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樊赛 《人大论坛》2010,(4):39-40
“教师节变味了!它已演化为学生的送礼节、老师的收礼节,每年的教师节成了许多家长和教师关系的‘节骨眼’,成了学生和家长的‘一劫’。”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张树华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建议,  相似文献   

2.
一天晚上,笔者去宿舍楼检查学生晚睡情况,偶然听到了一段学生的对话。一位学生说:“政治老师真烦人,明明是在我们班上课,还口口声声‘你们班’你们班’的,真别扭。”另一位学生接着说:“英语老师也这样啊,今天我们班有几位同学没有交作业,英语老师就训斥说‘你们班的学生真不听  相似文献   

3.
小幽默     
洋人问字清朝末年,一位西方语言教授听来华的传教士说汉语复杂难学,便漂洋过海来到中国,想用最短的时间掌握汉语。这天洋教授到达上海,刚一下船就用手杖在沙滩上戳了一下,问身边经过的渔人:“你们管这叫什么?”渔人瞟了他一眼说:“叫‘洞’。”洋教授又问一位老太太,老太太说:“叫‘窝’。”洋教授又问一位少女,少女说:“叫‘孔’。”洋教授又问一位秀才,秀才说:“叫‘穴’。”洋教授又问一位小孩儿,小孩儿说:“叫‘窟窿’。”洋教授目瞪口呆,他怎么也没料到,一个小小的问题竟有如此多的回答,第二天便乘船回国了。找不到…  相似文献   

4.
短言快语     
“三讲”切忌“一阵风”邵万贤前几天某单位正琢磨着给上级某领导送什么礼品,该单位领导说:“现在正在‘三讲’,等过了‘三讲’再说。”其主任欲将一位亲戚调到身边当秘书,人事部门催主任抓紧发调令,主任说:“眼下正在‘三讲’,等过了‘三讲’这阵风再说  相似文献   

5.
开颜集     
看评语学生打开作文本,对着老师写的评语看了又看,认不出写的是什么字。便去问老师:‘您写的什么意思?’老师皱起眉头,看了许久,终于认出来了,读道:‘字迹太潦草,以后要注意!’学生说:‘怪不得,我看了半天也认不出来。’  相似文献   

6.
一、树立形象,为学生作好表率1980年,我刚当教师,一位很有名望的老教师说:“古人云:‘亲其师,信其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好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相信你有能力,而非等闲之辈。”问及怎样才能让学生信任,他说:“课余走笔,在报刊上发表文章是办法之一。因为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会写文章的人就是‘秀才’、‘能者’。”1981年,我发现一位山区青年团员冒雨修沟积蓄雨水供群众饮用,便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将其写成一篇通讯投寄《春城晚报》。不料,那文很快发表,老校长高兴了,把学生召集起来,挥动着那张报说:“你们杨老师已经在省级报上…  相似文献   

7.
年中,我在互联网上见到一篇文章,题目叫做《中美比较教育二十条》,作者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到美国去上学,小学毕业后又回国上中学,文章写的是她的亲身经历和切身体会,生动活泼,给人启迪。其中关于师生关系有一段话是这样写的: “我觉得最大的不同在于两国学校中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上。记得在中国刚刚上小学的时候,我一直把老师当作是神仙一样的人物。他们是知识的载体,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超人类’。我认为他们说  相似文献   

8.
在谈到教学经验时,我们教师最爱说的就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了。然而,您是否已经真正明白其中的道理了呢?据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学习过程中,兴趣所起的作用是超乎寻常的。如有的诗人在写作的时候,突然间来了“灵感”,于是乎思如泉涌,文采飞扬,一发而不可收拾,短瞬间即挥笔而就。但当你问他“您的‘灵感’来自哪里”时,他却难以说清。对此,北京大学心理系沈政教授解释说:“这就是‘内隐知识’外化的结果。”他继续介绍说,一般的记忆过程专业术语叫做“脑常识记忆的神经信号慢传递过程”。而这一过程必须依靠脑细胞内的一系列分子变化,通…  相似文献   

9.
“暴力讨债、侵犯公民隐私等确是现在我国‘私人侦探’存在的问题.各种名目的‘调查所’把社会上零散的‘讨债打手’聚集起来.披着合法公司的外衣,成为黑社会组织。严格地说。这是刑事犯罪问题.不在真正的私人调查问题讨论的范围内。”2月18曰下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治安系主任郭太生教授接受了《人民公安》的专访,对私人调查业存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台湾当局在多次推迟日期之后,终于在7月5日发布了难产的《台海两岸关系说明书》(以下简称“说明书”).综观全文,观点陈旧,内容杂乱,皂白混淆,了无新意.但是,“说明书”里重申了“坚决主张‘一个中国’,反对‘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承认海峡两岸相互之间的关系“是属于‘一国内部’或‘中国内部’的性质”;并表示不在国际上与大陆竞争中国代表权等观点,值得肯定.进入90年代以来,台湾当局多次否认曾经说过“一个中国”,公开表示“阶段性两个中国”,明显地在“一个中国”立场上倒退了.现在,“说明书”里白纸黑字写着“坚决主张‘一个中国’”,是一个进步.希望台湾当局言必行,行必果,不要出尔反尔.海峡两岸关系如能遵守“一个中国” 的原则办事,一定会取得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1.
S市第三化工厂厂长收到一封人民来信,是一位家长对厂幼儿园老师的普通话教学提出批评意见的,信上说: “……,我的女儿在幼儿园大班,现在学了一口非常糟糕的‘普通话’,叫人又气又好笑;比如说:‘脚踏车’念成‘交达差’,‘白猫’念成‘拔毛’,‘熊猫吃竹子’念成‘熊猫吃桌子’,‘我喜欢吃虾’念成‘我喜欢吃花’,‘我要喝水’念成‘我要喝屎’,‘羊有两只角’念成‘羊有两只果’……我知道,幼儿园老师们的热情是很高的,也很辛苦,但不学好普通话就来教孩子是不行的。建议你们检查一下大班的普通话教学质量,予以改进……” …  相似文献   

12.
<正>引言北宋程颐高足杨时将二程讲学时的言语问答辑录为一部语录体著作《二程·粹言》,卷上记载了这样一段师徒对话:"或问敬,子曰:‘主一之谓敬。’何谓一?子曰:‘无适之谓一。’"大意是:有学生问老师什么是"敬",老师说,专心做一件事就是"敬"。学生又问,那什么是"一"呢?老师又说,一点也不向别处分心就是"一"。而梁启超先生说得更明了:"‘主一无适便是敬。’……凡做  相似文献   

13.
韩国一位汉学教授曾跟我说:“你们现在还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很紧张啊,你们治国就可以了,要是平了天下我们怎么办?”其实他就是对文化差异没研究清楚,这是春秋战国时的话,平天下是指“四海之内”,就是指中国。因此,  相似文献   

14.
刘瑶 《人大论坛》2011,(1):34-35
“现在贵阳的‘天眼’太‘尖’了,连我们把烟灰顺手往牟外弹,被‘天眼’逮住都会被罚!”这是记者最近打车时听的十师傅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相似文献   

15.
“福建省应充分利用澳门主权回归中国前仅三年多的‘天时’、闽澳通航已形成的‘地利’和占澳门四分之一人口之闽籍乡亲与家乡血缘关系的‘人和’,把握契机,深化闽澳关系,进而拓展‘闽一澳一欧共体’经济合作新模式。”身为福建省政协常委的澳门地产商会会长庄文才先生,在闽省政协会议上大声疾呼要加强闽澳间的联系。庄文才说,闽澳之间有着悠久的历史联系,但因“地理”、“政治”等相关因素,致使两地间关系几乎停留在民间层面或“闽籍人框框”内。与全方位。多层次的粤澳关系相比,驻足不前的闽澳关系面临着现在和将来的挑战。祖籍福…  相似文献   

16.
在“全国‘五讲四美’为人师表活动先进代表会议”上,我们访问了先进个人代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二中的林丽老师。虽然林老师很忙,正在准备大会发言,可当听到请她谈谈班主任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候,她高兴地答应了。作为一个班主任,应该怎样抓好班里的思想政治工作呢?林老师沉思了一下,说:“首先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要把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看作是党交给我们的培养好下一代的神圣职责。因此,我们要怀着满腔热情以多种形式向学生灌输马克思主义。”林老师把“灌输”二字说得很重,“学生的头脑里不可能自发产生马克思主义,必须灌输。但灌输不是教条主义地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大》2013,(1):41-41
"加强动物福利保护,不仅是对动物的关注,更是整个社会道德涵养提高的表现。现在对于施虐者找不到合适的定罪量刑依据,执法者也无从执法"。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邱苏伦说。"一个和谐社会不应该存在‘活熊取胆’、‘宠物狗被大量残忍屠杀’‘、老虎表演至累死"等各种各样残害动物的事件。”为此,邱苏伦代表提出了关于加快出台为动物福利立法的建议,“为动物福利立法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8.
快乐着成功     
中山大学教授朱熹平和清华大学兼职教授曹怀东破解百年教学难题庞加莱猜想,这是我国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取得的一项国际领先的重大成果。近日,笔者读了《光明日报》记者对朱熹平报道后,头脑里冒出来的第一个火花竟是“快乐着成功”。记者问“‘:十年磨一剑’你是怎样熬过来的?”朱熹平爽快地回答“:谈不‘上熬’过来,数学是我的兴趣,深入进去后其乐无穷。连我太太也不觉得我做的是艰苦的事。”他形象地说“:我慢悠悠慢悠悠地做着,忽然,就解开了。”记者说朱熹平口才很好,性格爽朗,采访中不时开怀大笑。朱熹平能这样快乐着成功,还得益于中山大…  相似文献   

19.
《贵州民族研究》一九八二年第二期刊登田玉隆同志《从史学结合民族学看巴国与苗族关系》的文章里面有这样的叙述,摘要如下: 1“解放前黔东南苗族中‘有许多痕迹可寻’:黔东南苗族崇拜‘白虎’为祖先,他们把‘白虎’叫‘片甫’”。 2“苗族说:‘片甫’是苗族固有的,不是学自汉族,它也不是‘鬼’(只是祖先),是保护大家的”。 3“对‘白虎’的崇拜不仅是台江县苗族有,在剑河等其他地区的苗族也有。土司时  相似文献   

20.
8年前,在北京举办“台湾作家张我军逝世30周年座谈会”上,当年82岁的北师大教授叶苍岑老先生,满怀深情地朗读了《悼挚友张我军》七绝四首,其中有“乐育堂中建笔社,命名‘新野’拓荒原”句.后叶老先生又补写诗序说:“1927年,余于北京师范大学识同窗张我军兄,彼此志趣相投,遂成莫逆.又与师大爱好文学学友组成‘新野社’,取开拓荒原之意,旋于‘乐育堂’(北京和平门外老师大旧址内一座两层简易楼房——笔者注)楼上觅得一室为社址.入社同仁每隔数周各交一篇习作,文中常针砭时弊,彼此传阅,读至击中要害之句皆为抚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