的道德情操为广大人民群众树立良好的榜样。重视干部的道德建设,既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干部道德的状况如何,不仅影响到各行各业的道德建设,而且还事关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方向和  相似文献   

9.
时下.有不少领导,“官位”不大,“官味”却依。吃穿住行,大讲派头;下级面前,哼哼哈哈。故作姿态;对待工作,高高在上,不察民情、对这种有“官味”的官,人民群众极为反感,严重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了、“官味”的风行,原因不外乎有二,其一是领导者本人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其二是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助长了一些干部的错误思想的滋生.对此,领导者首先要提高其认识觉悟,摒弃腐朽思想,社会主义社会的干部只能是人民的公仆,而不是作成作福的“官老爷”。平易近人、艰苦朴素、轻车简从、和群众打成一片是我们党…  相似文献   

10.
“三讲”教育既是提高干部素质的一项重要举措,同时也是推进干部道德建设的强有力措施。可以说,“三讲”教育为干部道德建设提供了极好的契机和有效的途径,找到了新的切入点和推动力。干部道德是道德建设的重中之重。开展道德建设必须把干部道德放在突出位置,切实抓紧抓好。第一,干部在道德建设过程中处于领导者、组织者和示范者的地位。干部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带头人。不仅道德建设要依靠干部去动员和组织群众来完成,而且社会道德原则的贯彻要依靠干部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社会上一切高尚的道德行为也要依靠干部去宣传和提…  相似文献   

11.
“主人”及“公仆”教育,是企业经常性思想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实际上在“主人”和“公仆”的关系问题上存在种种模糊认识,造成了一些思想混乱。如有的人认为,干部大权在握,说话算数,当然是主人而不是公仆;工人只管干活儿,处处听干部指挥,根本不是主人而是仆人。也有些人对宣传口号产生误解,我们讲干部做人民的公仆,就以为干部不是主人;我们讲工人做企业的主人,就以为工人不是公仆。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问题呢?原因是以往的宣传中存在一定的  相似文献   

12.
每个党员干部都明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道理,但在具体做法上却大相径庭。有些地方的干部,一提到办实事,就想盖高楼、铺大路,喜欢办一些面子上的事,争个好“名声”。至于偏僻地段的下水道是否淤塞。边远地区群众的行路难、过河难、吃水难等一些不大引人注目的事,则过问得很少。他们往往不大考虑群众的情绪和需要,而是关注如何显示自己的“实绩”,如何投领导所“好”,以求得自己更快的“进步”。正是在这种不正确意识的驱使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他们那里变了味,“为民”往往成了“劳民”、“伤民”,以至群众埋怨道:干部…  相似文献   

13.
某镇要拓宽一条街道,征求群众意见时,不少人都说:“好是好,就怕又要搞摊派。”某村的一座桥梁年久失修,人车行走很不方便,村干部打算重新修建,与群众商量时,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好是好,就怕又要搞集资。”现实生活中,不少地方的领导同志都想为群众办点实事,做点好事,诸如修桥、修路、盖学校、办市场等等。然而,群众却对此响应不那么热烈,甚至反应冷淡。究其原因,并不是这些好事、实事群众不需要,而是过去有些干部为了出政绩,急功近利,打着‘人民事业人民办”的旗号,眼睛盯着群众的口袋,大部或全部向群众集资摊派。久而…  相似文献   

14.
太原铁路分局自去年初开始,在全分局开展了“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专题教育。教育中,他们集中力量,抓住根本,突出重点,进行系列专题教育,使“三讲”教育不断深化。今年他们在分局、站段两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开展了“坚持群众路线、推进民主管理”专题教育,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太原铁路分局结合学习江泽民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的“什么是政治?政治问题从根本上说,主要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的重要指示,对分局干部队伍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认为:在改革开放和建立杜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  相似文献   

15.
汪代华 《民主》2009,(8):51-51
“明明是该办的事不办,把群众的意见当作耳旁风;等到问题反映上来,领导发火了、批示了便立马解决。这不行,要把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当作最好的‘批示’。否则,我就会对这样的干部作出批示:目无群众,必须下课!”这是一位领导干部在全县干部大会上的一次怒斥,掷地有声,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16.
“公仆”顾名思义,指公众(人民)的勤务员。公仆精神实质上是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然而,有些党员干部的公仆意识淡薄,他们以人民的“父母官”自居,当起了威风凛凛的官老爷。“父母官”是封建时代的产物。当官者有‘暖民如子”这一说,老百姓也敬佩清官,仰之如父母,于是乎,“父母官”成了当官者的美誉。然而封建时代的“父母官”毕竟跟共产党的干部格格不入,一个是高高在上,颐指气使的老爷,一个是勤勤恳恳,平等待人的服务员;在与群众的关系上,前者带有施舍含义,后者则提倡奉献精神。如果我们的党员干部有意无意地把自己看成…  相似文献   

17.
迎千禧之际,某单位琢磨着给上级某书记送什么礼品,该单位张书记说:“现在正在‘三讲’,等过了‘三讲’再说”。某书记欲将一位亲戚调到身边当秘书,人事部门催书记抓紧发调令,书记说:“眼下正在‘三讲’,等过了这阵风再说”。类似这种“等过了三讲再说”的事,随着“三讲”教育向基层延伸,逐渐地多起来了。应该说,过去有些领导干部搞不正之风,行贿受贿,现在迫于“三讲”威力不敢搞,这是“三讲”教育初见成效的一种表现。说明“三讲”教育确实使一些同志思想受到触动,这比那些顶风作案、明知故犯者要好得多。然而,一些党员干部在“三讲”期间不…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实行的是科举考试,讲的是“学而优则仕”,只要会吟诗、能做文章,便能做官。于是古人常用“读读读,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劝勉别人。如今时代不同了,工农当家作了主人,对干部的要求也高了,讲求又红又专,德才兼备。一些同志随着职务的升迁,责任的加大,自知学问水平的不足,唯恐难担大任,有负众望,于是拼命苦学,给自己“充电”,这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是司空见惯的。但是,我这里要讲的“仕而‘优’则‘学’”,与上面所说的情况截然不同。我之所以在“优”和“学”上打了引号,是因为这…  相似文献   

19.
《瞭望》1999,(18)
党中央作出在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的重大部署后,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拥护和支持,人们热切希望把这件大事抓实办好。但与此同时,也有不少人,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对这次“三讲”教育认识...  相似文献   

20.
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讲学习是关键,讲政治是核心,讲正气则是“三讲”的直接表现。这里。就“讲正气”谈点认识和体会。 第一,“讲正气”应表现出崇高的精神 “讲正气”,是中华民族和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本色。看“三讲”教育的成效,首先要看领导干部在工作和个人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精神和道德风范。当前各级领导干部“讲正气”应表现出五种精神: 一是奋发向上的精神。精神状态很重要,江总书记对它的重要性概括为三个“事关”:“事关党的凝聚力、战斗力,事关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事关我们事业的成功。”当前,各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